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2023-01-03 12:23史春梅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2期
关键词:虫害植株玉米

史春梅

(河北省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发展促进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0)

1.玉米栽培技术

1.1 合理选种

在进行玉米种植时,合理选择玉米品种,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玉米质量来说极为重要。在进行玉米选种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玉米种植土壤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通过合理的管理来使玉米的种植质量和产量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在此基础上,相关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种子的特点以及说明书进行分析,必要时还需要对玉米种子的生产厂家进行考察,选择价格合理并且产量较高的品种。但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地区的地域特点有所差异,所以在进行选择时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例如我国淮河以南的地区在夏季时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所以在进行玉米选择时,应当选择具有耐涝和抗倒伏性能的品种,通过这种方式使玉米产量得到提升。

1.2 种子处理

在进行种植时,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玉米种进行筛选并做好相应的优化处理,首先将种子进行浸泡并做好搅拌,再将浸泡后的种子进行晾晒。在进行种子的处理时,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其进行杀菌处理,通过有效的杀菌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并且杀菌处理,还能够提高种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抗虫害能力。一般情况下来说,在进行种子的搅拌时,可以选择磷酸二氢钾种衣剂对其进行处理,具体的处理方式,可根据种子的状态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作出相应地调整。

1.3 深耕整地

在选择玉米种植的土地时,必须充分考虑该区域的土壤、地形以及海拔等因素,保证该区域土地在排水、保水、通气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性能,这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第一步。同时,土壤的酸碱性也是在选择土地时的一项重要因素,因为玉米树最适宜生长于微酸性的土壤中。除此之外,如果将玉米树种植在腐败物丰富的土壤中,能够增加它的自然生长周期,从而达到具有循环性的高产高效栽培的目的。在挑选玉米的种植土地时,最好选择阳面、避风的土地。对于地形的选择,最好是较为平坦的土地。土壤中的养分对于玉米的生长来说极为重要,土壤是否肥沃,以及土壤中是否包含玉米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玉米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但如果玉米无法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则会导致玉米的产量下降。虽然玉米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对土壤结构没有较多的要求,但如果玉米不适应当地的土壤,则会导致玉米减产,并且还有可能导致最终颗粒无收,所以在进行玉米种植前相关种植人员可以对土壤进行提前操作。深耕作业是保障土壤质量的关键,一般情况下玉米种植时生根作业控制在25CM左右即可,这样能够使玉米的根部深扎在地下,从而更好地吸取土壤中含有的氧分,借此保障玉米的成长。而在完成耕地以后,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整地和起垄等操作,进而使土壤适宜玉米生长,并且良好的生根整地能够使玉米后续成长发育的管理质量得到提升,也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在进行整地时还可添加底肥,一般情况下每亩地采用4kg复合肥以及10kg普通钙质肥、1kg有机肥料能够满足玉米的生长发育需求。

1.4 播种时间

玉米在进行种植时,为了保障种植质量需要合理对播种时间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障玉米种子的成活率和发芽率,一般情况下根据玉米种子的发芽周期温度控制在12℃左右进行播种效果良好,而耕种的深度应当控制在8~10CM。由于我国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以及我国玉米的种植环境,春季玉米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种植,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而我国的夏季玉米通常情况下在6月中旬种植秋玉米,则一般种植时间设置在7月中旬。我国玉米在进行耕种时,通常选择机械化的耕种形式。而如果当地的地域条件并不适合使用机械化的耕种形式,则建议应用半机械化的耕种形式,进而使玉米的耕种效率得到提升。

1.5 合理密植

由于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植株之间可能存在互相干扰的情况,所以在进行密植时需要保障植株之间的距离,通过植株之间的距离调整,有助于避免玉米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叶面间距过小而导致自身的生长受到影响,只有保障植株之间的叶片均能够获得太阳光的照射,而玉米根部也能够在土壤中获取营养物质,才能够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对于春种紧凑型的早熟玉米品种来说,一般情况下玉米的种植密度可控制在67500-75000株/hm2;而如果属于平展型,中早熟以及紧凑型中晚熟的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控制在60000至67500株/hm2种植效果良好;而如果属于品种相同的夏季玉米,在进行种植时,可以在60000株的种植基础上适当增加45000-52500株/hm2。除此之外,在进行玉米植株的种植时,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对玉米间距做出相应的调整,将等行种植转变为宽窄行的种植形式,通过这种种植方式能够保证玉米的通风和光合作用,也有助于避免玉米在种植时出现间距过密的情况,进而提高玉米的种植通透性,使玉米产量和玉米品质得到提升。一般情况下,玉米植株间在进行种植时,可选择窄行距,30~33CM或宽行距67~70CM,具体的调整根据当地的地域环境作出选择。春季玉米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种植,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而我国的夏季玉米通常情况下在6月中旬种植秋玉米,则一般种植时间设置在7月中旬。

1.6 水肥管理

在进行玉米种植栽培时所使用的土地应当进行生根,一般情况下玉米栽培时的土地耕种深度需选择在20~25CM,并且在进行土壤的处理时,需要避免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石头或者土块,保障玉米种植地的平整。在进行生根的过程中,务农人员可以对栽培根加一定量的基肥,通过这种方式使土地的营养水平和营养结构得到调节。借此满足玉米植株,能够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通过土壤调整能够有助于避免在后续玉米种植过程中追肥对作物成长产生的扰动。通常情况下来说,农民可以选择对应的化学肥料,为了保障玉米的种植质量和种植产量,在进行玉米的种植时,应当做好科学的浇灌和施肥,以保障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养料,同时还需要在进行种植时保障玉米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所以在进行玉米的管理时,可根据玉米的生长不同阶段,对土壤施加不同的肥料并做好水分的灌溉,种植人员需要确定玉米在种植时的灌溉周期以及灌溉的水量确认施肥数量,通过这种方式使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例如我国淮河以南播种面积较为广泛的龙平206号玉米,在进行种植时考虑到当地的肥力问题,对土壤的肥料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肥料一般情况下设置为500~600kg/亩,而当地土壤的磷酸钙以及尿素用量分别为40kg/亩以及30~35kg/亩。其他的肥力同样需要由相关工作人员对当地的土壤环境进行记录,并按要求在不同阶段使用合适的肥料以保障种植质量。

而春玉米在进行种植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冬季进行浇灌。玉米在种植需要在小麦收获前,在对玉米田灌浇一次麦黄水,而玉米在成苗时期则无需进行灌溉,只要保证玉米田中的土壤含水量在50%~60%左右良好。在玉米抽雄开花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及时进行浇灌,通常土壤水分需控制在70%~80%,而在玉米灌浆期玉米地的含水量需控制在75%左右,效果较为良好。

2.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病害的防治技术

玉米虫害是对玉米产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而玉米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多种虫害都会导致玉米产量受到影响,而每种虫害的存在都有对应的处理方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引起重视,并开展有效地管理,常见的玉米虫害,包括玉米蚜虫和玉米螟等。因此在进行玉米种植时,务农人员需要做好当地的虫害防治,保障玉米产量能够满足其需求。在玉米种植时较为常见的病害类型包括纹枯病、黑粉病、玉米锈病。纹枯病一旦发生,则会对玉米植株的吸水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玉米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含水量,在玉米感染纹枯病后,玉米的生长速度会受到影响,而在进行纹枯病的处理时,工作人员可直接在玉米叶片喷洒药物,即可对玉米田中文枯病的传播进行控制,常用的药物可选择井冈霉素和多菌灵等。

黑粉病的传染与黑粉病菌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在玉米种植前工作人员可以首先采用粉锈宁对玉米种子进行搅拌处理,通过药物搅拌的玉米种子,对于黑粉病有较强的抵抗力。而在进行玉米种子的选择时,也可选择一部分对于黑粉病原菌具有较强抵抗能力的种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从根源上避免黑粉对玉米植株产生侵袭。除此之外,在进行玉米的耕种前,需要首先对玉米地进行一次整理,将干净小麦秸秆上的残留物去除,随后将其中的患病植株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小麦秸秆以及玉米田中其他垃圾中,残留病原菌对玉米苗产生感染,引发病原菌在玉米田内形成大范围的传播。

在玉米养殖过程中,若发现玉米植株叶片上出现浅黄色的卵以及褐色的小脓泡,相关种植人员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是玉米锈病发病的最初阶段,而一旦玉米叶片上的小泡开始裂开,就会在玉米叶片上残留粉状物,而这也是导致玉米锈病传播蔓延的关键。在玉米锈病发病后的部分阶段,玉米叶片上的黑斑会呈现黑色,近圆形凸起在裂开后,则会形成褐色的冬孢子。所以在进行玉米锈病的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从玉米种子的选择上入手,需要尽量选择抗性较好的品种。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玉米地的有效管理,及时在种植过程中将玉米地中的杂草去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助于降低玉米染病的风险。除此之外,在进行玉米的种植时,还可以对玉米地进行适量的浇灌和施肥,进而使玉米抵抗力增强,玉米锈病初期可采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者50%的硫磺悬浮液300倍液对其进行喷洒,通常情况下喷洒2~3次玉米锈病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2.2 虫害的防治技术

玉米虫害是对玉米产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而玉米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多种虫害都会导致玉米产量受到影响,而每种虫害的存在都有对应的处理方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引起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管理,常见的玉米虫害,包括玉米蚜虫和玉米螟等。因此在进行玉米种植时,务农人员需要做好当地的虫害防治,保障玉米产量能够满足其需求。

首先玉米蚜虫是玉米在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虫害,玉米蚜虫的表面是黑色的,并且这种虫害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一般情况下会对玉米产生极大的危害,而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玉米蚜虫的防治时,可选择控制繁殖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在我国种植过程中对玉米蚜虫进行处理,通常可选择生物处理方式,通过生物防治,能够有助于使玉米蚜虫的成长发育以及传播得到管理,除此之外,务农人员也可使用化学药物来消除玉米蚜虫,进而保障玉米产量。生物防治一般可采用性诱剂来捕杀害虫,但注意需要做好性诱剂诱芯的选择,可选择灵活度较高并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幼虫,工作人员可对其进行及时更换,进而提高杀虫的效果,而在进行诱杀时,可以选择害虫的幼虫期诱杀,以提高诱杀质量。

玉米螟是对玉米进行危害的常见害虫,玉米螟可通过玉米叶直接进入到玉米内部,这会直接导致玉米无法进行正常的长成,而玉米遭到破坏就会导致最终产量受到影响,为了防止玉米螟,建议采用化学药物的形式对其进行防治。除此之外,在玉米种植前做好土地的翻整也是降低虫害发生的重要方式。重视田间的整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做好田间管理,还需要对上一茬农作物进行处理,保障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田间无杂草,避免对玉米的生长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在进行种植时,还需要保障当地的土壤清洁度,避免越冬虫卵对农作物产生感染。轮作倒茬的方式也是保障玉米种植的关键,例如某一地区在进行玉米防治时选择倒茬的方式,在第1茬时种植玉米,而第2茬时种植棉花,则能够降低土壤肥力消耗,进而提高玉米种植的整体质量。

主要应用农药喷洒的方式进行保护,这种喷洒方式的优势在于见效较快并且总体成本较低,能够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但在开展综合性的保护与治理时,除了农药这一种单纯的方式,还需要辅助套袋法和人工除草等工作,这样能够保证最终的防治效果,并且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需要做好有效的时间选择,一般情况下来说,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通常会在玉米生长前后,这样能够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在进行处理时,需要针对鼠害进行预防,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应当及时发现鼠害或者虫害并予以捕杀,尤其是各种地下害虫更加需要进行处理,可以将低残留的杀虫剂应用于其中,在进行播种和种植,而在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地下害虫,需要采用低残留杀虫剂,将其制作为毒土,撒入土地表面对虫害进行杀灭。

3.总结

在进行玉米种植时,为了保障种植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从选种入手,在对种子进行有效的处理,并且在种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做好有效的综合防治,进而保障玉米的成长发育。而在玉米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可将农业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综合应用于玉米管理中,则能够保障玉米的成长发育,使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虫害植株玉米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收玉米啦!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准确辨识辣椒植株徒长及徒长的防控措施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我的玉米送给你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