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2023-01-04 12:33徐德明
奇妙博物馆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机库黄大年吉林大学

文/徐德明

只要是国家需要的,我就干

2009 年12 月24 日,地球物理学家、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听从祖国的召唤,从伦敦回到了吉林长春。

从回到祖国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等国家重大项目的攻关研究中。

“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也叫“地球重力武器”,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和资源勘探,这个技术被一些发达国家垄断了20 多年。黄大年做这个项目,并不能拿到一分钱,但他却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是国家需要的,我就干!没什么好说的。”

没有资金,担子又重,但黄大年一点儿也没有退缩,他用几个月时间跑遍了全国相关专业领域的所有科研院所,摸清了当时的研究状况。他经过缜密思考,提出了“从移动平台、探测设备两条路线加速推进”的设计思路。

项目在艰难中起步,当时项目组没有探测用的专用无人机样机,黄大年一连数月一有空就跑到无人机模型商店,看看这个,试试那个。店铺要打烊了,他还赖着不走。经过多次精挑细选,黄大年自掏腰包,把看中的模型抱回了办公室。没有测试无人机的机库就自己建造,黄大年在吉林大学地质宫门前找了块儿空地,和伙伴们一起,挥汗如雨整整忙活了一个多月,搭建出了自己的机库。

聆听时代先锋的感人故事,传承英雄模范的强国梦想

黄大年的参会证

黄大年有一个“拼命黄郎”的外号,很多人都说,他一做科研就像个“疯子”。他毫不在意地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就是在这样的“疯魔”中,黄大年和他的团队实现了“弯道超车”,我国在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研发上比很多国家节省了大约10年的时间,而在算法上则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使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中国的深探事业用5 年时间就走完了一些国家20 年走过的路!

回国7 年,黄大年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燃烧自己的生命。7 年中,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出差,为了不浪费每个白天,他出差总是订夜里的航班;他随手挂在办公室衣柜里的参会证早已满满当当,记录了他密密麻麻的行程。而只要不出差,地质宫 507 办公室的灯光每天都要亮到凌晨……

博物馆里的珍贵记忆

吉林大学里有一间黄大年纪念室,就是黄大年生前工作的办公室。这间纪念室简朴而庄重,保留了黄大年办公时的原貌,里面陈列了他生前的部分手稿、荣誉证书、国际会议入场证、因患病所备的各种药物、各项科研成果……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记录了黄大年为科研事业呕心沥血的一生。

1988 年,黄大年曾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他也确实做到了。黄大年用毕生的精力推动祖国科技加速前进,他的精神也激起了更多“浪花”去拥抱广阔的大海,投身于新时代的科技建设。

猜你喜欢
机库黄大年吉林大学
科学家公益宣传
——黄大年
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飞机库目标毁伤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吉林大学等二医院王金成教授简介
电影《黄大年》海报
维修机库的设计日趋先进
黄大年——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