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酿酒葡萄丰产栽培技术探析

2022-12-26 23:54谢小翠
种子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凉州区葡萄园灌水

谢小翠

(凉州区特色林果产业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位于东经101°59′~103°23′、北纬37°23′~38°12′,正处于北纬30°~40°世界种植葡萄的“黄金”地带,属温带大陆干旱气候,气候干燥,降水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酿酒葡萄。采用先进的丰产栽培技术,可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

1 建园

1.1 选择园地

葡萄属于多年生藤本果树,定植后在同一位置要生长很多年,因此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合理建园。选择背风、向阳、运输方便的地块建园,土壤以沙壤土、壤土为宜,土层厚度在80 cm 以上,土壤pH 值小于8.5。在选择园地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使生产朝着基地化以及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1.2 园地规划

选择园地要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安排,合理制订规划。第一,道路规划。结合道路的宽度,园中道路可以划分成多种。就大型葡萄园设置主干道来讲,宽度在8~10 m 可以贯穿整个葡萄园,将葡萄园分成很多大区,连接果园外的公路,用于运出或者运入肥料、葡萄果实等;在2~3 个小区设置分支道,宽度在4~6 m,主要用于开展小区间作业。在相邻小区之间设置相应的作业道,宽度在3 m,可用于开展多项作业,比如在葡萄园中施肥、机械喷药等。第二,灌溉规划。在道路设计中融入灌溉系统,贯穿整个葡萄园,结合干系设计、支系设计以及毛渠系设计,每个渠道都将高程差作为重要动力,确保水流没有阻碍,有利于节省成本。第三,防护林。充分发挥防护林的防风固沙作用,减小大风天气对葡萄的危害,其建设必须要与当地主风向保持垂直,而且还要与道路、渠道有机结合,确保布局科学,节省用地。

2 选择品种

结合自然条件、葡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优良的品种种植,适宜凉州区栽培的酿酒葡萄品种有多种,酿红色葡萄酒品种主要有黑比诺、赤霞珠、梅鹿辄等;酿白色葡萄酒品种主要有霞多丽、贵人香、薏斯林等。

3 良种繁育及苗木标准

第一,育苗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常规育苗,常规育苗包括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等;二是快速育苗。快速育苗可使用生长调节剂进行催根处理。第二,露地扦插标准。选择有5 条直径超过3 cm、根长超过20 cm 的根系;其茎长不小于20 cm,茎径不小于0.7 cm,完全成熟,没有失水的情况,也没有任何病虫害。第三,营养袋苗标准。茎长超过10 cm,叶片超过5 片;根超过5 条,根长在5~10 cm,即便隔着一层袋子,也能见到根系;没有病虫害,土壤完整,没有出现散裂的情况。

4 苗木定植

第一,选择土壤。葡萄属于深根系作物,所以尽量选择土壤肥沃且土层深厚的中性砾质壤土,地下水位必须合适。倘若土壤不适宜,要在定植前科学改良土壤。第二,定植前改良土壤。有些地块的土壤盐碱较重,采用的改良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和使用抗盐碱砧木。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广泛运用抗盐碱砧木包括贝达5A 等;二是拉沙压碱。在土壤回填后,要将细沙(厚度约10 cm)均匀覆盖在定制沟中,避免土壤出现返碱的情况。漏沙地很难保护肥料,在灌水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水,可以采取很多改良方法,最为常见的是选择沟槽,其宽度为1.5 m、深度为1.3 m,内部需要铺上一层塑料膜,将有机肥施加到土壤中,再将其填到沟槽里,可以保证土壤水肥。第三,开沟。在开沟、定植的过程中运用南北行的方法。第四,挖穴施肥。在沟底位置每隔1 m 挖1 个施肥坑,施肥坑的长度为40 cm、宽度为40 cm、深度为50 cm,再施加腐熟有机肥、磷二铵750 kg/hm2与表土均匀搅拌,之后放在坑内,并灌水,使整个沟面不会出现坑坑洼洼的情况。第五,定植。一是成品苗定植[1],一般定植时间为4 月15 日;苗木处理,挑除枝条干枯或者枝芽及根系出现霉菌的苗木,结合苗木质量以及栽植深度,合理短截根系,使用适量的牛粪轻轻蘸湿苗木后定植;扩穴定植,结合提前确认好的株行距要求,在定植沟中错开施肥,每隔1 m 开挖40 cm×40 cm×40 cm 的定植穴;栽苗,在坑中放进苗木,让苗木可以朝着周围均匀分布,然后回填土壤,再慢慢上提苗木,接着用力踩实,让其超过地面3~5 cm,将整个底部灌满足够的水;覆膜,在定植沟上面铺设塑料膜,附近必须用土压实,在覆膜的同时放苗,还要使用细沙撒在孔的附近;找芽,对于一些由于顶芽死亡而从底部出现的芽,要迅速准确找出。二是直插定植,定植时间是从4 月下旬起;覆膜,将膜铺上,膜面朝向太阳,高低相同,保持整齐,上面用土压实,下面每隔1 m 压1 铣土,为渗水提供便利;灌水,将底部灌满足够的水;扦插,正确使用打孔器将孔打开,每隔25 cm 打1 个孔,再在土壤中慢慢插进愈伤组织的插条,以免导致愈伤组织受到不必要的破坏,顶芽朝向北边,露出地面大概1 cm,应使用适量的土壤将整个孔都封住;灌水,做好扦插作业后,迅速灌入适量的水。三是营养袋苗定植,定植时间是从5月中旬起;铺膜灌水与和直插定植操作相同;打孔,应正确使用一些比较特殊的打孔器打孔,每隔50 cm 打1 个孔,其深度在12~14 cm;栽苗,取出营养袋,及时在坑穴中放进苗木,最好避免土坨出现散碎的情况,使用泥土填实,采取人工方法灌入一定量的水,再将孔全部封住;遮阳,结合气候变化,用杨树枝叶遮盖苗木。需要注意的是,嫁接苗栽植最好不要偏深,接穗与地面的间距约10 cm,防止出现接穗生根,导致砧木功能减弱,在运输苗木以及定植前,应使用湿草袋压住,防止长期受到风吹日晒水分蒸发;营养袋苗,其土壤湿温度要保持在合适的范围,这样有助于迅速拿下营养袋。第六,定植结束后的管理。一旦发现灌水完全渗透,要在第一时间覆土封埋外露出来的插条以及根系,还要确保营养袋苗附近有足够的孔隙,倘若发现绿苗叶片上面存在泥土,要及时清洗干净;在定植成品苗发芽后,对于顶芽没有萌发出来的植株,要扒开土壤,让埋在土壤中的第二芽可以健康生长,倘若扒出来的第二芽已经完全萌发,这时必须要覆盖一层薄土,有效保护第二芽,避免死亡。此外,营养袋苗栽植时间相对较迟,气温逐渐升高,通常是每隔7~10 d 灌溉1次,避免苗木生长的位置过于干旱。

5 葡萄架式、整形和修剪

5.1 架式

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运用单篱架栽培的方法。第一,合理设置单篱架。根据行向,每隔8 m 立1 个柱,其上面拉4 道铁丝,架高1.8 m。通常,首道铁丝与地面的间距为45~50 cm,后面每隔45 cm 拉开剩下来的丝。在每道铁丝上均匀分布葡萄枝蔓。第二,单篱架通风透光性好,地面辐射强,对提高葡萄品质非常有利,便于开展栽培作业,可实现机械化管理。

5.2 整形

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整形过程中最好运用双主蔓规则,形状是扇形。在确保株形完全成型后,不可以留下任何主干,在地面周围分两个主蔓,主蔓长度为140~160 cm。

5.3 修剪

第一,冬天修剪。一般来说,在冬天修剪,主要是确保树体形状有规则,促使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在植株上科学分布已经结果的母枝,结合结果母枝的质量以及品种特性等因素,明确其剪留的具体长度,进而确保将其结果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每年都应该结合树体实际情况,明确植株留枝量、留芽量,让生长与结果可以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实现优质稳产的目标。结合凉州区的自然条件,通常冬天修剪时间是在每年10 月下旬。第二,夏天整形。老蔓上架,时间在每年5月上旬,其主要目是将葡萄枝蔓正确分布在架面上可充分利用空间。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第一,土壤耕作。现阶段,许多葡萄园普遍运用清耕法,在春天和秋天耕翻以及在葡萄生长季节重复中耕除草,让葡萄园中的土壤保持疏松,而且没有任何杂草。需要注意的是,春天浅翻,耕翻深度10~15 cm,避免根系受到损伤。第二,中耕[2]。一般来说,在葡萄生长季节中必须重复中耕,可使土壤通透性更强,促进根系正常生长,而且使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减慢。在降水后或者灌水后,应中耕松土,以免土壤板结。中耕除草时间为每年的5—9 月,中耕不能过深,深度约10 cm,中耕4~8 次/年,尤其是浆果逐渐成熟时中耕,能够提高浆果品质,防止病虫害蔓延。第三,间作。对于一些种植期较短的葡萄园,可间种各种矮小作物以及低杆绿肥,其中,矮小作物主要包括花生以及西瓜等;低杆绿肥主要包括香豆子以及箭舌豌豆等。通常,从第三年起,不需要间作。在整个间作期间,间作物的叶幕与葡萄植株的间距不能少于50 cm。避免葡萄遮阳,导致葡萄树枝不能正常生长、结果。

6.2 施肥

第一,基肥。最好在春天和秋天施肥,在采收果实后、土壤封冻前施加,不仅可以促进有机质肥料迅速分解,使根系伤口迅速愈合,而且可以迅速恢复吸收养分的能力,加强抗旱、抗寒的能力;运用沟施的方法,挖出施肥沟,宽度和深度分别是35 cm、65 cm,将提前准备好的肥料和地面熟土搅拌均匀,放在施肥沟中,在两边轮流施加不同的肥料。第二,追肥。根据葡萄园具体情况确定施肥期和施肥量,一般是追肥3 次。3 次追肥的时间分别是每年5 月初、5 月下旬和6 月中旬。每次施肥的时间、化肥类型、用肥量都不同。

6.3 灌水

一年中灌水总次数不能少于7 次。要想保证葡萄正常生长,其土壤含水量应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葡萄各个生长发育期所需要的水分不同。在萌芽期、开花前、落花落果后、果实膨大到成熟期以及采收后等时期,应及时给植物补充足够的水分。

7 病虫害防治及收获

防治葡萄病虫害要严格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葡萄采收前30 d 不得使用杀虫剂,采摘前10 d不得使用杀菌剂,以保证品质,实现绿色生产。

7.1 综合防治

仔细清除病原菌,在冬天修剪结束后,如果发现葡萄园中存在干枯枝叶,田埂长满杂草,必须迅速清除,集中深埋或焚烧处理,确保将所有越冬病原菌完全消灭。

增强栽培管理,重视夏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科学管理水肥,增强树势,提高葡萄树免疫力[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喷洒适量的波尔多液或者石硫合剂,科学预防。建立健全苗木检疫制度,以免带进新的病原菌。

7.2 化学防治

结合不同防治对象为害特点以及生物学特性合理使用毒性低的农药[4]。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使用残留量多、有剧毒的农药,每种农药每年使用次数不能超过两次。

7.3 冻害防治

凉州区葡萄所受的自然灾害通常包括早霜冻害、晚霜冻害以及冬天的低温冻害,葡萄幼树期容易受冻害影响。就酿酒葡萄来讲,必须要避免霜冻以及冬天低温冻害的情况[5]。对于不同类型的冻害,其采取的预防措施不一样。其中,早霜冻害具体预防措施是在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应事先有效控制葡萄水分和肥料,加快其根系以及枝条成熟速度;在9 月中旬采用人工方式打落树叶,让幼树尽快进入休眠期。冬天低温冻害具体预防措施是运用深栽的方式,防止根系出现冻害的情况。

葡萄幼树必须要重视防寒,需要覆盖地膜,埋土宽度为100 cm、高度为30 cm。晚霜冻害具体预防措施是尽量延长出土时间。一般来说,可在每年4 月中旬出土,这时霜冻次数较多,要想防止与晚霜碰到一起,必须要根据气温变化,延迟出土期,时间为10 d,可保证伤芽率低于20%。

7.4 采收和运输

果实采收,不同类型的酿酒葡萄酿制的葡萄酒不同,采收成熟度也不同,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对葡萄果实品质要求也不同,需要在浆果着色后定期监测果实的糖、酸变化,进而确定最佳的采收时期。通常,干红葡萄酒品种的含糖量为18%~20%,含酸量为6%~8%,应在成熟期采收;干白葡萄酒的含糖量为17%~18%,含酸量为8%~10%,应在初熟期采收;甜葡萄酒品种的含糖量为20%~22%,含酸量为5%~6%,应在过熟期采收[6]。

需要提高葡萄质量,监测果品质量要从果实着色后起,时间约为45 d;前期每隔7 d 取样化验1 次,主要化验色素含量、含糖量以及含酸量等,将每种类型物质变化绘制成曲线图。如果含糖、酸量曲线上升较快,减少取样时间,应每隔2 d 取样化验1 次,充分掌握不同品种糖、酸的变化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在采收果实时,左手扶着果穗,右手用采果剪从穗柄基部剪下,剪除烂果和病果,放进提前准备好的果筐里面。

果实运输,采收结束后,应立刻装车,必须使用没有任何污染的交通运输工具,第一时间运送酒厂。在运输途中避免颠簸,保证葡萄酒的品质[7]。

8 结束语

为了保证酿酒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凉州区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土壤条件等,采取合适的栽培技术,葡萄种植人员在整个种植期间必须注意每个细节,否则难以保证葡萄品质,导致葡萄产量下降,减少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凉州区葡萄园灌水
爷爷的葡萄园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葡萄园迷宫
陈宗诚作品
张文作品
张文作品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游戏化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灌水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