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情况的目标分析
——基于定性、定量对比分析思想

2023-01-04 09:40王长昊
技术与市场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客流量号线重庆市

王长昊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90)

0 引言

2004年,重庆市轨道交通开通试运营,重庆市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早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重庆轨道交通系统特色鲜明、闻名远扬[1],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重庆轨道交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线网运营效率不高、客运量分布不均衡、部分区段已处于常态化拥挤状态等[2]。因此,重庆轨道交通运营体系的改善迫在眉睫,寻找问题的根源,纠正发展子目标是重庆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关键。

1 研究方法

1.1 定性、定量对比分析思想

1987年,查尔斯·拉金在《比较方法》一书中提出“定性比较分析法”,并将其引入社会科学领域,并应用于发现诠释性模型中的异常。定性对比分析思想运用了定性对比分析方法的部分思路,通过相关性条件或因果条件的分析获得矛盾点。而定量分析则是以数据分析进行计算及评价,使得对描述对象的评价更加客观。因此,定性、定量对比分析思想相结合,能够更加详实、客观地描述、评价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重庆与成都轨道交通的定性、定量对比分析,找出二者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差距,发现重庆轨道交通发展劣势,从其目标着手进行子目标的纠偏。

1.2 Topsis方法

Topsis方法是寻找最优方案的方法,其计算过程如下。

1)标准化处理。

设原始的指标数据矩阵为A=(xij)n×m。

式中:xij为第i个评价对象第j个指标,zij为原始数据标准化值,min(xij)为原始数据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max(xij)为原始数据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由此得到标准化矩阵A2=(zij)n×m。

2)确定正负理想解。

3)计算各评价指标与正、负理想解的欧氏距离。

4)计算正理想方案与各方案的接近程度。

2 重庆与成都轨道交通运输情况对比分析

2.1 重庆与成都轨道交通运输情况定量对比

旅客运输量主要包含客运周转量、客运量2个指标,它们均为衡量旅客运输量必不可少的指标[3]。重庆与成都轨道交通运输量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21前三季度重庆与成都 轨道交通运营情况统计汇总表

基于Topsis方法,原始数据为:

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结果为:

重庆各评价指标与正负理想解欧氏距离为:

成都各评价指标与正负理想解欧氏距离为:

重庆最终得分为0.33,成都最终得分为0.67,通过Topsis定量对重庆、成都轨道交通运输情况进行分析,可初步判定现阶段成都轨道交通总体运输情况好于重庆轨道交通。

2.2 重庆与成都轨道交通运输情况细化分析

重庆轨道交通主要包含轻轨、地铁2种制式结构[4],而成都轨道交通分为现代有轨电车、市域快轨道和地铁3种制式结构。地铁是最常见的制式结构,2021年,全国范围内地铁运营线路长达4 354.3 km,占比全国轨道交通运营路线的75.6%。基于此,本文在进行轨道交通运输情况分析时,要考虑地铁与其他制式结构的运输情况。

通过定性对比分析思想可知,重庆旅客输送量较成都低的原因可能为线路规划、地铁列车配置2个方面,这2个方面或为重庆轨道交通整体的短板,因此要通过地铁及其他制式结构线路运输情况定量对比分析,进行短板寻找。重庆与成都地铁及其他制式结构线路运输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上述数据定性、定量对比分析可得出以下的结论。

1)重庆、成都轨道交通最小发车间隔控制能力强。2021年,全国城轨交通高峰小时最小发车间隔平均为265 s,成都、重庆地铁最小发车间隔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关技术、管理水平处于全国上游水平,有一定的技术成熟度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应对客流峰值。

2)重庆轨道交通在部分指标上占优势。重庆轨道交通在日均计划开行列数、平均旅行速度、日均实际开行列数3个方面占有微小的优势。

表2 2021年前三季度重庆与成都地铁 及其他制式结构线路运输情况汇总表

由于重庆市为地铁、轻轨双运营线路制式结构,重庆地铁的配置列车数却仅为成都地铁所配置的列车数的58%,通过计算可知:

x=m-n=305-172=133

y=∑(a+b)=77.75

式中:x是2021年重庆轻轨列车数;y是2021年重庆轻轨里程;z是2021年重庆轻轨列车占比;k是2021年重庆轻轨里程占比;m是2021年重庆轨道交通列车数;n是2021年重庆地铁列车数;a是2021年轨道交通2号线里程;b是2021年轨道交通3号线里程;p是2021年轨道交通线总里程。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21年重庆轨道交通中轻轨线的里程仅占总里程的24.84%,但是其列车配置数却达到了43.61%,经分析推测可能是由于轻轨线所经的地区人流量大且轻轨自身运载量低2个原因导致,因此应对重庆轨道交通线路、交通分担率及客流量3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3 重庆与成都轨道交通运营差异深入分析

3.1 交通线路分析

截至2021年,重庆市常住人口为3 212.43万人,成都市常住人口为2 119.20万人,重庆市常住人口约为成都市的1.5倍,但重庆面积8.24 万km2,超过成都5倍,接近30%的人口集中于主城9个区,因此,其在进行轨道交通规划时应着重考虑人口分布问题。2021年重庆与成都客运量对比统计汇总信息如表3所示。

表3 2021年重庆与成都客运量对比统计汇总表

通过表3的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得出以下的结论。

1)由于规划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2021年重庆轨道交通客运总量、日均客运量仅为成都轨道交通客运总量的61%左右,重庆市政府协调各地区经济发展、采取政策平衡各区域人口数量迫在眉睫。

2)重庆轨道交通客运增长率也仅为成都客运增长率的75%左右,客运总量相对较少、客运增长率相对较低的现状反映出重庆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突出,相关政府部门应采取合理措施完善重庆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网,以解决日益严重的规划问题。

3.2 交通分担率分析

据统计,2021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分担率超过60%,其中,轨道交通分担率为16.3%。预计到2035年,轨道交通分担率占公共交通出行的80%以上,同时,重庆市轨道交通成为居民进行中长距离出行的重要选择,如表4所示。

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周围市民更加倾向去选择的出行方式,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的短板弥补需要更强的组织制度、更严密的管理改革方针和更精益的技术,以保证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表4 2021年重庆主城区平均出行距离

3.3 客流量分析

重庆市轨道交通4号线全长约为15.66 km,运营制式结构为地铁,其承载量相较于2、3号线大,但其日客流却远低于2、3号线[5]。以2021年3月1日重庆市轨道交通已开通线路日客流量统计为例,可以看出,当日轻轨3号线客流量达94.3万乘次之多;重庆市地铁4号线日客流量仅为1.3万乘次,客流量不足3号线的2%;轻轨2号线的当日客流量为3号线的40%左右,且为地铁4号线的28.6倍。

图1 重庆轨道交通已开通线路3月1日的客流量/(万乘次)

经过数据分析可知,重庆轻轨里程仅占总里程的24.84%,但是其列车配置数却达到了43.61%,列车配置占比与里程不符合的原因在于轻轨2、3号线客流量非常大,且客流量分布不均衡,客流量与列车承载能力差异不匹配现象较为明显。

因此,重庆轨道交通若要高速发展,必须解决轻轨线承载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客流量之间的矛盾,以及地铁运营客流量远不及设计运载量的问题。可以通过政策规划、产业带动、政府补贴部分地区住房、改进轻轨承载量相关技术等方面着手,以弥补重庆轨道交通的短板,促进其高速、高质量发展。

4 建议和结论

由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现状问题分析可知,重庆轨道交通在轻轨与地铁运营存在较大的矛盾点,轻轨运载能力相对较弱,但两条轻轨线却承载了主城区大部分的客流量,而承载力相对较强的地铁线路却达不到其设计运载量。同时,重庆轨道交通在网络化运营方面表现出较低的灵活性。

针对上述问题,改善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现状的子目标须在线路规划、人流量分配、行车组织与定价方面进行制定,如图2所示。

图2 改善重庆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情况的目标

目标分析是系统分析的第一步,也是影响系统后期发展的重要一步。本文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希望重庆轨道交通系统的改善以问题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助力重庆轨道交通持续、高速发展。

猜你喜欢
客流量号线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基于数据挖掘的景区客流量预测模型研究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地铁开,玩起来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