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介入性超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3-01-03 01:57岳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介入性准确性乳腺

岳华

252423 莘县中心医院,山东 聊城

乳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肿瘤疾病,在中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1]。乳腺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在常规诊断中可以使用触诊检测,但是检测结果比较模糊,很难分辨出乳腺肿瘤的良恶性[2],需要进一步使用影像学检测。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在临床检测中可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测、介入性超声检测等[3-4]。在彩超以及钼靶检测中,单一检测的误诊、漏诊率较高,联合应用,也会存在少量误诊、漏诊的情况。介入性超声检测属于新型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超声引导局部穿刺,将病灶组织取出,然后实行病理检测,在操作过程中安全性较高,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较小。由于针孔较小,不会留下瘢痕。介入性超声在检测中准确性较高。本文中选择100例乳腺肿瘤的患者,进行彩超与介入性超声检测,分析其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100 例莘县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3~69 岁,平均(47.32±1.12)岁。选取患者均为女性,并经过诊断确诊为乳腺肿瘤。所有肿瘤为单发乳腺肿瘤,直径在6.9~26 mm,手术后对切除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

纳入标准:①选取患者的乳腺肿瘤均确诊,并使用手术治疗。②患者了解研究目的后,自愿参与研究,并进行彩超检测及介入性超声检测。

排除标准:①拒绝进行超声检测。②合并全身急性的皮肤疾病。③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④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疾病。

方法:在检测中使用彩色多普勒扫描仪(Acuson Sequoia 512 型),使用5.0~8.0 MHz 的探头频率,配备穿刺高频的探头以及活检枪。在检测前,需要先进行心电图检测、血常规检测、凝血功能检测。如果患者没有超声检测的禁忌证,可以进行彩超检测。在检测中对病灶进行多个切面检测,形成二维图像,检测病灶以及周围的血流情况,动态观察患者病灶周围的回声、包膜、浸润的情况,确定血流断面;观察阻力指数,血流流速,频谱形态,动力学参数和血流峰值等。在介入性超声检测中,使用仰卧的体位,将乳房暴露出来,对双侧的乳腺使用高频探头进行扫描检测,检测出病灶的大小、位置、包膜、回声、血流信号以及钙化的情况。通过患者的乳房肿瘤位置,确定穿刺的途径以及穿刺点,一般使用最短的穿刺路径,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使用利多卡因(2%)进行穿刺,调节穿刺针射程,在超声引导下,激活活检枪,在退针后取出病灶组织,共进行3~4 次取材,使用甲醛(4%)进行固定病灶组织,然后进行病理检测,对穿刺位置进行5~10 min 压迫止血,然后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观察指标:观察介入性超声检测、彩超检测以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性的情况。乳腺肿瘤超声诊断的标准为肿瘤的边界不规则,会呈现蟹足状或者锯齿状、毛刺状等,没有包膜包裹;肿瘤病灶的内部存在不均匀的回声,并且存在颗粒状物以及钙化的情况;肿瘤的内部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 软件分析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展开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介入性超声检测、彩超检测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的情况:100例患者中使用彩超检测的有41例为恶性肿瘤,有59 例为良性肿瘤。在100 例介入性超声检测中,有47 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有53 例患者为良性肿瘤。在病理检测中发现,有55 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有45 例患者为良性肿瘤。比较发现,在超声检测中有9例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手术后病理检测表示为良性,其中有5 例为纤维瘤,有2 例为导管瘤,有2 例为乳腺增生。有23 例超声检测为良性肿瘤的患者,经过手术后病理检测为恶性肿瘤,分别有12 例患者为乳头状癌,有6 例为浸润性癌,有5 例为黏液癌。在介入性超声检测中有1例恶性肿瘤,在手术后病理检测中为良性,为纤维瘤钙化。在介入超声检测中有9 例良性肿瘤,在手术后病理检测中为恶性,其中有2 例为乳头状癌,有3 例为黏液癌,有4 例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介入性超声检测、彩超检测以及病理检查的诊断价值的情况:彩超检测的灵敏度为61.81%(34/55),特异性为80.00%(36/45),阳性预测值为82.93%(34/41)。介入性超声检测的灵敏度为83.63%(46/55),特异性为97.78%(44/45),阳性预测值为97.87%(46/47)。两种检测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乳腺肿瘤是一种在中老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发病后会损伤患者的身体[5]。目前,乳腺肿瘤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并且发病率逐渐增多。如果可以在早期诊断出来,并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乳腺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6]。在临床检测中可以使用超声、CT、核磁共振等。其中超声检测的准确性较高,操作简单,属于无创检测,可以重复进行,可以清晰显示乳腺以及胸壁的情况。因此,超声检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通过超声检测,可以发现乳腺的肿块的形状、边缘、血流信号、内部回声的情况,乳腺肿瘤会发生后方衰减的情况,主要由于乳腺肿瘤中存在较多的肿瘤间质胶原纤维,在彩超检测中会呈现衰减的情况,在良性肿瘤中也会发生后方衰减的情况[7]。介入性超声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通过穿刺探头采集病灶组织,然后进行病理检测,检测的准确性更高。

在彩超检测中,乳腺肿瘤会出现肿块边缘不规则,回声不均匀,肿块内部血流丰富,在肿块的后方发生衰减的情况。乳腺肿瘤的后方发生衰减,主要是由于肿瘤具有丰富的间质胶原纤维,在彩超检测中肿瘤间质胶原纤维会出现衰减的影像。这些表现不是乳腺肿瘤的特异性表现,因此,使用彩超检测很容易发生误诊。由于有些病程较长的纤维瘤会发生致密结缔组织增生的情况,在彩超检测中会发生衰减影像,还会出现回声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等情况,从而造成误诊。因此,在临床上需要一种创伤性较小,准确性更高的检测方法。介入性超声检测可以在彩超基础上,使用穿刺针,采集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对患者创伤较小,操作安全性较高。研究发现,介入性超声检测的诊断准确性高于彩超检测准确性,并且检测的阳性预测性、灵敏性、特异性较高。但是在检测中也存在良性病变误诊的情况,但是误诊情况明显少于彩色超声检测。发生误诊的原因可能是穿刺采集病灶组织时,采集的病灶位置不准确造成的,因此,在穿刺采集病灶组织时,需要让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8]。与彩超检测相比,介入性超声检测的准确性更高,并且操作简单,对患者身体的创伤性较低,在检测中使用穿刺针,可以降低针道种植的风险。介入性超声检测主要通过超声引导的方法进行局部穿刺,然后将活病灶组织取出,并进行病理学检测的方法,对于微小的病灶组织也可以检测出来。操作的安全性较高,采集病灶的准确性较高。在手术前,使用介入性超声检测,对采集病灶进行病理检测,可以为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在穿刺取材时,通过超声检测引导,可以防止盲目穿刺过程中穿刺位置不准确、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在介入性超声检测中,使用穿刺针较细,穿刺孔较小,并且出血比较少,很少留下瘢痕。与彩色超声检测相比,介入性超声检测的误诊率较低,发生误诊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穿刺位置不准确的情况,导致采集标本存在问题[9]。但在整体检测中,介入性超声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介入性超声检测的操作简单,使用穿刺针较细,创伤性较小。在手术中通过介入性操作取出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可为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通过超声引导,可以避免盲目穿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穿刺位置不准确、刺破血管出血等情况[10]。

本文中选择100 例乳腺肿瘤的患者,彩超检测中有41 例为恶性肿瘤,有59 例为良性肿瘤。在介入性超声检测中,有47 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有53例患者为良性肿瘤。经分析,经过超声检测的灵敏度为61.81%(34/55),特异性为80.00%(36/45),阳性预测值为82.93%(34/41)。介入性超声检测的灵敏度为83.63%(46/55),特异性为97.78%(44/45),阳性预测值为97.87%(46/47)。两种检测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介入性超声检测的优势。

综上,在乳腺肿瘤患者中常使用彩超及介入性超声检测,其中介入性检测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高,检测的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介入性准确性乳腺
分析经导管介入性治疗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
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效果分析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介入性投射与对话空间建构——一项基于两种学术书评语料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