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挑战及对策

2023-01-05 00:02王彪
中国军转民 2022年24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发展

■ 王彪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特别是对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工作做的好不好、有没有成效,关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途命运。我国成为并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发展需要各样人才,而高校恰恰也满足了国家这一需要。在新发展阶段上,做好高校思政课教育尤为重要,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尤为迫切,对此就要在高校思政课创新上下足功夫。

一、高校思政课创新的意义

(一)激发高校思政课的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创新中找到的新道路、新方法必将促进事业的前进与发展。通过对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找到符合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新路径,使得一切有利于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进一步激发高校思政课的活力,从而促进高校思政课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百年大计。

(二)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

在教育学原理中,对于大学生的德育讲求实效性原则,其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即效果好(反映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上)、效应高(反映在德育质量效果上)和效益高(反映在对社会作用的后果上)。对于高校而言,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仍然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如环境、教学主客体、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所以通过高校思政课创新,丰富思政教育理论,激发高校思政课活力,从而破除影响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种种障碍因素,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使得高校思政课成为效果好、效应高、效益高的“金课”、好课[1]。

(三)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向前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召开2018 年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思政课的重视得到了全面的加强,思政课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作为学校思政课的重要部分以及“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政课教育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新的时代背景以及新的发展道路上,必然会产生一些与过去不一样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如果仍然用旧的理论和思维去思考解决新问题,不仅起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还可能会阻碍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势在必行。同时对于在高校思政课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在其中闪烁的新思路与新理念,必然也会促进整个思政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格局,不断推动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向前发展[2]。

二、高校思政课创新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维度:部分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当前高校大学生大多为“00 后”人群,作为最富有朝气的青年,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追求自由个性。但是思政课大多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教学内容,这就使得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容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单方面说教而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使得部分思政课成为僵化的理论和道德说教而失去活力,而部分学生进行思政课学习是为了得到学分而顺利毕业,并非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探究、感悟道理。这些因素使得思政课成为部分学生眼中枯燥乏味的“无聊课”,同样也是其眼中的“休息课”“开黑课”,导致部分大学生们对于思政课学习的兴趣不高。这样,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失去了学习动力,那么对于课程的创新发展必然带来不小的挑战。

(二)教师维度:部分思政课教师创新意识不强

总体上看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思政课创新给予积极的态度并自觉参与其中,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对高校思政课创新持冷淡态度。而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则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分析。

从主观方面来看:第一,部分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高校思政课创新的重要意义。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刚入职时敢闯敢干、勇于创新,但是其这样做的目的仅是为了自身的个人利益,在得到该得到的荣誉、获得该评定的职称后便认为能够“功成身退”,从而安于现状,不再对思政课创新进行思考和付诸行动。第二,部分思政课教师相对缺乏进行高校思政课创新的必要素质。对于思政课创新首要的素质必然是有关思政课教学以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但是部分高校对于思政课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甚至让一些没有系统学习过思政教育理论的教师担任思政课教师,导致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受到约束。

从客观方面而言:第一,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规定,要求地方高校按照1:350 的比例配足专职思政课教师,但是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不断重视,高校各专业学生不断扩招,这就使得部分高校远远达不到1:350 的师生比,从而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或少有空余时间进行创新研究,从而使得创新意识较低。第二,部分高校科研创新条件有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部分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书籍资料多是有关于专业课知识,而有关思政课理论、思政课教学、思政课创新的书籍知识则相对较少,此外如思政课教师的专门研讨室、利于教师进行思政课创新的各种硬件设施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使得一些思政课教师在进行创新科研时“有心无力”,消磨其创新意识。

(三)学校维度:部分高校对于思政课创新重视不够

部分高校对于思政课创新重视不够,一是在思想认识上,部分高校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与科研水平是重要目标任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足。二是在科研经费上,在部分高校的科研经费多侧重于专业课领域创新发展,而对于有关思政课领域创新发展的科研经费则相对较少。三是在考核机制上,在部分高校考核中多侧重于专业课教师,如评奖评优、职称评定多偏向于专业课教师而相对忽视思政课教师。总而言之,重视程度不够必然会影响到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步伐。

三、推动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师创新意识

若想实现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必先要找到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怀有创新意识,要在课前要做好课程的准备、在授课时要细心留意,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在授课后要做好课程反思,此过程极为重要,通过对授课时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反思思考从而总结出思政课教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再将这些总结的新思路、新方法应用于课程教学进行实践检验,以此推动高校思政课的不断发展创新[3]。

(二)因地制宜进行高校思政课创新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重要法宝。在高校思政课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发展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发展。如在教学方法上,部分高校的部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而抽象思维弱,那么结合这一特点就可在高校思政课中多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比如参观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基地,走访附近的小区农村进行简单调研,从而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教师在课堂上讲到的理论知识,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课程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结合高校实际开设如工匠精神、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专题教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改变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固有印象,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三)不断完善高校思政课创新机制

部分高校要转变“重技术,轻思想”的传统观念,要将高校思政课教育重视起来,将高校思政课创新问题当作一个重点问题来抓。首先,高校可以建立相关的体制机制保障思政课教师的合理权益,如在科研立项、评奖评优上使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享有同等机会,此外对于已经获得相关奖励或取得职称的思政课教师也要进行符合其职称水平的考核,督促其为高校思政课创新继续贡献力量。其次,要保障高校思政课创新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院校可向主管部门申请思政课创新专门款项,为高校思政课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最后,可以任用具有思政教育专业知识的人才担任院校的领导职务,从总体上推动和把握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方向。

四、结语

思政课对于高校来说至关重要,思政课创新对于高校来说刻不容缓,但创新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大道坦途,面对挡在面前的阻碍和挑战,我们要运用创新思维,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更好地讲给学生、传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得思政课真正的发挥“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发展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