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培养研究

2022-12-27 05:35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0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稿件受众

李 昕

(作者单位:南平广播电视台)

新闻采写能力是基层新记者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随着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与媒体发展环境的改变,想要更好地胜任基层新闻记者这一工作岗位,就一定要及时更新自身工作理念,并将新闻采写能力的提升作为重点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和岗位工作要求等进行新闻采写相关工作的调整与优化,保证新闻的采写质量,从而扩大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1 基层新记者强化新闻采写能力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呈现个性化特点,新闻媒体的整体发展环境与发展方向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样化,不再单纯地依靠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冲击、相互融合的融媒体时代悄然而至。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基层新记者,有必要及时认清当前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始终保证自身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同时通过自身专业素养的有效发挥来为受众提供更加真实、全面、细致而客观的优质新闻报道。因此,基层新记者应该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借此促进自身新闻采写能力的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并且满足受众日益个性化的信息获取需求。除此之外,当前形势下,新闻媒体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价值性的新闻内容已成为各新闻平台间重要的竞争要素之一,因此,基层新记者需要提高自身的新闻采写能力,更加快速地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且能够凭借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对信息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在保证新闻内容质量的同时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更好地满足当代受众的信息 需求。

2 融媒体时代对基层记者新闻采写工作的要求

2.1 新闻采写内容更具优质性特点

在当前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同发展的环境下,“内容为王”显然已经成为新旧媒体之间相互角逐的核心元素,如果电视报道的新闻内容缺乏吸引力,那么必将面临节目收视率的不断降低。目前来看,虽然各网络新闻媒体平台的流量庞大、受众广泛、覆盖面广,但是其新闻内容的审查标准并不高,甚至还掺杂一定的暴力、低俗、恐怖等劣质新闻内容,对受众的意识形态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基层新记者在新闻采写工作中一定要保证新闻内容的质量,敢于报道事实、揭露真相,积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保证新闻媒体栏目在行业市场中的领军地位。

2.2 对新闻采写速度的要求更高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新闻媒体行业中的渗透,信息传播的速度成为各新闻栏目竞争的核心要素,因此,基层新记者不但要保证新闻内容的质量,还应保证新闻采写的速度,通过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来赢得更多受众的青睐[2]。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栏目纷纷开通了线上平台,能够第一时间将新闻发布在平台上,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新闻采写速度就成为各新闻媒体之间争取受众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一名基层新记者,一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新闻采写速度,争取第一时间将信息变成完整的新闻报道呈现给广大受众,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抢占新闻市场先机。

2.3 新闻采写内容更加贴近受众

在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下,记者新闻记者还需充分结合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进行新闻报道的采编工作,使报道内容与受众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联系更加紧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受众与新闻栏目的黏合度,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帮助受众更加快速、有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为受众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3 培养基层新记者新闻采写能力的策略

3.1 强化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新闻记者,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还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够保证报道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基层新记者还需要在新闻采写工作中始终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对新闻素材的媒体价值进行客观的判断与分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编辑,带给受众真实而优质的新闻报道。除此之外,基层新记者应提高新闻敏感度,关注受众的新闻需求,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落实新闻采写工作,将广大人民的心声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基层新记者在进行新闻采写工作中切忌盲目跟风,更要防止过度弱化新闻的严肃性,使其变得庸俗化、娱乐化,要始终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客观性与真实性,通过提高自身的新闻采写能力,更好地为群众发声。

3.2 完善新闻采写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保证基层记者新闻采写工作的有序进行,一定要预先做好采写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掌握新闻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并做好相关新闻素材的搜集和调查,只有结合新闻采写工作的实际需求完善相关准备工作,才能够更加快速地完成新闻采访与编写的一系列工作,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可信度,从而提升媒体的公信力[3]。基层新记者在进行新闻采写工作之前,一定要严格根据新闻采写工作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有序、快速、高质量完成采写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提前确定新闻采访的具体方式、明确新闻采写的重难点部分以及新闻事件中的焦点性人物、新闻事件的起因等等。著名记者亚当姆曾在自己的人物传记当中表明,他在每一次开展新闻采访工作之前,至少都要准备四十个以上的问题,其中包括一些新闻事件的要素性问题,同时也包括一些人们认为比较敏感的问题,甚至在很多新闻采访前,其准备超过一百个问题,甚至更多。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基层新记者,想要实现自身新闻采写能力的全面提升,做好新闻采写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其重要基础与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新闻采访中保证采访的质量与深意,并且获得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同时还能够为后续的新闻稿件撰写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素材,带给受众真实、客观、准确的新闻报道,通过长时间的新闻采写工作实践提高自身的新闻采写能力,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

3.3 循序渐进地推进采访

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基层新记者需要注意对采访节奏的把握,透过事物表象看其本质,采用深入浅出的原则进行新闻采访。因此,基层新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采访节奏,随着采访节奏的变化发现和分析其中的新闻细节,以事实来说话,使新闻报道内容更加全面细致。需要注意的是,基层新记者在进行实际采访的时候,切忌因某一问题影响或其他因素的干扰轻易改变采访节奏而向新闻当事人发问[4]。与此同时,基层新记者在采访中还需营造良好的交谈氛围,应使采访成为一种自然的聊天,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设置由浅及深,根据实地考证的情况开展客观性的采访,尽可能贴近新闻事实,最大限度还原新闻事实。在面对新闻当事人的时候,基层新记者应做到不卑不亢,详细记录采访到的信息,分析新闻事件的内容,并在交流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与可信度。

3.4 发挥基层记者的发散性思维

为充分发挥新闻素材的价值,基层记者在进行新闻采写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打破固化思维,打破传统采写观念的束缚,尝试从不同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并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细心观察和思考,去发现新的问题,并且学习如何从侧面或者逆向进行问题的梳理与分析,这样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新颖性,为报道提供更多思路。但是,想要进一步发挥基层新记者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还需要在日常的新闻采写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学习,敢于大胆尝试,善于进行总结,在具备纵观全局能力的基础上去提出新闻问题、以新的角度去解读问题、以新的方式和结构去组织新闻报告的内容,从而通过基层新记者发散性思维的发挥促进新闻报道采写工作的创新。

3.5 提高新闻稿件撰写能力

优质的新闻报道不但需要向受众揭露新闻事件的真实面貌,同时还要在新闻事实的揭露过程中呈现合理、有效的新闻信息依据,还需要新闻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新闻撰稿能力将新闻素材整理、编辑成为完整的新闻稿件。因此,作为一名基层新记者,一定要充分重视自身撰稿能力的提升,借此提高整体新闻采写工作水平。首先,基层新记者在参加新闻采写工作的同时,还应合理安排自身时间,争取每天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进行阅读与写作练习,强化自身新闻稿件撰写功底,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新闻采写工作。其次,基层新记者在日常新闻采写的稿件撰写工作部分,一定要做好稿件素材的分析与整合,在此过程中,还需要通过问题的设置来促进新闻事件的推进,使稿件更具层次性,避免受众在观看新闻节目时出现思维混乱、逻辑不清等情况的发生[5]。再次,在初步完成稿件撰写后,进行反复检查,一旦发现稿件存在任何问题,都要及时进行整改,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最后,基层新记者还应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提高新闻的真实度和可信度,同时也有利于其提高报道思维能力,并在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过程中实现新闻报道文稿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除此之外,基层新记者还应注意在日常工作实践与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同时,还应虚心向前辈学习,包括新闻采写视角、新闻事件的还原方法以及稿件撰写思路等等。在日常新闻采写工作中,多听多问,对优质新闻栏目的文稿写作方法进行借鉴和学习,吸收其精华以促进自我完善,从而提高自身的新闻写作能力,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报道。

3.6 提高对民生新闻的重视程度

民生问题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基层新记者一定要提高对民生新闻的重视,使报道的新闻内容更加贴近受众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新闻采写质量,进一步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6]。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基层新记者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善于从民众的日常生活去发现问题、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性。例如,基层新记者可以深入基层一线,通过走访周围的乡镇和农村,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感、所求;通过简单的事件揭露本质问题,解决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方面存在的问题。

3.7 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对于一名基层新闻记者而言,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最基本的素养,在此基础上,还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新闻采访与撰稿工作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在揭露新闻事实的同时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社会正能量。作为一名基层新记者,要想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但要坚定自身工作原则,同时还需在工作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定期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各项新思想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用理论知识带动实践,用实践反馈理论知识。所以,在当前日益复杂化的媒体环境中,基层新闻记者应端正工作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以正确的观念来引导自身的工作,提高新闻素养和能力,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4 结语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记者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体时代,记者应转变自身观念,深入人民群众,用创新性的思维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挖掘新闻事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运用更加娴熟的技巧来采写新闻,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基层新记者是新闻报道栏目的重要工作人员,基层新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栏目的制作效果与栏目的收视率。所以,作为一名基层新记者,应从多角度入手提高自身的新闻采写能力,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新闻作品,进一步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稿件受众
征集汽车电子类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 征集优秀稿件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整合品牌栏目征集优秀稿件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体现群众观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