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022-12-31 11:30黄绵松
科海故事博览 2022年33期
关键词:成本建筑工程材料

黄绵松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建筑行业发展极为迅速,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当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往往忽视了重要的细节,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中质量问题频发。质量才是建筑工程首要关注的要点内容,如果无法保障质量,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将如同空中楼阁。为了能够使建筑行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质量管理,加强管控力度,积极地落实各项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这样才能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石保障,同时也是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的基本保障。

1 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积极影响

建筑工程一旦完成基本施工工序之后,后期只能进行维护而不能随意改造或者是重建,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过程当中,为某些特别的因素而造成质量问题的发生,很难用最低成本消耗又具有较高效率的施工方法进行修复,而且如果面对的质量问题较为严重,整个建筑工程将会迎来无法验收的严重后果,这样的后果使建筑单位以及投资者和业主都会承受非常严重的损失。

建筑工程是复杂程度较高的综合性工程,单个建筑项目的地点以及环境不可更改,但建筑单位在投资建筑项目的时候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会综合考虑不同项目之间的需求而考虑成本投入,在多线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想能够做到更高效的质量控制,就需要建立起科学而规范的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才能够在不同的项目中间维持好质量管理的平衡。

建筑工程通常很难完成批量生产,这是因为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及人力成本巨大,无法达到量产的基本要求,而且不同的建筑项目业主的需求有所不同,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的过程中,很难用统一的模板,只能根据不同的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来建设起适合自身的管理体系,这样也是最能够保障施工质量的方式[1]。

建筑工程所需要涉及的方面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全面掌握,这也为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施工管理与施工质量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落实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也是工程安全以及质量的基本保障。而施工质量则能够反过来体现出工程管理的情况和基本价值,因此管理及施工质量两者都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石。

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要想能够为安全施工提供坚实的保障,就一定要对工程施工建设加强重视,重视工程管理工作,同时落实好质量控制的基本措施。

2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遇到的主要阻碍

2.1 材料与设备问题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最为明显的质量问题就是材料以及设备的质量管理问题。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涉及范围较广,重要环节较多,人员参与数量庞大,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是十分常见的,而材料与设备问题则是所发现的众多质量问题当中较为明显的一种。如果所运用的建设材料的质量在不符合国家质量规定标准的情况下进入了建设场地内部,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进行估量的。通常都是因为建筑单位为了减少施工成本,选用材料性价比不高,或者是不对材料质量进行基本检测,在购买材料的过程当中弄虚作假,不考虑材料本身的质量品级,导致劣质材料投入施工当中,从而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2]。

设备质量合格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当中的基本要求,使用合适的机械设备,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能够保障其施工的基本安全。因此,对于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必须要定期做好检测,及时地进行调试和维护,才不会出现机械设备的故障,从而影响到工程的进程以及工程施工的基本质量。但往往因为对机械设备使用的不重视,使用方法不恰当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施工中出现一些质量安全问题。

2.2 工作人员问题

工作人员是保障工程建设正常进行的基本因素,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现在主要面临的影响施工质量的人为方面的因素在于,有些工作人员本身可能没有拥有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面临一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施工环节时,自身的能力较难胜任。当然这也与施工单位对于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视程度有关,所选择的施工团队的质量水平是否有提前做好考察,是否有进行行业内部的比较,择优录取[3]。与施工人员自身操作的规范程度有关,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没有按照工程建设的标准来进行规范操作,也会导致后期质量验收的过程中发现有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这些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的推进也有很大影响。最后也和管理人员有一定关系,管理人员对基层工作人员没有做到专业督促和监管,对于质量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2.3 制度问题

施工管理制度是基本的行事准则,也是考察工作人员工作水平是否达标的基本参考,只有有效的工作管理制度才能够发挥出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督促工作人员重视自身的岗位工作内容,减少问题的发生。但往往管理制度中的责任并没有落实到个人,也就导致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缺少规范的约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导致建设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在事故发生后,由于责任制度的不明确,还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4]。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所采取的管理方式较为类似,最为常用的就是分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但这种模式往往不能够很明确地划分出个人的管理范围以及个人所需要承担的管理责任,这也为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

2.4 成本问题

成本是施工单位最为重视的部分,要避免成本的浪费,让所有的投资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了更加合理地进行成本的配置和投入,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提前做出一定的预算。但往往正式开展施工建设知识,在生产环节所投入的预算往往没有按照方案进行,还是出现了较多的成本浪费现象,导致企业最终所能收获的经济效益是不符合预期的[5]。

3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落实材料与设备质量管理

在进行材料购买的初期就需要提前考虑好质量以及价格。首先必须确保所购买的材料是符合国家质量规定要求的,在市场中进行多方比较,选择性价比最优的材料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要选择合规的购买渠道进行购买,不要从非法的购买渠道去购买价格较低的材料,这样很难保障材料的质量安全。在购买材料的时候,对于所选定的供应商家,还需要查看其厂商的营业资质以及材料质量检测报告,确保渠道正规以及材料质量过关,才可以完成购买手续,对于售后管理方面也要提前做好考虑,避免出现后期出现质量问题。材料进场之前也要进行抽样检测,反复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以及质量标准,一旦发现材料在抽样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立马退回厂家并且重新协商运一批新的材料,直到确保每一批次的材料都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在这个过程当中,监督人员一定要发挥好监督作用,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6]。

3.2 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最后一道质量安全保障的防线,也是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是否达到了验收的标准,不仅和建设环节息息相关,也和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关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一定要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落实好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建筑建设工作人员的管理一定要重视起来。最好能够实行个人责任制,也就是将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责任衣物分配到每一个部门以及每一位主要负责人身上,进行分层管理更加适合规模较大的以及参与人数较多工程项目。每一层次的负责人都有一定的管理职责,在不同环节内出现施工质量问题,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主要负责人,由负责人出面解决问题,及时完成处理才能够减少损失。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的过程当中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会在制度的鞭策下体现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奖惩制度更加能够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工作,如果因为个人的原因使建筑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是蒙受了重大损失,工作人员将会被予以辞退。或者因为个人利益,而在材料质量或者是人员安排上动手脚,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问题,企业也将按照管理制度规定,严肃进行处理,以避免后续再有同样的错误发生[7]。对于个人表现突出,为把控工程施工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员工,企业要进行积极的奖励,不仅是在精神上进行鼓励,物质上也能够有一定的体现,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够认真努力,积极负责,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落实好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推动管理制度的完善。

3.3 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无论是因为管理工作的失误,还是因为质量问题的影响,只要发生了安全事故,就一定会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进度以及质量安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工作人员上岗前一定要进行的一项培训项目就是安全管理培训,在正式上岗之后,还要定期进行安全会议和安全培训,确保不会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

同时,一旦发现工作人员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当以及不正规的行为,比如说不戴安全帽进入施工场地,或者是在精神疲劳的情况下连续长时间进行高强度工作,都要由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劝阻和提醒,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当然,提升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施工技术以及各行各业的施工标准都在不断地提高,必须要求工作人员的个人技术水平能够符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些针对性更强、要求更高的项目,就要提前做好专业人才的招聘,避免由于个人技术能力不达标而引发施工质量问题。

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工作人员能够将自身的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具有大局观念,拥有责任意识,能够重视工程建设,这样才能为质量控制做出一定的贡献[8]。

3.4 科学控制施工成本

建筑施工单位为了在完成施工项目之后能够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但是又不能够损伤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提前做好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让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成本机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建设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合理地分配成本,做到合理使用,这样能够达成成本预算的基本要求,后期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也能够保障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是减少成本投入的好手段,同时对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4 结语

建筑企业在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需加大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把控,但是在这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难题和挑战。因此,企业应在能够确保施工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施工效率,做好成本管理,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的基本效益,重视工程管理工作,加大监督力度,落实好各项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发挥出企业自身的基本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成本建筑工程材料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