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蔡叶昭:22岁成为世界技能大赛烘焙冠军

2022-12-30 04:56青山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母校面包大赛

青山

“95后”蔡叶昭(图1),曾于2017年前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并以优异的表现斩获烘焙项目的冠军,打破了以往西方国家包揽该项目冠军的历史。此外,他2018年荣获中国焙烤食品协会“全国烘焙名匠”称号,并荣获江苏省“个人一等功”;2019年荣获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高级专业讲师”职称及“一级高级技师”称号;2020年担任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烘焙项目裁判;连续担任第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性项目指导教练。荣誉加身的蔡叶昭并没有因此而志得意满,他毅然回到培养他的母校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践行初心,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四处打工,在迷茫中跨入西餐学院学技

1995年,蔡叶昭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蔡叶昭被父母接到无锡上学,由于基础差,转校后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十分理想。

初中毕业后,对学习颇感吃力的他主动对父母提出不想再继续读书,希望能够早日外出打工挣钱,为家里减轻负担。父母理解了儿子的想法。于是,蔡叶昭离开学校,正式步入社会。两年间,他做过流水线工人,也端过盘子。

2012年,蔡叶昭决定学一门手艺。爸妈得知儿子的志向时,希望他能学习机械和理发之类的技术。但一个偶然的时机,蔡叶昭的表哥向他的推荐了自己学习西点西餐制作的母校,并告诉他“只要掌握一门技能,就可以自强自立”。表哥在学校努力学习掌握技能后,回家后开了一家蛋糕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给了蔡叶昭很大的触动,他决定做自己喜欢的事。

有志者事竟成,主意已定的蔡叶昭来到表哥的母校,他夜以继日地学习蛋糕裱花,和蔡叶昭一批学习的有近600名学生,他是最小的,也是最努力的那一个,别人下课都去玩耍,他却一直在训练,常常练到凌晨,学习的日子很是辛苦,但他很开心。在这个过程中,蔡叶昭超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灵性赢得了学校老师的夸赞,这让他在其中感受到了读书时从未感受过的自信。

“一方面是真的想学本领,另外也有一定的天赋。”毕业后,蔡叶昭在无锡当了一名蛋糕裱花师,每月能拿四五千元的薪水。这对于不到20岁的他来说,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收入了。因为工作的关系,这期间蔡叶昭对面包烘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父母获悉儿子放弃高薪待遇的裱花师工作,从头开始学习烘焙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十分支持。可是,目标明确的蔡叶昭还是毅然决然地辞掉了蛋糕裱花师这份颇有“钱”途的工作。他径直回到学院从头学习烘焙技术,从师傅级别降到学徒角色,月收入也从5 000多元降到1 000多元,还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但蔡叶昭丝毫不在意,做面包师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抉择。

凭借着兴趣,放弃高薪精进烘焙技艺

面粉、水、鸡蛋等最简单的食材,通过指端施加的“魔法”竟然能够揉捏出那么多的种类,他做出的面包样式精巧别致,很快得到了师傅们的认可和赞许。这份鼓励,让蔡叶昭更加充满自信心、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技能。(图2)

在揉搓面粉、捏制面包过程中他发现了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一小时醒发的面团和两小时醒发的面团完全不同;每次面粉温度不同,心情不同,做出的口感和风味也是不一样的……在蔡叶昭眼中,每一块面包都充满生命与灵气。制作面包不仅仅要求工艺和手法的娴熟,更多讲究的是食材的精选。揉制面包的过程虽然有点累却令人感到快乐,他被这个充满魔力的美食诞生过程深深地吸引住了。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裱花师蔡叶昭转行做面包师之后,优异的面包技艺和表现让他升职成为主管,而当时年纪尚小的蔡叶昭却觉得自己并不合适。辞去主管职务后,他辗转来到上海,在一家法式面包店里面工作,接触的是欧式、法式的面包,他每天默默无言,一心扑在面案前埋头苦干,尽情地享受着烘焙带给他的快乐。(图3)

幸福是一种能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自由。什么样的温度最合适,什么样的力度口感好,蔡叶昭都在默默揣摩,没有人要求他去提升烘焙技术,他却默默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越努力越幸运,机遇就在他每天的苦练中向他走来。

2016年,在面包行业打拼了3年之久的蔡叶昭已成长为技术不错的烘焙师傅,每月有着稳定且可观的收入。一天,蔡叶昭意外接到了母校老师的电话,想让他代表学校参加一个面包比赛,这让蔡叶昭很心动。但要参加这样的比赛,必须全身心投入训练,才有可能通过层层选拔,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的大赛。

为了心中的梦想,蔡叶昭决定放弃当下安稳的工作,再次选择回到母校精进烘焙技艺。然而,这个选择又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做面包去打比赛听起来太不靠谱了。但蔡叶昭觉得这是他提高自身见识、提升自己技术的最佳机会。于是,他瞒着父母,辞去工作,去了苏州准备比赛。训练很累,蔡叶昭每天揉面粉、烘焙的用时长达十几个小时,往往在每天的训练结束后,沉浸在美妙的烘焙世界中的蔡叶昭才会察觉到自己双腿的酸痛。就这样,蔡叶昭凭借超强的毅力以及对烘焙的热爱,反复练习,反复修正,不斷自省,不断超越。(图4)

蔡叶昭夜以继日地刻苦练习精进技艺,通过自己3个月的努力,拿下了江苏队参加全国赛的名额。5个月后,他又拿到了国家队的入场券和全国技能大赛的第一名。

蔡叶昭根本没想到这个世界技能大赛等同于奥运会,须层层选拔。经过全国的比拼后,最终有9人进入国家队,之后9进5,5进2,2选1,选出的最佳选手要去参加欧洲的挑战赛,最后才有资格代表中国去参赛。

不忘初心,夺冠后回学院培养烘焙人才

酷暑季,由于屋内要进行连续的高温烘焙,即使开着空调,温度依旧会很高,蔡叶昭每天除了要和许多面粉外,往往还要经过打面、整形、烘焙、装饰等工序,这些时间加起来可能会长达十几个小时,他时时都在炽热的烤箱旁忙碌,体能上的消耗让他好几次濒临崩溃的边缘。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9位佼佼者中脱颖而出的他,赢得了代表中国队到阿布扎比出战的资格。

2017年,出征阿布扎比,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比赛中,蔡叶昭主题为“阿布扎比”的艺术面包,由100多个“零部件”组合完成,有海龟、贝壳、船舵、水母、麦穗、稻草等多种元素。“我的作品就像自己爱上面包的经历,虽然经历很艰难,但从未放弃。海龟象征面包最初是从西方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而我們也漂洋过海来到世界大赛的舞台,再把中国的烘焙技术展现给全世界。”蔡叶昭说。(图5)

一路走来,蔡叶昭所付出的努力和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尽管叶昭身上有股锐气,但当他第一次登上万众瞩目的世界顶尖级赛场,面对那么多裁判与观众,他心里仍旧感到很紧张,“我第一场比赛就被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裁判劝我放弃,当然我最后还是参加了比赛。”蔡叶昭这样说道。

4天的比赛结束,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在领奖台上冉冉升起,蔡叶昭不负众望地夺得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的冠军。当国旗披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蔡叶昭哭了,是无数日夜超乎寻常的刻苦训练,成就了此刻的成功。

然而,世界冠军并不是蔡叶昭的最终目的。他坦率地说:“我只是想做一个简简单单的面包师,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爱面包,我要与面包终生为伴。”(图6)

夺冠后,蔡叶昭完全可以入驻最好的西餐厅,拿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薪。然而,蔡叶昭不忘初心,毫不犹豫选择回母校当一名烘焙老师,他想用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告诉每一个迷茫的年轻人,我们是可以通过专注自己的技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保持内心的热爱,努力去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平凡的岗位也能有不平凡的成就,每一个微小的我们都能创造时代的伟大。

蔡叶昭的工匠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烘焙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蔡叶昭眼中,“守艺人”不仅要始终如一,更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来传承技艺、传承文化,让中国烘焙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图7)

从教以来,蔡叶昭带领学员相继斩获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铜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金牌。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1年举办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被延迟了,蔡叶昭的脚步却没有停下,带领的学员几经角逐,已有3位成功进入国家队选拔赛。不久的将来,他将继续带领新一代中国烘焙匠人踏上冠军卫冕之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汪愉翔)

猜你喜欢
母校面包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告别母校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母校情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好吃”的面包灯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面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