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头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2022-12-30 11:05李乐乐袁小月荆坤梅李祎晨
西部皮革 2022年24期
关键词:头饰女装秦腔

李乐乐,袁小月,荆坤梅,李祎晨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1 秦腔头饰简介

1.1 秦腔的起源与发展

秦腔被誉为戏曲界的鼻祖,对于其起源有众多说法:一种是旧时陕西关中地区称为秦,故名为秦腔;一种是陕西的简称为秦,故而得名;还有一种传说记载其起源于甘肃天水的牧马滩一片,跟随秦始先祖东迁到陕西地区,故得名秦腔。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证明了秦腔的发展历史悠久。

秦腔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秦风、秦声、秦腔。随着唐、宋、元戏曲的不断发展与融合,秦声借鉴不同戏种得到了发展。由于明清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秦声最终发展为“四大声腔”之一的秦腔[1]。

1.2 秦腔头饰元素

秦腔有生、旦、净、丑四大角色。每个角色所用的头饰都是不同的,其中旦角角色的头饰最为复杂与多样。秦腔表演中所有的女性角色都叫作秦腔旦角,行当内角色有年龄、性格及表演方式的不同,故将旦角又分六个门类,分别是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2]。

头面是旦角头上各种化妆饰物的总称,更直白一些的说法是旦角演员脸上的妆面和头上戴的各种类型的首饰,有软头面、硬头面之分。软头面指的是网子、发垫、簪子、大发等基础饰品;硬头面有3 种,分别为点翠头面(图1)、水钻头面(图2)、银锭头面(图3)[3]。其头饰也分门别类,多种多样包括簪子、头把、顶花、耳挖子、偏风、条子等。根据人物造型的需要,角色所佩戴的头饰也不尽相同。将秦腔头饰元素进行解构与重组使其有无限多的种类与可能。

图1 点翠头面

图2 水钻头面

图3 银锭头面

2 现代女装的发展现状

2.1 国外现代女装的发展现状

走进当下的女装市场,色彩缤纷、纷繁的款式映人眼帘,在中国女性消费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外国女装品牌也趁势进入了中国女装市场。在众多的服装种类中,国外的女装品牌无论是从日常服饰还是高级定制中都处于领先的地位[4]。国外女装的发展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例如三宅一生先生的褶皱,香奈儿系列的小黑裙,“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等极具特色的服装品牌;许多国外品牌具有极强的品牌塑造能力,使品牌为服装提供极高的附加值;进行全球化营销,拓宽销售面进行全球化销售等。

2.2 国内现代女装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各个行业也纷纷壮大起来,其“僧多粥少”而导致同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国内的服饰品牌也不例外。中国的高端女装品牌更是寥寥无几。我国高端女装品牌从诞生至今大约有20 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消费者对服饰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以实用功能为主转向以精神需求为主。服装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土品牌层出不穷,而国际品牌仍占据着国内的领先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女装品牌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5]。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丰富积淀、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本文对秦腔头饰元素进行解构重组将其运用到现代女装服饰设计当中,既是对秦腔文化的一种新的继承方式,也是对国内现代女装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3 秦腔头饰元素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

3.1 秦腔头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款式的应用

从设计的角度讲点、线、面是款式构成要素,在款式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线可以增强体形轮廓的清晰程度,增强动感、静感、下垂感和节奏感,运用装饰线、轮廓线、边饰线来组织线的繁简、疏密,可以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运用块面拼接,组织不同块面的装饰变化,增强服装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运用点饰或扣子起着画龙点睛、突出重点、增强节奏的作用。

将秦腔头饰中的三种水面进行解构,运用点,线的形式将其点缀在服装当中。将其头饰元素的图案化织成布,以面的形式运用在服装当中。人体是服装的主体,服装造型变化是以人体为基准的,服装廓形的变化离不开人体支撑服装的几个关键部位,肩、腰、臀以及服装的摆部。服装廓形的变化也主要是对这几个部位的强调或掩盖,因其强调或掩盖的程度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廓形[6],如图4 戏曲风格礼服就是在现代礼服廓形基础上增添了戏曲元素。秦腔头饰也可以类比为服装廓形,将其进行元素的重组运用在服装上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2 秦腔头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图案的应用

秦腔戏剧元素在图案上,常以圆球,流苏等立体装饰组成图案。常用的圆,条纹,方形等图案在服装造型上很少以“2D”展示,而是以更富有肌理感的“3D”体现,当圆形变成球体,圆润的外形给硬朗的面料增添些许趣味[7]。“3D”图案运用在不规则变化的服装中,无疑为服装加上了浓墨重彩的艺术气息[8],如图5,立体装饰的应用让服装更具魅力。在中国传统服饰中,非常重视装饰,并不注重造型。同时,从服装的图案到所搭配的配饰,受中国传统服饰礼仪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随着朝代更迭象征等级的图案与配饰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在款式上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图案和配饰仍在创新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服饰图案中,一直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6 中式婚服就常用花鸟纹饰装饰,表达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愿。汉魏时代流行的云气纹寓意高升和如意、商朝的如意纹寓意美满、祥云纹寓意祥瑞之云气。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纹饰写成“卍”为逆时针方向,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种锦纹,这种连锁花纹常用来寓意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也叫“万寿锦”。凤鸟纹,凤,在神话传说中,为群鸟之长,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随之,尊为百鸟之王。在古人的心中,凤是吉祥之鸟,凤鸟纹蕴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图6 花鸟图纹中式礼服

总体而言,各种中国传统纹样都表现出一种“避凶化吉、求福禳灾”的主题。特别是纺织服饰类图案,“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3.3 秦腔头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今,色彩在服装美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随着色彩经济及色彩市场开发的日趋成熟,色彩的价值日益突出,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在服装领域,色彩作为服装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秦腔头饰的色彩元素与其服装相搭配,“上五色”和“下五色”这十种颜色几乎囊括了秦腔剧目中所有的服装形制,与其相搭配的秦腔头饰元素色彩也在这十种颜色之中。上五色指的是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即蓝、紫、粉、湖色、香色。这些颜色都属于高纯度颜色,在服装设计中大面积使用就会不分主次,感官效果也会变差。但是秦腔服饰很好的解决的这个问题,如运用高纯度色与中性色、无彩色对比,图7 为齐爱云老师演出《天女散花》剧照,服装整体采用白色,使用高纯度的蓝色和桃红色进行点缀,采用大面积的低纯度色配上小面积的高纯度点缀色,整体和谐又不失活泼;高纯度与低纯度色彩面积对比,图8 为《凤还巢》采用高纯度的黄色与低纯度的蓝色红色搭配,利用纯度差异,使服装整体繁而不杂。这些搭配方式,都是现代设计师可以借鉴学习的。

图7 《天女散花》剧照

图8 《凤还巢》剧照

5 结语

近年,有新的服装设计趋势在中国成长——把传统文化的元素应用在现代女装设计中。将秦腔头饰元素融入到现代女装设计上,带给服装设计者更多的灵感,对秦腔头饰元素进行系统研究,将其运用到现代女装款式设计、图案设计、色彩设计中去,使秦腔头饰元素成为当代女装创新的亮点之一。

猜你喜欢
头饰女装秦腔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女装流行面料
女装风格与细节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
头饰类恐龙
女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