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贵南藏绣制作技艺与图案分析

2022-12-30 11:05王梦如
西部皮革 2022年24期
关键词:针法藏族刺绣

王梦如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

青海省贵南县的藏族刺绣是自公元9 世纪发展至今的一种民间艺术。藏族刺绣一般用彩色的丝线在布面上绣出各种图案,以独特的藏族图案为基础和以藏族的生活元素作为主题,是藏族人民生活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藏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结晶,承载着青藏高原浓厚的农耕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贵南地区的藏族人民通常在服饰和装饰配件上进行刺绣。此外,还有能够满足当地藏族人民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的绣画。根据藏文有关文献记载,早期的藏绣主要是采用绒线、毛线为主要原料,在氆氇、皮革上绣制的。史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后,藏族人民学会了运用丝线在布匹上刺绣[1]。使用新材料的藏绣在法师的祭祀服装及祭祀旗帜、赞普王妃的服装制作中频频出现,从相关史书记载不难看出,藏绣技艺在藏汉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日趋成熟。同时,藏绣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汲取了藏族民间历史文化因素,并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图案也日益丰富。在刺绣的图案中常会出现一些具有标识性的图案,例如:动物图像、吉祥纹样等。藏绣图案色彩鲜艳,图案与图案之间的颜色对比较为强烈。

1 贵南藏绣制作

贵南藏绣的制作技艺独特,艺术表现非常的鲜明。尤其是在针法和色彩的表现上,针法精致、色彩鲜明活泼,并且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力,同时也蕴含了青海藏族浓厚的民族特色以及古朴性的艺术韵味,每一个完整的藏族刺绣都是高原艺术的完美体现。而藏绣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由绣针、剪刀、底布、绣床等,这些工具是藏族刺绣的必要准备,只有具备这些材料,才能制作出精美的藏族刺绣图案。而在贵南藏绣的图案设计和制作步骤为:起稿、配线、刺绣和装裱[2]。

1.1 起稿

要制作大型的藏绣作品时,会请专业的绘图老师来设计起稿,以确保刺绣图案的底稿质量。绣娘在刺绣过程中,相关专业的老师也会做几次指导[3]。第一次指导一般是在作品将要完成时,这时专业的画家老师会检查刺绣图案的整体大效果并根据具体需要做调整。第二次指导是对局部画面和一些细节进行二次细化,例如人物的五官、衣服的配饰这些地方都需要更加细致地去表现和刺绣。第三次以及往后的指导是从图案出发,遵循整体为先,由简入繁的顺序和调整原则来进行刺绣,直至一幅作品完成。而普通的贵南刺绣在起稿时不用外聘专业的画师,自己就能够独立完成起稿的工作和简单的作品刺绣,也不需要来回修改和图案的设计,通常起完稿就可以直接进行刺绣了,配色方面也是随绣娘自己安排。

1.2 配线

在底稿完成之后,画家老师和绣娘会根据所要画的图案和所要表达的寓意进行配线。配线最关键是就是颜色与颜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照顾到刺绣整体的大效果,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用线的颜色来组合成整个画面和反映出相应的寓意和形式表达,所以这一步也是需要画师来指导完成的。虽然绣娘对配色也有一定的功底,但是一些大的作品或者重要的展出作品一般还是在专业画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一般日常的小作品也和底稿一样,绣娘自己就完全可以掌握。

1.3 刺绣

在刺绣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刺绣的针法,是刺绣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不同的针法,能够辨认出不同的绣种。而在贵南藏绣中常见的针法是平针、缠针、套针和滚针等。平针就是属于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针法,即针线一正一反的穿过布面,可以在视觉上体现出虚线的效果,这种针法在单一刺绣的作品中占比较小。缠针是在藏族刺绣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针法,就是在刺绣时将针顺着图案的纹理方向细密排列,相邻线条间的针线的走向要在视觉上保持一致,看起来就像一排短线条在缠绕图案的轮子。套针就是比较适合来表现颜色的渐变,“套”在针法表现上就是颜色的层次,通过一层一层锯齿状的衔接线条来表现图案的颜色过渡,使图案颜色的变化自然和谐。而滚针在藏族刺绣中就是用来勾勒图案轮廓的技法,滚针一般常用两三条的短线来灵活的表现出图案的轮廓转折。

1.4 装裱

最后一步就是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装裱。在贵南藏族刺绣平面绣画中,装裱的方式有三种:挂轴、画框和堆绣(此处的堆绣在工艺上相当于布片黏贴画)。一般比较小型的刺绣作品和中型的刺绣作品和书画的装裱方式是一样的,来采用挂轴和画框的方式来进行装裱。而大型和一部分中型的平面类的刺绣作品的装裱方式比较的特殊,绣娘将小幅的堆绣作为画框的形式将平面绣作品整个的框进去,这种以堆绣来衬托藏族刺绣的方式是贵南藏绣作品的独有特色。

2 贵南藏绣图案

贵南藏绣刺绣图案作为藏族民间文化的体现,本身就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因此,在一些宗教产品和藏族生活产品中时常出现具有标识性功能的图案。而藏绣在图案的表达上不仅在受到藏传佛教影响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文化的借鉴与参与[4]。藏绣中的图案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唐卡的一些内容,有一部分为佛教所服务的藏族刺绣是以唐卡中佛像为主体的刺绣图案,根据需要来选择是以单一的佛教形象为主体还是以多个佛教形象为主体的构图方式。但是刺绣中佛像的形象大体是一致的,一般是在报身佛的头颅和身体背面绘有多层的同心圆的光圈,身后光圈的内侧大致是曲线对称,周围会分布一些图案或者纹样。而唐卡中的一些祥云纹样和其他图案也在贵南藏绣中有所体现,因此可以将贵南藏绣视为唐卡的艺术转化,将唐卡中的图案以刺绣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但是藏绣虽然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但出于产品生活化的考虑,一般用于生活的作品不会直接的去出现佛教形象,而是选择其中的祥瑞动物和吉祥图案来进行刺绣和表现。以下便是除了佛教本体图案外的一些刺绣图案:

2.1 八润相

八润相图案,如其名所示,共有八种纹饰,在藏传佛教中属于最常见的佛教符号类型,因此,在贵南藏绣中也是最常出现的一种造型。八瑞相图案的这八种图案分别为白伞、一对金鱼、宝瓶、妙莲、右旋白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图1)。这八种图案常常自由组合成宝瓶状的吉祥八宝图案(图2),而有时在图案中可以省去宝瓶,用其余七种图案组成宝瓶以代之。在寓意上表达的就是向往吉祥美好生活的愿望。

图2 八瑞相组合图

2.2 动物图案

吉祥的动物图案在贵南藏绣中也是常见的一种,它和上述所讲的八瑞相图案在藏绣中都属于比较受大众喜欢的图案,是热门题材。在藏绣中主要是以和睦四瑞为代表,这四瑞主要代表鹧鸪、大象、野兔和猴子(图3)。这四种吉祥动物不仅可以自由组合形成一个图案的画面,而且还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图案在刺绣中出现。有时作为主角出现成为画面的主体部分,作为主角的时候,个体出现在画面上的占比比较大。而有时作为画面的陪衬来渲染吉祥的气氛,这样的话个体在画面上的占比就比较小。除了这四种祥瑞动物外的吉祥动物也会出现,但是相对于来说出现的次数比较少而且比较小众化,在贵南刺绣中常常零散的出现,呈边缘化状态。

图3 动物组合图案

2.3 百姓形象

在贵南藏绣中,百姓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常被应用在贵南藏绣的平面绣画中,通过市场考察发现,背水的姑娘(图4)作为热门题材常出现在平面绣画中。在所有的百姓形象中可达百分之八十。刺绣中的背水姑娘看起来淳朴、善良。大多数的背水姑娘形象和姿势一致,只是在服饰和颜色以及背景上有所区别,这看起来与当地的妇女形象简直如出一辙。反映了当地妇女的淳朴和善良等特征。

图4 背水的姑娘图案

2.4 八瑞物

在贵南藏绣中,八瑞物的图案也会偶尔出现,这八种图案分别为:右旋海螺、宝镜、酸奶、黄丹、木瓜、朱砂、长寿茅草、芥子。八瑞物在贵南藏绣中的表现形式常是将图案置于碗上(图5)。八瑞物虽然是代表着第二大组佛教符号,但是经过调研和考察之后发现,八瑞物作为青海贵南藏族刺绣审美装饰类的刺绣图案,与我们上述所讲的八相图相比的采用频率远低于八瑞相图案,并且一般是不作为画面的主体出现,在贵南藏绣中常常作为辅助或者从属的角色出现。

图5 八瑞物图案

2.5 五秒欲

贵南藏绣中的五妙欲中的“五妙”主要是指服务于五种感官的器物,而“欲”就是指人的欲望,五妙欲图案可以解释为五种让人们可以感受到精神愉悦的器物,五妙欲所对应的五种贡品的图案分别为:代表“色”的镜子、代表“触”的绫罗、代表“味”的水果、代表“声”的琴或锣、代表“香”的装有香料的海螺(图6)。这五种贡品中的图案中国的任何的一种类型都可以作为单独的一种图案出现,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是这五种图案随机组合成一个复合图案,由于五妙欲图案代表着贡品,所以五妙欲往往是与贡台组成图案。但是通过走访调查出现,发现五妙欲这种图案在审美装饰类的贵南藏族刺绣中,图案的采纳频率以及现存的数量都比较少,和上文所讲的八瑞物图案的生存状态基本相类似[5]。

图6 五妙欲组合图案

3 结语

青海的民间刺绣工艺久远,特别是贵南藏绣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具有明显的传承性和交融性。其承载着青海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体现着青海灿烂的物质文明。贵南藏绣制作技艺独特,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和发展,其包含的元素也在不断的扩充,在多种文化相互融合之下发展成了形式多样的具有青海藏族人民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是藏族人民在长期以来的实践中的劳动和智慧成果,是一个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民族文化的艺术品,以其独特的图案装饰和特殊的工艺刺绣技术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针法藏族刺绣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