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生态项目促进秦岭生态保护的策略分析

2022-12-27 14:32刘冰田妮娟
区域治理 2022年27期
关键词:秦岭生态

刘冰,田妮娟

1.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办事处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化研究,厘清秦岭生态项目构建思路,细化项目推进重点,旨在通过技术要素、管理要素以及资源要素全面整合,持续提升秦岭生态资源开发能力,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后续相关实践活动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一、秦岭生态保护概述

对秦岭生态保护工作内容与工作目标的概括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生态项目创建框架,厘清秦岭生态项目管理要点,规避生态项目建设盲区,增强秦岭生态保护能力,构建生态资源开发新机制。当前形势下,有必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与环境出发,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促进生态保护工作迈向新台阶。秦岭作为我国重要地理标志物,其分布于北纬32°到34°之间,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四条河流的分水岭,山脉东西长度达到500千米,南北宽度达到150千米,特殊地理位置,使得秦岭地区涵盖丰富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物资源,具有极强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具体来看,秦岭植物资源丰富,拥有核桃、板栗、木耳等不同植物类型,其中核桃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秦岭地区中草药资源丰富,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中草药数量达到1119种。秦岭地区分布大熊猫、金丝猴等珍贵野生动物,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秦岭兽类动物有31种,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既拓展了区域经济优势,厚植发展空间,同时也增加了开发活动潜在风险。为实现秦岭地区科学开发,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科学转换,推动资源精准开发,针对于秦岭地区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动植物资源,需要采取整体性策略,通过制度干预等多种手段,合理调配技术要素、管理要素有效参与秦岭生态保护。基于这种思路认知,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新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兼顾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摸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全新发展道路。例如,相关部门在强化政策导向引领、完善宏观规划、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系列性的宏观策略,为新时期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与导向,在实践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为新时期秦岭生态保护事业进步注入了新鲜活力与动力。尽管如此,在经济利益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环境下,秦岭生态保护工作的短板问题依然存在,生态保护工作策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区域性生态保护补偿覆盖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上述背景下,为持续提升秦岭可持续性开发,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需求导向,坚持目标导向,结合秦岭生态保护工作实施难点、堵点问题,从多个维度出发,深入探讨秦岭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方法路径。借助系列举措的健全完善,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对于秦岭地区开发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秦岭生态保护工作的实施难点分析

基于秦岭生态资源特性,在整个保护工作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面临系列难点与堵点问题。通过系统总结已有经验,掌握生态保护在资金投入、技术缺失以及开发路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为后续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方向性引导。

(一)生态保护建设资金缺口大,生态项目效果差

根据过往经验,秦岭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所涉及的要素与环节较多,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确保技术资源、管理要素合理配置,为秦岭生态保护提供物质支撑。但是就掌握的情况来看,秦岭生态保护尚未形成完备的资金管控体系,部分单位在秦岭生态保护中没有稳定而可靠的经济投入来源,各级资金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即便有了相关资金投入与支持,由于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造成资金浪费现象突出。同时,少数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与法治意识淡化,没有能够严格落实上级秦岭生态项目开发项目建设要求,没有从政治高度,明确秦岭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诱发工作方式单一,导致秦岭生态系统弱化问题,秦岭生态系统净化污染物的能力降低,秦岭生态保护进程推进效果不甚理想。

(二)现代化手段缺失,生态保护效果评价缺失

秦岭区域面积广大,动植物资源丰富,在生态项目推进过程中,往往由于不合理的举措,引发生态破坏。基于这种认知,需要发挥技术优势,切实提升保护效能,实现保护效果与保护效率兼顾。具体来看,现代科学技术为秦岭生态保护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使传统条件下难以完成的生态保护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执行性。实践表明,部分单位受信息和经济条件制约,在实施秦岭生态保护中未能积极引进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无论是在生态保护方法选择方面,还是在最终生态建设效果评价方面均存在显著短板,无法对阶段性成效进行系统构造与客观评价,加之生态保护成果验收标准随意性大,受人为主观意志干扰明显。为应对这种情况,秦岭生态项目在开发、运营以及管理环节,应当正视技术缺陷,通过技术资源整合,搭建完备技术框架,组建技术平台,实现生态项目进展监督以及危害评估,科学预测潜在风险,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应举措,调整生态项目内容,创新项目管理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项目的动态化调整,确保秦岭生态资源优势全面发挥。

三、抓好生态项目促进秦岭生态保护的策略探讨

为持续提升秦岭生态保护效能,顺利完成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相关部门应当发挥主体作用,着眼生态项目实际,立足秦岭生态保护难点堵点问题,从水土流失、技术优化等角度出发,构建完备的生态项目体系,实现秦岭生态保护能力稳步提升。

(一)治理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

基于生态项目的秦岭生态保护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吸收借鉴过往经验,统筹兼顾各类要素,精准确定生态项目的着力点、立足点,突出工作重心,实现秦岭生态保护靶心用力,精准施策。实际操作环节,相关部门应以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为主要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完善而系统的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制度规则体系,为具体实施路径与方法提供基础性参考与依据。按照“大封禁、小治理”的基本原则,统筹各类资源,将综合开发与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开发性保护机制,推动生态修复与资源开发的有效衔接,逐步摸索出一套完备的生态项目运行机制,积极将人工治理模式与自然修复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形成立体化的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框架体系,构建形成更加稳定而可靠的生态体系屏障。根据秦岭地区重点区域资源分布情况,探索优势产业的新型发展道路,优化本地区经济产业布局,实现多维度生态元素与经济元素的衔接统一。强化对部分经济行为活动的监管,及时恢复被损毁的植被,将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

(二)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项目在秦岭生态保护中的应用,除了做好修复工作之外,还应当加强森林资源管控,通过丰富治理手段,创新技术举措,全面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为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奠定坚实基础。在秦岭生态保护工作实践中,森林质量的优劣与最终工作实效密切相关,应将提升森林质量作为重中之重,以在最大范围上增强秦岭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技术措施。加大对水源地及荒山荒坡的绿化改造力度,结合本地区生态环境实际需求,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方法,实施乔灌草结合,营造混交林,逐步建立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植物群落。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充分提高秦岭地区森林调节径流的能力,并通过固坡、排险、加筑挡墙等方式,形成类反坡式阶梯,提高地质条件稳定性,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隐患,为森林体系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发掘技术优势,坚持技术的导向作用,在技术要素支持下,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平台,定向获取自然资源数据、生态数据、环境数据,并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进行共享交互,形成体系化生态保护平台,将信息技术纳入到秦岭生态项目管理之中,构建全覆盖、全过程的秦岭生态保护动态预警系统。

秦岭生态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着重做好信息平台搭建,以信息平台为基础,对秦岭生态资源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并根据整体需求,进行系列决策,确保秦岭始终处于良性运转状态。为达到上述目标,可以有意识地将大数据技术纳入到秦岭管理体系之之中,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举措,全面掌握秦岭运行状态,推动秦岭管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具体来看,秦岭管理部门可以与相关技术团队对接,结合秦岭管理实际,结合大数据技术定位,在秦岭相关位置做好传感器架设,搭建基础架构,从而完成数据收集以及存取、处理等任务,同时借助模型预测等路径,对秦岭运转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系列管理决策,搭建起完整的现代化秦岭决策与管理平台,为后续系列工作稳步开展奠定技术基础。

(三)优化生态农业类型和模式的实施

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立足宏观,放眼长远,做好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布局,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有效兼顾。对于秦岭地区的地上建筑拆除区域而言,应灵活选择生态农业类型和模式,比如种、养、加工结合模式、内部物质循环模式、农业立体种植模式等,上述不同的生态农业类型与模式在执行要求、过程管理与生态效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结合生态恢复与建设的客观需求,予以灵活综合选择。对于立体农业,可以根据秦岭地区地形地势以及水资源特征,着眼生态资源整体布局,科学选择农业发展类型,划定立体农业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加强技术参与力度,通过做好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指导,引导相关人员掌握丰富而系统的生态农业种植理论知识,熟练运用生态农业实际操作的各项核心技能,突出生态责任意识的约束作用,推动大秦岭绿道的逐步形成,拓展生态保护成效。实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有效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厚植秦岭生态项目发展优势,为达到这一目标,生态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除了做好项目选型之外,还应当搭建完备的生态项目监督体系,以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丰富秦岭生态项目管理效能,切实满足现阶段,秦岭生态项目开发要求。具体来看,云计算技术在秦岭生态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实现了对秦岭生态资源、水土资源感知能力的有效提升,促进了自动监测站点的智能化属性,简化了管理流程,提升了管理数据获取与应用能力。基于这种技术定位,秦岭生态项目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做好云计算技术的引入工作,配合技术团队合理搭建系列系统模块,理顺云计算平台、传输层、感知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秦岭生态项目内部形成管理闭环。为最大程度地发挥云计算技术优势,规避技术应用盲区,简化技术应用流程,在整个层级建设过程中,对于感知层应当持续提升数据信息获取能力,通过对传感器、摄像头以及水位流量采集设备科学布局,形成高效的信息采集网络,实现对秦岭相关数据快速获取[1]。以无线网络传输以及有线网络传输为媒介,搭建传输层,将感知层获取到的各类秦岭运行户数及时上传到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在应用服务、数据服务模块支持下,将秦岭内水位、雨量、水质、水利设施信息进行汇总,并在终端进行呈现,便于管理人员进行调取。并根据数学模型对相关数据开展计算分析,一旦发现问题,极易进行预警提示,提升了秦岭管理的超前性,增强管理水平。物联网技术在秦岭生态项目建设中的应用,要求技术人员认真做好系统整合,以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为前提,持续强化数据感知能力,例如通过FRID技术、传感器节点技术等技术手段,获取秦岭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水土资源等基础信息,借助隔离信息化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借助云计算技术对数据开展系列统计分析,结合统计分析结果,自主选择秦岭管理模式,实现秦岭管理的远程化与协同化。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管理工作的可视化表达,增加秦岭管理的透明性,推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对生态项目开发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发现以及处置,对于突发性问题及时介入,快速处置,减少生态项目开发对于秦岭环境威胁程度,全面增强秦岭生态保护效能,提升自我纠错能力。

(四)加强秦岭生态保护综合研究,做好生态分析和经济评价

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本质上属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若不注重生态保护实践中的综合研究,盲目牺牲生态利益而攫取经济利益,则势必难以实现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综合研究平台,有针对性地对秦岭生态保护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对照《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等,明确生态保护的整体思路和任务,将研究成果转换为提升秦岭生态保护工作实效的重要参考与依据。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对秦岭生态保护工作的阶段性成效进行综合分析,细化生态分析指标和经济评价指标,对生态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向做出预测[2]。以“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为主题,面向全西安市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宣传。围绕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各种形式重点宣传《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法律法规,介绍中、省、市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安排部署,集中展示西安秦岭保护工作成效及秦岭保护先进事迹,同时,向广大市民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升公众参与秦岭生态保护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方位治理格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受传统固化模式束缚,当前秦岭生态保护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对此相关人员应立足实际,精准把握生态项目的关键核心方法,创新生态保护路径模式,做好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工作成效。

猜你喜欢
秦岭生态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生态养生”娱晚年
创生生态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贾平凹:从秦岭到秦岭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秦岭作证
《早春过秦岭》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