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思政”背景下的生药学课程思政“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2-12-31 12:41匡双玉匡稳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生药学生药中医药

匡双玉,匡稳定,盘 捷,游 咏,李 熠*

(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2.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各高校要全面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切实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及努力提高各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课程思政的提出深刻贯彻了“立德树人”这一重要的综合教育理念,将各类课程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并行,相辅相成,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强调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身,通过引导和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髓,促使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从而为我国新时代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2]。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中的瑰宝之一,佑护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和复兴,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方法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老的哲学智慧。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一方面不仅可以为振兴我国中医中药的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牢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生药”一般指的是来自生物的药物,生药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根据我国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它是一门研究生药的来源、生产加工、鉴定和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组织和开发医疗用途、对生药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科[4]。生药学所研究的对象大多是中国传统医药学所涉及的中药、中医药典籍或其他相关资料中记载的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的药物,而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本身又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辨的哲学思想、人文理念相生相辅,一脉相承,可以说中医药本身就带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在生药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教育相关内容,不但能凝聚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生药学专业知识的兴趣,也能促使学生从专业角度感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人文素养。这样可以突破单一专业知识结构的局限性,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水乳交融,反过来也提升了专业知识的教学效果[5]。在课程思政建设具体过程中,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用创新思维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谋求新方法、以新方法推动新发展,用新发展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生药学课程教学的全面创新,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正在进入以“使用者为中心、以云端为载体,强调整体规划的全新阶段”,也推动了全国师生相聚“云端”的教育实践。“云思政”的思政教育模式正推动着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变革。因此,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需紧扣时代特点、课程本身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不断创新改进,才会有生命力,同时教学内容要突显思想性、现实性、针对性。本文拟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以及理论研究与线上教学的实际经验,通过挖掘云思政教学元素、建设和优化思政数字化教学资源、改革生药学课程评价体系、加强产学研过程全面渗透、构建“五位一体”的生药学思政教育教学新模式等方面展开探讨,为药学专业人才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改革与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与支持。

1 深度挖掘、提炼和整合生药学“云思政”教学元素

通过深度分析生药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从经典国学文化、中医药学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历史中(如文字演变、古文学诗词、名著、中医药典籍、古代名医典故)中提炼符合时代要求的、注入新内涵和新内容的元素材料。通过在线课程教学的实践,促进课程中“云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并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拓展教学内容。遵循侧重性、适度性、目的性和关联性原则,通过链接名医个人故事、生药前世今生、“古药”今用、药名诗词赏析、药名联与药名谜、古诗词名句中的生药等传承国学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激励学生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将祖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达到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目的。

2 建设和优化生药学思政教育数字化“云资源”

思政教学元素的资源形式应做到多样化、碎片化、网络化和移动化、紧密结合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扬与社会热点问题[6]。从医患关系、临床药物实验和药物研发、临床诊疗伦理、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滥用、中医传承等社会热点问题为思政元素、思政教学案例等提炼来源;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载体,资源种类可用视频、音频、图片、成语典故、自拍短视频、漫画、案例、文献报道、动画演示、推荐电子书籍等多样方式构建丰富的课程思政“云资源”的立体化资源库,拓展知识领域,全面达成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通过新颖的教学设计,让生药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活起来”“动起来”;通过网络慕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在线讨论学习交流云空间,虚拟教学互动平台,移动学习平台等多个模块无缝衔接,协同发挥作用,为“云思政”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课程思政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线上“云思政”与线下课堂教学合理衔接,提升生药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为新时代信息化教学的立德树人教育提供良好的借鉴。

3 加强产学研实践过程中思政教育的全方位覆盖和渗透

生药学课程的基本学习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鉴别生药的真伪优劣。药材和人民的生命安危、健康息息相关,要不断增强练就火眼金睛、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本领,掌握好生药学知识,把严质量关,增强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污染霉变、染色增重、硫黄过度熏蒸等中医药材的非法初加工、乱加工等行为,严格规范生药炮制、制作流程标准,为老百姓把好守护健康的大门。

生药来源于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和动物,应合理引用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法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及资源合理利用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意识,实现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新技术新方法如现代药理学的方法与分子生物学不断引入中医药研究领域,新学科技术逐渐融合于现代生药学的科研和产业开发中,要注重挖掘生药学产学研实践过程中的科研匠心精神、诚信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中医药宝库的民族自豪感、生药资源开发与保护与环保理念相融合等诸多方面的思政教育结合热点,做好思政教育的全方位、多方面覆盖。

4 将思政教育纳入生药学课程培养目标、教学效果评价和考核体系中

修订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增设生药学思政教育的学习效果评价指标或比例,将思政教育内容纳入生药学整体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之中[7]。如通过构建智慧化教学平台,利用大数据统计和分析学生课程思政的学习行为痕迹和模块内容,纳入形成性评价指标,做到良好的促学、督学和反馈作用。全面考核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和实践感悟的学习效果,将课程思政考核有机融入学生平常的学习行为中,鼓励学生参与思政教育资源的收集和制作工作如自制短视频、制作慕课、采集生药标本、收集相关视频、漫画、图片、动画、文献资料、案例报道、“暑期三下乡”、“野外实习勘察”等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将其纳入生药学课程成绩的形成性评价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将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结合网络学习跟踪情况进行评定,按比例计入本门课程的总成绩。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以及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

5 构建“五位一体”的生药学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构建线上与线下混合、理论与实践互补、课前、课中与课后相衔接,产学研贯通、数字化资源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五位一体”的生药学思政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即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整合富含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课前实施“云思政”导入课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前关注;“云思政”的教学导入要与线上、线下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契合匹配以便合理切入。课中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里育人要素要嵌入,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热点、产学研实践过程及科研成果转化等相结合,将课程思政元素渗透入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全过程[8];课后“云思政”要延伸纳入课后习题或思考中,引入课后阅读以及线上案例讨论等方式将思政教学效果引入课程考核评价,将学习中“课程思政”元素内化为课程体系内容。

综上所述,生药学课程是药学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主干课程之一,同时也是药学专业中体现学科双重属性(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联系最紧密、影响最深刻和最直接的交叉学科之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新时代的发展对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结合云思政,构建生药学课程思政“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能帮助教师确实有效真正实现“三全育人”,做到立德树人,为培养符合我国未来医药发展需要的高质量药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生药学生药中医药
基于偏振光显微镜与λ波长补偿器联用在生药显微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民族药柳兰的生药学鉴别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
长花忍冬生药学初步研究
生药学教学中关于“主动学习”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