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况管理对奶牛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2022-12-26 22:46高丽娟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体况牛场评分标准

高丽娟,王 梓

(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028000)

20世纪80年代,体况评分的概念首次由Wildman等人提出,7年后经过Aseltine等人在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对体况评分进行修改和完善后,逐渐开始推广应用,并得到广泛的认可。体况评分用于监测奶牛能量水平,规模化牛场用体况评分评价奶牛操作简便、且易于确定。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健康水平、产奶量等都与奶牛的体况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奶牛生长的不同时期,应该定期进行体况评分,有助于牛场实时掌握奶牛的营养状态,及时发现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保证奶牛健康成长,为牛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 奶牛体况评分的研究进展

奶牛体况评分通过从侧面观察牛的骨盆区域,由坐骨结节、髓骨结节和腰角形成的夹角形状,再根据其尾根韧带、荐骨韧带及肋骨可见程度来终判定具体的分数。不同国家的奶牛体况评分标准不同,因此不同国家的体况评分数据无法进行比较。美国和爱尔兰使用5分制评分标准,在法国和英国使用6分制评分标准,澳大利亚使用8分制评分标准,丹麦使用9分制评分标准,新西兰使用10分制评分标准。我国采用美国5分制的五部位综合评分法的评分标准,奶牛体况得分为1~5分,共五个等级,以0.25为单位递增或递减。体况评分是视觉和触觉相结合的评估,对奶牛体况进行打分,虽然在本质上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但是就目前而言,体况评分是较为准确且实用的评价奶牛体能储备的方法。目前可以运用数字图像采集系统、超声波成像技术、热感应等方法进行体况评分。最热门的技术是应用图像采集系统进行的奶牛全自动体况评定,技术核心是利用3D机器视觉系统对奶牛进行深度图像拍摄,对奶牛的三维结构特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达到精准高效的识别奶牛体况。

2 体况评分测定方法

2.1 人工评分

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的是5分制的评分标准,评分者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熟练掌握牛的生理解剖结构,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保证评分的准确性。对体况评分的标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但是,由于人工评分是以个人的视觉和触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综合评分,存在着误差和主观性。且对于集约化大型牧场,奶牛数量庞大,人工评分的方法耗时费力,劳动成本高。

2.2 超声波成像技术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超声波测量尻部厚度,来评估奶牛皮下脂肪的含量。尻部厚度与奶牛体脂相关性高,可用于体况评分的检测。尻部厚度是指位于髋关节与坐骨结节之间连线,从后向前的1/5~1/4处,臀肌皮肤和深筋膜之间皮下脂肪层的厚度。对于奶牛数量较多的大型牛场,超声波成像技术操作简便、高效,除前期购买设备的投入,后期的投入小。能有效的降低人工评分带来的劳动成本。

2.3 3D机器视觉技术

通过热成像相机以及3D相机采集奶牛图像,捕捉尻部轮廓,根据尻部轮廓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推算得到奶牛的体况评分。3D机器视觉技术具有自动化、非接触、零应激、便捷程度高等优点,可为奶牛体况评分提供更客观、更省时的数据分析。热成像相机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和测量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捕捉物体发出的热量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辐射温度读数。3D相机采集奶牛图像结合热成像相机数据,根据设置数据模型,自动识别分析的奶牛体况情况,并进行的综合评分,评分结果与人工评分的相关性可以达到0.94。

3 体况管理对奶牛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3.1 对泌乳性能的影响

奶牛在泌乳早期是利用机体储备的能量来支持泌乳,并刺激乳腺上皮细胞大量增殖,进而促进奶牛在泌乳后期有更高的泌乳量。因此可知,机体储备的能量对泌乳量的影响十分重要。但是奶牛机体储备的能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过少对奶牛泌乳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奶牛在泌乳早期如果不能通过采食饲料满足对能量调动的需求,会消耗体内原本贮存的能量,从而导致能量负平衡(NEB,Negative energy balance)的发生。奶牛体组织脂肪损失过多会引起发情周期紊乱、泌乳性能下降、第一次排卵的时间延长,甚至无法受孕等生殖疾病发生。奶牛体组织脂肪储存量过高的后备奶牛,特别是乳房组织脂肪沉积过多,可能导致乳房腺体发育受阻,致使其终生泌乳量不高。干奶期奶牛的体况评分对泌乳高峰期峰值有很大影响。体况评分过高的奶牛会影响泌乳早期干物质采食量,进而影响体内能量的调动而影响泌乳量。体况评分过低的奶牛,免疫力不佳,易出现乏情,初情期延迟,分娩时间延迟等问题,对其泌乳性能有很大影响[1]。

3.2 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体况是奶牛能否具有良好的生殖机能和繁殖能力的重要因素,奶牛体脂状态和能量平衡状态起着关键的作用。高质量卵细胞的产生、卵细胞的正常排出、受精成功率、受精卵营养供给、体内各种激素的协调释放、子宫的状态等等,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受奶牛某一时期的体况评分影响。怀孕奶牛的体况评分过高可能引起难产、胚胎死亡、持久性黄体和乏情等问题。体组织脂肪储存过高的奶牛会因为肥胖导致其生殖机能下降,其中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到抑制,不能诱发排卵,导致卵巢静止[2]。体况评分过低的奶牛其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比体况评分过高更严重。奶牛体脂损失过多会导致血中INS、促生长因子和促黄体生成素含量降低,限制优势卵泡的生长,受胎率也会随之降低。当奶牛体况评分损失超过1分时,会损害其生殖机能,引发胎衣不下和产后感染等问题,抑制产后子宫细菌清除能力,伴随产后卵泡囊肿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3.3 对代谢的影响

体况的变化会影响奶牛代谢能力。体况评分过低,奶牛体脂大量损失,对奶牛的代谢的影响主要反映在血液中各种代谢物浓度的变化上。体脂损失过多会增加围产期奶牛血浆中活性氧、活性硫巴比妥酸前体,并降低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引起代谢紊乱。奶牛体况评分过高会增加奶牛患酮病的风险[3]。奶牛分娩时体况评分过高或过低都会增高乳热症的患病率。因为体脂过高的奶牛产后采食量降低,同时机体分解代谢增强,导致Ca缺失引起乳热症。当奶牛产后体况评分下降过多时,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会面临更严重的氧化应激和代谢紊乱。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奶牛因代谢功能减退和激素变化,以及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奶牛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受到影响。奶牛代谢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会相应升高,如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蹄叶炎、腹泻、低乳脂综合征、尾腔静脉综合征、免疫抑制、采食紊乱和反当行为减弱都与奶牛低体况评分有关。这些都会影响机体代谢健康,最终损害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4 优化体况管理的措施

4.1 合理调控奶牛饲料营养

由于不同集约化牛场饲养模式不同,以及奶牛饲料营养水平存在差别,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奶牛整体的体况评分水平也会存在差异。因此,牛场需要通过牛群整体体况评分情况对管理模式及饲料营养水平进行合理的规划及调整。为了达到奶牛体况管理的目标,定期做好体况评分的记录,根据实际评分情况对饲养管理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奶牛围产期体况评分变化幅度明显,通常需要通过饲料营养水平控制干乳期和围产期奶牛的饲料摄入或营养摄入来优化体况,降低体况的不利影响。对于体况评分过高的奶牛,可以在产前适当饲喂低能量饲粮。对于体况评分过低的奶牛,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过瘤胃脂肪,提高奶牛产后采食量和产奶量。集约化牛场大群奶牛都是自由采食,由于奶牛个体的采食能力不同,胎次、泌乳量和饲养密度等不同,使得牛群中体况分布不均或不合理的问题仍较为普遍。因此,集约化牛场有必要根据各自饲料供应状况和体况管理水平,做好饲料的营养调控工作,应针对不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尽快将处于不同阶段的奶牛调整到该时期的理想体况评分范围内,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及生殖性能,为奶牛健康提供保障,进而促进牛场经济效益的提高。

4.2 改善奶牛体况管理措施

奶牛日常的饲养管理,对奶牛各个时期都是非常重要的。围产期奶牛的管理是尤其重要的,这段时期对奶牛的健康情况及产奶量相关性较大,是奶牛从妊娠晚期、分娩,再到泌乳的重要过度时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的产奶量占全泌乳期产奶量分别为:45%~50%、30%左右、20%~25%。干乳期是奶牛产后护理及乳房健康维护的重要时期。因此,奶牛日常管理要注意饲养密度,给予奶牛足够的活动空间及卧床空间;保证饮水的温度及洁净度,以免造成腹泻引发流产等;卧床的位置、厚度的设计要合理;垫草要选择较舒适的,且要定期更换;饲养场地及用具要消毒,牛舍温度要适宜,饲料营养搭配合理,根据奶牛的不同时期要及时更换等。奶牛感觉舒适,对奶牛产后干物质摄入量,体况的改善,生产性能的提高、福利提升及健康都有明显的影响。

5 总结

探究体况评分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通过奶牛全过程的体况评分,明确不同生长、生产阶段奶牛存在的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因素。对于集约化、规模化场,可以通过采集的奶牛体况评分的量化数据,掌握奶牛的营养状况和饲养管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制订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保证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体况牛场评分标准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贵州省体育高考100米跑新评分标准制定研究
种猪系统营养解决方案
根据体况改变日粮饲喂量对妊娠期母竹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如何更好地管理母猪的妊娠期
不同补饲水平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影响
永远的格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