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院+”共建“幸福样板”

2022-12-23 01:01汲惠忠
北京支部生活 2022年12期
关键词:工委家园街道

文◎汲惠忠

西城区委牛街街道工委通过党建引领“楼院+”项目,将楼门院建设与民族团结工作一体推进,改善地区居民生活环境,打造“和合”家园共同体,以特色活动培育共同的家园意识,以精细化服务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2021年7月,牛街街道工委启动“楼院+”党建创新项目,打造了8个“样板楼院”。2022年,街道工委以“楼院+”为抓手,将党小组建在楼上,发挥党员带群众、党组织带楼院的“双带”作用,启动了56个楼院打造计划,带动基层治理形成微循环、微更新,让老旧小区变身“幸福样板”。“楼院+”项目启动以来,街道10个社区共破解基础设施改造、环境整治、道路破损等5大类27项小区治理顽疾。

文化范儿美化楼门

“以前我们的楼院墙面上全是小广告,脏兮兮的。现在好了,小广告不见了,墙面美化了,楼门比以前好看多了。”牛街东里社区党员志愿者顾爱卿说。他是一名社区党员,2021年,他和街坊邻里参与了“初心楼门”的设计改造全过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美化家园。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背街小巷整治,街道工委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楼院+”党建创新项目,搭建议事平台,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在楼门文化建设过程中,社区党委、党支部负责人和楼门长作为带头人,引导居民参与讨论、自我设计,带动物业、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基层治理,以共治精治构建老旧小区治理样板。

走进焕然一新的春风社区1号楼楼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动的手绘地图,牛街礼拜寺、敬老院等地标,以卡通形式在地图上一一呈现。春风社区党委书记韦春生介绍:“今年,社区党委依托街道‘楼院+’党建创新项目,以1号楼为主阵地,围绕‘春风柳上归’的楼门建设主题,多方参与,共同打造绿色环保楼门。”社区党委通过议事协商等形式广泛宣传,调动了居民参与楼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居民制作的环保主题手抄报、手工作品等精彩亮相,展现了社区好风景,让楼门更有文化范儿。

温暖送到“一老一小”

2022年9月,恰逢敬老月,钢院社区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组织老年居民学习插花,并由社区各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社区居民等组成慰问队,将插花作品上门赠予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现年101岁的居民李兰芳接过鲜花,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春风社区关心关爱社区老人,中秋节期间,社区志愿者按需结对帮扶老人,并邀请地区老人参加猜灯谜活动,既弘扬传统文化,又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社区动员力。

老人和孩子是每个家庭最关注的对象,街道工委以“楼院+”项目为契机,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将温暖送到“一老一小”两个群体,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为丰富儿童休闲活动空间,营造温馨的家园环境,向孩子们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西里一区在凉亭手绘中增加了“跳房子”等游戏元素,西里二区小广场长墙以儿童文化为主题,充分满足社区不同群体的需求,打造充满活力的儿童友好社区。牛街东里社区开展“春日添春彩”活动,邀请地区青少年给家门口的党建文化墙涂色绘春,让居民楼的“门面”靓了起来,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和合牛街”一家亲

“和合牛街以多民族共同发展为目标,‘楼院+’党建创新项目以56个楼院为载体,就是希望通过家门口的活动,以基层党组织带动楼院治理微循环,实现楼院议事协商、矛盾不出基层、共筑优美家园的目标。”街道工委副书记马鸣扬说。

2. 春风社区开展“诗文点家风 凝聚邻里情”楼门诗咏会活动

3. 钢院社区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将插花作品赠予老人

4. 枫桦社区以“邮票上的党史”为主题打造党史宣传墙

街道工委以民族特色楼院治理模块,打造“和合”家园共同体。党建“双带”与民族团结工作相互嵌入社区楼院治理,开展各楼院自治,有效带动 各民族居民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中,促进各族居民在“同一个楼院、同一个记忆、同一个行动”中增强主人翁意识。例如,围绕红色初心、家文化、绿色环保等主题,开展“诗文点家风 凝聚邻里情”楼门诗咏会活动,打造一场党群齐聚的“家门口诗咏会”,吸引居民广泛参与;结合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以“邮票上的党史”为主题打造党史宣传墙,以邮票串联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的光辉历程,家门口变身“红色宣传阵地”;结合民族团结、抗击疫情等地区公共记忆,打造牛街特色历史展示栏、文化手绘墙、牛街建设发展黑板报、楼院朋友圈互动区、楼院记忆展示区、身边榜样故事角等,实现“一社多景”的品质化提升。

猜你喜欢
工委家园街道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中共梧州城工委
寻找失落的家园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绿家园
风居住的街道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