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能防冲桩板联合施工技术

2023-01-05 15:09冷珍华张吉顺
建筑与装饰 2022年24期
关键词:锁口井口钢筋

冷珍华 张吉顺

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宜昌 443002

1 工程概况

江坪河水电站为一等大(1)型工程,工程下游河道消能防冲设计方案为“大口径防冲板(桩)+边坡面板”,防冲板(桩)分为三种型式:Ⅰ型为板桩联合结构,上部板厚2m深度为12~28m,下部桩径2.0m桩长7~23m;Ⅱ型桩桩径1.5m,桩长12~20m;Ⅲ型防冲板厚1.5m,板深度为7~16m。冲刷重点防护区采用Ⅰ型板桩联合结构,上部布置混凝土防冲板,下部设置防冲桩,板(桩)顶布置混凝土连梁,提高防冲板桩的整体性[1]。

2 板桩联合结构施工方案优化及比选

2.1 原设计方案分析

防冲桩板的原设计方案是“桩+板”间隔布置,即沿着防冲轴线,每隔(桩心间距)4m布置Φ2m的钢筋混凝土桩,然后在桩与桩之间设置宽度为2m的混凝土板,与桩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桩和板的施工均采用人工挖孔法。

采用该方案,在实际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不利施工的因素:

2.1.1 工期无法保障。因防冲桩板轴线较长,按此方案来分割的施工单元过小,为保证工程进度,需同时安排多个作业面施工。根据相关安全规范要求,相邻作业的挖孔桩,其作业面必须预留不小于5m的安全距离。本工程中挖孔桩的直径仅为2m,以此来划分,同一部位的桩板要划分为四序来间隔施工,大大延长了施工周期,无法满足电站下闸蓄水的节点目标。

2.1.2 施工安全无法保障。防冲桩板均采用人工挖孔法施工,板和桩的直径只有2m,作业空间狭小,作业人员的避让空间严重受限。同时挖孔桩的最大桩深达32m,此环境下作业安全风险极高,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2.2 优化后方案分析

结合水布垭工程防淘墙施工成功经验,将防冲桩板结构进行优化,采用“上部宽竖井+下部圆形桩”相结合的桩板联合施工方案,即上部防冲板采用长×宽=8×2m的混凝土板,板的深度为7~28m,板下部设置Φ2m的防冲桩,桩的深度为6.2~20m。

相比原设计方案,此方案施工工序由最少四序施工变为了两序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同时施工的作业面数量,加大了单个作业面的空间,施工安全风险有效降低,并且进一步增强了防冲桩板结构的整体性,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3 板桩联合结构施工

3.1 施工布置

“上部宽竖井+下部圆形桩”的联合布置和施工方案,采用Ⅰ序、Ⅱ序间隔施工。先施工Ⅰ序桩板,桩板开挖完成并进行钢筋制安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7d后,再进行相邻部位的Ⅱ序桩板施工。桩板联合施工部位的主要设施有井口防护及提升系统、卷扬机、空压机、临时存渣堆等。

3.2 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步骤如下。

3.2.1 首先完成桩(板)上方边坡的开挖和支护工作,并布置测量监测点。

杨鹏幼时所居住的房子,是一座四百多平方米的围屋。童年时的杨鹏,性格很内向,也很孤独,因此,这一时期的他特别爱幻想。小小的孩子,大大的房间,难免心生恐惧之感。孤独内向的孩子,向外很难寻求慰藉,只能向内寻求力量。害怕之时,又有哪个孩子不希望有个英雄能来拯救自己呢?又有哪个孩子不想让自己成为拯救他人的英雄呢?好在,书本给了杨鹏战胜孤独与恐惧的力量。

3.2.2 然后开挖或回填修筑防护工程桩顶平台至设计高程。测量放样,完成Ⅰ、Ⅱ序桩板井的锁口衬砌施工。周边采用“高压旋喷灌浆+帷幕灌浆”防渗处理。

3.2.3 完成防渗后,做好截排水沟和井口安全防护措施,安装调试好开挖提升系统,进行桩板井的开挖与支护工作。桩板联合分Ⅰ、Ⅱ序相间施工,先施工Ⅰ序桩板,后施工Ⅱ序桩板。

3.2.4 桩板井内采取自上而下人工分层开挖,覆盖层内分层厚根据土质情况按0.6~1.5m控制,每开挖一层衬砌砼支护一层;进入基岩采用手风钻造孔,密孔小药量弱松动爆破,层厚按1.5~2m控制,岩层地质较差部位采用衬砌砼支护,完整性较好的弱风化基岩采用喷锚支护。

3.2.5 桩板全部开挖支护完成后,进行钢筋安装绑扎。下部桩体钢筋笼用25t汽车吊吊装入井,防冲板的钢筋由人工在井内安装完成。钢筋安装完成后,排除积水清除浮渣,采取不分层连续浇筑至设计高程[2]。

完成Ⅰ序桩板砼浇筑达7d龄期后,按同样方法进行Ⅱ序桩板施工。

3.3 桩板联合锁口及井口防护

开挖前需进行井口锁口,并做好防护。锁口施工时,Ⅰ、Ⅱ序桩板井统一施工,锁口施工的高度范围为自井口向下1.0~1.5m(视地质情况而定)。桩板井锁口采用挖掘机开挖,再由人工修整成型,然后安装锁口钢筋,浇筑锁口衬砌混凝土,并设置高于地面18~20cm的护埂,防止地面集水、石子或杂物等落入桩内。在锁口混凝土中布置Φ22钢筋,以便固定提升系统和防护栏杆。

完成后再回填Ⅱ序桩板井,并进行Ⅰ序桩板井垂直运输系统的安装调试。提升系统主要包括钢结构提升架、卷扬机及限位器、钢丝绳、出渣料斗,作进出设备物资、出渣使用,每个桩板联合井布置两台提升系统。使用专用载人吊笼上下,井口备用悬挂软梯、保险绳,长度不小于开挖井深,以便发生突然停电等意外情况有关人员能顺利上下。

清除井口杂物,同时在井口周围设置截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然后安装安全防护栏杆,以保证井口的结构稳定和井内作业人员安全。为施工Ⅰ序桩板井作好一切准备,然后进行下一循环的开挖支护施工。

为加强井口的安全稳固性,一般可在井口周边浇筑混凝土梗(宽度15~20cm、高度20cm为宜),作为拦水埂兼踢脚板。井口四周设置1高度1.2m的防护栏杆,因出渣侧受作业活动的影响,可采用伸缩式防护栏,其它三面均采用固定栏杆。

3.4 桩板联合开挖与支护施工

3.4.1 覆盖层开挖支护。为保证防冲板结构的截面尺寸为8m×2m,经计算,防冲板井开挖中设置厚度为50cm的护壁衬砌混凝土,则防冲板开挖的净尺寸为9m×3m。衬砌混凝土设置双层钢筋网片,并安装20a型工字钢支撑,间排距1.6m×1.2m,钢支撑两侧支座处竖向设置16型槽钢。

开挖过程中,堆积体、冲积体、松散地层采用人工开挖,局部辅以风镐开挖,进入强风化层后用风镐或爆破开挖,铁撮萁装土入渣斗,由2t卷扬机配0.2m3渣斗吊运出渣。每挖一层支护一层,保证施工安全。一般每层高度为0.6~1.5m,在流砂、流泥区段每节高度宜小于0.5m,特殊地质下挖孔速度应视护壁的安全情况而定,并加强支护。

图1 桩板联合覆盖层内衬砌支护图

桩板井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支护,完成一层开挖后进行护壁钢筋制安,衬砌钢筋为双层钢筋,然后立模。护壁模板采用加工制作的定型钢模板,制作成键槽形状,保证桩板联合结构尺寸和桩板竖向施工缝结合的整体性(见图1)。井内设Ⅰ20a工字钢水平支撑,钢支撑间距为1.6m,排距为1.2m,且在钢支撑两侧支座处坚向设置I16槽钢。施工过程中视地质情况在竖井周边设Φ22随机锚筋,防止竖井衬砌砼下滑和覆盖层开挖时,周边发生塌方、上部脱空。

3.4.2 岩石开挖及支护。为提高施工效率,对基岩层采用爆破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爆破的方式,并配以人工出渣。分层厚度根据岩层的硬度一般控制为1.5~2.2m。为保证井壁安全,采用松动爆破方法,爆破原则为“小炮眼、密孔、小药量、周边光爆”,一方面尽量减少超挖量,同时也要保证不对支护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

钻孔爆破:采用手持式风钻钻孔,孔径Φ40mm。桩板联合部位掏槽孔孔深1.7~2.2m(楔形布置),爆破孔和周边孔深1.5~2.0m。防冲板下部的单桩爆破开挖时,一次进尺不宜过大,掏槽孔孔深可按1.7m(直孔掏槽),爆破孔和周边孔孔深按1.5m控制。

通风散烟:爆破后先洒水降尘,再利用风机通风散烟,并利用有害气体监测仪监测确认无有害气体后,作业人员方可下井。当开挖深度超过10.0m后,井内空气自然流动速度急剧减慢,且因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造成底部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大幅增加,氧气含量大大减少,因此,为了保证安全施工,要用大功率风机连续向孔内送风。

出渣:通风降尘完毕后,首先进行安全检查,清理井口及井壁周边浮石,进行排险,确认安全后,人工装渣入吊斗,再用卷扬机提升至井外临时堆放集中,集料到一定量后用反铲配10~15t自卸汽车及时转运至水流溪弃渣场。

锚喷支护:视岩层情况,对围岩破碎、稳定性差的部位采用锚杆、挂钢丝网或素喷砼方式支护。

3.4.3 衬砌混凝土横向侧壁拆除。桩板施工中,要对Ⅰ序和Ⅱ序之间的横向侧壁衬砌混凝土进行拆除,以保证Ⅰ序和Ⅱ序桩板之间的紧密连接。Ⅱ序桩板井的开挖,在Ⅰ序桩板混凝土浇筑7d后进行,开挖中同步拆除Ⅰ序板井施工过程中的横向衬砌混凝。拆除主要采用静态爆破方法,局部辅以风镐进行拆除[3]。

3.5 桩板结构混凝土施工

下部桩体钢筋笼采用25t汽车吊吊装入井内,防冲板的钢筋,构件在加工场集中加工,运至现场采用人工现场绑扎。当需要进行焊接作业时,需连续采用风机向井内压入空气,保证通风和排烟,焊接作业结束后,需持续通风不少于10min,确保将有害气体全部排出井外。

钢筋、预埋件、监测设施全部安装完成后,将井内浮渣、杂物等全部清理干净,并将积水抽排干净,再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中,尽量采用一次连续浇筑完成,减少施工缝。

在井口设置下料斗,接直径200~250mm的串筒或溜管往竖井内下料,串筒或溜管制作成1.5m一节,便于安拆;串筒或溜管离孔底(浇砼面)不大于1.5m,随砼浇筑增高逐节拆除。

3.6 防冲板结构衔接技术

防冲板Ⅰ序和Ⅱ序之间的衔接情况对工程的安全性能影响较大,良好的衔接技术,可有效保障工程防冲质量和可靠性。本工程中,采用在Ⅰ序和Ⅱ序桩板之间设置键槽来提高两者之间的咬合度。

4 板桩联合结构施工质量及应用效果

4.1 质量检查情况

对防冲桩板C35混凝土强度检测共168组,其中最大值47.4Mpa,最小值36.1Mpa,平均值41.8Mpa,合格率100%,抗渗和抗冻等级分别检测4组,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4.2 应用效果

针对防冲桩板联合结构,采用“上部宽竖井+下部圆形桩”相结合的施工技术,在施工工期方面,使施工分序由四序变为两序,节约工期约9个月。在施工安全方面,增加了人工挖孔作业面积,提高了安全保障。在工程质量方面,增强了防冲桩板的结构整体性,提升抗冲能力[4]。

5 结束语

在江坪河水电站下游河道防冲桩板联合结构中采用“上部宽竖井+下部圆形桩”相结合的方式,使本工程在安全、质量上得到了保证,进度达到预期目标,证实了该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形成了1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防冲桩板施工工艺技术,对以后在高山峡谷之中,河道狭窄、河床覆盖层深厚等条件下进行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经验。

猜你喜欢
锁口井口钢筋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角接触球轴承外圈锁口高度自动检测规改进
截钢筋
钢管桩锁口专利技术分析
锦州25-1井隔水导管承载力及井口稳定性分析
一体化井口地面安全控制系统在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地面工程中的应用
井口之蛙
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