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新闻的发展困境及发展策略

2022-12-27 05:35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0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受众内容

张 斌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1 Vlog新闻的传播优势

融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在不断地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新闻传播方式。随着受众观看方式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建立全媒体矩阵,摒弃传统的新闻制作模式和传播思路,以新的方式来应对如今复杂的媒体环境。

新闻媒体在短视频爆火的当下纷纷入驻短视频平台,并以丰富的媒体资源和较强的权威性获得了大量的粉丝。在步入短视频平台的同时,新闻媒体在短视频领域垂直深挖,拍摄制作了一系列的视频日志(Video Blog,Vlog)新闻,获得了受众的一致好评,增强了粉丝黏性。

将Vlog融入新闻传播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是新闻媒体为了突破自身局限性和应对话语权降低所作出的举措,也是新闻媒体为了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和双向互动的高要求而作出的大胆尝试。

1.1 沉浸式新闻的真实体验

Vlog有着独特的性质——真实性、社交性及人格化,追求将真实的一面展现给用户,用独特的拍摄方式和制作流程来展示视频中人物的个人特性及其所拍摄的内容,让视频中的人物与受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社群圈层的划分和互动。

正是基于Vlog的自身特性,所以受众在观看Vlog时有着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而主流新闻媒体有着自媒体无法企及的独特优势,能够及时获得有关国家大事和重大事件的第一手信息,所以新闻与Vlog相结合能够带给受众真实的体验,满足受众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增强受众黏性。Vlog所拥有的传播属性,本质上决定了它所呈现的内容不是生活本身,各种拍摄剪辑手法好像给创作内容加上了滤镜,它已经不再止步于对生活的客观真实记录,而是“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是一种后真相时代的真实[1]。

以往的新闻都是单向传播,由媒体发出、受众接收,是一种单一、严肃的传播方式。而Vlog与新闻的结合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模式,拉近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单一地传递信息变成沉浸式地提供体验,颠覆了原有的新闻传播模式,以亲近的方式和真实的镜头语言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1.2 个人主体性的话语表达

Vlog新闻改变了传统的拍摄方式,从简单直叙的棚内拍摄变成跟随新闻记者的第一视角进行拍摄,将后台前置化,将未经加工剪辑的真实场景公开化。Vlog的本质是创作者用视频记录个人的真实生活,在创作中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2],这样的一种拍摄方式更能大幅度提高内容的可信度,使得新闻报道内容深入人心,能够在如此复杂的媒体环境中重新获取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与传统念稿的传播方式不同,用Vlog传播新闻更能体现新闻工作者的魅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亲和力。新闻工作者用第一人称进行解说,使用网络用词,更能营造气氛,激起受众的观看欲望,改变了以往自身正襟危坐的形象,带给受众一种亲切之感和平等交流的心理感受。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新闻工作者在Vlog中往往会夹杂一些自己经历的真实故事,进一步表达内容的核心,这样很容易使受众产生共鸣。而且,新闻工作者的一些主观表达和个人心得总结,可以给受众带来更丰富的内容,使受众更容易理解新闻。

“Vlog+新闻”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单一的新闻传播模式,在创作过程中,叙述者向受众提出能够互动的话题,以交流的方式拉进二者之间的距离,打破因传播地位所带来的限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关注度,也带有教育意义,丰富受众的认识。

1.3 碎片式新闻的精准传播

在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缺少整块的时间,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时间。正是基于这种社会现状,短视频以“扁平快”的传播特性吸引了大量用户。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很少通过传统的媒体形式去了解新闻信息,受众更需要的是碎片化内容,而不是长篇大论,Vlog新闻很好地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以一种亲近且易于接收的方式与受众见面。

Vlog以简短的视频时间、鲜明的视频主题、轻松的画面内容等特点,很好地满足了大众利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的需求。Vlog新闻不再从各个方面进行灌输式的新闻传播,而是深耕于一点或一个事件,拍摄者通过自身主观的意图将客观“景观”进行二次编码,虽然同样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再是粗放式的传播,而是一种精准的传播,以达到与受众进行交流的目的。

如今社会大众并非一味地被迫接受,他们需要思考和沟通,Vlog新闻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在新闻传播领域有着显著优势和地位。

2 Vlog新闻的发展困境

在当前时代环境下,Vlog新闻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暴露出了自身的发展困境。随着康辉的“大国外交最前线”的成功爆火,大量的新闻媒体纷纷开始制作Vlog新闻产品,部分节目盲目模仿,忽视了其根本目的,导致大量Vlog新闻的质量参差不齐。同时人们从中也发现了Vlog新闻的局限性和发展困境,大量视频的同质化和娱乐化起到了反作用,导致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话语权不升反降。

2.1 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内容

随着康辉系列Vlog新闻的成功,很多新闻媒体纷纷效仿,拍摄了同类型的短视频,同样采取“Vlog+新闻”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但只是模仿其形,未形成自身的个性化标签。在模仿的风潮下,很多新闻媒体忽略了自身优势的挖掘,并未根据自身情况制作个性化Vlog新闻,不少的Vlog新闻出现了主体模糊、核心内容缺乏等问题,难以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

传递信息是新闻报道工作者的第一要务,也是新闻媒体生产新闻的最终目的,新闻媒体不能为了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就盲目地模仿。尤其是对于指导性、时效性极强的新闻信息来说,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抓住核心内容,不能盲目模仿,要创作出优质的Vlog新闻,从而给受众提供真实的信息,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Vlog新闻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创作者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就无法形成自身的风格,所以要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的制作水平,加强内容输出,以Vlog形式与受众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不能为了追求形式就忽略了核心内容。

2.2 阶段性发布造成受众流失

粉丝黏性源于其对拍摄者的喜爱程度,需要一个长期维护的过程,Vlog创作者只有散发个人魅力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受众。就目前新闻媒体所发布的Vlog新闻来看,大部分还停留在基于某一事件拍摄某一部分新闻内容,没有制定长期的策划和战略决策,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优质内容输出,导致粉丝黏性很低,而且如此阶段性的发布很容易导致受众的流失和媒体影响力降低。

当然,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也是制约新闻短视频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泛娱乐化的新媒体时代,娱乐化短视频偏多,很多新闻媒体机构以Vlog的形式传播新闻还处于尝试阶段,没有形成稳定的工作团队和粉丝群体,更难以增强粉丝黏性。

究其根本在于新闻媒体未形成有效成熟的营收模式,以及未组建优质的制作团队、策划团队以及运营团队,导致人才缺失、资金匮乏进而导致Vlog新闻只是浅层次的尝试,没有垂直深耕,并未获得较好的发展。

2.3 娱乐化追求消解新闻媒体权威

“Vlog+新闻”的新型模式符合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观看喜好,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新闻传播模式,是新闻媒体的一次新尝试。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很多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受众喜好,制作出了大量的娱乐类新闻报道,导致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从而出现泛娱乐化的倾向。为了博取关注,甚至有人对Vlog内容进行恶意剪辑,传播一些不实报道,虽然这会遭到用户质疑、被平台下架,但这一不良行为依旧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违背了Vlog新闻的初衷[3]。

因此,新闻媒体在尝试创新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娱乐与内容之间的度,在准确传播新闻内容的基础上加强与受众的互动,给受众提供优质的互动体验。新闻媒体工作者的首要目标是正确引导舆论,真实地报道新闻内容,在此基础上作出新的尝试。深耕内容才是Vlog新闻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新闻工作者在对Vlog新闻进行包装与策划的过程中,要增加新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保证新闻品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不断提高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3 Vlog新闻的发展策略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不断增加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不断下降,受众大幅度减少,媒体话语权逐渐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不得不紧跟时代步伐,分析受众的心理需求,深耕新闻内容,积极进行转型,从而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以及公信力。Vlog这种形式具有独特的个人化风格,获得了较多受众的关注,Vlog创作者凭借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和独具特色的制作风格吸引了众多受众,增强了受众黏性[4]。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制作理念

人类用技术来应对物质匮乏的困境,“物的逻辑”是人类历史发展主要的价值维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技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而与之相关的互联网产品则必须以“人的逻辑”作为价值尺度[5]。之前,新闻媒体的传统传播模式是单向的,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到来,极大程度上放大了社会大众的声音,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成为大众的需求,大众反对单向传播模式,追求双向、多向的沟通模式和信息获取方式。因此,新闻媒体在制作新闻时,要围绕受众需求来展开,坚持以人为本的制作理念,给受众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从而满足受众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Vlog新闻就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逐渐消除媒体与大众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以更为亲近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加强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改变了新闻媒体传统单向传播的模式,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新闻内容,并以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受众理解新闻,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新闻媒体在制作Vlog新闻时,不仅要对新闻传播形式进行创新,也要更新新闻制作理念,以人为本才是新闻媒体未来发展的重要理念,只有更加重视受众体验,才能增强受众黏性,从而重新拿回话语权,增强自身的权威性。

3.2 坚持深耕内容的创作理念

新闻媒体在创新新闻传播形式时也要注重深耕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久发展,讲好故事的前提要有好的策划和核心内容。Vlog新闻质量参差不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不足。因此,新闻媒体在制作Vlog新闻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内容的深耕,根据自身的特征和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媒体品牌,并持续进行优质内容的输出,为受众进行精准画像,并深入研究受众需求,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闻媒体通过Vlog的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值得借鉴。这种方式从制作方面来看,周期短、成本低,可以长期运营,而且它具有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因此,新闻媒体在利用Vlog形式进行转型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独有的特点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Vlog新闻,垂直深挖内容,增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避免内容的同质化和浅层化。

新闻工作者要想打造带有个人化风格的Vlog新闻,就必须要发挥个人魅力,打造鲜明的个人风格,从而加深受众对其印象,形成个人化媒体品牌。以康辉的“大国外交最前线”为例,其在内容上集故事性与连续性于一身,激起了受众“追更”的兴趣,提高了该系列Vlog的影响力和可看性。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在制作Vlog新闻的过程中,深耕内容是尤为重要的。

4 结语

新闻媒体在信息繁杂的互联网时代逐渐暴露出了传统模式的不足,导致受众逐渐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新闻媒体开始转型,紧跟时代潮流,探索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新闻媒体积极发挥Vlog的优势,创作出了一系列Vlog新闻,给其他媒体带来了新的转型方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开通属于自己的账号后,不仅要重新思考新闻传播方式,还要深耕新闻内容,保证新闻内容的质量,从而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雪中放牧新风景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主要内容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
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传播策略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