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措施

2022-12-29 12:53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民营企业部门

领 格

(北京三润智慧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6)

一、前言

伴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贡献与作用。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民营企业不论是从经营规模,或者是经济发展水平,都与国有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民营企业的稳健发展,进一步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大量国外企业纷纷涌入国内市场,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所以,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以优化和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探索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对民营企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四部分内容展开分析论述,以供参考。

二、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1.概念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具有“三全”特征的一项动态化活动,其中“三全”是指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民营企业通过落实全面预算管理,针对企业内部各项资源重新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以确保企业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目标,从而保证各部门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效参与,为企业达成经营发展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2.原则

一是战略导向性原则。民营企业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时,必须基于既定战略目标和现行业务规划,有效引导各预算责任主体聚焦战略、严格执行、达成绩效。

二是过程控制性原则。即民营企业在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管力度,通过有效开展分析活动,科学评价各预算执行部门实际预算执行现状,明确企业既定预算目标达成进度,从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依据。

三是融合性原则。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民营企业必须遵循融合性原则,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业务为先导,充分发挥财务的协同作用,为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四是平衡性原则。民营企业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时,应有效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收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助力企业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是权变性原则。民营企业应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经营管理的刚性约束,又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及时根据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情况,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预算,并针对发生的例外事项进行特殊化处理[1]。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1.加强经营风险防控

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有利于民营管理层实时掌握战略目标完成情况,企业通过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明确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针对性地落实补漏补缺工作,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助力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加强成本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有利于民营企业加强成本费用的全过程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并及时向管理层反馈预算规划执行情况和各项业务活动推进情况,以便为企业管理层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提高企业管理的时效性,及时修改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同时,企业在落实监管工作与绩效考核工作时,应以制定的预算指标为参照物,准确识别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针对性地优化和调整成本控制方案,确保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

四、民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

1.全面预算管理基础薄弱

一是意识淡薄。目前,虽然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已引进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但由于实施时间较短,导致其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部门认为编制预算规划其实就是向企业要资金、要支持或者是利益平衡的一种手段与方式,导致在预算编制环节时常发生讨价还价现象。而在此背景下,企业编制的预算方案和制定的预算目标都与既定战略目标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影响着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规划的可行性较低。部分企业管理层和普通员工认为,预算管理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与其他部门和其他员工之间并无太大联系,各部门只需要完成分配的绩效任务即可,导致其在预算规划执行过程中被动参与。

二是组织结构不完善。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时间较短,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都尚未在内部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监事会之间存在突出的岗位交叉问题和职权重叠问题[2],导致企业的决策权和监督权过于集中,由董事长和总经理全权负责,内审机构难以履行监督职能,导致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各岗位之间难以形成相互制衡和相互监督的良好工作关系。

2.预算目标的科学性较低

民营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必须以市场实际需求为依据,结合市场环境变化情况,制定一段时期内企业的发展目标。在预算目标制定后,管理层需要结合各部门实际工作内容下达相应的任务和目标,各部门在合理分解和细化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工作任务,并以此作为员工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但在设置预算目标时,既不能设置得过硬,也不能设置得过软,否则都会对后期执行工作开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以A企业为例,A企业在确定预算目标后,一般是通过指令的方式自上而下进行传达,各层次之间缺少紧密沟通,各部门都认为设置的指标不合理,导致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中各部门参与效率低下。预算目标设置得过高,完成难度较大,极易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预算目标设置得过低,极易完成,又不容易调动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视度,这对企业发展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

3.各部门协同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活动全过程的管理模式,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民营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仅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各部门也需要积极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与财务部门的联动,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从而为企业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作用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各部门对自身应承担和履行的权责义务不清晰,各部门实际工作与企业现有战略发展目标之间的连接性较弱,各部门过于侧重于本部门利益的获取,对企业整体利益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不足,制约着企业提升预算管理实施成效。

4.预算编制方法的合理性有待提升

预算编制方法单一,是民营企业预算编制环节存在的普遍问题,企业一般会实行权威式预算[3]。具体来讲,权威式预算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由民营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制定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指标,各预算单位不参与预算指标制定活动,最高管理人员在完成预算指标后及时下达至各预算单位,各预算单位严格按照下达的预算指标开展工作即可。但这种预算编制方法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弊端,预算编制主观性很大,预算执行人员的认同感不足,且极易导致各预算执行人员滋生消极抵触情绪,从而制约着预算指标的达成。同时,在预算编制时,大多数民营企业都选择简单的固定预算编制法,即以企业前几年的报表数据和增长率为依据,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整体预算,单一的预算编制方法的使用进一步使得预算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足。

5.预算执行监管不到位

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主要由各预算单位的管理层负责对各预算活动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并直接将监督结果汇总上报至管理人员。而这一监督过程,极易使得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出现脱节现象,企业难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落实整改策略,不利于企业提升预算执行效果。一般来讲,民营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监督费用预算,以下达的预算指标为依据落实控制活动,确保各月的费用都在预算范围内。但是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一旦出现某项费用超出预算时,只需要向管理人员提交申请,并由其进行审批签字即可,致使预算执行监督流于形式。

五、民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1.加强预算管理的基础建设

一是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民营企业管理层应以身作则,自觉自发进行以全面预算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的学习活动,积极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并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确保其能够有效融入企业现有财务内控体系中。

二是完善预算管理组织结构,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机制。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发展规模较小,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者是预算管理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审查预算申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等,并做好组织协调与监督反馈[4]。大型民营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结构。同时,企业应在内部建立以内部体系为框架的治理结构,有效解决以往管理中存在的集权问题,细化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的权责义务,促使其形成相互制衡的委托代理管理,将权责有效分散,确保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促使内审机构充分履行监督职权,从而加强监督。

三是培养一支专业化的预算管理人才队伍。第一,民营企业应提高准入门槛,明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持续完善内部福利机制、奖惩机制、晋升机制等,以提高本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引进更多新型人才,优化企业人才机构。第二,“全员性”作为民营企业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企业应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与以管理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分层级、分难度地展开培训工作,并在培训之后通过测试、能力评估等工作检验员工培训成效,从而引导员工加深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持续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三,民营企业应注重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培训活动,帮助相关人员拓宽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储备,并提高相关管理技能,为企业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夯实人才基础。

2.设置合理的预算目标,健全预算指标体系

科学制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是民营企业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确保预算编制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设置的预算目标过硬,极易产生各部门谎报费用收入问题,而设置的预算目标过软,又影响着企业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优势作用。所以,民营企业应重视预算目标的设置,在明确预算目标后,财务部门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引导各部门有效参与预算指标设置和预算编制的工作。通过使用平衡计分卡,从财务、收入、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本等方面设置合理的预算指标,并坚持“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原则,坚持业务为先导,财务为协同,以进一步提高预算指标的科学合理性。

3.推动业财融合,提升预算管理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模式,民营企业在相关工作开展中,势必会涉及到各部门。为了确保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的高效有序开展,民营企业必须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交流,确保各部门数据在企业内部的实时共享与沟通,为企业落实预算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业财融合是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模式,推动业财融合,有利于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具体来讲,民营企业应在内部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者是预算管理小组,当业务部门向上提交各业务项目时,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者是预算管理小组应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然后由上级逐层审批,在通过后及时下达至各业务部门。这种工作流程不仅能进一步提高预算工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还有利于企业持续提高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水平[5]。

4.科学选择适用的预算编制方法

目前,随着国内外对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诞生出越来越多的预算编制方式,如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等。企业在预算编制环节通常会选用多个预算编制方法进行组合使用,也就是从上而下、从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这种组合式的预算要求民营企业最高管理层和各预算执行单位就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沟通,并达成一致,加强人员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有效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民营企业在预算编制方法选择过程中,应以自身实际发展现状为基础,紧密结合经营管理需求,合理选择适用的预算编制方法。

5.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是民营企业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内部有序开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完善的监督机制有利于企业加强预算监督,提高预算执行刚性[6]。民营企业在设置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后,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和预算管理工作机构应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针对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做好监督与分析工作,不能由各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自我监督。民营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定期针对各预算单位实际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分析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评估,以企业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权限为依据,严格审批各项预算调整事项。针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各类预算问题,应有效开展分析工作,明确造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并督促各预算执行部门有效落实,从而确保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民营企业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目标,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价值。但是民营企业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和难点,例如,预算管理基础薄弱、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结构、制定的预算目标合理性不足、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差、预算编制方法单一、预算执行监督不到位等。针对上述问题,民营企业应加强预算管理基础建设,正确认知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和自身利益的优势作用,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设立预算管理组织,并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合理的预算目标,加强各部门协同,推动业财融合。合理选用适用的预算编制方法,进行组合使用。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为企业实现预算管理的贯彻落实奠定基石。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民营企业部门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