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阐述

2022-12-27 18:04
时代商家 2022年33期
关键词:全过程绩效评价财政

孟 鹤

(内蒙古通辽市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是在特殊政治制度以及行政体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一定的内部控制特点与行政主导特点,在总体上呈现出财政部门牵头、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向。在经过近些年的实践与发展,能够在财政部原则指引之下,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从组织保障、绩效技术到实施路径,逐渐能够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国家针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出台相应意见,并且提出力争在三到五年之内,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这一顶层设计,标志着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开始逐步进入到规范、统一的发展阶段中。因此,很多单位发展中,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主要目的是实现单位内各项资源的科学使用,避免浪费情况出现,并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全面调动起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分析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主要是指将预算管理作为主线,通过对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的应用,将绩效管理融入全面预算管理中,在此基础上,创建完善的全过程绩效管理制度,在该制度中要有着科学的预算编制目标,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于预算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出科学合理评价,及时发现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针对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责任缺失问题要进行问责,也就是说,要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相应处理。通过该种方式,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全面认识[1]。在未来工作开展中,可以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这对于政策的全面落实,财政资金的最大化利用,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必要性分析

如果从顶层设计角度分析,单位落实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财税体制改革深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便利。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提升政府部门公信力,为预算制度改革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可以为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保障。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逐步推进过程中,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得到很大提升,而且能够提高资金利用率,部门支出责任意识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

如果从预算单位管理角度进行分析,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全过程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监控管理工作的落实,能够强化预算执行力[2]。绩效评价以及应用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推动预算监督朝着全面化方向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财政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目的分析

财政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推动财政项目的经济化发展、效益化发展以及效率化发展。基于此,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创建中,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对于财政项目经济性、效率性与效益性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经济性分析

经济性主要包括的是,在项目开展中实际项目资金的获取、使用是否能够将节约作为重点;项目人力资源在配置和取得过程是否合理;项目设备、物料材料的获取与消耗,是否能够达到节约效果;在项目资源获取和配置过程中,要明确时间消耗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项目资源的使用、获取与管理,是否具备合理性;项目资源取得的机会成本。

(二)效率性分析

效率性包括很多不同内容,比如,组织项目采购效率、生产技术活动效率、组织研发效率、项目计划管理活动效率、项目控制管理活动效率、项目安全管理效率、项目风险管理效率[3]。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构建中,要对此类效率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这对于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完善性与合理性而言能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三)效益性分析

效益性主要包括项目的目标是否合理、是否具备较强可行性;项目达到既定目标的效果、实现预期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具体情况;在既定目标实现过程中,实际采用的程序、方法等,是否具备合理性与合法性;在工作开展中,是否严格按照政策、计划、程序、合同等内容进行;如果项目没有达到既定目标,那么要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创建措施

(一)明确管理目标

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创建中,要将明确管理目标作为重点,促使管理目标从内容控制转化到外部责任中。绩效预算系统的科学应用,能够促使预算可以成为单位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力工具,不同领域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将绩效技术目的性引入到其中,主要包含的是对预算分配方式的改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透明性。与此同时,还要对财政危机进行缓解,促使部门绩效责任能够得到强化。此类管理目标主要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外部责任,另一种是内部控制[4]。从当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中不难看出,内部控制特点较为突出,对于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发展与合理化发展给予更多重视,对预算工作的进度目标完成情况、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强化,注重内部问责与过程控制,最终的评价结果通常会被应用在部门整改和单位整改工作等。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是单位发展的重要变革,并不是一项单独的改革内容,要从传统财政预算管理技术狭义的框架中跳脱出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预算周期内绩效信息的应用加强重视程度。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对广泛的协同网络进行合理利用,在此基础上,对单位的绩效责任作出明确。外部问责制的实现,需要预算文件、绩效信息具备较强的可读性、完善性与可访问性,提升不同信息利用率,这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可以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二)加强预算绩效执行监管

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预算执行是其中一项重点内容,工作人员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有正确认识,从而为工作的高质量落实打下良好基础。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要安排工作人员做好实时检查工作与纠偏工作,这对于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能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为实现预算绩效执行监管工作的更好落实,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针对预算绩效监管工作,要成立专门的监控工作队伍。要抓住国家改革大好时机,对预算绩效执行监管队伍进行建设与完善,要确保队伍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具备较强责任心,能够掌握更多不同专业知识,这对于监管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预算绩效项目监控工作要实现全面覆盖、全程覆盖,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在全过程预算绩效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针对队伍中的工作人员,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目的是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监管水平。为将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调动起来,针对在监管中表现较好工作人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给予奖励。同时,对于在监管中表现较差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罚,通过该种方式,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在未来工作中能够端正自身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对待各项工作[5]。(2)要对预算执行绩效的责任主体进行强化,各级财政要根据预算法要求,创建完善责任制度,要将各部门预算执行绩效管理监督作为日常预算执行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这样可以实现监管工作的更好落实。财政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要根据预算对项目执行情况作出明确,将绩效等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预算管理部门,从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加强绩效评价体系协调

不同为大户的绩效评价往往采用的是分开落实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因为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所以会在不同程度上相互协调。不同评价体系的侧重点不同,在对象与具体内容上会出现重叠,可以采用信息共享方式,互为补充、互为支撑。比如,可以将领导人员的德能勤绩,体现在所管理单位的整体绩效,或者是绩效水平的提升中。基于此,在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指标体系中,可以将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融入其中[6]。与此同时,将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绩效评价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之间进行相互关联,将行政效能考核结果、行风政风评议结果与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之间进行相互关联。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实现行政管理、干部管理、预算管理的更好落实,并将管理工作相互联系,创建完善责任机制。

(四)掌握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流程

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创建中,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该项工作正确流程有正确认识,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落实工作,这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落实,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能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在掌握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流程,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要从以下几点展开:

1.加强财政项目立项申报

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立项申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该项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要对拟申报的项目可行性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将项目目标任务、成果以及资金预算提出。从当前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开展中不难看出,该项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项目单位完成,绝大部分是由项目单位,结合具体职责需要自行申请,但也有一部分是政府部门特批,或者是定向委托项目,在此期间,项目单位需要履行申报手续。在实际财政项目立项申报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同问题,比如,申报资料完整性、准确性无法保障,没有完善的申报机制等[7]。此类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对项目可研质量、预算合理性产生影响。因此,为实现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更好落实,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竞争性申报机制,对以往机制中存在的有效内容进行合理应用,并将全新内容融入其中,这对于提升机制可操作性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申报资料的完善性、准确性与合理性。

2.明确管理目标

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设置,对于后续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在对各项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设置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遵循“3E”原则,这样可以确保结构指标合理性,对于后续检查评价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8]。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通常需要项目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置,将具体指标、目标等随着项目申报书一同上报给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对具体内容进行审批。在实际工作落实期间,会出现指标数量过少情况、指标结构不合理情况等。这就需要项目单位在指标设置中,对以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给出相应预防措施与解决措施,尽量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

3.加强事前绩效评估

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事前绩效评估是一项关键性工作,会对预算绩效管理成败产生直接影响。工作人员要结合财政项目立项文件以及已经设置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针对财政项目进行事前评价,评价工作的开展要确保完善性,对财政项目的经济性情况、效率性情况和实施效果情况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为项目立项以及预算额度的明确打下良好基础。在当前管理工作开展中,事前评估工作的开展,需要财政部门委托主管部门展开,或者委托第三方结构进行科学有效评价。因为受到评估力量影响和时间因素限制,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没有实现全覆盖。实际评估结果通常需要提供给出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因此,项目是否理想、预算额定的最终明确都需要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决定。需要注意的一点问题是,财政项目预算管理中,财政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不充分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困难内容,而且还存在着套取财政资金等情况。为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在各环节工作开展中,需要安排监管人员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工作,实现对各环节工作的监督,这对于各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能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9]。在监管过程中,一旦发现其中存在问题,那么要对问题作出相应调整,避免问题影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在事前绩效评估工作落实中,工作人员要对相应评价指标有正确认识,严格按照指标做好评价工作,这样可以对项目做出合理评价,分析项目中可能出现的不足,并给出相应调整措施。

4.落实财政项目绩效评价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中心环节工作,该项评价工作的开展也要将财政项目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益性作为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其客观的评价,将财政项目最终绩效成果展现出来。财政项目绩效评价虽然属于事后评价,但提供的绩效信息具有唯一性特点,这对于政府管理决策完善、预算分配机制的构建都能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10]。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需要委托主管部门,在具体评价中可以采用不同评价方式,比如,自评方式、外部评价方式等,将具体评价结果上报给财政部门。通过对绩效信息的应用,可以为绩效目标的完善,以及绩效监控机制的创建打下良好基础。科学合理的评价,促使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能够对项目实际情况有正确认识,结合评价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结果保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各项工作、决策的有效性与完善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不难看出,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单位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想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更好发展,要将创建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融入单位工作中,将其作为重点内容,从而实现对单位各项工作的科学规划,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为整个社会的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全过程绩效评价财政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