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理论解读

2022-12-24 08:23黑龙江蒋春红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2年1期
关键词:缔约方公约生物

黑龙江 蒋春红 李 海

【背景材料】

2021 年10 月15 日,为期五天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以下简称COP15)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目前共有196 个缔约方,缔约方大会每10 年要制定未来10 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COP15 又到了一个制定新的10 年保护目标的重要节点,国际社会对COP15 寄予厚望。本届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是联合国环境公约缔约方大会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大会主题。10 月12 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阴影。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我们要加强团结、共克时艰,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理论解读】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重视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提高消费的科学性,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为生态环境保护助力。

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企业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节能减排方针,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树立新发展理念。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要重视生物多样性,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积极筹备并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表明中国政府重视环保问题,督促和引导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维护生物多样性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上说,环境保护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要把生态资源保护建立在人民群众监督基础上。每一位公民都要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履行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3.我国政府的职能。为落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近年来开始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并通过体制机制的探索,形成了一些规则、制度。在此基础上举办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这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体现。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可以展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而且有利于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这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普及教育推广工程,促使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自觉保护环境,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有助于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促进越来越多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出现,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3.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有利于推进“低碳中国行”等主题活动顺利开展,便于倡导和践行生态文明观念,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按自然规律办事的体现。

2.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建立环境与旅游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把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步建立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参与监督机制,提高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各国都应牢固树立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赢宗旨,坚持同舟共济、携手共进。

4.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环境保护部门要联合旅游、建设、林业、文物以及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争取计划、财政等综合部门的支持,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尽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我们也要看到,维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一个过程。这启示我们在资源保护工作中,既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善于走曲折之路。

【巩固训练】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阴影。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我们要加强团结、共克时艰,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是基于( )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落脚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面对希望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在认识事物时 ( )

①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③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

④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阴影。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我们要加强团结、共克时艰,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知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及解题分析】

1.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是基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协调国家间的利益,排除②;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是基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而非本国的国家利益,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D。

2.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相关知识。面对希望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主次矛盾以及优缺点,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为A。

3.(1)【参考答案】①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者应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实施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②国家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环保和生态建设,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④企业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上,要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好经济发展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矛盾。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价格供求杠杆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生态环境的变化,维护生物多样性。

(2)①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国家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鼓励人们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本区域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⑤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奋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解题分析】本题以2021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为背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为素材,从经济和哲学角度切入,主要考查消费观、宏观调控、意识的作用、发展的观点等相关知识。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消费观、宏观调控等,属于措施类经济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考查意识的作用、发展的观点等,属于建议类哲学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重视意识的作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群众路线等角度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缔约方公约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图书借阅公约
了解《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12话 完美生物
我国将承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