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分析

2022-12-27 18:04
时代商家 2022年33期
关键词: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因素

邓 洁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北京 100098)

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直接决定了保险公司是否能够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目标,是确保保险公司分红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有序发展的核心基础。当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能力较强、风险管理效果较好时,必然会得到大量客户的认可与青睐,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竞争能力,而且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对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具有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明确了解,无论是落实保险公司整体发展规划,还是开展各项运营管理措施,都应始终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作为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核心基础。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治理风险、战略风险、操作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利率风险等各种类型,保险公司应该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现状入手,以具体问题为目标导向,确保采取的各项措施具有较高针对性,提高保险公司风险管控能力的同时,强化内部控制力度,使保险公司的综合运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一、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现状

(一)缺乏应有的风险管理意识

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金融行业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发展方式,具有的先进性和成熟性都越来越高。作为组成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保险行业在促进金融体系结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我国金融保险公司发展时间较短、前期管理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金融行业整体规模在缺乏体制化管理措施的环境中增长速度过快。一部分基层保险公司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以及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只对如何扩大公司规模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公司经济效益是否实现稳步提升毫不在乎;对提高日常工作中的业务量过度追求,并未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构建。这样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会使保险公司管理层对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更加重视,基础的风险管理意识越来越弱化,采取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措施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长此以往,不仅会对保险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险公司提高长期经济效益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导致保险公司在市场中缺乏强大的竞争能力,最终消失在市场的洪流中。

(二)保险公司制定的业务体制缺乏完善性

核保核赔制度作为保险公司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确保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核保核赔相关内容具有较高科学性,才能使保险公司实现良好发展目标。然而根据对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展开的详细分析能够发现,相关制度存在众多问题,导致保险理赔中各项风险因素的影响作用被放大。一部分保险公司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并未按照《保险法》所要求的法律法规内容严格执行,开展的承保定损理赔工作并未得到严格监管,甚至在手续支付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再加上我国保险行业整体发展速度过快,公司内部负责保险理赔工作的人员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在专业知识储备层面和职业道德修养层面,都无法达到行业标准。不仅导致保险公司在实际执行核保核赔制度的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而且还会使承保理赔工作中各项风险因素的破坏力进一步扩大。

(三)保险公司内部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

在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带动下,金融行业综合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使保险公司在经济规模和资产总量层面实现了快速增长。然而在金融行业表面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保险行业发展不规范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内部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不仅严重制约了保险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还会导致金融行业资产风险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当保险公司内部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时,必然会导致制定的各项经营机制缺乏规范性,在确定和管理资产负债具体目标的过程中,既没有科学的调研论证作为依据,也没有标准的目标方向作为指导,使保险公司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成本配置缺乏科学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四)保险公司缺乏充足的赔付能力

对于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而言,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具有的赔付能力严重不足,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使保险公司具有的投资风险更加明显。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对行业内的保险资金进行充分利用的过程中,缺少广泛渠道,并且保险公司内部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无法彻底解决,不仅会使保险公司内部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全面提升,而且还会导致投资风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

二、保险公司落实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的有效途径

对于风险管理而言,主要开展目的是确保保险公司日常管理运营过程中所投入的风险成本最大程度减少,提高保险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开展的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风险衡量、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保险公司开展的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应该以现有风险标准的判断结果为依据,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本和金融资产受损失程度进行基本判断;保险公司要具备能够对风险源进行有效识别和管理的能力,要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保险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以及内部控制风险进行精准识别,比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金融因素、法律因素等,这样才能在后续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保险公司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了解并精准识别各种风险对经营产生的利害关系,通过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能够使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和应对[1]。

(一)加强对保险公司内部环境的积极优化

通过对保险公司日常运营与管理工作展开的详细分析能够发现,保险公司内部环境整体质量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直接决定了公司各项内部控制措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与价值、工作人员自身是否能够建立足够的风险意识。因此,为了确保保险公司能够将各项风险管理措施与内部控制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必须采取多元化措施,对公司内部环境进行积极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保险公司要加强对内部治理机构的建立健全,无论是基层部门,还是管理机构,都必须对自身具有的职责权限明确了解,确保自身的职能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到日常工作中;第二,采取多元化措施加强对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各组织机构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在相互监督和相互约束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为促进保险公司实现整体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第三,保险公司应该对每一名员工的实际需求充分了解,以员工的切身利益为切入点,确保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合理性,无论制定的人才招聘制度,还是薪酬制度,都应该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这样才能使工作人员始终保持高尚热情和饱满状态投入到具体工作中,为保险公司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积极帮助[2]。

(二)加强对网络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

在保险公司实现整体发展目标以及制定各项战略决策的过程中,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对相关工作最终结果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在保险公司各个运营管理环节中,都应该积极渗透风险管理思想理念,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控制成效的同时,为保险公司实现稳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保险公司应该结合自身实际面临的风险问题,建立对应的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在内的所有能够对保险公司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被及时发现。在此基础上,以这些风险因素为目标,确保制定的对风险预警体系具有较高科学性和可行性;第二,保险公司应该确保建立的评估标准体系和内容具有较高明确性,能够对保险公司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估,主要包括市场变化、信用变化、操作变化产生的各类风险。只有在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客观评估之后,才能确保保险公司在对风险因素进行管理时,更加充分利用和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与价值;第三,保险公司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得到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规避和转移,确保保险公司受各项风险因素影响产生的负面效果最大程度降低。保险公司还要结合风险管理的最终效果建立对应档案,为后续发展过程中对同类风险进行评估与管理提供便利,确保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到有效实现[3]。

(三)确保制定的内部控制措施具有较高有效性

在保险公司实际发展与运营过程中,管理层制定的发展策略是否具有较高可行性、各项策略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各部门对发展策略的执行效果是否能够达到标准水平,直接决定了保险公司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否能够有效实现。而内部控制活动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够使保险公司的以上发展目标得到有效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保险公司要加强对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落实,不仅要对每一个部门所具有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还要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能够对自身的责任范围充分了解,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保证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有效开展,通过积极合作,实现共惠共赢的目标,确保保险公司能够对各项发展运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第二,保险公司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各项风险因素关键控制点给予高度重视,对能够影响保险公司各项经济活动有效开展的风险因素给予重点关注,确保相关风险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降低;第三,保险公司要加强对财务控制制度和资金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这样不仅能够使保险公司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精准性和可靠性,而且还能提高保险公司资金安全性和有效性,使保险公司在制定各项重大项目投资以及风险管控的过程中,采取的思想和方式是正确合理的[4]。

(四)加强对公司信息沟通机制的优化与完善

保险公司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确保信息获取渠道、信息沟通渠道、信息传达渠道具有较高全面性和精准性,所以,在落实各项运营管理措施的过程中,保险公司应该加强对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健全,确保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通能够及时开展,从而在保险公司内部有效实现信息共享目标,不仅能够提高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的透明化水平,而且还能提高保险公司制度公平公开执行效果。

通过对信息沟通制度的建立健全,能够确保管理层制定的战略意图能够真正渗透到员工思想中,使员工对自身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与义务充分了解,有的放矢地发挥出自身职能作用与价值;健全的信息沟通制度能够使员工在基层工作中所获取的有价值信息及时上传到管理层,为管理层制定公司后续战略发展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借助信息沟通机制的各项措施,保险公司的董事会能够与管理层之间开展及时有效的沟通,制定有效对策,应对各类风险,将行业前沿理念与先进措施充分运用到具体工作中,促进保险公司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目标[5]。

三、结束语

风险管理措施的主要职能作用,是确保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收益始终保持在平衡状态,通过采取多元化措施,确保各项风险因素在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效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内部控制是以保险公司实际发展目标以及战略发展规划为基础,为提高企业内部各项工作成效采取的管理措施。保险公司要确保采取的内部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科学性、公司经营管理目标与发展目标之间相统一,利用内部控制提高对各项风险因素的管理效果。因此,保险公司必须从思想层面对风险管理与控制具有的重要性给予正确认知和高度重视,还要从行动层面入手,将现代化理念以及多元化措施不断结合其中,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的作用与价值,为保险公司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贡献积极力量。

猜你喜欢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香港保险公司过往5年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