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四种思维

2023-01-05 13:23冯红伟
邓小平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林田湖共生现代化

冯红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要求,其在不断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战胜挑战和困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新时代要早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

一、运用战略思维擘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所谓战略思维,是指在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基础上,从发展规律、发展形势等方面对事物所作的精准把握与科学预测,具有目的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等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习近平多次强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①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281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内容,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发展动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认识、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奋进征程中,需要树立战略思维,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谋好篇、布好局。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意义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始终。在从原始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人们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正确,对待自然的态度由服从、畏惧逐渐转变为征服、攫取,对大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频发,比如西方国家曾发生了严重影响当地民众健康的“八大公害事件”③“八大公害事件”是指因现代化学、冶炼、汽车等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频频发生,在20世纪30~60年代发生了8起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即: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日本四日市气喘病事件和日本米糠油事件。,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河西走廊、黄土高原经济衰落,古楼兰文明不复存在的悲剧。相反,如果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就能利用自然为百姓造福。比如我国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战国时期,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在造福人民,就得益于其在修建时充分考虑了岷江和成都平原的地形地势。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难看出,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社会才能得到良性发展;反之则必将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因此,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一方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实然之势和应然之道,我们只有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建成美丽中国,才能满足新时代民众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确保子孙后代享有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国若能顺利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早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为实现全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总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是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体现,是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撑,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条件,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情怀与担当。

(二)科学制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案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

新时代,以战略思维为引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在坚持顶层设计与重点推进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图和行动方案。顶层设计侧重于长远规划,重点推进侧重于阶段目标。从顶层设计上,必须始终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页。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从重点推进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根据党和国家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806页。作出的战略安排为导向,今后需要继续坚决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同时,注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力争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8页。,在此基础上,继续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以战略思维引领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在明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基础上,遵循顶层设计与重点推进有机统一、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有机统一、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有机统一的战略原则,合理确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阶段目标,科学制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方案。

二、运用历史思维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真谛要义

所谓历史思维,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善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人类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置于我国历史长时段发展中,在知往、继往、鉴往中看清楚过去我国是如何成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弄明白未来我国将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成功进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物质资料较为匮乏,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和生产需要,人与自然的矛盾变得较为尖锐。对此,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①《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027页。为缓解生态资源短缺的困境,毛泽东主张要养成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坚决地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②《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22页。,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生产和建设“必须节约原材料,适当降低成本和造价,厉行节约”③《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35页。,并在全国发动增产节约运动以“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作风,厉行节约”④《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35页。。为缓解人口增长过快与自然生态不堪重负的矛盾,毛泽东提出“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70页。。为改善自然面貌,使国家变得更美丽,毛泽东提出“绿化祖国”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50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73页。的号召。为改善城乡自然环境,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我国在城市对职工的居住和公共卫生条件进行了改造和建设,在农村进行了“两管五改”⑦“两管五改”即: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工作。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成功进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基于对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战略性意义的认识,在对已有实践经验总结、继承的基础上,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为解决自然环境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邓小平明确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147页。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②叶剑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8页。197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走上法制轨道。三是多措并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党和国家明确反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片面的“以粮为纲”的做法,强调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坚持因地制宜以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重视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倡导全民植树,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并开始注重培育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国于1980年成立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3年创办了全球第一家国家级环境保护专业报《中国环境报》,通过编译出版科普读物向人民群众普及环保知识。

世纪之交,基于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关注,在反思和批判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基础上的发展”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3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前提,因为“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如果环境保护搞不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就会受到影响”④《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5页。。因此,“在制定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规划重要资源开发和确定重要项目时,必须从促进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统一的角度审议其利弊,并提出相应对策”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92页。。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形势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①《胡锦涛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95页。基于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发展趋势的判断,中国共产党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胡锦涛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措施,即将“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7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将水生态治理以及全面加强林草资源和绿化成果的保护作为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

(三)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前几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④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187页。基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双重目标,党和国家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体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61页。的生产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体系;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62页。的民生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责任体系;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85页?。的系统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安全体系,从而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从党和国家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探索来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价值旨归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关键问题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方法是制度、理念、行为等多措并举、协同发力,基本要求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一体推进,根本特征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三、运用系统思维破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所谓系统思维,即要善用联系、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立足整体、统筹兼顾中解决问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陕西黄土高原、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甘肃祁连山等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在总结已取得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指出,“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6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④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284页。。新时代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需要以系统思维为指导,立足生态系统整体,解决保护和修复的动力、途径、方向等问题。

(一)坚持科技创新,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供不竭动力

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要善于借助大数据技术给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生态要素建档立卡,精准了解各生态要素的数据信息,为保护自然生态提供精准研判;要善于借助卫星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对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在明确哪些地方需要保护、修复的基础上精准施策,提升生态保护的效率与质量,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供动力支撑。

(二)坚持统筹治理,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供有效路径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需要保护、修复、治理同时推进。首先,要注重整体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水与其他生态要素的关系为例,山是流域水资源与降雨径流的主源地,治水就应做好山区水源涵养;森林素有“绿色水库”之称,不仅能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草是先锋植物,素有“地球皮肤”的美称,不仅能固沙保土,还可为林木的生长创造条件;农田是天然透水性土地,深耕深松以土蓄水,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途径;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调蓄洪水的主要水域空间,保护水域也就是保护水资源之“本”。因此,要想提升生态系统整体水平与质量,就必须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的原则。就某一生态要素的保护和修复而言,也同样应遵循整体保护的原则。比如,要想使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要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等各方面统筹兼顾。其次,要注重系统修复。就生态系统修复而言,需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并以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侧重于事前保护,旨在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今后需要继续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范围,不断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继续深化做实河长制湖长制,积极推行林长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保护和修复。人工修复侧重于事中保护,旨在从过程上减缓生态恶化趋势,今后应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制定系统性、整体性修复方案,开展生态修复和治理工程,同时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及其退化成因的空间分异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修复绿色技术。最后,要注重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制度、教育、技术、经济、行政、法律和公众参与等方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当然,我们在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统筹治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自然界其它组成要素的生态环境保护,应将生物圈中的每一环节都纳入生态保护和修复范围内。

(三)坚持绿色发展,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指明前进方向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①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133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需要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绿色转型为基础和保障。

一方面,要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生产方式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就必须在创新理念、发展技术、改善管理等基础上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的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以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为例,农业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生态系统接触最为广泛、直接和频繁,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这就需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产的全过程。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遵循投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产品再循环的原则,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借助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优势,通过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等生态产业,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等生态服务,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农业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要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涉及衣、食、住、用、行等多个领域,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协同合作。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统筹政府各部门力量,明晰各部门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工作中的职能定位、工作内容、考核要求、时间节点等,制定各部门协同推进绿色生活方式的路线图,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可实施、推广和考核的《绿色生活方式指南》,提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同时配套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巩固《绿色生活方式指南》的实施效果,形成各部门协同推进绿色生活方式的合力。其次需要全体民众共同努力。民众需要在衣、食、住、用、行等多个方面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就穿衣方面,要改变以追求奢华为目的以穿动物毛皮制成的衣服为荣的穿衣价值观,要多以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制衣材料为主,讲究实用、舒适,既贴近自然又兼顾美观;就饮食方面,要多食用绿色健康食品;就住房方面,要倡导绿色装修,鼓励选用绿色建材、家具、家电;就日常生活用品方面,鼓励使用节能、节水、低碳等环保再生产品和绿色设计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材消耗;就出行方面,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出行方式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确保绿色发展理念切实融入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

(四)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供基本方略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需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有效原则,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方力量,形成行动合力。共商是前提,共建是过程,共享是目的。共商,就需要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着来办。在涉及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时,不同区域之间应在坚持开放基础上,就理念制定、制度设计、政策规划等展开充分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共建,就需要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同心协力来完成。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涉及经济、科技、文化、金融、生态等各个领域,涉及政府、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群众个人等多重主体力量,不同领域的主体力量需要齐心协力、共同行动。共享,就是大家共商共建的成果由大家共同享受。生态共享是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基础上,确保民众的生态产品公平供给,维护民众的生态环境权益,促进生态正义的有效实现。以山东、河南两省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探索为例,两省在综合考虑黄河水情和两省实际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沟通协商,达成了保护黄河的共识,于2021年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规定以黄河干流刘庄国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为依据,进行水质基本补偿和水质变化补偿①水质基本补偿,指断面水质年均值在三类水质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给予河南6000万元补偿;反之,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给予山东6000万元补偿。水质变化补偿,即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3项关键污染物年度指数每下降1个百分点,山东给予河南100万元补偿;反之,每上升1个百分点,河南给予山东100万元补偿。参见《算好生态账共护好山水》,《人民日报》2022年9月29日。,形成了黄河流域省际政府间首个“权责对等、共建共享”的协作保护机制,推动形成了上下游两省同心协力,在共商共建基础上,共享黄河生态的新格局。

以系统思维为引领,就需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在科技创新、统筹治理、绿色发展、共商共建共享的有机统一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和保护,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四、运用底线思维防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风险因素

所谓底线思维,是指作决策、办事情,“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88页。,其内蕴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积极防御的战略准备,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做事的尺度、原则和办法,掌握做事的战略主动权,当面临风险挑战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应对自如。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树立底线思维。诚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98页。因此,我们必须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可逾越的警戒线,为自然留出足够的自我修复时间和空间,提升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严格强制保护的区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旨在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继续采取最严格举措守住现有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同时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比例。以严守生物多样性安全底线为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①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291页。一是国家要在已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以及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国家公园体制,同时加强外来物种管控;二是要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三是要支持相关学科协同合作,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研究;四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其转化为民众的自觉行动。概言之,就是要在多维进路中合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现人与万物和谐共生。

(二)严守环境质量底线

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就是要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②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284页。这一论述指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是亟须解决的三大主要环境问题,要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守住大气环境质量底线、水环境质量底线、土壤环境质量底线。这就需要在综合考虑国家、各区域、各省市的具体规划、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结合水、大气、土壤的特点、用途及功能,合理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环境质量底线的目标和可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以环境分区管理、分行政区允许排放量控制等为手段,通过分单元差异化、精细化管理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同时在总结连云港、济南、鄂尔多斯、承德等地方关于严守环境质量底线试点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在全国扩大试点范围,按照“宜简不宜繁”的原则,加快制定严守大气环境质量底线、水环境质量底线、土壤环境质量底线的实施技术指南和相关制度。

(三)严守资源利用上线

守住资源利用上线,就是要在统筹考虑代内与代际需要、人类与自然需要的基础上,把握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度,不要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就目前而言,重点是要严守能源利用上线、水资源利用上线、土地资源利用上线。要结合大气环境质量底线、水环境质量底线、土壤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从环境安全维护与环境质量改善的角度出发,明确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与要求,确保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土地安全与耕地安全。

(四)严守民生底线

民生包括人的生存、生计、生活以及人的发展等多方面内容,从本质上看是指人的直接的、现实的生活需要。民生问题可以说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这也就决定了党能够始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并高度重视和强调生态之于民生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62页。,“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09页。。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我国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仍然突出,今后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不断提升老百姓的生态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五)严守制度底线

制度具有刚性约束作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以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体系建设为重点,从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修改与退出,生态保护红线的差异化管理、监测与监管、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越线追责以及环境管理准入负面清单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的制度体系,同时不断完善现有生态文明制度,从制度上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四梁八柱”。

(六)严守政治底线

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绿色发展等作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涉及政治问题。诸如陕西延安削山造城、浙江杭州千岛湖临湖地带违规搞建设、秦岭北麓违规建别墅、腾格里沙漠污染等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之所以发生,当地地方领导干部环保意识不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负责任、不作为是主要原因。因此,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继续坚决实施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督察,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切实做到终身追责。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以及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以战略思维定航向、以历史思维悟真谛、以系统思维谋发展、以底线思维防风险,从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保驾护航,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

猜你喜欢
林田湖共生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丽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推进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概述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认真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精神让腐植酸在绿水青山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