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共享单车治理问题解决路径研究

2022-12-27 14:32北京交通大学谭嘉敏马晓东
区域治理 2022年27期
关键词:校园内校方使用者

北京交通大学 谭嘉敏,马晓东

一、引言

从地铁、公共汽车等公交系统到办公室的这段距离是人们出行的巨大困扰,再发达的公交网络,也面临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持续严重的空气污染加之能源供应紧张,使得我国城市交通的运行体系亟待改进[1]。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共享经济产物,具有灵活方便、节能环保的优点,是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有效方式,在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缓解交通拥堵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2]。同时,在校园内,共享单车是重要的出行工具,是解决个人自行车使用效率过低和校园僵尸车堆积问题的有效方法。由于前一时期共享单车企业为抢占市场大量投放共享单车,加上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共享单车曾一度带来严重的环境和交通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整和政府管控,共享单车随意侵占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3]。高校校园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它既有社会的某些共同属性,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属性[4]。高校校园作为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功能定位与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迥然不同,校园管理中必须优先考虑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和校园秩序[5]。而目前的缺乏针对性的高校共享单车治理方案。这既不利于共享单车充分发挥其“最后一公里”的功能,也不利于共享单车的进一步发展。对校园而言,大量使用个人自行车存在使用效率过低和校园僵尸车堆积的问题,从而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

基于此,围绕共享单车本身的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本文从学生、校方和企业三个方面对共享单车发展带来的治理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结合学生、校方和企业三方面提出治理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共享单车的治理路径

王政贻等指出共享单车发展所面临的负外部性、扭曲性供给和信息不对称下的交易等问题是由于共享单车的公共物品性质所导致的,并提出企业要承担外部边际成本并降低维护成本的对策[6]。刘永贤等系统地论述了共享单车发展所面临的政府、共享单车平台企业和居民用户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企业、用户三方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协同治理[7]。程婧等通过调研总结了宁波大学校区内共享单车无序停放问题的原因,包括缺少停放标识、缺乏管理措施和缺失有序意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8]。姜宁指出,当规则明确时,人的选择成本较低,行为自然会被公共秩序所指引、规范。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与共享单车的供求方通力合作,各司其职[9]。黄玖菊等基于“公地悲剧”理论,在分析共享单车无序占用公共空间问题的基础上,立足多中心治理模型和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剖析了深圳市共享单车公共空间的治理策略和互动过程,发现了界定边界、技术创新、数据共享等方式有助于实现公共空间资源的多中心治理,为公共资源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借鉴。刘然等认为城市公共空间中共享单车的负外部性治理具有特殊性,政府、企业以及公民三方形成了一个环式治理逻辑链条,因此探讨三方协调的多元合作共治将成为解决共享单车负外部性问题的必然走向。

(二)使用行为特征

范晓明等研究了共享单车液态消费的特点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指出共享单车的流动性会使消费者放松自己的道德约束。柳键等运用演化、博弈等方法,研究了社会化媒体的舆论作用对消费者的骑行行为的影响,根据结论提出适度的社会化媒体曝光能有效控制运营商的惩罚力度和消费者的行为策略。汤諹等通过统计分析校园共享单车出行数据,研究校园共享单车的独有的出行特征,从车辆停放、运维管理和硬件设计三个方面提出针对大学校园共享单车运营的建议。马双等基于社会困境理论,从规则制定和社会影响的角度构建了共享经济背景下顾客行为的优化路径。指出,奖惩规则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不合作和不信任的关系,会大规模约束顾客的不当行为。王馨等从个体微观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出行者在绿色出行时,心理感知与实际使用共享单车行为之间的量化关系。对政府做好城市公共服务管理、企业完善资源配置具有实践指导价值,也对微观个体行为管理具有理论参考的意义。

三、现有问题分析

(一)共享单车使用者(学生)的停放不规范

使用者的行为规范是影响共享单车管理的重要因素。如果使用者无法规范地使用共享单车,那么仅靠校方和企业对共享单车进行后期的维护管理,将面临巨大的难度和高昂的管理成本。

将共享单车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使用权碎片化的特性,容易导致社会困境的产生,即学生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权衡,尤其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对立较明显时。

尽管骑行违章、无序停放等问题源自使用者的行为,但简单地将其归为用户道德观念淡薄是不妥的,因为理性的用户会根据最小最大化原则作出单车使用行为。因此,不规范的共享单车使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对使用者的行为规范的道德价值引导问题。

(二)对校园内共享单车的维护不足

导致校园内共享单车无序停放乱象的原因,除了共享单车使用者的骑行行为不规范以外,缺少对校园内共享单车的后期维护是重要原因。

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北京交通大学校园内对共享单车的维护主要体现在每天的上课高峰期仅对停放在教学楼前的共享单车进行摆放整理,而对除教学楼外的其他区域则采取学生自觉摆放的方式,由学校的保卫处不定时进行维护和清理。由于使用者不具有对共享单车的所有权,因此不对共享单车的维护直接负责。当共享单车出现损坏时,需要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及时的维修,因此学校的维护范围应覆盖全校。加之目前仍普遍存在共享单车的不良使用现象,更突显出维护的重要性。但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并不享有共享单车带来的收益,因此缺乏对共享单车进行维护的动力,造成缺乏维护的现状。

(三)校园共享单车数量难以控制

不同于城市,其共享单车的数量可以通过控制投放数量加以限制。校园的共享单车在校内外流动,因此,校园内共享单车的数量不取决于投放数量,而取决于校内使用者的需求数量。而一个区域所能容纳的共享单车的数量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增加共享单车使用乱象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当共享单车数量超过校园所能容纳的数量时,就会导致停放地点不足以满足停放需求,进而增加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甚至堵塞消防通道。这样既影响了校园的美观,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得共享单车的使用效率降低,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对学生密度较大的学校而言,这样的问题更不容忽视。

如果无法将区域内共享单车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会导致过高的维护成本。

一方面,数量过多导致乱停乱放的现象增加,维护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摆放。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的数量过多会降低单车的使用效率,容易使单车荒废,再加上“破窗效应”,导致加快单车的损坏,增加维修的成本。此外,从使用者骑行行为的角度出台,供过于求的共享单车,容易降低使用者对单车的爱护程度,增加道德规范引导的成本。

校园内的“潮汐现象”,即校园内共享单车面临的资源随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如在上课前,学生多从宿舍区向教学楼骑行,会导致宿舍楼区域的共享单车的数量减少,而教学楼区域共享单车的数量增加。这样就会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共享单车聚集的区域单车停放点不足,从而导致某一区域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行为增加;二是由于校园内所能容纳的共享单车的数量有限,某一时间段单车过于集中在教学楼或食堂等门口导致校园内其他地方的共享单车的数量减少甚至找不到共享单车,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共享单车的使用效率。

四、治理建议

(一)校方与企业方合作

由于共享单车的公共物品的性质,导致共享单车的投放和管理产生了分离,投放在校园的共享单车缺乏维护。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分析,校方缺乏对共享单车进行维护的动力,企业方进行维护的成本又太高。因此,通过企业方与校方的合作,以激励校方对共享单车进行维护,同时也能降低共享单车方的维护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

校方将校园共享单车管理工作纳入校园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由运营公司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校园共享单车管理工作专项经费。经费用于校方调度摆放、学生志愿者时长等人员的支出。

常规管理模式只能依靠人力开展路面巡查,或进行人工调研,通过直观的感受或调研数据开展管理,不但耗时耗力,而且不能根据实际变化及时地改进管理措施。通过校企合作,校方可以通过共享单车企业提供车辆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校内共享单车的数量及分布,及时进行车辆调度,减少日常的管理成本。企业还能与校园合作推出带有本校标识的校园特供共享单车,拉近学生与共享单车的距离,使学生更加爱护共享单车。校方与企业的合作,也有助于科技手段监管方案的实施。

促进校方与企业方的合作,校方应重视共享单车在校园中的价值,不应放大其存在的负面影响而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积极与共享单车企业方展开合作,推动解决校园内共享单车的治理问题,使其更好地发展。

(二)依赖科技手段监管

通过监控摄像头、蓝牙嗅探、电子围栏等,把对使用者的监管措施和相应的奖惩机制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规范使用者的停放行为。当共享单车停在停车区白框外的道路时,停车人做出锁车操作后,车锁会再次自动打开,无法正常停车结算。在规划电子围栏时,应该考虑到校园内共享单车的密度和电子围栏可容纳的数量,以及潮汐现象对共享单车分布的影响。同时,对于不同的区域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如对宿舍楼下的空间由于人流量较大,如果电子围栏划分不够合理则会影响行人的活动。对于教学楼前的空间存在潮汐现象,规划电子围栏时应该充分考虑到高峰时所需的停车数量,避免学生上课找不到停车区域的现象。通过在电子围栏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自动拍摄使用者停车的过程,对于停车不规范的使用者将照片上传至系统,每上传一次给予使用者一次警告通知,当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给予一定的处分,这个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来定;而对于停车规范的使用者,每次规范停车一次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在积分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可享受骑行的优惠等,以此来激励使用者在用完单车后规范地将单车停放在指定位置。

同时,学校应培养学生规范的意识。在共享单车的发展中出现的种种不规范的行为,其根源可能是当前社会环境尚缺乏共享意识。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学生也是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群,让共享的意识深入人心,培养校内每一个使用者的责任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内共享单车存在的种种不规范行为,使其健康地发展。

(三)控制校园内共享单车数量

城市中共享单车的数量取决于共享单车企业投放的数量,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投放数量来控制城市中共享单车的数量。而校园内共享单车的数量会在日常的进出中达到一个均衡的数量,这取决于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在日常使用中控制校园内共享单车的数量,如对其进出校园加以限制,并及时地将车辆调度出校园。

对于校园内单车骑行过程中的潮汐现象,除了通过维护调度解决共享单车分布不均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采用反骑的方式来解决。共享单车企业方在App中设定在非校园内单车使用高峰期的时间段给予骑行者扫码后可免费使用或降低使用的费用,使得单车在非高峰期的时候将部分单车从教学楼等拥堵的地方移动到其他共享单车分布比较少的地方,一定程度上解决单车在校园内不同时间段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减少人工调度的成本。

为了学生的安全和校内师生的出行便利,可以使用隔离带在校园内将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划分开,这样既不会影响校园内的机动车和单车的正常行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单车与机动车发生危险的概率,使得校园内的出行更加的安全有序。

五、结论与展望

共享单车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中,学生上下课、校园内的出行等对共享单车有很大的需求,所以高校对于共享单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共享单车被很多高校拒之门外,这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共享单车企业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尽快促进共享单车进入校园,以解决高校内学生对单车的供不应求和共享单车企业在学校周围的供给过剩问题,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猜你喜欢
校园内校方使用者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校园里若有人行凶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共享经济在高校校园内的发展情况浅析——以湖北大学为例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合理的调校方可挖掘最大潜能 Sony(索尼)VPL-VW768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抓拍神器
梦乡床
一字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