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环境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3-01-05 10:06葛良赋郑永长邵金鹏
西部皮革 2022年24期
关键词:布点仪器设备样品

葛良赋,郑永长,邵金鹏

(1.浙江浙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台州318000;2.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临海分局,浙江 台州 318000)

环境检测一直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的一环,其能够直接反映目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并为后续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因此环境检测工作质量的科学技术水平将直接对环境治理效果产生影响,它关乎国计民生。但是在目前的环境检测过程中,还会有诸多因素影响我们环境检测的质量,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探索影响环境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 环境检测工作的基本内容

生态环境的检测类别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噪声检测等十几项[1]。不同的检测类别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环境检测的基本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包括检测方案的安排、检测方法的确定、仪器设备的准备、样品的采集方式保存及运输、样品检测准确性的保证、分析结果的复核[2],这是基本工作也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将每个检测步骤做好,才能保证检验检测结果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

2 环境检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环境检测类别多,检测项目涵盖范围广,影响环境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主要包含布点与采样、仪器设备、检测方法、人员业务水平、环境设施的配置等。

2.1 布点与采样

环境检测项目涉及范围广,因此检测项目的布点设置对采样检测人员的要求很高,需要采样检测人员具有扎实的环境检测专业知识,全局性的思维意识和丰富的环境检测采样布点经验。检测布点既要按照监测分析方法规范设置合理,又要采样检测人员根据布点现场的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3],做到检测点位的布置均衡,对可能污染区进行加密布置,实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如果检测人员在点位布置过程中,没有结合检测现场的气象状况、重点污染源的分布、水文地质条件等关键因素,而是照本宣科按照固定的方法进行布设点位,将会对我们的检测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在进行恶臭污染物的采样时,点位应设立在周界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轴线及风向变化标准偏差±S°范围内或在有臭气范围的边界线上,这就需要根据采样当时检测的气象资料进行现场判定,否则可能会采取到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

环境检测采样过程中又涉及三个部分,一是采集样品,二是保存样品,三是运输样品。环境检测中涉及各种不同检测项目的样品,而不同检测项目的样品在样品采样、保存、运输方式都有所不同,甚至有天壤之别。

首先在采集样品时,应按照检测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容器材质,将容器材质对样品性质的影响降到最低,为样品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样品的性质会缓慢发生变化,对于某些指标短时间内就会发生质变,因此对不易保存的样品需要及时现场检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样品采集完成后,为防止样品性质的变化,需要按不同检测项目加入不同的固定剂以保持样品性质的稳定,保证样品检测的准确性。

再次,要根据采样地点和检测地点之间的距离选择最适宜的运输方式,并在运输样品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样品的颠簸和振动并采取低温、冷藏、避光等方式进行运输。

2.2 仪器设备

在环境检测过程中,不同仪器设备在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都有不同,因此也会对环境检测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设备包括,采样设备、现场检测设备、前处理设备、分析检测设备等,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在灵敏度、精密度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会导致检测出来的数据和真实值之间的偏差较大,继而导致分析人员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到对检测区域的结果评价甚至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也是仪器管理的重要一环,再高精密的仪器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灵敏度、精密度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相关耗材也会出现磨损甚至损坏,如果此时使用仪器进行分析检测,很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甚至错误,因此在进行环境检测过程中要及时按照操作维护作业指导书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查原因,重新检测该批样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3 检测方法的影响

在进行环境检测时,检验检测人员所采用的检验检测技术和标准也是一项关键因素。在进行环境检测时面对相同的检测项目采用的检测方法很多也是不同的,因此,只有建立一套应对不同采样环境中的检测方法,才能更高效、更适宜的服务于环境检测工作,保证环境检测的结果质量。虽然生态环境部对于环境检测的具体流程和检测标准提供了技术基础。但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宽广、污染企业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污染因子也各不相同,导致环境检测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部分环境检测标准空白领域,环境检测人员只有以职业卫生或美国EPA的方法作为参考进行环境检测工作,这些方法很多缺少必要的环境检测质量保证措施,这就导致检测结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增加了数据结果的不确定性。

2.4 人员业务水平

环境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的活动始终贯穿于环境检测的全过程,包括环境检测的方案安排、布点与采样、仪器现场校准检测、固定剂的添加、样品的运输、样品的前处理、上机检测以及检测结果报告的出具等各方面。因此环境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监测结果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很多高精尖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不断应用到环境检测工作中,例如气相色谱质谱仪、高分辨率质谱仪、液相色谱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这就需要相关检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这些仪器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利用仪器分析检测数据并出具正确的检测结果。

2.5 环境设施

在环境检测过程中,环境设施条件对检测结果的质量影响也非常大。环境检测的适宜条件和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布置为环境检测数据结果提供了基础保障。这就要求必须按照不同的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和检测标准合理安排实验室的结构布置,将相互干扰的实验项目进行分区隔离开来,防止检测时的相互影响导致检测结果的偏离。常见环境设施包括:实验室的温湿度监控设施、土壤前处理间的通风除尘设施、生物实验室的杀菌消毒设施、紧急喷淋设施、安全消防设施、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等。如果没有这些环境设施的保障,不仅会影响环境检测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也会影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精密度和使用寿命,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的实验室不能同时进行半挥发检测项目的检测,因为在进行半挥发物质萃取时需要用到挥发性有机物,而萃取使用的挥发性有机物正是进行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时的目标物质,两者同处一个实验室检测时会产生相互干扰,导致检测结果质量无法保证,应相互隔离开来。

3 环境检测质量的改进措施

3.1 科学合理布置点位

在环境检测工作中,检测区域的点位设置对检测人员的水平要求很高,需要检测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全局性思维和丰富的环境检测布点经验。虽然标准规范中对布点方法有了全面的阐述,但是现场环境状况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检测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布点点位进行合理判断,实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如果检测人员在布点的过程中照本宣科不结合布点区域的历史使用情况、水文地势情况及特征污染因子的分布情况进行布点,将会导致检测数据没有代表性,检测结果没有利用价值。例如。在进行厂界环境噪声检测时,如果只是简单将点位布置在厂界四周中点,而忽略了噪声主要声源的具体位置,没有将噪声检测点布置在噪声敏感点附近,将会导致噪声数据的失实,没有代表性。

3.2 定期维护校准仪器设备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环境检测仪器设备也向着高精度、高灵敏度不断发展,为保证仪器设备持续输出可靠性的结果,我们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中要更加科学化、系统化。首先,要对新购买的仪器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及时通知有资质的检定/校准公司对仪器进行检定/校准,检定/校准后及时按照检定/校准确认表进行相关参数的确认,确认合格后粘贴仪器设备标签和合格证。其次,建立每个仪器设备的档案,及时填写设备的使用记录,按照说明书和检定/校准规程编写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作业指导书和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严格按照仪器操作维护作业指导书进行标准化操作,在日常使用和维护中要经常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测试,如果达不到证书允许值要及时排查原因并暂停检测。最后,仪器设备维修或更换关键部件后应按照仪器检定或校准规程及时安排有资质的单位重新进行检定/校准,保证仪器设备的可靠性。

3.3 科学选择环境检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同一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在进行环境检测工作时,需要我们根据检测项目的分类情况正确选择测试与分析方法,如在进行土壤地表水质量标准评价判断时,更要注意不同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如果检测方法的检出限高于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那么出具的检测数据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进行检测项目开展前就必须选择好合适的检测方法。我国生态环境部门也在不断根据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不断开展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不断替换和完善检测技术水平低、仪器灵敏度低以及检测效率低的检测标准,不断提高环境检测仪器设备的灵敏度、精确度和准确度。就环境检测方法来说,生态环境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积极引进科学技术人才,不断将新的检测技术应用到环境检测行业中,为我国环境检测的结果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3.4 提高人员业务水平

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在整个环境检测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从方案布置、采样检测、样品前处理、上机检测、结果报告的出具等一系列过程都会影响到数据的检测质量。因此检测单位首先应引进一些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并对从事不同检测岗位的人员进行差异化的专业化培训,培训后进行实际操作和考试考核,考核合格颁发上岗证持证上岗[5],其次,在日常的人员管理中要经常对检测人员进行质量监督或盲样考核,对持证上岗的项目进行持续性的评价,考核不合格要重新培训上岗。最后,要经常参加国家或省级的能力比对和技能大赛,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使检测结果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3.5 环境设施保障

在环境检测工作中,配套的环境设施的保障是检测结果质量的基石。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配置数量要充足,至少做到一备一用。实验室的布置还需要考虑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需求,充分做好通风防尘系统,及时将有毒有害气体排出实验室。检测人员按需配发防护眼镜、防毒口罩和安全鞋,做好检测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在检测工作中要深入分析相互干扰的检测项目,对相互干扰的检测项目在前处理和上机检测时都要分区进行,避免相互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在进行分区检测时还需要保证检测项目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要求,如进行五日生化需氧量检测时要求环境温度始终保持20±1℃,如果达不到将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质量。

4 结语

环境检测工作为整个环境保护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而影响环境检测工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分析影响环境检测质量的因素,按照不同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可行的环境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促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环境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6-10]。

猜你喜欢
布点仪器设备样品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及优化探讨
Preparation and opto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transparent conducting titanium-magnesium codoped zinc oxide thin films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Gallium-incorporated zinc oxide films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its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Effect of radio-frequency power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gO doped gallium-zinc oxide thin films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实验室样品管理
大气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