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鹰嘴稻”的成因及防治技术

2023-01-05 07:22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鹰嘴田块除草剂

张 勤

(安徽省来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安徽来安 239200)

来安县地处皖东,耕地面积116 万亩,农业人口40 万人,常年种植水稻面积5 万hm2,总产37.5 万t,是水稻生产商品粮基地县。2004 年以来,来安县水稻连续多年发生水稻颖壳畸形、 稻粒空壳不结实的现象,农民形象地称之为“鹰嘴稻”。 该病害主要发生在稻—麦连续多年种植的高产杂交水稻田块,10 多年来,发病面积不断扩大。 水稻田一旦发生此病,没有有效的药物来防治, 对水稻种植户尤其是种粮大户来说是一个“疑难杂症”,急需找到防治方法。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对“鹰嘴稻”的成因和防治技术有了初步认识,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1 来安县“鹰嘴稻”发生现状

所谓“鹰嘴稻”,是农民对水稻扬花期出现的水稻颖壳畸形不结实的一种形像描述, 其性质属于水稻生理性病害旱青立病。 来安县由于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推广运用,以及油菜面积的大面积缩减,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长期的稻—麦接茬,使得“鹰嘴稻”发生的概率提高,每年都有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公顷,到现在的几百公顷;损失也在加重,有的严重地块,水稻不抽穗,不结实,甚至绝产。这一病害倍受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主的关注,也是来安县近年来国元农业保险核灾的一个重点内容。

来安县“鹰嘴稻”最早是2004 年8 月24 日起半塔镇丁城村一农户种植的杂交水稻Ⅱ优838 田间发现的,表现为一块大田一半发生了“鹰嘴稻”,另一半没有。 当时农民怀疑是种子质量问题。 后经过调查,全县大面积的Ⅱ优838 水稻,只有半塔、舜山、汊河等乡镇零星发生,其他地方该品种并未发生,不属于种子质量问题。 至2005 年全县水稻“鹰嘴稻”发生到12 个乡镇,多的年份发展到几百公顷。

2 来安县“鹰嘴稻”的发生特点

笔者通过调查全县12 个乡镇120 多个村,对“鹰嘴稻” 的发生特点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概括如下。

2.1 与土壤有关

调查农户的“鹰嘴稻”,多发生在白土田和澄白土田,黄泥巴田和其他土质的水稻田也有发生,但比例较少。 地势以丘陵岗地、坡地、保水能力差的田居多。土壤肥力好的农场发生较少。同一块田,田边轻发,地势高处轻发, 而水稻的墒沟边、 深水处发生严重。

2.2 与茬口有关

常年稻—麦接茬的水稻“鹰嘴稻”发生严重,前茬为蔬菜的田块发生严重,前茬为苗木的田块严重;稻—油接茬的轻发,一年一茬水稻的轻发。

2.3 与大穗型杂交稻品种有关

调查发现,大穗型杂交水稻品种发生“鹰嘴稻”较为多见,而粳稻、糯稻、常规稻等小穗型水稻较少见,直播稻穗小,田间“鹰嘴稻”也少见。

3 “鹰嘴稻”的成因

3.1 气候

一般发生“鹰嘴稻”都与水稻孕穗至扬花期的高温、干旱有关,所以有人认为“鹰嘴稻”是气候不适宜造成的。 笔者曾将产生“鹰嘴稻”的植株剪去穗头,让水稻在没有高温和干旱的环境下生长, 结果发出的再生稻仍然是“鹰嘴稻”,因此气候可能不是“鹰嘴稻”产生的本质原因,只是一个外因,有其局限性。

3.2 药害

有人认为“鹰嘴稻”是除草剂造成的。 除草剂危害多伴有水稻颖壳畸形,但不是鹰嘴状,且水稻植株和叶片也不正常,而“鹰嘴稻”的植株高大健壮,与除草剂药害不同。 有的田块未使用除草剂,仍然发生,如韭菜茬移栽大穗型杂交稻,前茬未用除草剂,却易发生“鹰嘴稻”。 笔者曾将水稻除草剂正常剂量放大3 倍,结果并未发生“鹰嘴稻”,说明药害可能不是“鹰嘴稻”的主要原因。

3.3 中毒

有人认为“鹰嘴稻”是毒害原因,尤其是砷中毒造成的。 砷中毒的水稻稻穗会发生重颖,类似于“鹰嘴稻”。 但“鹰嘴稻”田间表现的线状、块状分布,难以解释为中毒症,且一般“鹰嘴稻”的植株高大,其他器官都发育正常,如果是中毒,水稻其他器官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中毒可能也不是“鹰嘴稻”的主要成因。

3.4 缺锌

有人认为“鹰嘴稻”是缺锌所致。 缺锌的水稻根系发育不良,植株丛生,叶片短小有白斑,不抗病,而“鹰嘴稻”的植株往往生长健壮,叶色浓绿,与水稻缺锌症状不相符合。

3.5 品种

一般发生“鹰嘴稻”之后,农民都认为是品种造成的,尤其是当一块田缺苗,栽植2 个水稻品种,大穗型的水稻品种出现了“鹰嘴稻”,另外一个没有发生,农民就会认为是品种原因。 但是同一块田里,田边往往很少发生“鹰嘴稻”,大穗型品种与“鹰嘴稻”有关,但同一品种栽培在不同土壤上,往往表现为很多田块没有“鹰嘴稻”发生,说明品种也不是发生“鹰嘴稻”的本质原因。

4 “鹰嘴稻”发生的本质原因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 笔者认为水稻孕穗至扬花期氮元素过多和硼元素缺乏,才是水稻发生“鹰嘴稻”的本质原因。 由于氮肥多,现在用的大部分是高浓度复合肥,加上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水稻早期植株长势健壮,到了孕穗至扬花期,大穗型水稻需要更多的硼元素来参与生殖生长, 如果此期缺少或者遇到高温干旱缺水等, 硼元素不能满足水稻幼穗分化的需要,就会造成颖壳畸形,或没有柱头,严重的没有穗子,有的只有穗轴没有颖壳,更严重的地块,水稻直接不能抽穗。

田边抽穗正常是因为田边氮肥用得少, 钾肥也少,氮与硼的比例正常,所以未出现“鹰嘴稻”。

水深的地方和水稻墒沟边上会严重是因为氮素和钾素肥料会随水流淌, 水深处和沟边积累的氮与钾素要多,水稻就长得茂盛,秸秆粗壮,而硼元素与钾是拮抗的,硼会显得相对不足,就会造成“鹰嘴稻”发病重。

5 预防“鹰嘴稻”的关键措施

5.1 高标准农田改造

由于“鹰嘴稻”与高温干旱和土壤有关,所以高标准农田改造是解决干旱和土壤问题的关键措施,能够缓解“鹰嘴稻”发生程度。

5.2 培肥地力

要持续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让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保持相对平衡。

5.3 补施硼肥

硼是水稻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硼以硼酸分子(H3BO3)的形态被水稻吸收利用,在水稻体内不易移动,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 硼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因此,基施硼肥和水稻扬花期前施用是减少“鹰嘴稻”发生的有效措施。

6 控氮补硼的实践与推广运用

从2006 年开始,来安县大力推广水稻“鹰嘴稻”控氮补硼技术措施, 开始对种植大户宣传硼元素对预防“鹰嘴稻”的重要性。 大力推广含硼量在15%以上的持力硼和大粒硼,每亩用量500 g,有效缓解了“鹰嘴稻”发生。

2014 年来安县水口镇武集村王某某的家庭农场,20 多公顷的大穗型杂交水稻出现了“鹰嘴稻”,减产严重,2015 年在相关指导下,每亩补施500 g 持力硼,2016 年未发生“鹰嘴稻”。 2020 年来安县独山镇史郢村周某某的农场, 发生了20 hm2的“鹰嘴稻”,2021 年春季水稻移栽时, 每亩基施500 g 持力硼,20 hm2水稻田中没有发生一处“鹰嘴稻”,获得丰收。

2020 年来安县水口镇彭某某的家庭农场,15 hm2稻田出现严重的“鹰嘴稻”,有的田块几乎绝收,减产严重。 2021 年在14 hm2田里每亩基施500 g持力硼,约1 hm2水稻没有补硼。2021 年秋天,14 hm2的稻田基施硼肥的全部未出现“鹰嘴稻”,而1 hm2没有使用硼肥的田块,依然出现了大面积的“鹰嘴稻”。

7 小结

来安县水稻“鹰嘴稻”的发生,最本质的原因是长期稻—麦接茬,土壤中硼元素缺乏造成的,建议通过控氮被硼措施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鹰嘴田块除草剂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鹰嘴桃树
鹰嘴桃树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