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构造柱施工分析

2023-01-05 15:09瞿剑
建筑与装饰 2022年24期
关键词:圈梁抗震墙体

瞿剑

广东建工对外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多处地区的地震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已经发生过地震的地区,这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抗震性研究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许多多层及高层建筑在施工中也开始采用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其中构造技术就是最主要的一项,它主要是在建筑物的转角和内外墙的连接处进行圈梁设计,让其能够形成一个封闭的构造框架。在建筑工程中添加构造柱,不仅能对砖混结构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还能达到更好的抗倒塌效果,而构造柱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这就要在明确构造柱作用的基础上,对施工展开科学的管理,既而让构造柱的使用性能发挥到极致[1]。某敬老院工程总建筑面积1490m2,是一幢框架结构综合楼,内设床位47个,配套值班室、围墙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下面结合该工程,谈谈构造柱施工的相关问题。

1 构造柱的作用和设置要求

1.1 构造柱的作用

1.1.1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若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到位,就会出现倒塌现象,既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减少建筑倒塌现象,就要设置构造柱,让它来延长屋顶塌落时间,避免屋顶下坠造成人员伤亡。这与砌体结构相比,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不仅略胜一筹,其施工成本也会相对减少[2]。

图1 墙体中的构造柱

1.1.2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让构造柱设置的更加合理,会每隔0.5m将其放在多层与地层框架砌体结构中,目的就是让它满足垂直应力与建筑物水平的传输(见图1)。一般来说,构造柱都是由两根拉结筋组成,它的延长度不会>0.1m,待墙体砌筑结束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这样既能提高建筑结构承载力、抗剪性和施工质量,又能发挥结构柱的作用,让构造柱能更好地支持墙体,有效提升整个墙体的稳定性[3]。

1.2 构造柱的设置要求

在设置构造柱的时候,要以相关规定和要求为基础,让构造柱不会受地震等级、建筑功能、高度等内容的影响。①在施工前,要确定施工设计方案,把构造柱设置在裂缝周围或建筑物外墙四角;在设置中,当遇到多层建筑施工时,构造柱的设置要符合最小截面,可以采用4Φ12纵筋,而箍筋的间距要控制在0.25m,并提前对构造柱的上下部进行加固处理。②在六层以上建筑结构中,要设置4Φ14 纵筋,箍筋不得大于0.2m,然后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来增加配筋的数量和截面积。③为了保证构造柱足够稳固,就要将构造柱与墙体再次进行连接,并每隔0.5m设置一次,让它与墙体能够更加紧密,必要时也要让构造柱钢筋和墙体的内部保持一定距离,但不要>0.1m。④在构造柱与每层圈梁进行连接时,隔层设置圈梁的建筑要在没有圈梁的楼层增设配筋砖带,而配筋砖带的截面高度不得小于四块转,砂浆强度不低于5兆帕。

2 构造柱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马牙槎砌筑问题

图2 建筑工程中的马牙槎构造图

马牙槎(见图2)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马牙槎是最常见的一种墙体砌筑方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马牙槎的预留方法未能符合施工要求,它们会因为表面的凹凸不平给墙体带来诸多缺陷,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马牙槎现象。此外,马牙槎所留设的位置不够准确,使得构造柱的横向、竖向中心线偏离[4]。

2.2 钢筋施工问题

①在钢筋定位放线过程中,没有设置合理的位置,使得位置出现偏离,导致上下楼的位置差在6mm以上,这时施工人员会采取弯曲纵向钢筋来达到“归位”效果,但最终纵向钢筋还是会出现错位。②施工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在施工中总是随意搭接构造柱钢筋,使得钢筋搭接不够规范,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搭接长度不够、单端弯钩或两端都不弯钩的情况。③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放置钢筋,在构造柱与圈梁交接时未进行加密箍筋,经常出现拉结筋漏放或放错等问题,既而为构造柱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5]。④在箍筋时,没有按照所规定的密度进行钢筋设置,使得捆绑间距过大,在施工中就很容易出现钢筋滑落、松散等情况,从而严重影响到构造柱的质量。加上未明确规定弯钩的长度和角度,这对于一些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来说,弯钩长度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十倍;角度要控制在135°/135°,而在实际施工中,长度并未达到十倍,角度也都是采用的是90°/90°。

2.3 混凝土施工问题

①构造柱的断面尺寸较小,为了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时更加顺畅和达到密实要求,就要严格规定骨料的料径,并将所有的料径控制在2cm内。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时候骨料都是混搭而成的,对于料径并未严格进行筛查,这就会让构造柱内出现局部受阻的情况,使得构造柱密度无法达到相关标准,严重时还会出现断条等现象。②在断面混凝土实际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未一次性完成浇筑,而且在浇筑中经常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等问题,如果在这时进行振捣,那么混凝土就很难充分融入砖模空洞中。此外,坍落度也是存在的一大问题,它经常不在控制范围内,若坍落度过小,就会让混凝土变得过于干硬,导致构造柱内不同问题的发生。③施工人员没有在构造柱的根部预留一个合适的清扫口,使得很多碎块和杂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这样的构造柱根部就很难与楼层紧密结合,既而导致构造柱出现多层断条现象,这不仅起不到任何的抗震作用,还会破坏整个墙体。

3 建筑工程中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构造柱施工中,如果施工过程不够规范,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施工缺陷。因此,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规范施工,减少因为施工不合理而引发的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

3.1 正确设置马牙槎

在设置马牙槎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足够准确,而砌筑马牙槎时要采取先进后退的顺序,整个槽深不<60mm,然后沿着马牙槎的高度每隔0.5m就设置一根2Φ6接结筋,而每边需要伸入墙内1m以上。

3.2 合理配置钢筋

①为了让构造柱达到垂直要求,就要先对构造柱的轴线进行定位,然后绑扎构造柱钢筋,在砌筑中要关注砌体的具体垂直情况,对钢筋的垂直度实时展开调整,必要时可以用拉结筋来固定钢筋,使得钢筋在施工中不会出现任何的移位;②在技术交底中,要明确相关操作和防范措施;③在钢筋下料时,要保证下料的长度和准确度,注意钢筋弯钩的长度及角度,严格按照要求操作。④在配置构造柱钢筋时,要将拉结筋准备充分,并将其放在施工附近方便施工人员取用,而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放置间距,避免漏放现象的发生[6]。

3.3 认真浇筑混凝土

①在混凝土配置中,要按照相关规范来筛选骨料,让所有的骨料直径不得超过2cm,这样在混凝土浇筑中才不会出现卡壳和密实度不够等问题。②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级别,一般坍落度要控制在5~7cm之间,并选择合适的振捣方式,监督所有施工人员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促使构造柱能够一次性完成浇筑。③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先要对构造柱底部存在的垃圾进行清理;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再根据要求用同标号的水泥铺上一层厚度为1~2cm的砂浆;最后在进行浇筑,当每根构造柱浇筑结束后,还要对相对应的圈梁进行浇筑。

3.4 牢固支设模板

第一,先检查构造柱马牙槎两边的墙面其平整度是否达到标准,如果发现墙面局部平整度较差,就要用砂浆将其抹平,待刮糙后再进行支模,这样才能保证模板与墙面足够紧密。第二,墙面马牙槎和模板的搭接宽度控制在50~80cm为最佳,若宽度过小就会影响到最终的止浆效果。第三,模板在支设中要足够牢固,避免模板出现胀模等现象,而底部的一侧要预留出清扫口,待混凝土浇筑前垃圾清理结束后将其封闭[7]。

3.5 完善设置部分

对于砖混结构的建筑工程,要按照抗震设计规范在外墙四角、横墙与外墙、较大洞口、变形缝两侧等地方设置构造柱,并将构造柱与每层的圈梁连接好,再沿着建筑高度对正贯通,既而形成一个类似于框架结构的空间。

4 结束语

通过该敬老院工程构造柱施工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建筑工程中,构造柱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结构无法代替的,特别是在地震等级较高的地区,它能改善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这不仅能避免裂缝的产生和延缓倒塌的时间,还能提高建筑的稳定和安全性。因此,在构造柱施工中,要正确设置马牙槎、合理配置钢筋、认真浇筑混凝土、牢固支设模板、完善设置部分等。只有这样,才能让高质量的构造柱形成,这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圈梁抗震墙体
半预制圈梁构造柱砌体结构变形量估计仿真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农村保温墙体的热湿性能分析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垃圾在节能复合墙体中的应用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
砌体结构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