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科研工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2-12-29 06:18张鹏飞
数字通信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访问学者管理处博士后

张鹏飞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06)

1 基本思路

立足于国家博物馆科研工作,采用自顶向下设计思路,基于信息技术开发博物馆科研工作系统。首先,针对系统建设需求展开分析,梳理科研管理处各科室的业务工作流程,尤其是科研人员的具体职责等;其次,将工作流引入到科研工作系统的建设中,采用B/S架构,构建三层架构体系,并与OA等应用系统实现对接,将科研工作的具体操作实现于科研工作系统中,并同步到相关工作流程;最后,充分发挥数据库等作用,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推动科研工作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博物馆[1]。

2 博物馆科研工作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系统用户分析

科研工作系统作为一个科研管理平台,其不仅能够将各项科研资料整合在一起,还能够为科研管理处的管理人员提供统计、导出等便捷化功能服务。在博物馆科研工作中,通常情况是参与一个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或学术活动的人员较多,导致审核过程较为复杂。为进行工作流程管理,将全馆的科研人员和负责人集中规划,按照业务分为申请人、审核人两个层级,以此来更好地区分申请者和管理者的职能工作,使得科研工作流程管理变得高效便捷。

2.2 科研管理工作分析

结合博物馆科研工作的具体流程,在实际开发设计中,首先需要明确各个流程,这样才能够把握科研工作从申请到审核的各个业务关系。其次,分析博物馆各级部门以及参与到科研工作的人员,明确各个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科研领导负责最终审核,完成决策分析等。

2.3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2.3.1 系统用户管理功能模块

科研工作系统的用户主要来源为统一人员身份认证系统,通过接口每天定时对系统中账号的信息进行更新,对冗余信息予以清除。包含科研领导、科研管理人员、部门领导、部门员工、博士后、访问学者等,系统管理员的职责主要就是对上述人员的权限进行管理,结合各个岗位的相应职责来合理划分管理权限,从后台进行全权操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2]。

2.3.2 部门管理功能模块

该模块中的组织部门信息也是来源于统一人员身份认证系统,通过接口每天定时对组织部门的信息进行更新,对冗余信息予以清除。

2.3.3 科研项目管理模块

(1)项目申请:在项目申请环节,需要由科研管理员上传对应的项目申请书,由申请人登录科研工作系统后下载对应的表格并完善信息作为附件,填写系统内各项基础信息提交至科研管理处进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后,由科研管理处邀请专家进行评审,然后提交博物馆馆长进行审核,最终给项目定级,为后续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项目立项:在项目立项环节,需要由科研管理处上传对应的项目任务书表格,由申请人登录科研工作系统后下载对应的表格,完善信息作为附件,然后提交至科研管理处进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后,线下签约后在回到线上进行确认。

(3)项目执行:按照项目任务书签约的内容线下执行项目,当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当遇到经费人员的变动时,需要进行项目变更申请,申请通过后即可按照情况进行项目变更。

(4)项目结项:其包括正常结项和延期结项两种情况。在项目正常结项时,上传结项所需材料并提交科研管理处,在科研管理处审批通过后,邀请专家进行结项鉴定,最终给项目定级并结项;当项目因某些原因需要延期时,申请人需要提交延期申请,填写延期原因,在延期申请通过后,项目结项时间会自动延后半年,无论延期申请通过或未通过,延期只能申请一次[3]。

2.3.4 成果管理模块

根据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的较优组合,白砂糖添加量12%,卡拉胶、黄原胶、槐豆胶的配比7∶1∶1,且胶凝剂添加量1.20%,姜汁添加量14%,柠檬酸添加量0.062 5%,β-环状糊精添加量0.04%,以此配方制作姜汁保健果冻,并进行感官评定及姜辣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该姜汁果冻感官评分为90分,姜辣素含量为0.374 9%,且果冻风味口感较佳,虽然姜辣素含量比较高,但有β-环状糊精的包埋,口味也易被接受,能满足人们对营养价值及感官品质的综合要求。

该模块提供对博物馆相关成果的管理功能,其中包括9大类(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研究报告、展览、部门学术出版物、展览图录、艺术作品、科研奖励、其他形式成果)管理,以及对提交成果相关奖励的申请管理。同时还对个人出版以及部门出版进行从申请到审核进行了全面的管理。

(1)成果管理:博物馆每年都会产生各种类型的成果,申请人根据自己成果所属的类型,填写对应的成果信息,并将成果物转化为图片、文档等作为附件提交至科研管理处,科研管理处审核确认后,成果即被认可并留档。

(2)出版管理:出版管理分为两类,个人出版和部门出版。当申请出版为个人出版时,申请人需要填写申报表格对应的信息,并将个人资助申报书、出版书稿以及专家推荐意见表作为附件提交至科研管理处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科研管理处会邀请专家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的结果反馈至申请人,最终确认书稿并给出评审结论:建议出版、不建议出版或建议修改。如果为建议修改,申请人需按照专家意见修改书稿并重新提交,待再次评审通过后即可出版。当申请出版为部门出版时,申请人代表部门填写对应信息并将部门出版登记表和馆领导批示作为附件提交至科研管理处,在科研管理处确认收到信息后,申请人还需将出版的整个过程录入系统,科研管理处会看到出版的过程信息,如有问题会及时联系申请人。最终出版完成后,整个部门出版流程结束。

(3)成果奖励:博物馆组织安排不定期开展成果奖励。申请人每次可以在自己提交的成果物中选择一项申请奖励,申请人只需将自己已经登记过的成果提交至科研管理处,由科研管理处统一汇总并汇报馆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会通过通知公告的方式将获奖结果告知全馆。

2.3.5 学术活动管理模块

该模块提供对学术活动全生命周期流程的管理以及个人外出参会的管理。学术活动主要分为规划、筹备、资料归档三大环节,个人外出参会管理主要是针对博物馆外出参与非馆内举办活动的申请和审批的管理[4]。

(1)学术活动规划:博物馆在每年的年末会对第二年的学术活动进行规划。申请人需要填写对应的学术活动规划信息并提交科研管理处审批。科研管理处初审通过后,收集全馆所有的规划信息,统一向馆领导汇报。待馆领导审批后,按照最终结果确认开展第二年的活动。

(2)学术活动筹备;在学术规划审批通过后,会按照活动的举办次数生成对应的筹备活动。申请人按照对应规划的举办次数举办活动,并将活动相关的行程、人员等信息提交至科研管理处知晓。

(3)学术活动归档:当学术活动举办结束后,申请人需提交举办活动相关的材料至科研管理处。科研管理处审批无误后,活动资料归档保存。

(4)个人外出参会管理:当博物馆人员需要外出参会时,需提交申请至馆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即可外出参会。会议结束后,参会人需要编写参会总结并提交科研管理处审批,审批通过后参会流程结束。

2.3.6 博士后管理模块

该模块提供了对博士后从入站、在站到出站的全流程管理。出于博物馆安全考虑,将系统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网招聘申请功能,一部分为内网审批功能。外网招聘申请功能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便利,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1)博士后入站管理:当博物馆需要招聘博士后进馆工作时会发布通知。博士后浏览博士后注册登录系统,注册账号。注册成功登录后,填写个人信息,填写完成后提交至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后,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会发短信通知博士后申请进馆面试。面试通过后,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会给博士后分配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并按照《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材料一览表》准备入站材料,并提交至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后,博士后需登录人社部博士后网站进行确认。最终审核通过后,在博物馆人事处办理入站手续,正式入站。

(2)博士后在站管理:当博士后入站成功后,可以进行项目申报、成果提交、学术活动规划等,此外博士后还可以以国博名义进行开题申请,以及开题的中期考核等工作,此外如果需要请假也需要提交请假申请,需审批通过后才能进行请假。

(3)博士后出站管理:当博士后满足出站要求时,需要提交相关研究成果,申请出站。待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批通过,办理相关手续后即可出站。

2.3.7 访问学者管理模块

该模块提供了对访问学者从访学开始到离开的全流程管理。考虑到博物馆安全性要求,将系统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网注册申请功能,一部分为内网审批功能。在提高系统易用性同时也明显增加了安全性。

(1)访问学者访学管理:当有访问学者需要进馆访学时,打开访问学者注册登录系统注册账号,注册成功后登录系统,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访学材料并提交至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后,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会对访问学者进行面试,面试通过后,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会分配两位导师给访问学者。访问学者联系导师并签署访学协议,办理完成后,即可进入博物馆进行访学活动。

(2)访问学者成果管理:主要针对访问学者在访学期间研究的成果进行登记,并由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对成果进行审核。

(3)访问学者出站管理:当访问学者访学结束后,需要向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提交出站验收报告。待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并确认提交成果物无误后,即可批准结束访学。

2.3.8 专家库模块

该模块负责管理博物馆所有在馆专家的信息,系统管理者可以随时对专家的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

3 博物馆科研工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科研工作系统的最终用户分为两类: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整个网络环境分为两大部分:内部用户网络和外部用户网络。

(1)内部用户部分主要是指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内用户,这部分用户通过内网与系统进行交互。

(2)外部用户部分主要是指公众用户,这部分用户因无法访问中国国家博物馆内部网络,所以通过自己所在地的网络通过映射域名对系统进行访问。

3.2 系统部署架构设计

整个系统的功能分为两层,第一层是面向科研管理处四个科室的应用模块及博士后/访问学者客户端系统;第二层是公共复用层,包括公共管理、预警及提醒、数据同步、系统管理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工作系统通过接口实现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综合工作平台和OA办公系统的应用交互。

科研工作系统部署采用配置文件application.yml。在配置文件中,对redis、数据库、ftp文件服务(FastDFS)、oa接口、统一身份认证接口等进行了配置,在启动时,通过-spring.profiles.active=dev指定运行环境(通常为dev、test、uat、prod)进行不同运行环境的启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博物馆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建设有针对性的科研工作系统,不仅减轻了科研人员烦重的工作量、提高了科研管理效率,还提升了博物馆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水平。本文结合科研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学术活动管理等具体流程,基于国家博物馆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发了一个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B/S结构的博物馆科研工作系统,其能够满足博物馆科研管理的具体工作要求,对博物馆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访问学者管理处博士后
中央伤兵管理处的组织管理系统(上)
清华博士后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农场
2021年湖南省审定通过的玉米、大豆、棉花品种
浅谈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
试论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处办公室的职能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公派访问学者高校联盟在京成立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处办公室的职能
国内访问学者继续教育实效性的实现途径
父亲“跨越式”家教培育出24岁女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