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椎弓根旁入路BFMCs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

2022-12-30 10:29王志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网袋穿刺针单侧

王志军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属于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常见类型,多发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胸腰椎部疼痛及活动受限[1]。目前主要的手术治疗手段为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该手术方式可通过输注器将骨水泥推注至伤椎位置的球囊内,实现恢复椎体高度、减轻疼痛的目的,但因球囊生物相容性较差,易导致骨水泥渗漏,增加再骨折风险,故效果欠佳[2]。单侧椎弓根旁入路骨填充网袋(BFMCs)椎体成形术是在PKP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将球囊替换为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骨填充网袋,可能有助于减少骨水泥渗漏风险,降低再骨折发生率[3]。基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进行相关研究,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4]中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诊断标准;(2)有明确外伤史,为新鲜骨折;(3)伤椎数量≤2个;(4)伤椎椎弓至少有一侧是完整的;(5)椎体压缩范围25%~75%;(6)均进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病理性骨折;(2)伴随脊髓和神经压迫症状;(3)年龄<60岁;(4)失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球囊组38例,男14例,女24例;年龄60~85岁,平均(72.84±8.74)岁;骨密度T值-3~-2.5,平均(-2.73±0.21);骨折椎体:胸段2例,胸腰段26例,腰段10例。网袋组38例,男15例,女23例;年龄60~85岁,平均(73.19±8.55)岁;骨密度T值 -3~-2.5,平均(-2.75±0.20);骨折椎体:胸段1例,胸腰段25例,腰段12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由同一组医生为两组进行手术,患者取俯卧位,垫高胸部及髂部,悬空腹部,伸展脊柱,复位骨折。采用日本(株式会社)东芝生产的X线诊断系统(型号DBX-6000A)寻找伤椎,标记椎弓根体表投影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进行手术。术后行常规抗骨质疏松、抗感染等治疗,2~3 d后佩戴护腰带下床活动。

球囊组予以单侧椎弓根入路PKP,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局麻后,穿刺针到达右侧/左侧椎弓根突出部外上缘2/10点钟位置后,继续沿椎弓根方向刺入,到达受伤椎骨的前1/3。调整好穿刺针后,放置球囊扩张器,在球囊中缓慢注入造影剂,并注入制备好的骨水泥,待骨水泥凝固后取出工作通道。

网袋组予以单侧椎弓根旁入路BFMCs椎体成形术,具体操作如下:局麻后,使用穿刺针到达右侧/左侧椎弓根突出部外上缘2/10点钟位置,向外移动2~3 mm,根据透视确认穿刺针与椎弓根平行,之后将穿刺针调整为经横突外侧进入,侧位透视示穿刺针抵达椎体前1/3处,正位透视示穿刺针超过中线。取出穿刺针芯,放入工作套筒内。把实芯骨沿工作套管放入受伤脊椎的前中部,取出部分骨组织,拔出骨钻,将Mesh-Hold充骨网袋沿工作套管放入椎体适当位置,并连接1个加压注射器,在网袋中缓慢注入拉丝阶段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术中持续观察X线透视结果。当骨水泥填充网袋并向外渗入椎体,弥散良好且椎体高度较术前恢复时,停止注射,固化后取出工作套筒。

两组均观察至出院,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手术情况、腰椎恢复情况及再骨折发生率。(1)手术情况:记录两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充盈度优秀率、骨水泥渗漏率。其中骨水泥充盈度优秀是指骨水泥填充程度>50%。(2)腰椎恢复情况:手术前及术后3 d、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胸腰椎疼痛情况,该评分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5]。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腰椎功能,该量表分值为0~50分,分值越高,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6]。采用X线检测两组伤椎Cobb角及前缘高度评估两组患者胸腰椎形态恢复情况。(3)再骨折发生率:随访期间,观察两组发生再骨折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网袋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球囊组,骨水泥充盈度优秀率(84.21%)高于球囊组(60.53%),骨水泥渗漏率(2.63%)低于球囊组(2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2.2 两组腰椎恢复情况对比

术后3 d及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较术前降低,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腰椎恢复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腰椎恢复情况对比(±s)

组别 VAS(分)ODI(分)术前 术后3 d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3 d 术后6个月网袋组(n=38) 7.63±1.14 3.64±0.94* 1.86±0.53* 42.43±4.29 23.45±5.18* 13.19±2.94*球囊组(n=38) 7.60±1.20 3.72±0.88* 1.91±0.56* 41.31±4.37 22.14±5.22* 13.58±3.11*t值 0.112 0.383 0.400 1.127 1.098 -0.562 P值 0.911 0.703 0.691 0.263 0.276 0.576

表2(续)

2.3 两组再骨折发生率对比

随访期间,无一例失访。网袋组再骨折发生率为13.16%(5/38),低于球囊组的34.21%(1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9,P=0.031)。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因椎体骨密度、骨强度降低而在外力作用下导致的胸腰段骨折[7]。临床上常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KP治疗该疾病,有助于恢复伤椎高度,矫正畸形,减轻疼痛[8]。但有研究表明PKP有较高的骨水泥渗漏风险,会增加骨水泥注入量,也不利于手术安全[9]。单侧椎弓根旁入路BFMCs椎体成形术可利用网袋内骨水泥的液体压力支撑起受伤椎体,恢复维持椎体高度,同时因骨填充网袋材料属热塑性聚合物树脂类,生物相容性较好,可能有助于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减少骨水泥注入量,维护手术安全[10]。

在本研究中,网袋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球囊组,骨水泥充盈度优秀率(84.21%)高于球囊组(60.53%),骨水泥渗漏率(2.63%)低于球囊组(2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单侧椎弓根旁入路BFMCs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有助于减少骨水泥注入量,提高骨水泥充盈度优秀率,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可能的原因是椎体受压时常伴有骨皮质皱襞、破裂,骨小梁等微组织破坏,进而发生骨折裂隙,在椎体成形术中,流体型骨水泥会在压力下从骨折处渗漏到椎体外部[11]。PKP使用可膨胀球囊在受伤椎骨内形成骨包膜,降低骨水泥的推动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骨水泥渗漏风险,但球囊在打开受压椎体时也可使骨折裂隙与外界相通,而骨水泥无序弥散时可控性差,会显著增加骨水泥渗漏率。BFMCs椎体成形术可通过填充网袋提高骨水泥弥散时的可控性,在支撑受压椎体的同时,将外周弥散的骨水泥与骨小梁等机体微组织充分锚固,修复骨折裂隙,提高骨水泥充盈度优秀率,增强受伤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在本研究中,术后3 d及6个月,两组VAS、ODI评分、伤椎Cobb角较术前降低,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周建等[12]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单侧椎弓根旁入路BFMCs椎体成形术与PKP在恢复腰椎情况上效果相同。可能的原因:首先,椎弓根旁入路使穿刺针以更大的摆动角度达到伤椎处,使骨水泥均匀分布在伤椎内。其次,BFMCs椎体成形术骨填充网袋原理,与PKP膨胀球囊原理类似,可对网袋内的骨水泥施加液体压力,以扩张受伤椎体,恢复椎体正常高度,减少骨折线微动刺激椎体内神经,减轻疼痛,并利用持续注入骨水泥时产生的压力有效维持椎体高度,防止骨填充网袋退出时椎体回缩,进而达到矫正椎体后凸畸形,提高受伤椎体机械稳定性,改善疼痛症状的目的。

在本研究中,网袋组再骨折发生率(13.16%)低于球囊组(34.21%)(P<0.05),说明单侧椎弓根旁入路BFMCs椎体成形术有助于减少再骨折发生率。可能的原因是骨填充网袋主要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交织而成,生物相容性良好。BFMCs椎体成形术中,因注射压力逐渐升高,骨水泥会沿骨填充网袋逐渐渗出,由于骨填充网袋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特性,骨水泥可在受伤椎体处形成中心压力高、外周压力逐层下降的压力分布模式,进而提高骨水泥弥散时的可控性[13]。之后外周骨水泥根据骨填充网袋成型,多呈犬齿状,与骨小梁等组织构建锚定框架,修复骨折裂隙,使受伤椎体恢复正常力学性能,降低骨水泥与骨间的剪切力,从而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再骨折发生率。

综上所述,单侧椎弓根旁入路BFMCs椎体成形术可改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矫正伤椎畸形,但与PKP相比,有助于减少骨水泥注入量,提高骨水泥充盈度优秀率,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减少再骨折发生率。

猜你喜欢
网袋穿刺针单侧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更正声明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饲料粗纤维快速测定方法在生产中的应用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无菌棉签按压法拔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针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骨填充网袋在治疗kummell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