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3-01-05 07:46曹国圣李洁邱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3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南京数字化

曹国圣,李洁,邱实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1172)

1 推动南京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1.1 一体化助推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1.1 长三角一体化助力释放南京数字文化创新投资潜力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超三强、拉动全域”一体化市场和政府的共同推动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经济研究所发布的 《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显示,南京在数字文化产业方面得到助力,数字文化投资需求得到释放(见图1)。2021年南京市统计局的 《为文化产业发展插上数字腾飞的翅膀——南京市数字文化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在产业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和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方面,2020年参与调研的南京数字文化企业合计营收47.22亿元,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3.79亿元,占营收比重超过8.0%[1],特别是在大数据、AR/VR和网络文学领域,南京有着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就文化产业重点门类来说,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及文化旅游业依然是南京的优势领域。

图1 2020年国内主要城市群数字经济规模对比

1.1.2 扬子江城市群的建设奠定了南京数字文化产业的省内战略地位

扬子江城市群的建设提升了南京在新发展格局下的战略地位。在政策上,由省部门牵头,打破行政壁垒,以南京为主体,加快形成集聚协同效应,对南京重大的数字文化产业项目的合作立项和投资进行了统筹协调,放大整体竞争优势。在空间格局与产业布局创新上,扬子江创意城市群协调整合沿江8市的重点产业园区(见图2),重点瞄准南京数字技术与苏州创意设计产业优势,构建了以南京与苏州为两大核心的“双核驱动”扬子江数字文化产业走廊,促进扬子江城市群上下游产业链优势互补,提升南京数字文化产业链水平。

图2 扬子江城市群

1.2 数字文化产业目标明确,配套政策逐步完善

2020年5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强调要在未来三年牢牢抓住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并以城市经济发展空间为布局,围绕不同的城区有针对、有重点地发展相应的数字文化产业领域。例如,发挥建邺区中新合作国际化平台及互联网头部企业集聚优势,聚焦数字会展、数字文创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玄武、秦淮、鼓楼等区重点聚焦物联网、数字文创、数字旅游等领域,打造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示范区。2022年6月,南京市印发的《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领先的数字经济名城,针对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业品牌[2]。

1.3 文化资源丰富多元,数字化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在文化资源方面,南京历史悠久,2019年作为“世界文学之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因此,南京所承载的文化资源和元素为南京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发展条件。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南京是全国首座双千兆省会城市,城乡千兆光网覆盖率高达100%,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17个。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全市数字经济技术型人才达45万。在数字经济方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4项,位列全国第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布36个专项,其中南京承担了16项,数字经济类占6项;“345”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支持数字经济类项目24项。截至2022年6月底,南京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00 964件,在全省率先突破10万件。同时,南京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项知识产权核心指标均位居全省首位。

1.4 数字文化市场主体多样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南京市统计局《产业发展总体较好 亟待谋划数字“蝶变”——2021年三季度南京文化产业发展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 612.67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29.2%。其中,数字化成为新增长极,数字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文化企业营收超60.0%,数字化核心产业占比达40.0%,以提供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多媒体游戏动漫、互联网信息等服务内容的数字出版、动漫、多媒体等16类文化新业态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9%,成就了“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南京不断强化集聚载体布局,形成国家高新动漫游戏孵化中心、国家数字出版南京基地、江苏网络文学谷、中国·江苏网络文学创意产业园等高能级产业集群,推动了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品牌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

2 南京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数字核心技术薄弱,人才资源相对匮乏

我国数字技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仍有欠缺,也缺乏有能力承担集战略咨询、架构设计和数据运营等关键任务于一体的第三方服务商。核心技术的缺失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2021年《为文化产业发展插上数字腾飞的翅膀——南京市数字文化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南京数字文化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有38.9%的企业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人才相关的政策,有3成企业紧缺复合型人才,5成企业紧缺高端科技人才。因此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是我们发展南京数字文化产业需要攻克的首要难关。

2.2 数字文化市场主体发展不均,市场环境有待改善

南京数字文化市场主体发展不均,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龙头数字文化企业由于发展基础好,资金雄厚,能够基于顶层设计具有前瞻性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加之专业的数字化技术团队支撑,数字化发展势头良好。而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仍然缺乏准确的数字化意识,数字化动能不足,网络化和智能化基础薄弱,所谓的数字化转型仅是增加几个软件,把业务或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也未能充分利用“平台经济”的共享共用功能,协同创新成效不明显。

从发展环境来看,虽然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江苏凭借以文化制造业为主导的行业门类在投资规模和增幅上领先于上海和浙江,但在创意、设计等“软要素”的投入方面依然稍逊一筹。此外,对中小微数字文化企业的财税金融支持和信贷支持力度有限。中小微文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长期依赖第三方数字技术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受限于自身技术能力水平,加之文创产业、文创产品工作流程的个性化、非标准化特点,导致其提供的转型方案往往难以真正适应中小微文化企业的需求,建用脱节。

2.3 未形成立体的、互动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数据资产积累不足

相较于江苏的强势主导行业——文化制造业来说,南京的问题是对数字文化产业“软要素”的投入不足,数字资产积累薄弱,应用范围偏窄。一方面,南京缺少像上海那样的强势企业及上市公司的带头作用。特别是数字动漫产业和网络游戏业,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特别是在文化内容生产方面,呈现出同质化产品多,缺乏创新等问题。

另一方面,覆盖南京文化产业企业之间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文化数据链尚未构建;内部数据资源散落在各个系统,外部数据融合度不高,特别是大多数的文化企业无法互联互通,形成“数据孤岛”。同时,数据资产储备和交易不足,流通效率不高,无法及时全面感知市场数据的分布和更新。受限于数据的规模、种类及质量,目前南京大多数的文化企业对数据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精准营销,风险控制等有限场景,未能从业务转型角度开展预测性和决策性分析[3]。

2.4 内部缺少高质量文化品牌,外部市场占有率不高

第一,高质量的文化内容是文化产业数字产业链创新的基础,也是高端文化产品生产与供给的源泉。南京目前并未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深挖南京历史文化的内涵,推动文化要素的内涵扩容、价值转换和形象重塑,未提取、塑造和培育南京优质数字文化IP。

第二,南京受到海外以美、日、韩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影响,这些国家凭借成熟的产业链和起步较早的产业优势,在近几年的全球消费市场中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南京还受到以上海、杭州为代表的老牌文化品牌的市场挤压,在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和电商直播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较低,没有建立自己的相关产业优势和城市特色文化品牌。

2.5 数字化培育理念落后,产业协同水平较低

大多数企业对数字文化业态的培育规律、市场运行规则和运作方式缺乏系统认识。以传媒产业为例,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产业链要通过系统的数据将内容制作、传播、交易、评估等环节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培训全体员工的数据化意识,目前大多数的南京企业不愿意也没有投入这样培训的成本预算。

此外,南京尚未形成完善的新文化业态支撑体系,尽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意性文化企业不断增多,但是还未形成对世界文化具有冲击力的门类和作品,尚未建立有效的新文化业态的贸易渠道和营销网络;数字文化产品附加值的区域不平衡性依旧存在。在数字文化业态中,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比较突出,数字技术应用集中于游戏、影视、动漫、广告等领域,而在出版、新闻等行业的数字赋能成效较少,数字技术也没有完全渗透到各文化行业领域,导致产业协同水平低,南京在数字文化产业的经营效益上依然远远落后于上海,特别是在数字出版和网络游戏两个门类上面。

2.6 数字技术融入产业效果一般,数字平台创新不足

目前,南京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入度不高,文化与科技总体上还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4]。

第一,受根深蒂固的传统业务布局和生产模式约束,大部分南京文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普遍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和实践路径。往往以追求技术的“高大上”为主要目标,忽略了“技术服务于内容”的本质逻辑,不能很好地将新技术、新基建成果有机融入文化产业链新业态培育和各个环节创意升级的过程中,大量复制简单数字化的低质同质产品,忽视开发高质量的沉浸式数字化文化产品。

第二,南京数字平台技术创新与规模效应不足,部分探索后继乏力。南京目前缺少历史文化资源遗产、博物馆馆藏资源等大数据库,也未形成多个高效的、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科技化的文化产业信息流通和数字文化产品交易平台。部分平台后续投入不足,维护能力弱,平台效应没有得到全产业链释放。此外,数字平台可以通过聚合内容,以渠道为王战胜传统媒体的内容为王。这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资本占据市场,数字平台凭借渠道垄断,重流量轻内容,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侵蚀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健康发展。

3 南京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南京要实现文化产业的“结构优化”“高质发展”,就要在要素、产业、融合、治理等方面系统布局,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南京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化、生态化、融合化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3.1 宏观层面

3.1.1 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府规制与科学化储备性公共政策的前置性研究

南京要在要素、产业、融合、治理等宏观方面系统布局,推进文化和旅游部、科技、工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加强政府规制与公共政策前置性研究与储备,适时推出深化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南及实施细则,完善“数字+文化+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与统计标准保障制度[5]。

3.1.2 着力构建数字文化产业扁平化治理结构,完善保障机制

应当由政府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纳入大学与科研、金融机构等,赋权社会、政社协同,加强政府、企业等主体互动,利用高效的数据网络提高政策资源指向的精准性、政府服务提供的精准度,实现信息的双向触达,打造多元化扁平化的高效的共同治理结构。

3.1.3 构建现代数字文化产业体系,打造六大工程

南京当从自身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基础及区域协调发展角度,加快构建“T+N+X”式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布局“雁阵”数字文化产业结构。重点打造创意设计、网络文学、数字文旅、现代演艺、数字场景等7个优势业态。抓住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和扬子江创意城市群建构的契机,在国家重点发展的长江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中,找准定位,创新区域间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机制。结合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到的办法,实施六大工程,一是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创意能力激发工程;二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工程;三是数字治理体系与数字安全提升工程;四是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五是城乡居民文化数字消费提升工程;六是数字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工程。

3.1.4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且细化财政支持

首先,升级改造“南京文化融合创新服务平台”,丰富金融产品。学习上海经验把党建工作纳入授信重要标准,重点支持将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型文创企业。同时,以“基金+产业”为纽带,构建“资本+文化+数字”创投生态圈,放大基金引导功能。加大对数字文化产品制造和服务、数字文化技术应用等核心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深入场景,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直通车”贷款及“文创接力贷”服务。

其次,加大财政投入。一方面,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实施项目带动,提高专项资金的申请门槛,扶持重点文化项目、数字龙头企业等;另一方面,兼顾公平,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对细分领域的行业标杆中小文化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帮助企业申请专项资金,做好投后管理工作。

3.2 中观层面

3.2.1 完善数字产业生态圈,推进“文化+”综合产业链协同联动

进一步创新实施“文化+科技”“文化+旅游”多元跨界融合发展模式,在数字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清晰的基础上,坚持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共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推动数字文化产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汤山温泉资源,江宁休闲农业等良好的产业基础,加大农耕文化(如黄龙岘茶文化园)、历史遗迹(如江宁汤山古猿人洞)、传统村落(如佘村)和传统建筑组群(杨柳村等)等保护力度,融入红色文化,实施农文旅融合,打造乡村微度假产品,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数字文化产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借助依托晨光1865产业园、江北工业遗址等,打造一批工业旅游产品,争创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并借助疫情带来的消费理念、习惯的变化和消费场景的创新契机,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交互、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的云旅游等模式,进一步拓展文旅融合价值空间。

3.2.2 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推动数字文化消费升级

继续做强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新城数字文化产业园,以“链式集聚、园区支撑、龙头带动”来积极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模式,努力发挥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

此外通过5G、AR及超高清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促使文化企业开发各类与智能终端、传播平台匹配的产品形式,进而拓展文化消费空间,进一步发展云端博物馆、云端会展、云端电影院、云端旅游等文化消费模式,促进形成文化消费新增长点。加速推进重点文化消费项目的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消费补贴等方式,支持文化消费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进乡村,拓展南京文化消费的夜间经济、沉浸式文化场景,形成文化消费新商圈,不断优化城乡文化消费环境。

3.2.3 优化整合产业数据资源创新平台,加强数据开放流通

其一,紧密融入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建设工程。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陈列品、视频等红色资源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标注和关联,导入国家文化大数据集成系统。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化工程,做好线上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雨花台红色基因库移动终端与TV终端应用,加快南京大屠杀档案资料数据库、南京博物院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馆藏资源数据库线上建设工作。其二,健全数据资源标准规范,制定一套完整且实操性强的数据资产产权分类分级的确认、登记、保护、流通、交易规则。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在发挥现有的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所作用的基础上,继续打造文化与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壮大数据资产交易的场内场外市场,探索数据资产经纪人制度。树立政府数据社会公共资源的理念。政府机构先行,将与民生、科研相关的高质量的数字资源逐步有序向社会开放。

3.3 微观层面

3.3.1 打造文化企业发展矩阵,发挥“数字文化森林”协同作用

首先,积极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壮大龙头文化企业。一方面,实施“文化+”创新驱动工程,鼓励培育文化主营业务突出、产业延展性强的跨界企业集团,如凤凰传媒,通过核心技术攻关、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探索南京“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出台个性化支持政策提高企业和企业家的“数商”。

其次,着力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创新。加强中小数字文化企业创新的个性化扶持、产业化组织,实施专精特新的“小巨人”成长计划;加快推进全省中小微文化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引导和支持本省大型企业投资中小微文化企业。

最后,加快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引导上市数字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激活企业潜力。同时,对数字文化产业中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施多渠道、多板块的上市培育工作,着力在数字文化产业链上实现上市公司的多维突破,推动在文化产业链、价值链、数字链等领域培育更多南京的“链主”上市公司。

以龙头数字文化企业为主导,借助产业孵化平台资源,引领带动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壮大集群共生的“数字文化森林”,打造南京特色的数字文化产业集群。

3.3.2 打造南京原创文化IP,优化数字内容供给

首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抓住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数字化延伸的契机,充分发掘南京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南京本土特色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IP。其次,坚持内容为王、质量为先,深度挖掘南京特色IP的核心内涵,推动反映南京文脉、南京文化建设等重大题材艺术创作的数字化生产。支持优秀健康原创影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在南京制作发行,进一步提高南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中的影响力。最后,通过数字赋能将南京多元特色文化品牌和文化价值符号等要素进行创造性叠加,充分运用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形态,推动南京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施《南京文库》数字化工程,全面提升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影响力[6]。

3.3.3 加强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联动,完善数字文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习杭州经验,通过“产官学”合作模式,加强南京各高校、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江苏紫金传媒智库所等科研机构的联动。重视各个层次数字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保障体系,鼓励大学生留在南京创新创业,聚集基础性文化产业人才。通过灵活且具有吸引力的“引、培、留、用”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南京数字化
“南京不会忘记”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南京大闯关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