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战略视域下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个案分析——以崇左某高校为例

2022-12-25 22:37
体育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期师资体育课

陈 念

“健康中国2030”战略视域下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个案分析——以崇左某高校为例

陈 念

(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 崇左 532200)

文章对西南边陲城市的某新改制高等学校进行关于体育课教学的研究,发现该高校体育课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不完善、场地器材安排不妥等问题。经过探索实践,针对该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

健康中国;新改制高校;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逐渐显现,国家对二胎、三胎的全面放开,使得幼儿教育师资人才出现较大的缺口,我国部分成人高校抓住契机更名改制成全日制的幼儿师范类学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学校发展,抓住改制新机遇,将“健康中国”的健康理念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快教学改革步子,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的人才是学校正在探索的方向。

本文主要对我国西南边陲城市中刚从成人高校改制为全日制幼儿师范类学校的某高校的体育课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目的是解决伴随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出现诸多急需解决的教学问题,使学校的教学快速步入正轨。

1 新改制高等学校教学情况概述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第16号的文件精神,在学校能力本位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基础上,本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突出高等教育理念。

在初步调查中发现该校没有针对性根据师范类师资培养设置相关体育课程,其他非师范类不同专业的公共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均无针对性设置,存在“大锅饭”现象,这种无就业导向的体育课程安排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对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大打折扣”。

1.2 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教学内容上,该校在2019年秋季期,给大二学生安排了篮球、武术、气排球、健美操、跆拳道和乒乓球等内容;给大一新生统一安排了篮球,2020年春季期给大一统一安排了气排球+武术(八段锦)。

在大二学生方面,虽然有诸多项目可供选课学习,但是由于没有教务选课系统,只能人工选课,每个体育内容匀给各班的名额有限,有些学生未能如愿选上喜欢的课程进行锻炼学习。同时,大二均没有根据专业和就业方向灵活设置相应的体育课程。

新生教学安排上,大一第一学期统一全部安排篮球项目,第二学期同意安排气排球+八段锦。如此安排没有考虑到场地器材的问题,因此,第一学期的篮球课,篮球场地和篮球严重不足,气排球场地几乎没有使用;第二学期则反之,气排球场地和气排球严重不足,篮球场则无人上课。这种不合理的安排使得一些项目的运动场地和器材严重不足,部分项目场地却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场地器材的不足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在场地上学习锻炼的频次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锻炼成效不明显。

1.3 师资力量薄弱

实地调查发现该校体育教师截止2021春季期共15人,其中4人“双肩挑”兼任行政岗位;在职称方面,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2人,小学初级1人,8人未定职;在学历方面,硕士2人,本科13人。从职称和学历层面分析,该校的师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

该校2019—2020学年,2018级学生约1800人,2019级学生2800多人。秋季期在教师安排上基本每人16节课,兼任行政岗教师4节课,教学安排较为合理;由于专科院校体育课程只安排三个学期,春季期专任教师课程只有12节,兼任行政2-4节,体育教师的课程相对较少。

2020—2021学年,2019级学生2800多人,2020级学生3600多人。该校在本学年没有引进体育教师,秋季期每位专任教师安排体育课多达22-26节,行政教师12-14节,体育师资短缺问题突现。

2021—2022学年,2020级学生3600多人,2021级学生4900人。虽然在该学年学校引进了体育副教授2人(本科学历),但是体育教师2人全脱产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相当于上课人员不变,学生增多,加上该学年学校招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师需每周上课30节左右,师资薄弱问题更加突出。

1.4 场地器材安排不妥

场地安排方面没有指定某一场地在某一时间段是哪位教师上课,因安排不到位导致部分班级在上篮球课时没有篮球场地使用,或者气排球课没有气排球场地使用。场地器材安排不妥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与同一个时间安排的体育课内容一致有关。

1.5 特殊时期下教学安排灵活性不强

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师生未能正常返校,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的开展。随着很多科目开展了网络课程教学,该校体育教师也同样开展在线课程,但是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学校教务处不认可体育课的线上课程,只允许4课时的线上课,教务处的“规章制度”对于体育课的进度和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探索体育课程线上教学的新路径。

在学习军训期间,由于军训需要体育场所,很多课程不能在场地上上课,但是教务处要求体育课必须在场地内上课,这导致体育课在学校军训期间学会了“见缝插针”的本领,影响了教学效果。

1.6 校方领导对体育课程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该校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城市,日常温度较高,体育课大多经常是顶着艳阳开展,新校园几乎无树荫,体育教研室多次向学校申请建设遮阳设施,但是均无后文。在学校从2.5+0.5教学模式改成2+1教学模式时,教务处还试图让体育课程只安排2个学期,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道而驰,从这两方面体现出了该校的体育课程没有得到校领导足够重视。

2 健康中国背景下多重举措改革探索

2.1 健康中国背景下探索设置课程

健康中国战略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是对健康中国的理念与目标进一步理论化、政策化和具体化的表现,其战略目的是使国民健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健康中国细化到各个群体。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四章加强健康教育第二节加大学习健康教育力度中明确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习需要建立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教学与实践的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健康的教育师资人才。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该校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索实践,在体育课程中除了常规教学外,设置了相关的体育游戏,如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在常规教学中穿插一些适合幼儿锻炼的体育游戏教学,使该专业方向的学生熟悉幼儿体育游戏,这可让该部分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上能组织实施幼儿体育相关的游戏,给幼儿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该部分学生有这方面技能,在就业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在其他专业的体育课程尚在探索中。

2.2 教学内容安排不断完善

健康中国战略是一个具体的战略,同时也是问题导向的战略,其主要从健康环境、健康国民、健康覆盖三个方面出发,健康中国强调健康优先、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与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如何营造一个健康、科学的体育课教学环境是学校体育教研室探讨的问题。立足学校实情,在体育课安排上,该校经过探索实践,在一个学期内同一个年级不再单纯安排一个教学内容,他们安排了篮球、气排球内容,大一学生分半,一半在第一学期学习篮球,另一半则学习气排球,第二学期则是上一学期学习篮球的班级学习气排球、学习气排球的改为学习篮球,这样安排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安排相对合理。

2.3 多途径解决师资问题

健康中国纲要中明确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内容。结合“纲要”精神,该校针对不同层次教师出台多种培养与鼓励方案。其一,对刚入职的教师建立起新入职教师培养机制,指定老教师负责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系统培养,使新教师能快速胜任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其二,对于老教师,学校出台校级拔尖人才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和晋升职称;其三,学校结合市人才引进文件出台学校人才引进方案并积极参与招聘工作,2021年秋季期,该校引进了2名高职称(副教授)体育专任教师。学校一系列的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方案给该校的体育师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2.4 合理安排场地器材

学校结合改制初期存在场地器材安排不合理的实际,每个学期上课前都进行校验活动,并对之前存在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场地安排上,明确了什么体育项目在什么场地上课,哪位教师哪个时间段在几号场地上课。同时,器材管理员要提前检查场地设施是否完整、场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相应体育器材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器材损耗是否及时补充等。经过合理的安排,该校的体育课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

2.5 应灵活安排特殊时期的教学

“纲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要求利用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务处不允许体育教师开展网络教育课程(4节理论课除外)是不符合“纲要”战略部署要求的。学校应当正确引导体育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在线教育模式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对于增强体质,抵抗病毒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在线指导锻炼,学生根据教师指导锻炼,只要视频开启或者学生短视频发送,教师是可以监督学生锻炼的,同时,通过视频教师能发现学习存在不足并及时纠正相关动作。

在学习军训期间,或者晴天地面温度过高时,教务处应该允许教师在校道上或者具有树荫的地方上课,体能课或者部分教学环节不需要规定的场地,是完全可以在校道上或者树荫下完成教学工作的。

2.6 领导的重视为健康校园保驾护航

在系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多次向上争取,校级领导同意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保留开展三个学期体育公共必修课。同时,校领导主动提出体育教研室撰写体育教育专业申请材料,以申报体育专业,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2021年该校体育教育专业申报成功,并于本年度招收第一批体育专业学生。由于西南边陲城市天气非常炎热,校领导同意在炎热天气下,可以在遮阳的校道上上课,这为师生“抗日”减轻了负担。

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体育课的开展更加合理健康,为打造一个健康科学的体育教学环境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根据“健康中国2030”纲要的战略指导,作者探索研究的学校能结合自身存在问题,不断探索实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场地设施不合理的问题,同时加大了培养健康教育体育师资和人才引进的力度,为解决师资薄弱问题作出了一定的成效。

3.2 建议

其一,学校应继续加大体育师资的培养和人才的引进的力度,使得体育教师的职称层次更加合理和师资力量更加强大。其二,应根据不同专业开发符合专业发展的体育课程,使得学生在就业上更具竞争力。其三,学校应根据特殊时期支持体育教师灵活安排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1]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10-26.

[2]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定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N].人民日报,2016-8.

[3]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N].人民卫生出版,2012-8.

[4]宋晓光.“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晋中市初级中学为例[D].西安体育学院,2019(6).

[5]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学校体育发展的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22).

[6]健康中国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贵州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25):61-65.

Case Analysis of PE Education Reform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y China 2030" Strategy--Takes a University in Chongzuo as an Example

CHEN Nian

(Chongzuo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Chongzuo 532200, Guangxi, China)

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场地现状调查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KY09011);广西2020年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健康中国2030”战略视域医者仁心培育的时间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C345)。

陈念(1988—),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学期师资体育课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体育课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