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
——以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为例

2022-12-27 14:32湖北民族大学郭玉娇
区域治理 2022年27期
关键词:旅游业景区旅游

湖北民族大学 郭玉娇

国务院2021年12月22日发布相关文件强调:“规范发展乡村旅游[1]。深入挖掘、传承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2]。完善乡村旅游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好分享旅游业发展红利,提升农民参与度和获得感。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支持脱贫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壮大[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显指出,在国际经济发展大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我国要确保做好“三农”工作,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4];2021年12月17日,全国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议指出,要“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高度,认识做好乡村旅游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用”。在学术界,部分学者强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5];还有者提出乡村旅游应该开辟新思路,与电商融合,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6];还有学者强调了乡村旅游对巩固扶贫成果、促进农民就业的良性作用,并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对策[7]。

一、容美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就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保护农村生态和文化资源的一种强而有力的手段。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不同于第一、第二产业的是,它不需要多强劲的专业技术,但它却能给行业和地区带来高效益,同时还能带动其他附属行业共同发展[8]。自生态旅游业的概念提出以后,保护自然和发展旅游业并肩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来说,对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是各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发展旅游业受益的地区,在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研究代表性。

(一)容美镇乡村旅游业经济发展情况

自乡村振兴倡议实施以来,容美镇呈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安定和谐的良好态势。过去五年来,旅游业直接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年平均增收0.5亿元,除开旅游业本身带来的经济收入,其他的附属行业也是蓬勃发展,并且还带动了整个容美镇甚至整个鹤峰县交通行业的发展。相应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据调查,2016年左右,屏山景区附近的庙湾村新修房屋14栋,村集体收入达200万元人民币,辖区内居民的购买力普遍得到提高,村民满意度迅速提升[9]。

(二)容美镇乡村旅游业就业情况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要想发展起来,需要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包括服务人员、导游和管理人员等。此外,还需要有配套的设施并向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才能承载更大的游客数量。举例来说,自屏山峡谷旅游开发以后,村民们纷纷回乡创业,屏山峡谷附近仅2015年就新开民宿20多个,新增旅游行业及其附属行业所带动的就业人数达100多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周边村民就业问题,但是总体来说,整体旅游就业人数还太少[10]。当地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在吸引更多的村民就地创业、提高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带动内需和地方消费、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本地就业人数的同时,实际上也解决了一部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问题,据了解,在2015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2016年容美镇的留守儿童减少了21%。

(三)容美镇乡村旅游业生态保护情况

对于容美镇来说,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就是自然环境优美,良好的生态保护,对于旅游资源来说是一种竞争优势。容美镇当地居民就对环境形成了自发的保护意识。容美镇杨柳坪村四组,以往是杨柳坪村环境较差的地方,其支柱产业是养殖业,所产生的粪便、垃圾等成了严重的造空气污染,居住环境恶劣。后来村支两委达成一致,决定在四组建成生态宜居示范点,由政府部门提供水泥等材料,由村民自己出劳动力和设计方案。经过4个月的集中建设,现在的杨柳坪村四组环境优美,实现了一户一景一家一画,实实在在成了周边居民旅游打卡的地方,虽然参观游玩不收门票,但是村民能售卖自家的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在提高收入的同时享受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幸福感,向生态宜居又近了一步。经过努力,观音坡、二果坪、杨柳坪、吕坪等6个村先后获评“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唐家铺村、大坪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11]。

二、容美镇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缺少规划,私搭乱建现象严重

由于之前鹤峰县和容美镇没有出台具体的城镇规划方案,所以,在整个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哪里有景点能吸引游客,哪里就会出现许多不符合规定的违章建筑,形成了很严重的私搭乱建问题。这种私搭乱建的现象不仅影响景区的整体美观,而且具有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为了自身利益,景区附近的两违建筑十分多,这导致集中治理难度大,每个地方的安全隐患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解决。由于群体很大,目前对于容美镇违章建筑的处理责任还不明确,相关部门在整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权责不明的现象,这样就会阻碍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这些违章建筑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所有者往往抱有侥幸心理,对一些潜在的隐患置之不理,长此以往将形成无法避免的损失,整治起来极为困难。

(二)旅游管理机制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

在容美镇景区周围,旅游业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的问题比较严重,导游不专业的现象突出,其部分些导游有时候会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将他们带去还没完全开发的景点,这样就会带来安全隐患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以屏山景区未开发景点“躲避峡”2018年的安全事故为例,就是因为管理不严格最终导致13人不幸遇难的悲惨结局[12]。事故发生以后,尽管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但是还是对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对于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如若没有严格约束的章程,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措施和制度做保障,不仅严重影响到景区的正常营业和收入,而且还会威胁到游客的人身安全。并且景区内部的职责与权力不明确,有时候发生了突发事件,也没有明确事故责任人能够站出来处理。此外,景区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景区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重自身利益,轻责任。容美镇周围有许多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如下坪乡的瀑布群及燕子镇的董家河,但是各个乡镇之间没有形成区域联动,旅游产品相对单一。并且各乡镇之间,甚至是各景区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不能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容美镇由于整体经济欠发达,对旅游行业的保障也有所欠缺,旅游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给游客造成了不好的旅游体验,影响景区口碑。例如,容美镇各景点都存在与餐饮、住宿等服务场所距离较远的现象,由于地理位置和场所没有良好的规划,车辆摆渡和协调受到限制。加上景区本身尚在转型过程中,接待的游客数量也是有限的,但是部分景区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会忽视这些问题,使得游客在禁区内滞留,反而会对景区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种类不丰富

一个景区有没有新生的活力,除了生态环境外,还需要开发和丰富旅游产品。容美镇缺乏文化底蕴,旅游景区文化价值观念不深厚,产品开发缺乏动力,种类单一,很难吸引游客的关注。其实景点本身能够产生的价值是有限的,而它的无限可能就在于以它为内涵的实体产品或者是文化产品。以容美镇的烈士陵园满山红4A级景区为例,这个景区里面承载的是武陵地区红色文化的一部分,是进行红色教育最好的基地,同时,也作为免费的景点供游客参观,但是它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景点的人文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此外,容美镇屏山峡谷的名气,一早就在国内外打响,“恩施仙本那”的称呼,给它又增加了更浓厚的神秘色彩。但是由于缺少对容美镇屏山峡谷以文化为依托的旅游衍生产品的开发,导致该地区旅游产业收入较低[13]。容美土司在元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如今著名的容美土司遗址,但是由于经费、技术、保护意识等问题,没有及时保护,项目启动效率慢,导致其中部分文化遗产流失,从而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三、容美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改革对策

(一)加强政府政策规划,杜绝私搭乱建现象

容美镇的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到,要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旅游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i,加强政府政策支持,统筹规划,将容美镇现有的旅游资源和即将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优化和整理,做到统一政策规划和指导,充分发挥容美镇的旅游产业优势,将旅游业和乡村振兴产业结合在一起,做到统筹发展。同时,改善旅游业的不良现象,优化容美镇的外部环境,杜绝私搭乱建现象,加强政府管理力度,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要保证容美镇整体形象的提升。自2022年3月份强县城战略开展以来,为了挽回流失的人口和错失的发展机会,容美镇制定了一系列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办法,一方面是对两违建筑重拳出击,不留情面,另一方面是加强人居环境建设,以点带面,改善通往景区的路域环境,力保能够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旅游管理机制,丰富配套设施建设

完善容美镇旅游管理机制,加强旅游产业的规范和约束。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旅游人才的支持,通过完善旅游管理机制来对旅游产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开发,制定旅游产业优惠政策,提高旅游产业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制定乡村振兴旅游发展战略。人才振兴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目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说,面临的困难首先是青年人才的匮乏,其次是缺乏创新意识,再次是缺少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乡村旅游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必须要引进优秀的青年人才,保证有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同时,也必须要引进专业的旅游人才,提高容美镇旅游管理水平,良好的旅游文化形象。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容美镇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要多和多优秀的旅游人才进行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

容美镇在旅游产业开发的同时,需要加强不同旅游景区的联动,丰富配套设施建设,政府要根据容美镇不同景区的优势进行梳理整合,加强景区联动,丰富旅游产业的资源内容,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从提高服务入手,建立良好的旅游业口碑,树立容美镇旅游业名片。2020年自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落地以后,容美镇的固定资产投资位居鹤峰县前列,2022年容美镇对外招商引资的项目不再集中在房地产等传统行业,旅游业的发展也吸引了政府的关注。屏山村海拔高,地势广且低温时间较长,有开发滑雪场的潜力,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集中对屏山村滑雪场的项目进行跟踪和服务,对投资者的要求和想法汇总以后集中研究,争取最大的便利空间。新的旅游项目落地实施,可以极大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新动力,拉动内需,增加税收,给予投资者更多的政策优惠,最大程度上保证投资者与地方经济双方持续向好发展,形成双赢的局面。

(三)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丰富旅游产品

容美镇应该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丰富旅游产品。发展与保护向来都不是对立的,要想加强开发利用,政府要出台严格的规定来规范开发行为。要时刻践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要始终坚持聚焦绿色、做强特色,全力推进茶叶、果蔬、特色养殖、生态文化旅游、林下经济等“五大绿色产业链”建设。努力建设美丽容美、幸福容美。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开发更多内容丰富,内涵深厚的旅游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首先是要开发出具有丰富内涵的特色旅游产品,要符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要形成规模化产业,并且能够具有一定的内涵和价值,要能够充分代表一个地方的企业文化,和充分体现当地的特色。容美镇具有丰富的旅游产品开发资源,如富硒小土豆、屏山腊肉等,都是特色旅游农产品。

四、结语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保护的基础上传承特色文化。乡村振兴战略能够通过制度、组织和管理等创新举措,推动旅游行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旅游体系,并且能够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助力旅游业发展。要满足群众新期待,在涉及发展的事业上不遗余力。希望通过本文对容美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探讨,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出力。

猜你喜欢
旅游业景区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旅游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