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及实施体系研究
——以常州大学为例

2022-12-29 12:53魏安琪成骏峰王金立
化工设计通讯 2022年9期
关键词:监控教学质量考核

魏安琪,成骏峰,周 雪,王金立

(常州大学,江苏常州 213164)

教学质量监控及实施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本科教育中的关键一环,特别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化工类本科院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教学质量,为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的理工本科毕业生[1-2]。因此,研究地方化工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及实施体系对于高质量本科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4]。

常州大学根据自身化工本科专业特色,针对本科教学质量监管复杂、实际实施困难等问题,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根本,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环节质量要求,包括理论课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教学环节,每个环节有明确的执行方法、内容、目标和考核要求。同时对教学各环节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反馈,结合教学各环节质量要求对教学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质量要求和监控措施,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常州大学采用具有自身特色的“六制并举”监控体系,采集教学运行过程中关于学生学习行为的信息;采用“四级链动”教学实施体系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反馈到相关教学单位或个人,由相关教学单位和个人提出改进措施,实时改进教学运行状态;构建了一套完善的闭环教学反馈体系,实施内、外部共同监控机制,并将反馈信息应用到教师评优、评奖、职称晋升中,并应用于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中。在培养高质量本科人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为其他地方本科院校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1 “六制并举”质量监控

学校在教学过程质量的监测工作主要通过“六制并举”监控与评价体系来实施。①专业评学机制:学校各专业每学期期末定期组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教学大纲为基础,通过设计的考核方式(或考核方式的组合)评价培养过程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②学生评教制:学校每学期期末定期组织学生通过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对任课教师及其所授课程进行教学满意度反馈和教学质量评价;③教学督导制:教学经验丰富、热心教学工作的教学督导经常性地深入课堂听课,对教师进行日常教学质量状况的教学检查和评价,不定期地向学校反馈;④同行教师与干部听课评价制:学校要求同行教师和领导干部经常开展听课评议与观摩,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教学质量的调研与评价工作;⑤教学信息动态汇集制:学校建立网络化教学质量信息管理平台,不断拓展和完善信息公开和反馈的渠道与机制,对校内质量评估评价结果、校外(行业、企业、社会、毕业生)评价信息进行搜集、分析与反馈。学校根据反馈信息提出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相关教学问题。另外,教务处通过处长信箱、在线质量信息反馈平台收集质量信息,学工辅导员不定期向教务处反馈信息,由教务处不定期向学校通报;⑥第三方质量评价反馈制: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作为校内第三方负责在毕业生离校时,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专业教学满意度测评分析工作。学校委托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每年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调查工作,调查数据涉及就业质量、教学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报告定期向学校反馈。

“六制并举”教学监控中,专业评学机制、学生评教制和教学信息动态汇集制全面地监控了每一门课程,根据学习效果反思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的问题作为教师开展该课程后期教学持续改进的依据,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两大优势:针对性在于由教学对象不同导致的教学效果的下降,可根据反馈意见通过调节教学过程的部分因素予以弥补;时效性在于同一门课程的后续教学过程可根据前期的反馈意见予以改进。这两大优势有利于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

教学督导制和同行教师与干部听课评价制是学校管理机构调查学校总体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的有效方式。这两种监控机制能够发现制约教学质量的潜在因素和共性问题,为管理机构的政策制定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第三方质量评价反馈制有利于客观反映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反馈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为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环节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六制并举”监控机制运行结果具有有效的反馈措施。学校教务处教学质量科对“六制并举”产生的基础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归入教师教学发展档案,并反馈到相关二级学院和个人。对于教学评价中反映出的教师教学质量问题,学校督促相关系部和教师本人共同制定改进方案;对较为严重的教学质量问题,教务处可暂停相关教师本科教学工作,由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相关二级学院共同制定整改方案;因个人原因未能实现整改目标的,调离本科教学工作岗位。

在严格执行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与监控的同时,学校和相关二级学院为进一步提高各专业培养质量、促进毕业要求达成,还采取了如下措施:①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授课计划必须经课程负责人、相关二级学院和学校审核后执行,局部调整需经相关二级学院讨论同意后报学校教务部门批准备案。教学过程中需要调课、停课、代课的教师必须履行申请报批手续,避免教师因调课、停课、代课而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②规范课程考试。课程考试试卷须经系主任审核后,由教学院长从A、B卷中任选一份使用。每门课程考试的主、副监考人员必须及时到位,认真履行职责,并有教学管理人员到考场监督检查。③系(实验中心)按计划组织教研活动,通过试讲、集体备课、观摩听课等活动,确保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授课质量。④教学管理人员须经常与学生沟通联系,听取本专业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工作中进行改进。

2 “四级链动”实施体系

学校建立并运行了“四级链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考核体系。逐级上报,逐级考核,形成质量改进管理闭环。①第一级为教师(课程)。教师在课程(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教学过程结束、考核完成时对本轮课程教学进行小结,重点小结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以及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并报所在系(实验中心)审核。系(实验中心)在审核后引导教师明确下一轮持续改进的目标和措施,并将相关教学反思与改进内容体现在新教案中。②第二级为专业(实验中心)。各专业(实验中心)建立本科教学质量自评报告制,每学期对本专业(实验中心)教学质量状态进行小结,提出下一年度持续改进的思路,向学院提交自评报告。学院经过认真考核,帮助专业(实验中心)进一步明确下一年度持续改进方案。③第三级为学院。各二级学院认真做好系相关专业自评报告的审核及持续改进的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系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教务处考核后提出系下一年度本科教学工作年度目标及重点工作。④第四级为学校。教务处和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各二级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审核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及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同时,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发展情况,制定学校下一年度本科教学重点目标及实施方案,并分解落实到各二级学院,由此形成管理闭环。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考核工作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氛围的影响占比很大,也是检验成果导向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使课程考核更加综合化、制度化、科学化,学校、学院制定了课程考核的具体内容形式及内容审查的规章制度。针对课程的特点,将不同的课程设置为考试课程与考察课程两种,在教学会议上,教研室负责人与该任课教师共同根据课程的特色与要求制定最终的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特点,可以采取闭卷或者开卷的考试方式,也可采取笔试或口试的考核形式。针对考查课程的特点,可以采取口试、小组作业、调研报告或者PPT汇报等方式进行。不同考核方式的选取,是为了对学生在课程中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创新精神的考评,最终成绩可以呈现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针对可以开卷考试的课程,必须由教研室负责人和教学副院长共同审核批准,并进一步由学校教务处备案。针对考核内容,必须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出题依据,试卷需要覆盖课程的主要内容,能够反映课程的基本考核要求指标,侧重点应该在检查学生对该门课程所教授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并且要涵盖综合性试题,能够反映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整套试题难度要适中,并且有详细的评分依据。所有考试类型的课程,需要同时提交A和B两份试卷,并附上标准答案和评分依据。此外,两套试卷的难度和内容应该相当。经教研室负责人、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核签字后,由拟卷人或审卷人送至教务科,教务科随机抽取一份用于考试,另一份由学院统一保管作为补考试题。如因疏漏而必须变更的,必须经主管教学副院长同意。

3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反馈体系

本校根据化工类专业的特色,实施内、外部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闭环体系。①内部质量监控与评价:以学校整体的办学宗旨和思路指导专业发展,树立本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特色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的学生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的确立以及后续实施中,教师需要严格以教学大纲和学校确立的质量标准为前提,精心准备和实施教学过程,通过定期的期中、期末以及平时不定期的教学检查自省过程,借鉴督导组、教师同行评议、学生意见反馈等信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进一步考评,最终以考试成绩分析、用人单位评价、毕业后学生的跟踪调查等形式对教学效果再次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将上述各类信息整合,形成专业下一阶段的发展与改进措施,从而提升专业的整体水平。②外部质量监控与评价:学校制定了《常州大学学院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每学年的期末组织各学院作为评估考核单位,针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组织专家对各学院的日常教学、实践管理、教学后勤和质量保障,教学改革研究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价及分析,并形成文字性评估报告,为学校后期的改革、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指导依据,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在历年的学院教学工作评估中,石油化工学院均稳居首位。2013 年,学校又启动了《常州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方案》,每年以本科专业建设为评估对象,从专业定位与规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地位与特色等7个一级指标对专业进行量化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应用到专业招生、专业负责人评聘、专业教师发展等工作中,从外部促进专业建设内生力的形成。根据学校对专业教学评估反馈信息,定期召开专业教学研讨会,在教学研讨会上,与会教师认真听取专业负责人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质量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有效改进,促进达成培养目标。以课程建设促专业建设,化工原理、有机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被评为省精品课程,化工原理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等6门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

将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一方面反馈给教师本人,一方面将结果作为各类考核、晋升、评优的依据,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改进。①职称晋升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权”。学校成立评定职称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小组,负责申报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在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中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权的制度。考核项目主要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书育人等五个方面。②教师年终考核将教学工作纳入重要考核指标。根据《常州大学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学校明确规定:将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不合格的人员年终考核结果定为不合格等级;70%额定工作量≦本年度工作量<90%额定工作量的人员定为基本合格等级;无特殊原因本年度工作量<70%额定工作量的人员定为不合格等级。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依据2002年颁布的《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采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及领导评价等方式进行,学生评价针对课程每学期评价一次,同行评价每学年进行互评,专家及领导评价通过随堂听课、检查教师教学档案等方式进行。评价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依据学校规定,专业对各部分权重进行了分配,其中,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及专家评价、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等各环节权重分别占 50%、20%、10%、20%。③建立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教学事故的责任人员予以处理,具体规定按《常州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执行。④教务处质量监控中心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常州大学学生教育教学评议委员会(简称教评委),负责我最喜爱教师评选活动及其他推进教风、学风建设的活动。

4 结语

培养高质量的化工类本科毕业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责,也是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因此,只有结合自身的特色,构建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体制,认真贯彻和落实本科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实施体系,才能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监控教学质量考核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无人机的监控系统设计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内部考核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科学训练监控新趋势——适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