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新课标下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

2023-01-03 05:00
化工设计通讯 2022年3期
关键词:化学核心中职

张 雷

(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州 225200)

1 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自2014年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提出之后,专家将核心素养普遍定义为,人为了发展自我、社会融入、工作胜任所必备的、重要的、不能缺少的才能、知识、品质、才干和精神风貌的一种集合。而在中职化学教学当中,核心素养主要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对于学生后续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尤为关键的。在不同的学科当中,核心素养贴合学科特性和性质都在维度方面有所不同。在化学学科当中主要可以划分成五个维度,分别是实验探究及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及社会责任、现象观察及规律认知、变化观念及平衡思想、宏观辨识及微观探析。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抓住时机进行渗透,实现核心素养和化学教学的良好融合。

2 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

2.1 提高综合能力

在中职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对化学模型的构建及认知能力,对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2]。所以,在现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微观探析和宏观辨识的良好融合。在无形当中带动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让学生获取到更加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2.2 增强创新意识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在新课标的大力倡导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程教学开展过程当中的重中之重。而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于学生学科思维、信息获取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现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创新创造当中,让学生获取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3 形成学习习惯

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也能够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能够借助化学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对化学产生探究兴趣,懂得主动合作、崇尚真理、探索未知、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等。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逐渐朝着核心素养进行转变,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得学生受益终身,能够将化学学科的价值和作用最大化展现出来。

3 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原则

3.1 贴合性

在核心素养实际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就应该秉持着贴合性的原则[3]。贴合性原则就是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围绕着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对培养工作积极地进行推动和开展。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的因素进行挖掘,对其中有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契机进行找寻,保证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之间互相贴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地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知识的传授产生一定的助力。

3.2 针对性

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要想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针对性的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比较随意,很难真正地达到理想的课程教育效果。而现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秉持着针对性的原则,应该结合核心素养实际的维度来保障课程教学当中各个维度的良好落实。这样就能够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让教学的开展更加具备针对性、规划性和目的性。

3.3 全面性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保障教学的开展在核心素养的指向下能够真正做到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局限在知识技能上,而是真正让学生获取到全面和综合的发展。这样就能够符合中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和作用,对于学生后续的就业和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化学课程的价值和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4 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4.1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核心素养

要想使得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变得更好,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首先就应该对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力求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立足新时期的背景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中职教师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真正做到迎合时代发展,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形成深刻、全面的了解,并在后续教学开展过程当中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找寻更多的契机,让核心素养积极渗透。借助这样的方式就能够使课程教学的开展真正做到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核心素养在实际渗透的过程当中可以突破诸多的障碍和限制,从而达到理想的课程教育效果,让核心素养在化学教学当中得到落实和贯彻。

4.2 加强情境创设,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在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当中,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放置在首位。因此,在当前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地进行引导。在教学开展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让学生可以从微观、宏观的不同角度对化学知识和现象进行感知,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讲解“电解质”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为了帮助学生对“解离”的概念更好地进行掌握,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以动画演示的方式来对解离过程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可以先站在微观角度来对化合物是如何在水分子下转变成离子状态的过程进行观察。而在讲解盐酸完全解离以及醋酸中的部分解离相关关键词时,教师就可以对图片进行设计,让学生对微观粒子相关图片进行观察,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感受组成异同,能够站在微观层面对部分解离进行掌握。从而通过学生逐步探究,使学生的宏观辨识及微观探析素养得到提高。

4.3 把控学科本质,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反应当中不变与变之间的统一和对立,让学生可以对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等进行研究。这样能够在无形当中让学生掌握更多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观念,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构建。

例如,在讲解“盐类水解”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对各类物质溶液当中的pH进行测定,让学生感受到盐溶液呈现出的碱性、中性和酸性等。在后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尝试着探讨为何盐溶液会呈现出中性、碱性和酸性的原因?使得学生对于溶液当中的一些微粒、微粒间产生的反应和变化进行探讨。在后续,教师就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以动画模拟的方式对微观过程进行展示,来对原因进行揭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现象过渡到本质,有助于学生本身变化观念及平衡思想的生成。

4.4 鼓励小组探究,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投入合作探究中[6]。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推理,以自主的方式对化学知识进行获取和感知。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在无形当中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内容进行自学。在后续,教师就可以对问题进行设置,如:“你认为化学反应当中是否涉及能量变化呢?”“化学反应当中所出现的能量究竟是什么?”“你还知道有哪些反应能量,可以结合具体事例来进行证明吗?”以问题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后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下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做到以学导教,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带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4.5 立足化学实验,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和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当前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将化学实验作为立足点,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意识得到不断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二价铁与三价铁转化”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之后就可以对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地进行转变,可以带领学生投入实验当中,开展分组实验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在无形当中带动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创新意识得到良好的生成。在这其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对不同的小组实验任务进行明确。比如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可以对二价铁所具备的氧化性进行探究;第三小组和第四小组可以对三价铁所具备的氧化性进行探究。使得实验课堂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可以尝试着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试验过程,对实验记录进行编写,带动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创新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和生成。

4.6 联系实际生活,培养科学精神与责任意识

结合中职教育的属性,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德育的渗透是尤为关键的。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立足化学教学,也应该重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理想,让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加综合和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例如,在讲解“乙醇”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微课来对交警检查酒驾这样的情景进行创设。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根据相关知识点来对问题进行提出,让学生集思广益,说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如何才能够勾兑成高度酒?”“能否借助工业酒精来对酒进行勾兑?”等,让学生可以积极思考,投入乙醇相关问题的探究中。教师也可以对一些开放实验进行设置,比如葡萄酒酿制活动,并且鼓励学生联系社会说一说酒驾对于社会带来的危害等,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责任感得到提高,让核心素养在化学教学当中得到真正的渗透。

4.7 实现趣味引导,培养独立思维

在学生化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兴趣的引导和激发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持久和稳定的动力,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对化学教学当中的一些趣味因素进行发掘,鼓励学生探讨和探索,带动学生本身获取到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严谨和独立的思维。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内容引入进来。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当中为学生引入“点石成金”的故事,让学生说一说谁知道这样的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进行阐述。在后续,教师就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探讨,站在化学的角度你觉得现实社会真的具备点石成金这样的现象吗?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使学生热爱化学知识。

4.8 感知知识价值,培养综合素质

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在生活和课堂之间搭建桥梁,鼓励学生积极地对知识价值进行感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素质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对生活当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加以解释和说明。

例如,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并且在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比如,在做饭时,为何小苏打和醋放在一起会导致诸多小气泡的产生?可以让学生以此作为化学研究课题投入探索当中,让学生对原因进行探究。再比如,在讲解“铁单质”这样的性质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当中为学生展示生活当中的一些铁制品,让学生对生锈现象和铁的关系进行探索,让学生切身实地对化学现象进行感受,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4.9 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化学水平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在日常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做到课下与课上兼顾,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让学生能够提高价值感,掌握更多合作和沟通的技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小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让学生以课后小组的方式对化学方案进行设计和完成。比如,可以对电路进行组装、对化学现象进行分析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化学思维方面得到飞跃,有助于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到更多合作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实现核心素养的导向,让教学的开展面向学生的全面和综合发展,使得化学教学的开展面向学生全体,让教学的开展更加高质高效。将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获取到更加全面及综合的进步与成长。

5 结语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中职教师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对核心素养积极地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教学的开展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理想中最佳的课程教育效果。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当前特点,运用多元化的策略,使得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
化学核心中职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