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设施种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需求情况分析

2023-01-03 16:09陕西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詹惠敏王延宏张来雨王文静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2期
关键词:机具机械化农机

○陕西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 詹惠敏 王延宏 张来雨 王文静

陕西省有陕北高原、关中平原、陕南秦巴山地三个典型特点的农业区,陕南多阴、雾,寡日照,关中、陕北光照足,干旱少雨多冻害。近年来,随着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3+X”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程的实施,涌现出了一大批设施种植(菜、瓜、果、菌、花卉、种苗等)专业乡(镇)、专业村和种植大户。全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1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19万亩,设施西甜瓜57万亩,设施水果26万亩,设施花卉4万亩,设施食用菌5万亩,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全国排名第七,居西北地区第一。集中连片百亩以上的规模化设施基地151万亩,占设施总面积的近一半。设施建造质量不断提升,高标准新型棚体推广步伐加快,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应用率不断提高,集约化育苗能力大幅增强。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多膜覆盖、增温补光等多项先进实用技术得到集成推广。冷链运输兴起,冷藏库容量达到300万吨。区域特点日趋明显,初步形成关中设施蔬菜和时令瓜果、陕北设施瓜菜、陕南设施食用菌、大中城市周边设施花卉、秦岭北麓高山有机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带。

一、设施种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需求情况

据统计,全省设施种植机械化耕整地面积为7.5万公顷,种植机械化面积1.2万公顷,采运机械化面积3000公顷左右,机械化灌溉施肥面积5万公顷,机械化环境调控面积5.4万公顷。拥有设施种植动力机械20余万台,耕整地机械30余万台,灌溉施肥机械6万余台,植保机械20余万台。从统计数据来看,整地、灌溉施肥机械化水平较高,种植、采运、环境调控机械化水平较低,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从农民群众的需求看,主要集中在设施生产的育苗、移栽、起垄、高效植保以及收获等环节。

1.蔬菜。以日光温室为主,近年来弓棚发展迅速,作物包括西红柿、辣椒、茄子及其它时令蔬菜。从各个环节机械化作业情况来看,以卷帘机为主的保温设备已普及,耕地基本实现机械化,但作业机械以小型为主,起垄、开沟施肥部分实现机械化,缺少适用机械。水肥一体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部分采用微滴灌,轨道车等棚内运输设备正在逐步推广,秧苗移栽、采摘环节仍以人工为主。

2.水果。设施水果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有西瓜、小瓜、草莓、樱桃、油桃、火龙果等,耕整地、起垄、剪枝、灌溉施肥、植保、运输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在移栽、疏花、疏果环节还未实现机械化生产。

3.花卉与中药材。全省种植相对较少,尚属起步阶段,耕整地、植保、运输等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在播种、育苗、移栽、收获等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烘干、冷库及冷链运输车配比不高。

4.食用菌。近年来发展较快,种植品种包括平菇、香菇、羊肚菌等。环境调控环节机械化水平较高,灭菌、采运、储藏、包装等虽然部分采用机械化作业,但工艺和技术相对落后。

二、推动设施种植行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1)鼓励和扶持投资者成立了各类专业协会组织,把先进的经营理念、技术、品种引进来,把本地的优势产品销出去。

2)抓好销售市场建设,保证了所产农产品能够得到及时销售,维护广大农民利益。

3)加大对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机耕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组织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水平,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与设施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抓好设施农业的发展配套,对大棚卷帘机、水泵、药物喷施等机械进行了扶持,提高了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存在问题

1.机具技术还不成熟、适用性欠佳。用户反映,大部分机具适用性较高,个别技术环节机具技术还不成熟、适用性欠佳。如草莓种植开沟环节,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机具与农艺要求不配套;葡萄园除草,当前市场上的多功能除草机还在摸索阶段,国外的除草机虽然技术成熟,但价位较高。

2.设施种植总体机械化程度偏低。设施种植与粮食种植相通的机具,如旋耕整地、灌溉、植保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在某些环节,如蔬菜移栽、工厂化育苗技术还在试验、示范阶段,由于一次性投资过多,投入产出效益少,种植户积极性不高。

3.种植户的认识还不到位。在蔬菜播种等生产环节,市场上现有机具技术都比较成熟,但因有的设施种植规模较小,种植户不愿投资。

4.农户技术水平低。设施种植属于新兴产业,而种植户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原有的农业知识远远跟不上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施种植业的发展。

四、建议

1.建立规划和协调机制。建议省市农业部门要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契机,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要求,协调果业、蔬菜等部门,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相互“补位”,制定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规划,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积极利用果蔬等农业建设项目,把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项目统一实施,同时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让农业机械化成为助推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2.构建扶持长效机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各级政府对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坚持政府财政对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的政策,根据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资金投放数量,不断扩大补贴的范围和品种,逐步向普惠制发展。积极争取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的扶持,不断扩大农业机械生产、研发的新增贷款规模,积极建立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小额贷款制度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基金,推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国外境外资金投资农业机械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发展领域,借用各方面的力量推动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3.完善科研创新机制。不断深化农机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依托,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本途径,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功能,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解决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中急需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不断加强设施农业机械化实用技术推广,注重技术集成和复式作业机具推广,注重适宜设施农业生产特点的小型、优质、高效的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积极推进机制创新,逐步研发自动化、智能化新技术新机具,并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拓展设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应用领域。

4.健全服务管理机制。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发展力度,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在果业、蔬菜、畜牧等领域,促进机械、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优化整合,逐步建立以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以农机大户为主体,以农机专业户为基础,以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为纽带,构建以农机销售维修、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等服务组织为支撑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市场导向、主体多元、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运行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5.创建示范典型引领机制。以示范项目为引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整合小项目,包装大项目,以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为重点,以设施农业基地(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在基地(园区)机械化配套服务上实现突破,搭建发展特色农机服务平台,在关键生产环节、薄弱环节逐步实现由机械作业取代人工的转变,积极再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特色农机示范基地。

猜你喜欢
机具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打造新亮点!山西将这个产业的7类机具全部纳入补贴!
刍议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机具管理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