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建议

2023-01-03 10:54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陈宏波张雨辰王庆莹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1期
关键词:领办天津市社会化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陈宏波 房 骏 张雨辰 付 兴 王庆莹

农机合作社是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天津市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对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

1.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天津市农机合作社数量已经从2008年的58家,增长到了190家,覆盖全市10个涉农区,在已纳入信息系统管理的4427家合作社中占比4.29%。虽然占比并不高,但现有农机数量2483台,占天津市全部合作社现有农机数量的23.2%。

2.规范化水平逐步提升。2020年,天津市印发了《关于落实中央农办等11部委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健全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加强信用管理、建立“空壳社”清理常态化机制、强化业务拓展、加强示范社引领、强化财政政策扶持、强化人才支撑、建立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加强舆论引导等12条合作社质量提升措施,为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截至2020年,天津市农机合作社共认定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市级农民合作社21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9家)。

3.经营服务情况持续改善。2020年天津市农机合作社成员共3498人,平均约18人,平均年收入90余万元。农机合作社经营服务范围也逐步从农机服务拓展到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等领域。截至2020年,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农机合作社达到70家,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9家,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2家,创办实体的合作社77家,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类合作社3家,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类合作社1家。

4.生产设施逐步完善。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截至2020年,天津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库房总面积达到5.67万平方米,维修车间总面积0.74万平方米,培训教室总面积0.51万平方米,现有农机具数量2483台,农机资产净值约1.88亿元。

5.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天津市通过实施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将小农户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生产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对接,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农机合作社因其得天独厚的机械优势担负着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任务。2020年农机合作社作业量占全市农机作业量的70%左右,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业托管服务的主力军。截至2020年,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机合作社57家,其中从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合作社4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数844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收入8151万元,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89.33万亩。

二、农机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机制不够健全,运行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合作社内控机制薄弱,运营管理随意性大,盈余分配制度落实的还不够好。2020年190家农机合作社中仅有60家进行了盈余分配,占比31.6%。有的合作社依然是按照简单的出资额比例分配盈余,部分成员农户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只愿共享利益,而不愿分担风险。决策机制不规范,决定权掌握在少数发起人手中。

2.发展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整体来看,农机合作社在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占比很小,社员人数较少,整体实力不强,经营规模不大。农机合作社平均成员约18人,低于天津市农民合作社的平均人数29人。多数农机合作创设品牌意识不强,拥有注册商标合作社仅9家。社际联合合作不多,联合社数量仅8家,数量和发展质量都有待提高。

3.缺乏发展资金。在农业生产服务经营体系中,农机合作社是需要资金投入比较多的项目。如购置机械、建设机库、办公场所、硬化场地等,融资问题比较突出,很多合作社很难从金融部门直接取得贷款,只能以理事长或领办者个人名义得到小额抵押贷款,贷款风险较高。

4.管理人才匮乏,成员素质偏低。天津市190家农机合作社,领办者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仅有2人,年龄在50岁以下的仅28人,大部分合作社领办者或管理人员存在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高、专业知识缺乏、开拓意识不强、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农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农机合作社市场竞争和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社发展壮大。

三、农机合作社发展建议

1.规范运行管理。进一步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监管,定期监测合作社运行情况,对发现缺少实质性内容的合作社要坚决取缔,对运营良好的合作社在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方面加强指导,积极引导推进合作社规范化管理,保障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2.提升发展质量。结合天津市的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培养一批章程规范、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效益高、带动力强的典型合作社。围绕全产业链,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逐步引导合作社科学管理、规范运作,以促进全市农机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3.加大政策扶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农机合作社融资难问题;积极探索适合合作社的抵押担保方式,以有效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引导保险机构积极为合作社提供优质农业保险服务,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将农机具纳入到农业保险范围,降低合作社经营风险。落实好现行扶持政策,把运行规范的合作社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减轻合作社负担。

4.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者的培训,运用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培训形式,提升合作社领办者的能力和素质。引导合作社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建立协作关系,使合作社成为高等院校、职能部门、科研单位的“产、学、研”基地,促进合作社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

猜你喜欢
领办天津市社会化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有趣的云
“围绕”在百姓四周——黄陵“代办领办”拓展为民服务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