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职业教育创新问题研究

2022-12-26 22:13侯宝锁
关键词:产教职业旅游

侯宝锁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酒店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2021年,党中央首次组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职业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发布,给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旅游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存在教育理念偏差、管理体系不健全、资源分配不均、产教融合不畅等问题,努力适应发展趋势,加强理念创新、教学创新、体制创新、队伍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一、旅游职业教育创新现状

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旅游职业教育创新现状研究,调研内容主要涵盖创新动因、创新态度、创新措施、意见建议等30余项基本问题,旨在全面了解旅游职业院校对创新教育的态度和看法。此次调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基本上能反应目前旅游职业教育创新现状。结果显示,职业教育还远未成为社会广泛认可的类型教育,职业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面临“校热企冷”的现象依旧存在。

(一)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缺乏对旅游职业教育创新理念的有效认知,缺乏创新元素的运用。由于缺乏行业一线工作经历,多数教师的授课形式依旧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较少关注行业最新发展动态,较少关注行业人才需求,进而在理念上无法跟进步伐,缺少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指导。另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授方式也千篇一律,认为旅游行业对于高新技术需求较少,影响学生行业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进一步获取,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学过程缺乏系统管理,学习效果评价单一等系列现实问题,直接影响旅游职业教育人才的良好培养。

(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带动新技术、新手段在行业的应用,为旅游职业教育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于旅游职业教育而言,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以“量”为主到以“质”为重的方向转变。旅游职业教育需要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以此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变化。在教育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顶层设计不全面等原因,导致旅游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不够严谨、不够完善。目前,多数院校更多普遍关注的是学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基础教育,忽视学生人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更多的是教学生“会做”服务,而不是让学生想如何可以做的更好,缺乏学生自身能力培养方面的创新教育,不利于学生在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教育领域信息化方向进程,不仅拓宽了教育教学实施路径,也为旅游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能够使用线上资源,进一步拓宽了旅游职业教育信息内容,改变以往旅游职业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让师生有了更多的体验感。然而,从目前实施及使用现状来看,网络教育资源运用成效并不理想,在建课程较多,建设效果良莠不齐。另外,加之地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经费等保障性条件差异,限制了教育资源的绝对分配。

(四)产教融合渠道不畅

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的权利、义务、风险、利益等相关性问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等保障性措施,难以保证产教融合的顺利开展,导致多年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一直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办学层面,合作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依旧存在,政府在产教融合方面没有专项经费用于职业院校建设产教融合基地,使得产教融合发展举步维艰。另外,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方式和途径不健全,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熟悉行业特性的效果不明显,限制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二、旅游职业教育创新环境分析

“职教20条”出台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1年,首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畅通了职业发展轨道,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职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速发展轨道。在内外部环境变化发展的共同影响下,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

(一)全国职教大会推动职业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职教20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相关制度的完善以及职业教育法草案修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内容被写进十九大报告等一系列行动,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尤其是2021年全国职教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之路,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二)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形成新格局

2021年,职业教育国际化发挥着呢“鲁班工坊”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指引下,旅游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进程加快。文旅融合之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广度和深度上空前发展,文化产业合作方兴未艾,旅游往来蓬勃发展。旅游产业要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出自身特色,需要重视旅游从业人才国际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助力行业发展的作用,达到拓宽旅游业态发展的新目标。旅游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的重任,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创新改革,在传授基础知识同时融入国际化知识,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树立国际化意识,为旅游产业“走出去”提供智力保障。

(三)数字化赋能助推旅游行业创新发展

数字化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高质量发展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总趋势。旅游产业是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向往的朝阳产业,数字化转型、科技化赋能势在必行。面对数字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旅游产业市场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了新兴事物的严重挑战。为了经营效益,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在努力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加入到数字化转型升级浪潮中。旅游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积极融入数字化要素,创新改革,应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行业经营问题。

三、旅游职业教育创新实践路径

旅游职业教育为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现如今,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旅游职业教育要抓住机遇,充分认知旅游行业发展趋势,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契机,将高科技、新技术手段运用到人才培养和课程设计当中,创新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生为本是教育理念的核心。旅游职业教育的创新,需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此为基点提升旅游职业教育实施的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逐步摆脱统一化、范式化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职业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在行业的成长与发展。其次,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旅游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单纯的灌输学习到主动的了解掌握。老师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式,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参与活动,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双向过程,让传统的“教学”变成真正的“教育”,真正落实职业教育本意。

(二)加快专业建设结构调整步伐

2021年,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新《目录》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对职业教育专业进行了优化。当前,旅游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是比较普遍的共性问题,也成为制约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以智能化、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事务的出现,使得“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剧增,同时也造成了“有岗无人”的人才结构性短缺,反映出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对称、培养目标与人才标准不对应、培养效果与现实需求不对格等系列问题。各旅游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创新、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努力提升专业品质。

(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改革

旅游职业教育的创新,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岗位能力是关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各职业院校应结合旅游业发展趋势,找准学生培养定位,以职业能力为基准绳,设定学生培养目标,使得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沿着既定的路线向目标前行,才能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的贴近实际,为行业所用。与此同时,应重视丰富教育内容,不仅要重视旅游专业信息的传递,更要立足于岗位发展趋势,融合文旅发展新要求,重视人文、地理、历史、思政等综合信息的融入,加强学生文化熏陶。充分利用好课内外教学与实践、网络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重新审视旅游行业,进一步做好自身调节,促进个人核心竞争力提升。

(四)实施“三化”教学方式方法创新

旅游职业教育的创新,应坚持贯彻“人本化”、“一体化”、“信息化”的“三化”教学理念。将“人本化”思想理念运用到教育过程中,体现“以生为主”的基本原则,围绕学生个性化特点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渠道、多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应时刻谨记“一体化”教学,把培养学生旅游职业素养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理论与实践目标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加强学生的有效引领。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资源,充分运用好国家级、省级教学资源库等平台,丰厚授课内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创新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师生之间的课前、课中、课后沟通交流,推进教学的良好落实。

(五)注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旅游职业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创”字。在执行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未来全球教育的新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崭新赛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应固本强基、精准发力,将旅游学科特色和行业文化相结合。借助“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等竞赛平台,把创新人才培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思维的启发、创业能力的提升。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主动的学习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从“听”到“动”,在“动”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身价值。

(六)创新产教融合办学机制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要求加强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旅游职业教育过程中,要紧密对接纲要目标,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新形式和新技术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新需求,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规划、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教材开发、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全方位拓展产教融合的形式与内容,加快人才培养。

(七)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改革与开发

改革教师准入与培养渠道,引进有丰富行业企业经验人员进校参与教学。加大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考核当中,注重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的提升。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现代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办学资源,利用好企业导师资源,构建校企并重的协同育人模式。

综上,《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旅游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还有诸多不利因素。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树立以生为本、突出个性化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加强课程改革等主渠道建设,合理运用新技术、新技能,丰富授课资源和形式,努力实现旅游职业创新发展,提升旅游职业教育的实施质量。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旅游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职业写作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我爱的职业
旅游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