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把形式当仪式

2023-01-05 15:29刘良军
清风 2022年11期
关键词:留痕形式主义当事人

文_刘良军

观察发现,个别干部干工作、个别领导下基层似乎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是否实打实地植树造林不重要;是否真正下沉到社区一线,与居民群众一起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也不重要;能否与脱贫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研究、再三探究,同样不重要……但无论如何,工作前的集体合影、拉横幅照相,却是相当重要,且美其名曰“仪式”。

不可否认,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有时旧的表现形式还没有完全根除掉,五花八门的新形式又在不断衍生;追求错位的“仪式”感就是其中之一。

“仪式”与“形式”虽一字之差,但其内涵与外延却都迥然不同。如果别有用意地将二者混为一谈,则既让形式主义难以整治,也使人们在谈及原本正常、必要的仪式时,战战兢兢,唯恐落入搞形式主义的泥淖。是时候对“仪式”与“形式”研机析理、条分缕析了,让仪式的归仪式、形式的归形式。

仪式是一种郑重庄严的宣示,形式则不过是简单的“留痕”、肤浅的标记。如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绝非象征性地举手握拳,而是意愿的宣示、信念的明示、决心的展示,能使当事人每每回想起来备感兴奋、倍添力量、倍增勇气。反观拍照、签名、打卡等形式“留痕”,固然也像模像样,于当事人那里却实在是敷衍应付或凑热闹而已,绝不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仪式作用于内,而形式是明显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纯粹糊弄于外。刻意地制造形式,精心地布局形式,无论如何于己都是一种作秀,为的是面子与形象,心里想的都是利益,而无真的感触感动。

仪式源于内心的自愿自觉,形式则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被迫被动。譬如相爱的人举行结婚仪式,是出于双方的倾心期望、满心欢悦。而形式之所以层出不穷,很多时候是因为官僚主义者的偏好和施压,即便“匠心独运”地弄出些许与众不同的形式,相信不少当事人也是百口莫辩、有苦难言。

仪式影响深远、作用明显,形式则满足于走过场,不过是昙花一现、过眼烟云。例如志愿军抗美援朝前夕,各部队举办誓师大会,回忆革命、解放战争的艰苦,讲述抗美援朝的正义与必要,坚定维护国家安全独立的决心,使得志愿军战士信心百倍、雄心万丈。反观热衷于形式,钟情于形式主义者,为的是一时应付、立时出彩、当时好看,所以再怎么斑斓多彩的形式,转眼已是“明日黄花”。

仪式实事求是,是真需要,形式徒有其表,是大累赘。为什么生活需要仪式感?因为有了仪式,平常的生活,也能变得郑重神圣,仪式能提醒人们不要把日常过得庸散。一定程度上,不忘仪式,适时借助、利用仪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化解,有利于对生活充满信心,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相反,多此一举的形式无异于“痔疮” “息肉”,非但不利于事物发生发展,反而因为其哗众取宠、沽名钓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让人鄙夷不屑、心生厌恶,进而连原本高尚的事物也被怀疑虚伪。

《论语》有言:“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仪式古已有之,而且一直与社会规范、道德人心结合密切,已演变成为一种文化,是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而形式主义层出不穷,则反映了某些人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出了问题,与当今社会进步、人的发展南辕北辙、格格不入。正基于此,弄清楚形式非仪式,才能更加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抵制种种不切实际、不合民意的形式,让形式主义者无所遁形、无地自容、销声匿迹。

猜你喜欢
留痕形式主义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什么是先予执行?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刘孔喜岁月留痕系列作品
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