陕西白茶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2022-12-22 13:40张颖坤苏京晶张建成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鲜叶白茶陕西

张颖坤,苏京晶,张建成

(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西安 710048)

陕西是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史载始于西周,盛于唐宋。茶树生长主要分布在陕西南部北纬33°的秦巴山区、汉江流域。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的结合部,海拔高度在800~3 000 m 之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茶叶生长期较长,成品茶素以色绿、香高、味浓且耐冲泡为特色,而且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改革开放以来,陕南地区充分发挥当地茶叶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地域特色经济,大力发展茶产业,茶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品茶年产量稳步增长,茶叶质量不断提高,陕西茶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标准化茶园建设稳步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不断发掘并得到保护,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茶叶产品种类也从传统的主导产品绿茶逐步发展为绿茶、红茶、黑茶和白茶,以及代用茶、调味茶和茶提取物等,陕西茶产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1 陕西白茶发展脉络

陕西白茶生产历史久远,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清代《紫阳县志》载“白茶至贵,清明时摘之,名曰芽茶”。2003年陕西省档案局公布的清代贡茶信票显示,早在清光绪三年紫阳生产的贡茶中就有白茶。陕西白茶的生产,具有良好的茶树生长生态条件、优质的鲜叶原料资源优势、良好的茶产业链和产业发展基础。2012 年,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境内已有茶叶企业以紫阳群体茶树品种为原料,采用传统白茶加工工艺技术研制试产陕西白茶,研制的白茶产品有散白茶和紧压白茶2 类,从2016 年开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在陕西白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陕西省部分茶叶企业经过市场调研分析和加工技术学习后,以陕西当地主栽的紫阳群体种、陕茶1 号等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陆续开始了陕西白茶的研制和生产,同时也推动了陕西白茶产业的不断发展,打造出一大批品质优良、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陕西白茶企业品牌。

2 陕西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2.1 茶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攀升

陕西茶园种植面积和产茶量不断提升,回顾新中国以来,1949 年全省茶园种植面积2.36 万亩(1 亩约等于667 m2,下同)、年产茶 777.6 t,1979 年茶园种植面积 42.36万亩,年产茶1 329.5 t,2000 年茶园种植面积52.92 万亩,年产茶6 126 t,2006 年茶园种植面积94.4 万亩,年产茶12 800 t。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茶园种植面积增长迅速,到2021 年底,全省茶园种植面积达298 万亩,年产茶11.3 万t,产值达到196 亿元。

2.2 白茶生产企业不断增加,白茶产量持续增长

陕西白茶的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陕西南部的安康、汉中和商洛3 个茶叶产区。据统计,2021 年陕西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 078 个,其中陕西白茶生产企业近十年来增长较为迅速,2012 年 1 家,2014 年 2 家,2016 年 3 家,2017 年5 家,2021 年20 余家。陕西白茶年产量也逐年提升,2012 年年产 1 t 左右,2014 年约 8 t,2016 年 10 余 t,2018 年 97 t,2019 年 188 t,2020 年 554 t,到 2021 年年产白茶已达到678 t。

2.3 白茶产品种类不断发展

2018 年以前,陕西白茶产品种类主要为散白茶和紧压白茶,其中,散白茶的鲜叶原料以高嫩度为主,包括单芽头、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并根据鲜叶原料嫩度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质量等级;紧压白茶的原料一般是以一定质量等级的散白茶为原料,经汽蒸、压制,制成相应等级的紧压白茶。2018 年以后,随着陕西白茶加工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鲜叶原料的嫩度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散白茶的鲜叶原料基本未变,仍然保持着高嫩度的水准;但紧压白茶的鲜叶原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少量紧压白茶鲜叶原料采用单芽头、一芽一叶外,大多数紧压白茶开始向高成熟度鲜叶原料发展,从以一芽二叶为主到以嫩梢、叶片和对夹叶为主不等,鲜叶原料分等级采摘、验收、付制及加工,产品分等级包装销售。目前,陕西白茶在产品种类方面除散白茶、紧压白茶外,还有调味散白茶(包括桂花调味白茶、玫瑰花调味白茶、栀子花调味白茶、橘子皮调味白茶及荷叶调味白茶等)、调味紧压白茶(包括紧压桂花调味白茶、紧压玫瑰花调味白茶、紧压栀子花调味白茶、紧压橘子皮调味白茶及紧压荷叶调味白茶等)和金花紧压白茶等。其中,金花紧压白茶是以白毛茶为原料,并按照紧压茯茶加工工艺要求制成的白茶产品。

2.4 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

2018 年以前,陕西白茶生产企业生产的白茶产品大多数执行的是企业标准。为了充分发挥陕西茶业资源优势,提高茶园单产,增加茶农收入,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奋力推动陕西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紫阳县作为陕西白茶产业发展的龙头县,瞄准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茶业标准化战略,狠抓白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陕西地方标准DB61/T 307.6—2021《紫阳富硒茶生产 第6 部分:白茶质量等级》即为了规范紫阳白茶产业发展制定产生。同年,紫阳县茶业协会团体标准T/ZYCYXH 003—2021《紫阳白茶》发布实施。这些白茶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实施,对紫阳县域白茶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标准引领和助推作用,同时对全省陕西白茶产业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5 白茶加工工艺技术不断改善

在陕西白茶产业发展之初,陕西白茶加工在萎凋工艺方面,多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或“室内自然萎凋与日光萎凋交替进行”的萎凋方式;在干燥工艺方面,多采用“室内自然风干”或“日光晒干”的干燥方式;紧压白茶的压制工艺方面,多借助机械加压器具,采用人工加压的方式进行压制定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陕西白茶生产企业的白茶加工工艺技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在散白茶萎凋工艺方面,大多数都采用自然萎凋、日光萎凋与加温萎凋交替进行的复合萎凋工艺,同时,配备室内除湿设备,以保证萎凋效果;在干燥工艺方面,基本都采用烘干设备进行干燥;个别企业在萎凋工序之后还增加了摇青或揉捻工序,以提高和改善白茶品质。紧压白茶的压制工艺方面,大多数都采用了不锈钢自动化蒸压专用设备;白茶生产加工环境及设施基本都能够满足清洁化生产的要求。

2.6 产品质量逐步提高

2018 年以前,有些企业对萎凋工艺技术掌握不到位,产品常常出现香气淡短、滋味淡的问题,有些企业的产品还会出现干茶叶色褐暗、香气沉闷不纯和滋味不清爽等问题。随着政府部门逐年对产品质量监管力度的加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高度关注、企业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技术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企业标准化生产程度的不断提升,陕西白茶产品质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也涌现出不少高质量的白茶产品和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美誉度的企业品牌。

2.7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初显成效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陕西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陕西白茶生产加工企业队伍不断壮大,陕西安康、汉中和商洛3 个茶叶产区均有陕西白茶生产,白茶生产加工企业之间通过良性互动,相互参观学习、相互交流指导,形成了传帮带的良性互动发展态势;龙头企业还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走种植、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发展之路,有效带动了陕西白茶产业的发展;同时在茶博会、茶叶节等不同场合积极举办“陕西白茶茶业发展论坛”“陕西白茶推介展示”“陕西白茶品鉴会”等宣传活动有效推动陕西白茶产业的发展。

3 陕西白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发展较缓慢

陕西白茶产业的发展,对丰富陕茶产品种类,提高茶园单产,增加茶农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康、汉中和商洛3 个茶叶产区地方政府对陕西白茶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由于陕西白茶产业起步较晚,区域之间发展速度差距较大,从而造成陕西白茶产业在白茶生产企业数量、生产规模、研发能力,以及陕西白茶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知名度等方面都存在整体上发展缓慢的问题。

3.2 加工技术有待不断提高

尽管国家发布了GB/T 32743—2016《白茶加工技术规范》,但有些企业在加工技术方面还存在研学不够透彻、技术不够过关的问题,特别是在萎凋工艺方面还存在理解不够深刻、技术不够成熟及在蒸茶压制方面的问题,从而造成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或出现品质缺陷的问题。

3.3 生产过程管理不够规范严格

目前,所有取得茶叶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都建立有较为完善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对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管理有着明确规定,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管理方面还存在管理不够规范、不够严格的问题,例如鲜叶采摘验收不严格执行鲜叶标准问题,有的企业存在重生产轻过程记录问题,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无法追溯分析;有的企业虽然有生产过程记录,但存在不善于对生产过程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和改进提高的问题;有的企业存在重产量轻质量的问题,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生产成本加大,影响企业发展。

3.4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待不断加强

由于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茶叶企业多数存在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的问题。一些企业在经营模式方面,仍然存在着家庭式经营模式的问题,特别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人才较为短缺的问题,包括管理型人才、营销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及研发型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企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技术进步、科研开发能力、技术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陕西白茶产业由于起步较晚,白茶加工技术仍比较薄弱,特别是白茶加工技术性人才比较短缺,有待于通过加强人才引进、技术培训的方式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3.5 标准体系建设有待不断加强

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实施标准化战略、发挥标准的引领和助力作用是陕西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国家标准GB/T 22291—2017《白茶》和GB/T 31751—2015《紧压白茶》已发布实施,但由于这2 项国家标准对鲜叶原料的茶树品种做了具体规定,即“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为原料”“贡眉以群体种茶树品种为原料”“寿眉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为原料”,而陕西白茶的鲜叶原料主要是以紫阳群体种或陕茶1 号等茶树品种为原料的,所以,这2 项标准不能完全适用于陕西白茶的生产;而陕西地方标准DB61/T 307.6—2021《紫阳富硒茶生产 第6 部分:白茶质量等级》、团体标准T/ ZYCYXH 003—2021《紫阳白茶》仅适用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行政区域内的有关茶叶企业。陕西其他茶叶产区的白茶标准体系建设还有待于不断加强。

3.6 宣传力度有待不断加大

由于陕西白茶产业起步较晚,陕西白茶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较低,再加上南方产茶大省传统白茶的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知名度较高和白茶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对陕西白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平台,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加大对陕西白茶历史文化、品质特点及产业发展等内容的宣传力度,对不断提高陕西白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陕西白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陕西白茶产业发展措施建议

4.1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快陕西白茶产业发展

要进一步以增强茶叶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茶园单产、增加茶农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及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陕西茶叶优质资源为依托,进一步明确陕西白茶产业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壮大陕西白茶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奋力推动陕西白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4.2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茶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合作社,要加大陕西白茶加工技术培训和技术帮扶力度,不断提高陕西白茶加工企业的加工技术,确保产品质量;同时要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培训,使企业牢固树立大质量观和质量意识,深刻认识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基础,严格按照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以市场为引导,以顾客为中心,积极发挥领导作用,积极开展企业全员参与的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改进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帮扶企业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把陕西白茶产业做大做强。

4.3 不断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

要加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加强人才队伍综合能力的培训力度;同时,要建立企业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对高精尖人才的引进,不断改善企业人才队伍结构,形成研发型、管理型、工匠型和辅助型人才相结合的综合企业人才团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

4.4 加快陕西白茶标准体系建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DB61/T 307.6—2021《紫阳富硒茶生产 第6 部分:白茶质量等级》和T/ZYCYXH 003—2021《紫阳白茶》的发布实施,对紫阳县域白茶产业的发展和白茶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的标准引领作用。目前,尽管陕西白茶其他产区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白茶企业标准,但为了加快陕西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陕西白茶的整体加工技术和质量水平,提高陕西白茶的市场竞争力,很有必要制定一套适用于全省的陕西白茶生产加工的标准综合体系,特别是陕西白茶质量等级评价规范。

4.5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陕茶影响

在不断加大各级政府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围绕陕西白茶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措并举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通过召开茶业博览会、推介会、茶文化活动及茶园观光等活动,大力宣传推介陕西白茶历史文化,宣传陕西白茶品质特点等,不断提高陕西白茶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陕西白茶产业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鲜叶白茶陕西
绘本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茶园机械(4) 茶叶鲜叶采摘与分级设备
名优茶鲜叶采摘技术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绘本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