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赠杖”文化及其诗歌书写

2022-12-31 20:11曹世瑞
关键词:斑竹杜甫

曹世瑞

(山东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唐代很多诗歌涉及物质馈赠,如李白《酬张司马赠墨》、杜甫《园人送瓜》、韩愈《郑群赠簟》、白居易《以镜赠别》等。这些诗不仅描写了唐代丰富的物质生活,处处闪耀着温暖的人情,而且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与交游情况。唐诗中出现的馈赠之物有很多种类,包括日用器物、茶酒食品、文房四宝、花卉、药物等,但其中出现最多的是“杖”。检索《全唐诗》,以赠杖或感谢别人赠杖为题材的诗歌有三十余首,数量最多。唐代文人的馈赠佳品是“杖”,实在令人诧异也耐人寻味。唐诗中数量颇为可观的“赠杖”诗,目前还未引起学者们广泛关注。笔者以三十余首唐代“赠杖诗”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唐诗对“赠杖”的文学书写,并结合“杖”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寓意,探讨唐代赠杖诗反映出的对衰老的吟味、对闲适之情的抒发以及仙佛释道的书写等主题。

一、唐前杖文化及文学书写

杖,这个似乎不太适合入诗的意象,其实很早就进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而且占有重要地位。以杖为题的诗词以及杖赋、杖铭等文学作品举不胜举。《古今图书集成·杖部》收录有关杖的诗赋、记事、杂录将近二万字,也仅是择其要而已,远非全部。根据“搜韵网”检索,中国古代以“杖”为主题的诗歌(包含诗、词、曲、偈、颂等)有757首。若统计诗句中有“杖”字的诗歌,则有16706首,足见以杖为题的文学作品数量之多。

中国历史与文学作品中拄杖的人物形象,可以排成浩浩荡荡的队列,这其中有我们熟悉的《论语》中的荷蓧丈人、负手曳杖的孔子、 杖头挂钱的阮修、负杖肆游的陶渊明、竹杖芒鞋的苏轼,等等。排在这个队列最前面的,大概要数传说中的夸父。《山海经》:“夸父与日竞走,渴饮,河渭不足,北走大泽。未至,道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这个打头的人不是垂垂老者,而是顶天立地、与日逐走的伟丈夫,他手中的杖也不寻常,随手一掷就幻化成了无边的桃林。可是夸父之杖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并没有太多回响,引起更多回响的是文人之杖、贤者之杖,比如原宪的藜杖。原宪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一生安贫乐道。《庄子》说原宪身居陋室,子贡肥马轻裘来见他,而原宪穿得破破烂烂,“杖藜而应门”。拄着藜杖的贤者形象深深打动了后世文人的心灵,“藜杖”也成为常见的诗歌意象,《全唐诗》中出现“杖藜”或“藜杖”有近百处,仅杜甫就有二十首诗写到“藜杖”。

唐代之前已有多首咏杖的诗歌。现存最早以“杖”为题的诗歌是传为孔子所作的《曳杖歌》:“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2]119据《礼记·檀弓上》,此诗作于孔子去世之前七日。夜里孔子做了一个不祥的梦,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梦醒后的清晨,孔子“负手曳杖,消摇于门”,唱了这样一首《曳杖歌》,以泰山的倾颓和梁木的毁坏比喻哲人之将死。此处值得注意的是“负手曳杖”一词,“曳杖”即拖着拐杖。有杖却未扶拄,而是背着手拖在身后,再加上“消摇于门”一词,似乎身体还康健。孔子此时作歌预言自己的将死,并于七日后应验,无怪乎东汉郑玄对《曳杖歌》的注解是“明圣人知命”[3]。

三国魏晋时期的曹操、阮籍、嵇康、郭璞等人都在诗中写到过“杖”,而这一时期与“杖”最有缘的诗人是东晋陶渊明。陶渊明的诗中屡现“杖”字。如《和刘柴桑》“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4]67;《与殷晋安别》“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4]74;《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4]90;《归去来兮辞》曰“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4]197;等等。另外,陶诗中还有与“杖”同义的“策”与“扶老”,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中的“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4]83,《归去来兮辞》中的“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4]197。有学者专门研究历代陶渊明的画像,发现现存宋元以后的陶渊明画像都是“持杖行走”的形象,无一例外都手持拄杖[5]。可见,在后世文人心目中,陶渊明的形象是与“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除诗歌外,唐前还有多篇杖铭、杖颂和杖赋。如刘向《杖铭》曰:“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彊,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都蔗虽甘,殆不可杖,佞人悦己,亦不可相,杖必取便,不必用味,士必任贤,何必取贵。”[6]说杖有扶人之德,并进一步以杖比喻贤人,以杖的选择比喻人才的选择。除此之外,西晋张华、傅咸、张翰等也都作有杖铭。

值得一提的是,南朝出现了两首“赠杖诗”,分别是到溉的《饷任新安班竹杖因赠诗》和任昉的《答到建安饷杖诗》。二诗为一赠一答,到溉赠任昉一枝斑竹杖并赋诗一首,任昉收到斑竹杖后作诗以答谢,开启了唐代赠杖诗之先河。

二、唐赠杖诗对衰老的吟味

杖有扶老之义,《礼记·王制》载:“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2]208周代还有向长者赠送拐杖以示尊老的制度, 《礼记·曲礼》曰:“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赐之几杖。”[2]100可见“杖”意象始终与衰老分不开,因此对衰老的吟味是唐代赠杖诗最常见的主题。例如,齐己的《谢人惠拄杖》曰:“何处云根采得来,黑龙狂欲作风雷。知师念我形骸老,教把经行拄绿苔。”其《谢道友拄杖》也提道:“持来未入尘埃路,乞与应怜老病年。” 张籍的《酬藤杖》曰:“病里出门行步迟,喜君相赠古藤枝。倚来自觉身生力,每向傍人说得时。”[7]

再以杜甫的《桃竹杖引赠章留后》为例,其诗曰:

江心蟠石生桃竹,

苍波喷浸尺度足。

斩根削皮如紫玉,

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开一束,

满堂宾客皆叹息。

怜我老病赠两茎,

出入爪甲铿有声。

老夫复欲东南征,

乘涛鼓枼白帝城。

路幽必为鬼神夺,

拔剑或与蛟龙争。

重为告曰:杖兮杖兮,

尔之生也甚正直,

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

使我不得尔之扶持,

灭迹于君山湖上之青峰。

噫!风尘澒洞兮豺虎咬人,

忽失双杖兮吾将曷从?[7]

这首诗是杜诗名篇,钟惺的《唐诗归》评曰:“调奇,法奇,语奇。”“章留后”指梓州刺史章彝[8]。此诗写章彝在聚会时以桃竹杖遍赠宾客,珍贵的桃竹杖令满堂宾客惊叹。全诗想象瑰奇,以“江妃水仙惜不得”“鬼神夺”“蛟龙争”极写桃竹杖之贵重。此诗作于763年,杜甫时年51岁,其实并不年迈,诗中却写“怜我老病赠两茎”。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可见他健康状况不佳,因而对衰老格外敏感。安史之乱时杜甫43岁,此后的诗作中就常常感叹衰老,自称“老翁”“老夫”“野老”。如756年即安史之乱的次年,44岁的杜甫作《对雪》曰:“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8]69;757年杜甫45岁,逃出长安辗转到达凤翔,作《喜达行在所三首》曰:“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8]75;758年,46岁的杜甫被贬华州,出长安金光门,作《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一作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一首,曰:“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8]96正值壮年,杜甫在诗中却已连连感叹衰老,足见作者对早衰的敏感[9]。相应的,杜甫诗中的“杖”也特别多,杜诗中共有“杖”字69处。以《南楚》诗句“杖藜妨跃马,不是故离群”[8]112为例,写春夏之交南楚风光旖旎,诗人却不愿与友人一同玩赏,唯恐拄着藜杖、年迈的自己妨碍年轻人纵马的欢畅。

对衰老的咀嚼和吟味,也是大历诗歌的特色。蒋寅的《大历诗风》说“战乱的流离之苦过早地消磨了诗人的青春朝气”,三十多岁的卢纶就自称“衰鬓”,“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长安春望》),戴叔伦才三十二三岁就觉得自己开始衰老,对一切都感到空虚无聊,“流年不尽人自老,外事无端心已空”[10]。对衰老的吟味也表现在大历诗人的赠杖诗中。卢纶的《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写道:“玉幹一寻馀,苔花锦不如。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方辰将独步,岂与此君疏!”[7]作者与竹杖可谓形影不离,独步时扶拄,酒醉时倚靠,诗兴大发时以杖为笔向空而书。

三、唐赠杖诗对闲适之情的抒发

“杖”意象虽常与老病相联系,但唐代赠杖诗也并非一味叹老嗟病。吟咏闲适之情反而是唐代赠杖诗中出现更多的主题。许慎的《说文解字》曰:“杖,持也。所以扶持而防倾跌者也。”[11]宽敞的庙堂之上,京城的通衢大道,用不着扶杖;山野林间,乡村的小路,崎岖不平,逼仄难行,才需要借助杖的扶持之力,这是杖的现实功用。在文学作品中,杖也因此获得了与山野、林泉、乡间相联系的品质。诗人拄一根竹杖或藤杖,徜徉在山野林泉,是一种与庙堂相对的姿态,一枝竹杖是诗人借以表达闲适之情的道具。唐代赠杖诗往往以“赠杖”表达对朋友闲适生活的赞许,而答谢别人赠杖的诗往往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志。如张籍的《答僧拄杖》曰:“灵藤为拄杖,白净色如银。得自高僧手,将扶病客身。春游不骑马,夜会亦呈人。持此归山去,深宜戴角巾。”[7]“角巾”是隐士的装束。此诗末句言“持此归山去,深宜戴角巾”,正是表达了作者的归隐之志。又如李嘉佑的《裴侍御见赠斑竹杖》曰:“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7]诗人收到朋友赠送的斑竹杖,非常珍惜,愿持此杖归隐愚谷。“愚谷”在唐诗中代指隐逸之地,诸如“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知老何山是,思归愚谷中”(姚合《书怀寄友人》)等。

“杖”又往往与“游”相联系。诗人携一根拄杖,可步月,可寻春,可“探龙穴”,可“入白云”,闲踏黄叶,留痕青苔,徘徊泽畔,踟蹰泉边。唐代赠杖诗也往往写到或现实或想象的携杖漫游。如齐己的《谢道友拄杖》曰:“攲影夜归青石涧,卓痕秋过绿苔钱。他时携上嵩峰顶,把倚长松看洛川。”[7]“夜归青石涧”和“秋过绿苔钱”是诗人的日常生活,而“携上嵩峰顶”和“把倚长松看洛川”则是来日的计划。谢邈的《谢僧寄拄杖》写道:“窗外冷敲檐冻折,溪边闲点戏鱼沉。他年必藉相携力,蹇步犹能返故林。”[7]此诗写得生动活泼,敲打屋檐下的冰凌和点击溪水中的游鱼,是作者给杖增添的两个有趣的功用。而“他年必藉相携力,蹇步犹能返故林”则是因别人赠杖而生发的归隐故园的愿望。又如白居易的《红藤杖》曰:“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7]高骈的《筇竹杖寄僧》曰:“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寄与沃洲人,闲步青山月。”齐己的《谢人惠梓栗拄杖》曰:“仙掌峰前得,何当此见遗?百年衰朽骨,六尺岁寒姿。雪外兼松凭,泉边待月攲。他时出山去,犹谢见相随。”[7]在上述诗句中都有诗人们携杖漫游的身影,寄托了他们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唐赠杖诗对仙佛释道的书写

仙佛释道是杖文化的另一个侧面。沈金浩认为,老年人拄的拐杖经由长寿的含义而与神仙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就发生了许多仙人与杖之间的故事[12]。比如费长房拐杖化龙的故事。据《后汉书·方士列传》载,费长房学道既成,师傅给他一根拐杖,骑上拐杖须臾就回到家中,将拐杖投入葛陂中就化为一条龙。“掷杖成龙”也成为诗歌中经常用到的典故。前引杜甫《桃竹杖引赠章留后》曰:“杖兮杖兮,尔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使我不得尔之扶持,灭迹于君山湖上之青峰。”正是用了这一典故。

佛家与杖渊源更深。锡杖是佛家一种标志性的法器,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曾告诉众比丘都应受持锡杖。另外,僧人外出云游时也常拄拐杖,与一般人所用的拐杖并无不同[13]。唐代赠杖诗多半与僧人有关,或感谢僧人赠杖,或作者自己就是僧人。唐代创作赠杖诗最多的诗人齐己本就是僧人,他写有五首赠杖诗:《谢人惠紫栗拄杖》《谢道友拄杖》《梓栗杖送人》和《谢人惠拄杖》二首。其中,既有赠别人以杖的,也有感谢别人赠杖的。同是僧人的还有皎然和贯休,他们也写作过赠杖诗,而留有一首赠杖诗的贾岛早年也曾为僧。贯休的《寄拄杖上王使君》曰:“拄杖邻僧与,殊常不可名。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惟宜高处着,将寄谢宣城。”[7]“有乳盘春力”之“乳”,指杖上自然形成的结节凸起。这些盘曲的瘤节是天然的装饰,符合中国古代重朴拙的审美思想。“有乳盘春力”指朴拙的瘤节蕴含春天催发万物之力,与此相对仗的“无心合道情”是指杖的“中空”(无心),正合乎佛法的空性观。此外,皎然的《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曹松的《答匡山僧赠楖栗杖》、高骈的《筇竹杖寄僧》、谢邈的《谢僧寄拄杖》、姚合的《谢韬光上人赠百龄藤杖》、张祜的《答僧赠柱杖》、张籍的《答僧拄杖》等,内容都与僧人有关。诚如姚合在《谢韬光上人赠百龄藤杖》中所写:“闲来杖此向何处?过水缘山只访僧。”

五、神奇产地、珍贵材质与素朴装饰

杖作为实用工具,本身并非贵重之物,但是作为馈赠的礼物,却成为文人品鉴和赏玩的对象。

赠杖诗往往用夸张的手法描述杖的神奇产地,或是高山之巅,或是峭壁深处,或是江心石上,或是瀑布泉边。如前引杜甫的《桃竹杖引赠章留后》描述桃竹的生长地:“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8]桃竹生在江心的磐石上,每日被江水的波浪冲刷浸润,生得如紫玉一般,一朝被砍伐作竹杖,江妃水仙都舍不得。又如李频的《赋得长城斑竹杖》写道:“秦兴版筑时,剪伐不知谁。异代余根在,幽人得手持。细看生古意,闲倚动边思。莫作鸠形并,空将鹤发期。”[7]此杖产地更为神奇,竟然是秦始皇修建长城时留下的余根。陆龟蒙的《华顶杖》曰:“万古阴崖雪,灵根不为枯。”[7]说竹杖产自高山顶万年不化的雪中。曹松的《答匡山僧赠楖栗杖》曰:“栗杖出匡顶,百中无一枝。虽因野僧得,犹畏岳神知。”[7]此诗“犹畏岳神知”与杜甫“江妃水仙惜不得”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山神水仙的不舍,衬托拄杖材质的珍贵。再如齐己的《谢人惠拄杖》写道:“何处云根采得来,黑龙狂欲作风雷。”[7]其《题旧拄杖》又曰:“亲采匡庐瀑布西,层崖悬壁更安梯。”[7]谢邈的《谢僧寄拄杖》曰:“峭壁猿啼采处深,一枝奇异出孤岑。”[7]这些诗歌都重点描写了杖的神奇产地。

唐代的杖有几个著名的产地,一是南诏,一是邛州,一是灵寿。南诏产红藤杖。白居易有两首《红藤杖》诗,其一曰:“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7]裴夷直的《南诏朱藤杖》曰:“六节南藤色似朱,拄行阶砌胜人扶。会须将入深山去,倚看云泉作老夫。”[7]韩愈也作有《赤藤杖歌》,都点明了杖的产地及材质。

邛州位于成都,产邛竹杖,也可写作“筇竹杖”。筇竹质地坚硬却很轻便,有九节,外形美观,很适合做拄杖。齐己的《谢人寄拄杖》曰:“邛州灵境产修篁,九节材应表九阳。”[7]高骈的《筇竹杖寄僧》曰:“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寄与沃洲人,闲步青山月。”[7]《史记》对筇竹杖却有不同的记载,其记载筇竹杖原产自西域的大夏国。《史记·大宛传》载,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14],是否为同一种已无法考证。李商隐的《赠宗鲁筇竹杖》写道:“大夏资轻策,全溪赠所思。”[7]即用《史记》大夏国产筇竹杖的典故。

灵寿县在河北省太行山以东,以产灵寿木而得名。又一说灵寿木产自西域[15]。《汉书·孔光传》载曰:“赐太师灵寿杖。”颜师古注:“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也。”[16]可见,灵寿木虽是木质却类似竹子,细而直,且有节,适合做拄杖。汉末王粲作有《灵寿杖颂》,其文曰:“兹杖灵木,以介眉寿。奇干贞正,不待矫輮。据贞斯直,植之爰茂。”[17]王维的《慕容承携素馔见过》写道:“灵寿君王赐,彫胡弟子炊。”[7]即用《汉书·孔光传》的典故。柳宗元作《植灵寿木》以形容灵寿木曰:“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7]

除红藤杖、筇竹杖、灵寿杖外,斑竹也是制作杖的常见材质。斑竹又称湘妃竹,晋张华的《博物志》卷八记载:“尧之二女, 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18]湘妃的凄美故事使斑竹杖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如贾岛的《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曰:“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莫嫌滴沥红斑少,恰似湘妃泪尽时。”[7]又如李嘉祐的《裴侍御见赠斑竹杖》曰:“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7]将“湘妃泪”与“贾谊心”对举,赋予斑竹杖更丰富的意涵。

杖虽非贵重之物,但赠杖诗却往往以金、玉、琅玕、玳瑁等珍宝比喻其珍贵价值。贯休的《寄拄杖上王使君》写道:“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7]“黳玉”意为黑色的玉,将杖比喻为“黳玉”,又说其价值重过百两紫金。刘禹锡的《吴兴敬郎中见惠斑竹杖兼示一绝聊以谢之》曰:“一茎炯炯琅玕色,数节重重玳瑁文。”[7]则以珠玉珍宝比喻杖的珍贵材质。

唐代赠杖诗常夸赞杖的神奇产地和珍贵材质,却很少写到杖上的装饰,这与魏晋南朝的杖颂、杖赋形成鲜明的对比。先唐杖颂杖赋对杖上的装饰有很多描绘,如张翰的《杖赋》曰:“假饰存乎首尾,莹牙为其眉额,朗金为其觜距。”[19]又如崔骃的《杖颂》所颂之杖“饰以犀角”。庾信的《竹杖赋》假设桓温与楚丘先生的问答,提到杖有“铜环灵寿,银角桃枝”的点缀,还有“杖端刻鸟,角首图麟”的装饰。而唐代三十余首赠杖诗,没有一首描绘杖上的装饰。白居易的《红藤杖》描写其外形只说:“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7]皎然的《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更直言:“实心去内矫,全节无外饰。”[7]这大概是因为唐代文人作为礼物的竹杖或藤杖,本身就是比较朴素的,没有铜环、犀角、刻鸟、图麟的装饰。虽然赠杖诗对杖的产地可以想象虚构,对杖的材质可以极口夸赞,但是对其装饰却只能实写,毕竟不能给毫无装饰的竹杖藤杖虚构出一个雕刻精美的龙头。

以杖作为礼物赠送给别人,在当代文化中是难以想象的。杖隐喻着年老、衰弱、行动不便,这是当代文化无法坦然接受的。而在唐代,根据唐诗中反映的情况来看,杖是唐代文人之间最常见的馈赠礼物。赠杖诗的主题不仅是叹老嗟病,而且还可以抒发闲适之情。携一根竹杖徜徉在山野林泉,悠哉游哉,表达的是一种与庙堂相对的姿态,更寄托了作者对美好闲适的生活向往以及对高洁志趣的追求。

猜你喜欢
斑竹杜甫
九嶷山新发现一片斑竹林
走过丛丛斑竹
走过斑竹丛丛处
登高
父亲最爱的杜甫,在中年等我
斑竹枝枝何处觅 养心殿佛堂内檐前期修复记
过旧地
杜甫改诗
绝句
“斑竹”,凭什么删我的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