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怎样才能有趣有味

2022-12-26 14:03倪文华
老年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匠气书家性情

□倪文华

高超的笔墨技巧是创作出优秀书法作品的最基本前提,是书家长年累月千锤百炼获得的功力体现。张芝池水尽墨,智永40年不下楼,赵孟日书万字,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索,何绍基朝夕不废笔墨,等等,无不是对技法的深学苦研。孙过庭《书谱》对技法有很多精彩论述,如“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技法的运用虽因人而异,但存在一种共性,离开这种共性,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只有兼通精熟,掌握根本技巧,才能准确到位。

《论书语》清·何绍基 长沙市博物馆藏

真正的“功夫”是打通书法五体,做到兼通与专擅的统一。书法五体自成体系、自有规律、自具技法,但又有相通的规律。掌握不同书体、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作品的共性技法,同时能洞悉个性表达方法,是一个成熟书家必备的基本功。

真正的“功夫”,是见人见性的活功夫,不是匠气十足的死功夫。要技法为我用,而非唯技法是从;要以心驭笔,不可以笔驭心。更重要的是,艺术的表达、艺术形象的打造,应让作品生动而有趣有味。只有理性下的情感宣泄,才会有趣有味。有趣有味是功夫到位后的“度”的表现,是一种内在的节制、理性的优雅和不主固常的自然表达。到位的反面是冲破一切法度和秩序,像破锋、拖锋、散锋对传统中锋用笔的破坏,变形、扭曲、构成等对结体的破坏,摆布、设计、造字等对书写性的破坏。总之,过度追求“有味”的形式,反而失去了书法的本体精神。

有趣有味,起点在于书家对艺术的感受力。艺术感受力强,才有可能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美,才有可能于众多的经典碑帖中找到与己相契合的创作因子。有趣有味,更取决于原创力,即作品的独特表现、奇思妙想以及深邃情思,或线条精妙,或结体平中见奇、寓巧于拙、匠心独具。

“学书在法,其妙在人”。法的理解、运用因人而异,法的妙处因人的性情而异。功夫既有人不可及的高深一面,又有僵化匠气的一面,可成就人亦可限制人。度的把握很重要,而人的性情则是书家修养、人格、才情、风度、胸襟的合成。这些元素与技法在作品中生发,可折射出一位书家的学养高度、审美力度、生活态度以及生命厚度,决定作品的艺术品质。性情有天生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后天的培养,而技法全是后天养成的。在技法养成的过程中,性情与技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无意于书、着意于文,反而成就了《兰亭集序》这样书文俱佳的经典;着意于亲情而无意于书,诞生了《祭侄文稿》这般充满人性情感的佳作。所以,要处理好人与书、法与意、技与情的关系,用精美的技法去还原书法的文学温度、哲学深度和美学高度。

功夫最重要的不是技法的叠加堆积,而是在多样选择之后找到个性风格形成的路径,在于能否写到性情的最深处、写到他人不可及的高度。只有自信自觉地把技法训练与性情培养同步推进,方可抵达个性审美的理想之境,在人书共养中实现书法的人文意义。性情先天即有,更可后天养成,涵养心性是技法学习中同样重要的功课,丰富的人生才可让艺术丰满生动。

美国著名艺术理论家马克·盖特雷恩在其《认识艺术》一书中说:“艺术家的作品源于一生的经历、思考和情感。”又说:“如果一些艺术品对某个人来说有某种意义,而他自己的经历、思考和情感也在其中找到了合适的位置,那么就可以说他赋予了艺术品生命。”热爱生活,坚持与时代同步,让千岩万壑奔赴腕底;感悟生活,坚持为时代抒怀,让夏云奇峰涌入笔端;体悟生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本平凡,妙趣在其中。在生活中植入书法艺术,让书法艺术与生活相伴,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平凡的笔墨书写必将充盈而丰满。

《眉宇之间见风雅 笑谈与世殊臼科》赵叔孺

猜你喜欢
匠气书家性情
文人匪事
时间的性情
贵在匠气
贵在匠气
杂说书家之性灵
关于匠气
论书法的匠气
感受书法 体味性情
大美不言 大朴不雕——记青年书家郭汉亮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