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

2023-01-02 09:45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杨艳红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作业语言英语

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 杨艳红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巩固与运用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而有效的作业设计是巩固与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优化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作业的形式来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探索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有效作业设计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英语作业设计的原则

1.整体性设计原则,优化设计整体思路

作业设计是一个整体的、序列的任务,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全盘考虑各项任务后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英语教学的整体性,语言活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2.多元化设计原则,优化设计目标、内容和方法

英语作业的设计内容应多元化,设计方式也应多元化,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层次化设计原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在进行英语作业设计时,我们应实施学生差异的等级原则,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分层设计作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4.情景化设计原则,突出语言学习实践性

只有来自生活的语言才是自己的语言。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真实语境,能突出语言的含义,促进语言的交流,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二、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

1.作业设计应注重创新性和多样性

有趣味性的作业能吸引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学生充分挖掘自己原有的认知能力去高效完成,克服畏难情绪,从心理上接受它,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而作业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作业完成质量的有力保障。以人教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This is my sister.”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家庭成员”,通过导入、呈现、练习、实践、运用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介绍他人、确认人物的相关目标语言。所以在教学“家人介绍”时,可以让学生制作英语家庭介绍册,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家庭成员。通过直观的介绍,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目标语言,同时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庭,热爱家人。再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为例,该单元主要是以“回忆假期生活、与朋友共同分享”为话题的教学活动,通过学习表达假期生活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假期生活,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意识。所以,在学生学习了相关的词汇与听力练习后,教师可以设计小记者活动表格让学生填写,问题设计从简单到复杂,如“Did you do anything interesting?”要求学生回答“Yes”或“No”,然后再过渡到特殊疑问句的练习,最后进行一个Small Report。这样富有创意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编写一段对话。这样学生就有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积累语言输入,实现语言输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热爱大自然,感受祖国的山河美。

2.作业设计应注重交际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和运用。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遵循“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有交际功能的作业。如以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I’m watchig TV.”为例,这个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围绕人们正在做的活动展开,让学生学会谈论自己或他人正在做什么,学习描述人物活动的词汇。在学习Section A 2d之后,学生学习了电话用语和普通对话用语的区别,为了巩固和强化记忆,教师可以在此时设计编写电话场景下的对话作业,让学生再次复习电话用语,同时也巩固了现在进行时的使用。又如,以八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为例,这单元围绕“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个话题展开语言交际活动,要求学生学会用make,accept and decline invitations;学会如何回应别人的邀请,欣然接受或委婉拒绝;学会在集体活动中有礼有节。因此,在学习Section A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Role-Play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并要求他们将这项作业与其他同学分享。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又能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再如,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这单元主要以“志愿者”为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单元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采访,布置“了解同学做志愿者的经历”的作业,鼓励大胆开口,运用英语表达与此话题相关的内容,在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

3.作业设计应注重拓展性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注意作业的拓展与运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内课外知识,通过查阅课外书籍、做调查问卷、访谈、扩写等各种方式,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这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运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来描述动物,并表达自己对这些动物喜爱的原因,要求学生学会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爱动物。教师可以设计“制作保护动物海报”的作业,让学生在Section A学习各种动物及Section B以大象为例学习如何保护动物的基础上自己设计一张保护动物的海报。为完成作业,学生需要在前期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整理资料,再进行创作设计,对单元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又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时,这单元旨在创设真实学习情境,通过对学生生活经历相关的场所的描述,应用“Have you ever been to ...?”“I have never been to ...”句型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语言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培养合作意识。因此,在学完Section A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Make lists of facts about your hometown or a place you have been”,使所学语言得到巩固与拓展。

4.作业设计应注重差异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倡导“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因此,教师可采用分层作业的方式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设计A、B、C、D四个作业梯级,其中A类90分以上,B类70-89分,C类60-69,D类60分以下,A类作业侧重语言巩固与拓展,B类作业侧重语言运用,C类作业侧重基础知识的巩固,D类作业侧重了解和记忆。其目的是使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以作文写作作业为例,A层学生可以根据相关话题内容进行自主写作;B层学生可以根据范文进行仿写;C层学生可以根据话题进行相关句子的书写;D层学生可以用Brainstorm的方式进行话题相关短语或词汇的梳理。同样,记单词也可以分层:A层要求记忆单词中英文+词性,即教师进行单词听写,学生可以拼写出单词,同时写出其汉语意思和词性;B层只记忆中英文,即教师进行单词听写时,学生可以拼写出单词,同时写出其汉语意思;C层进行汉译英的练习,即学生看着中文拼写出英文单词;D层进行英译汉的练习,即学生看着英语单词写出其汉语意思。

5.作业设计应注重评价性

课程标准强调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作业设计时也应该考虑作业有效评价策略。首先,教师要在分层作业的基础上考虑分层评价,重在鼓励,即对分层布置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法;其次,闪光点评价,主要以激励为主,即在作业评价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优化英语作业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要我们不断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就一定能在作业中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在作业设计中得到升华。

猜你喜欢
作业语言英语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作业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