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领导干部家风传承对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022-12-27 14:32四川省纪委监委驻华西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组白宇
区域治理 2022年27期
关键词:家风领导干部

四川省纪委监委驻华西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组 白宇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就家庭、家教和家风传承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如“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1]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核心价值观。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所,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应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通过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传承与建设,赋予家风传承新的时代内涵,对于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家风传承与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在关联

(一)良好的家风是培育廉洁文化的动力和源泉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传承的风气及价值取向,同时家风与廉洁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人就非常重视家风,《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司马光告诉人们,《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因为家风是世风之基。两千年来,我国共出版家风类专著120多部,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朱熹《家训》、晚清曾国藩《家书》等著名著作为代表[2]。历史表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曾是古人立身的根本,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价值观核心。在古人眼中,齐家就是树立良好的家风,因此,古人将家风视为齐家的核心,用良好的家风保持家族的传承,在家风传承的过程中,通过培养良好的廉洁意识和廉洁本性,从而为培育廉洁文化提供源源不断动力和源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二)优秀的廉洁文化为传承良好家风提供强大支撑

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内容,形成了以廉洁高尚、贪腐可耻、淡泊明志、视富贵如浮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为代表的基本理念。早在先秦时期,我国思想家就将“廉”放在“政之本”的位置上来看待,同时也认为,廉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还应包括多方面的为政能力。《周礼》一书及其注家提出的“六廉”说中强调:为政必须“以廉为本”[3],突出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关于廉洁从政的整体要求。廉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在思想上影响着家风的培育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的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长久以来,我国历史上的优秀廉洁文化通过史学、文学、戏剧、绘画、民歌民谣等多种形式广为流传,在人民群众中塑造出朴素的廉洁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汲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为传承良好家风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二、家风传承对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家风传承是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从四川省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有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家人或亲属谋取利益[4]。从“全家福”,到“全家腐”,再到“全家覆”;有的是因家属被“围猎”导致“堡垒从内部攻破”;有的则是领导干部自身不正,亲属有样学样。原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勇和凉山州宁南县原县委书记郭均为亲兄弟,二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有了自己一个很好的前途。然而郭勇对家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纵容家庭成员无限制地谋取私利,长期带儿子与私营企业主聚餐、聚会,收受了企业老板近千万元的“赞助费”。与其弟郭均共同参与有项目领导、私营企业主等在场的聚餐、聚会活动,介绍水电行业相关领导、人员给郭均认识,郭均则利用其胞兄郭勇的职权、地位、资源,以及郭均本人在职务上的便利,为多人在工程项目承揽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先后收受他人所送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933万余元[5],最终导致郭家兄弟同时落马。原华西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杨硕,利用其担任华西集团副总经理的职务便利,违规经营和帮助其弟经营与其任职公司同类的经营业务,获取非法利益共计2516万余元,其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企业声誉。对领导干部而言,重视家风建设,对亲属子女严管、严教,不仅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政治要求、纪律要求。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领导干部如果不重视廉洁家风的建设,最终必将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二)家风传承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家风传承对一体推进“三不”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良的家风有利于家庭成员清醒地认识到腐败的危害,也有利于家庭成员起到互相教育、监督的作用,把贪念遏制在萌芽阶段。“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在倡导良好的家风,让家庭成员认识到腐败不但会自毁前程,导致众叛亲离、身陷囹圄,还会累及家人。家庭是每个人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家庭成员彼此洞悉对方的行为处事方式,如果领导干部的家风好,崇尚清正廉洁,那么将会形成良好的规范约束,领导干部和家庭成员互相监督、相互提醒,防止领导干部一步步地走向深渊。同时,优良的家风能够让领导干部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将正直忠诚、诚实守信、勤奋宽厚等良好品性融入血脉中,自主自发地培养清廉务实的作风,让他们更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身份和职级,正确处理公权力与家庭之间关系,在家中筑起“欲望膨胀”“腐化堕落”的防火墙,既能清白做人,又能专心做事,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

(三)家风传承是廉洁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为领导干部来说,家风还连着作风,影响着党风、政风。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家风不正,就容易滋生腐败。“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强调的就是对于治国者而言,管理好家庭的重要性,这其中,良好的家风则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风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也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领导干部要成为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建立者、守护者,就必须在道德上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努力使自己德可为师、行可为范,积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风、家教,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遵纪守法。

三、领导干部家风传承助推廉洁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领导干部要廉洁修身,率先垂范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廉洁自律是维护党纪、政纪,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第一道防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领导干部树立起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毛泽东的“亲情三原则”是: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6];之前有领导制定了十条家规,在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利用休息日在中南海西花厅召开家庭会议,语重心长地教育晚辈要过好五关—思想关、政治关、亲属关、社会关和生活关[7];焦裕禄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看“白戏”;谷文昌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让女儿做临时工;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说“配公车是用来干工作,不是用来拉家人”[8]。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自觉以党纪法规严格约束自己,带头走正路、干正事、扬正气,为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做好表率,起到“以上率下、上行下效”的正向带动作用,将培养良好家风作为必修课,做清正家风的倡导者、建设者、维护者。

(二)领导干部要管好家属,严禁特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对于自身家风的建设,领导干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要对家属进行严格要求,要教育好自己的亲属、子女教育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把它当作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更不能因自身的职位让亲属子女受到特殊化待遇。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定力,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常擦拭“眼睛”,经常对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并阻止违纪、违法的不良行为。从近年来中纪委通报的案例[9]可以看出,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利益,千方百计拉拢、腐蚀领导干部,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从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身上打开缺口,由于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没能抵制住诱惑,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家风建设上,领导干部要自觉扛起责任来,不仅自己要做到“公烛不私用”,也要从“家属不坐公车”之类小处、细处严格约束家人,常教育、常提醒,防止“后院”被别有用心之人打开缺口。只有管好“身边人”,从源头着手,防患于未然,及时抓早、抓小明令禁止治病救人,才能将“身边人”的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三)推动家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把家风建设融入一体推进“三不”建设之中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出台了一系列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新规定,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供了制度框架,对推动家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把家风建设融入廉洁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能成为涵养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通过倡导树立“讲家史、传家规、立家训、正家风”的良好氛围,带动领导干部立家规、晒家规、讲家规,开展好家风故事的征集活动、好家风评选活动,时刻提醒领导干部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加强家风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制定切合实际的《领导干部家风负面清单》,逐步建立起规范的家风行为奖惩制度,把廉洁教育的防火墙从“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延伸、从工作圈向生活圈延伸、从领导干部向配偶子女延伸,把廉洁家访与谈心谈话结合起来,明确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规矩。通过将家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全面加强并丰富家风建设内容,更好地带动并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另一方面,把家风建设融入一体推进“三不”建设中。家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工作是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构建家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应当以家风教育为抓手,以廉洁文化为依托,不断筑牢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在执纪审查过程中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把家风教育贯彻于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教育整改的各个环节,在审查调查中辅以家风问题剖析,从典型案例中挖掘家风家教元素,在不敢中寻找不能的着力点,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增强总体效果,激发动力,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能作用,寓家风建设于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之中,以监督治理效能激发家风建设的教育治本功能,努力打通“三不”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把家风建设融入一体推进“三不”建设之中,统筹推进党性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让领导干部从思想源头消除贪腐之念,不断地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

相关链接

廉洁文化是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为人民服务,清白做人的精神。这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一种值得学习的精神。它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在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廉洁文化的建设。

廉洁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

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

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

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猜你喜欢
家风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家风伴我成长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