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苦瓜主要病害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2023-01-05 11:15宫兰聚明广增
上海蔬菜 2022年6期
关键词:白粉病侵染苦瓜

宫兰聚 明广增

(1.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侯咽集镇人民政府,山东 菏泽 274700;2.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林业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700)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L.)系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属葫芦科苦瓜属,果实富含钾、钙、镁、磷、铁等无机盐及维生素C,营养丰富,具有解热祛暑、降低血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的苦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同时苦瓜病害逐年加重,影响了农户的种植效益。为此,我们对当地露地苦瓜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因素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苦瓜病害健康防控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 苦瓜常见病害

1.1 病毒病

1.1.1 发病症状

病毒病在苦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苦瓜植株发病后,叶片出现花叶、皱缩、失绿等现象,生长点萎缩,植株矮化,不结瓜或瓜小、畸形,严重时整株枯萎、死亡。

1.1.2 发病因素和发生规律

苦瓜病毒病常由两种以上病毒侵染所致。病毒一般在杂草或棚内越冬,翌年春季通过蚜虫、白粉虱等昆虫或田间农事操作传播,由植株伤口侵入后发病。据田间观察,高温、干旱、强光照等条件利于蚜虫发生与迁飞,且病毒较易繁殖与传播;苦瓜品种抗病性差、种子带毒、田间管理粗放、田间持水量偏低、肥料不足、种植地距其他瓜类蔬菜地较近等,也利于该病发生。

1.2 细菌性角斑病

1.2.1 发病症状

叶片受害初期会产生水浸状多角形黄褐色病斑,病斑中部灰白色,病斑破裂后呈穿孔状;茎蔓感病后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条斑,后纵裂;果实感病后先产生水渍状小病斑,后病斑融合为大斑软腐。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菌脓。

1.2.2 发病因素和发生规律

苦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病菌可附着在种子上传播,也可随病残体越冬。带菌种苗定植后,病菌会随雨水从叶片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在田间传播;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在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可进行多次侵染。据田间观察,苦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和传播与降雨有关,阴雨连绵或多次暴雨,该病蔓延迅速,空气干旱则发病轻或不发病;连作、管理粗放、排水不畅或大水漫灌的地块,苦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生严重且蔓延迅速。

1.3 霜霉病

1.3.1 发病症状

叶片侵染初期产生浅黄色小斑,后扩展为多角形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斑块,田间湿度大时叶背有白色霉层。

1.3.2 发病因素和发生规律

苦瓜霜霉病病原为古巴假霜霉菌,病菌在棚内活体植株上存活,环境条件适宜时借助气流或风雨传播。据田间观察,雨水多、早晨露水大的地块苦瓜霜霉病发生严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容易积水的地块苦瓜霜霉病发生严重且伴有白粉病大流行。

1.4 白粉病

1.4.1 发病症状

叶片染病后产生白色小粉斑,后扩展为白粉斑,发展到最后全叶遍布白粉,上有黄褐色小粒点,病叶变褐枯死。

1.4.2 发病因素和发生规律

苦瓜白粉病由瓜白粉菌和瓜单囊壳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借气流或雨水扩散蔓延。据田间观察,苦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温度偏低或连阴雨天苦瓜白粉病发生严重,高温干旱发病轻;栽培密度大、浇水过多过勤、大量施用氮肥、管理粗放的地块苦瓜白粉病发生严重。

1.5 疫病

1.5.1 发病症状

病菌可侵染苦瓜茎蔓、叶片和果实,受害部位产生水渍状边界模糊的暗绿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情严重时病斑扩展、软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白色稀疏霉状物。

1.5.2 发病因素和发生规律

苦瓜疫病由甜瓜疫霉引起,病原菌附着于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可带菌。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雨水传播,也可随农事操作、昆虫、雨水等进行多次重复侵染。据田间观察,苦瓜疫病的发生与湿度关系密切,在适温范围内,降雨多少和连阴天数决定苦瓜疫病的发病时间、发生程度及蔓延速度。降雨早、连阴时间长或雨量大,苦瓜疫病发病早且重,干旱少雨天苦瓜疫病发生轻。另外,田间积水或经常大水漫灌导致园地土壤湿度大、栽培密度大、大量施用氮肥导致植株郁闭、不注重轮作、附近种植其他瓜类蔬菜的地块,苦瓜疫病发生重。

2 绿色防控技术

2.1 农业防控措施

2.1.1 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苦瓜品种,可从根本上减轻病害发生。有条件的农户可用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可有效预防苦瓜疫病。

2.1.2 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选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富含有机质且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地块,清除田间病残体、杂草等,每667 m2施石灰75 kg,耕翻晒垡,减少田间菌源。定植前每667 m2撒施腐熟农家肥3 500 kg、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25 kg作基肥,翻耕均匀后筑高畦,畦面覆盖地膜,膜下铺设滴灌带,采用滴灌、暗灌、渗灌等新技术灌溉,避免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秧苗长至0.5 m高后绑缚枝蔓上架,及时摘除病叶、过密老叶,加强通风透光。

2.2 有效预防,及时化控

2.2.1 发病前预防

发病前或雨季来临前,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 000倍(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混合液预防。

2.2.2 发病初期防控

发病初期,可喷施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 0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20%三唑酮乳油2 000倍(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混合液防治,采收前7 d停止用药。病毒病发病初期,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2%氨基寡精素水剂300~500倍液防治,同时防控蚜虫、粉虱、蓟马等传毒昆虫。

猜你喜欢
白粉病侵染苦瓜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枯草芽孢杆菌对宜良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避雨栽培模式下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ToCV单独侵染和TYLCV&ToCV复合侵染番茄植株上烟粉虱寄主适应性及寄主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和防御反应变化
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