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困境与出路*

2023-01-06 06:38朱洪斌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捐赠人校友办学

朱洪斌

(湖州师范学院 校长办公室,浙江 湖州 313000)

社会捐赠是国内外一流大学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争取社会资源,争取包括校友捐助、社会捐赠、基金收入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都将社会捐赠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社会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核心指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中央直属高校相继把争取社会捐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试图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资源渠道,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地方高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辖市(州)人民政府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设立,主要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社会捐赠的总量偏小。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办学资源的竞争愈发激烈,争取社会捐赠成为高校间角逐的新竞技场。当前,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高校理应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地方高校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顺势而为,破解转型发展、内涵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办学经费不足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一、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重要意义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地方方面日益显现出平台支撑作用。在当今高等教育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间争取资源的竞争愈演愈烈,争取社会捐赠成为高校间竞相角逐的新战场,争取社会捐赠在推动地方高校发展进程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争取社会捐赠是建设现代大学的题中之义

现代大学制度提出要规范和理顺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其核心要义就是将现代大学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形成大学服务社会、社会参与现代大学建设的互动机制。欧美发达国家较早推行现代大学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广泛争取教会、基金会、民间团体、企业、社会个体等的支持,以推进现代大学建设,并逐渐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现代大学建设的长效机制,社会捐赠成为其最显著的标志。我国高等教育正迈入改革的深水区,高等学校向现代大学转型是必然趋势,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将为现代大学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撑,社会捐赠也势必在现代大学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争取社会捐赠是大学融入社会的必然选择

大学一度被社会公众认为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系统。在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与外界的互动日趋频繁,大学与现代社会的多元互动和多层次融合已经在所难免。一方面,大学要履行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职能,而且要主动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准确掌握社会需求,调整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方向,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大学立身之本;另一方面,高校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依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和提升高校的办学资源,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深层次的动力。可见,就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与争取社会捐赠这两方面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大学只有将自身融入各种因素交织叠加的社会环境,在校地的深入互动中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才能顶天立地,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大学争取社会捐赠的核心在于融入社会,要做到这一点,大学就必须保持与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以及社会个体的联络互动,借助人才智力、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优势,为社会提供决策咨询、科学研究、人才智库等方面的服务,赢得社会认同和支持。

(三)争取社会捐赠是促进高校发展的有效路径

如今,社会捐赠水平已成为衡量大学社会影响力和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中央直属高校获取的社会捐赠资金规模逐渐扩大,占学校办学经费的比重逐年提高,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导,社会捐赠为有效补充的办学经费体系,为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地方高校筹措办学经费的渠道相对单一,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仍然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受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社会捐赠的动力不足、渠道不多、规模不大、办学经费紧张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地方高校要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实现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争取更多的社会捐赠是必由之路。

二、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困境

近年来,大力拓展办学资源日益受到高等学校的重视,争取社会捐赠是拓展办学资源的重要路径,中央直属高校在争取社会捐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策略与方法。就地方高校而言,虽然已经认识到争取社会捐赠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面临不可忽视的困难和挑战。

(一)外部影响因素

从外部来看,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还存在引导支持机制不健全、公众慈善意识不够高、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等制约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捐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引导支持机制不健全

在国家层面,财政部、教育部先后三次发文对中央直属高校捐赠收入与财政配比资金作出制度安排;在地方政府层面,北京、上海、深圳、山东、浙江、湖北等地先后出台了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支持政策,有的还配套出台了税收减免和税前抵扣政策,有效激发了相关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上述政策制度的实施范围仍然比较局限,绝大部分地方高校没有被纳入政策支持范畴,对本就处于社会资源竞争不利地位的地方高校而言,争取资源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全国范围看,大部分省区市尚未出台支持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引导支持机制。此外,地方高校设立在地方、发展在地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地方高校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地方高校的社会捐赠情况,经济形势较好的地区,争取社会捐赠自然更具优势,反之亦然[1]55-61。

2.公众慈善意识仍不高

近年来,社会公众在面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时,展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情怀,公众的慈善意识有所增强。但从整体来看,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仍然比较淡薄。慈善组织、公司企业、社会贤达、校友作为地方高校社会捐赠的主要参与者,慈善意识亟待提升。部分慈善组织受个别事件的负面影响,导致公信力下降,公众捐赠意愿弱化,地方高校获得捐赠的难度增加。公司企业是否参与社会捐赠,主要取决于负责人是否有情怀,是否具备一定的慈善意识。大部分公司企业负责人由于经营状况不佳,无力开展捐赠,也有人认为“有财不外露”,担心捐赠后会暴露个人财富,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社会贤达和校友对社会捐赠的认知存在偏差,绝大多数人认为捐赠是有钱人的事,即使有捐赠意向,也会倾向于向名校捐赠。

3.外部资源竞争更激烈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拉开了高校间新一轮资源竞争的序幕。高校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办学资源的竞争。中央直属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对优质办学资源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在此过程中,他们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学科平台、优势专业、高端人才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千方百计在全社会拓展资源,极大挤压了地方高校争取社会资源的空间。地方高校受区位条件的限制,学校影响力不大、综合实力不强、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与中央直属高校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很难在社会捐赠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占得先机。据统计,2019年中国大学校友会社会捐赠100强名单中,上榜的中央直属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多达96个,地方高校仅闽江学院和东莞理工学院2所,另有武汉学院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2所民办高校上榜[2]49-53。

(二)内部制约条件

从内部来看,地方高校自身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直接影响争取社会捐赠的多寡。体制机制是否理顺、平台支撑是否有力、捐赠渠道是否多元等都会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产生影响。

1.体制机制有待理顺

地方高校经费来源主要是当地政府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社会捐赠占地方高校总经费的比重偏低,这和地方高校对争取社会捐赠的重视程度不无关系。一方面,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科研、师资引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片面认为抓好主责主业才是重点,其他方面包括社会捐赠是锦上添花的事项,不会影响大局,忽视了社会捐赠对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大多数地方高校认为反正争取不到社会捐赠,也不必花太多精力来推动该项工作。目前,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忽视了体制机制建设,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全员参与社会捐赠的协同推进机制尚未形成。部分地方高校口号喊得响,但责任不到位,落实不到位,拿不出捐赠成绩;部分地方高校只关心捐赠款项是否到位,忽视了接受捐赠后对捐赠主体的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捐赠人持续捐赠的潜力未能充分挖掘;部分地方高校尚未将社会捐赠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对校内单位的考核评价缺位,对个体的激励不充分,同时,对社会个体协助学校争取社会捐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3]50-53。

2.平台支撑有待完善

基金会是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重要平台。中央直属高校基金会设立时间较早,运行较规范,资金募集能力较强。地方高校基金会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发展态势不均衡,大多设立时间不长,募资能力不足,基金规模偏小,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有待加强。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 00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738所,含本科院校1 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 468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尚未建立基金会的地方高校占比超过80%。基金会网站建设滞后,捐赠项目发布不及时,信息公开不到位,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还不足,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另外,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工作队伍不足、能力不强,主要体现为从事社会捐赠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兼职或临时聘用,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缺乏系统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对捐赠项目的统筹谋划和精准设计不够,落实捐赠项目的方法和手段较为有限。

3.捐赠渠道有待拓展

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渠道不多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地方高校现有的捐赠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慈善组织捐赠。地方慈善组织开展以助教、助学、助残为目的的捐赠,捐赠数额较小。二是校友捐赠。地方高校为地方培养大量人才的同时,也积累了大批校友,地方高校借助校友对母校的情谊争取捐赠,以零星捐赠为主。三是企业捐赠。企业捐赠是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地方高校所处区域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捐赠总量偏小。四是社会个体捐赠。部分乡贤、个体工商户出于对当地高等教育的关心支持,适度捐赠,占地方高校社会捐赠的比例较低。

三、地方高校破解社会捐赠困境的对策

破解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困境,既要解决外部因素的影响,又要寻求内部制约因素的化解。要重点解决地方高校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升地方高校自身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力。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形成内外相互作用的机制,共同发力争取社会捐赠的良好格局。

(一)提升地方高校办学实力

办学实力是地方高校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争取社会捐赠的基本前提。要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走错位发展道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持续扩大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1.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

地方高校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如何获取更多办学资源以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要解决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问题。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准确把握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摸清自身与中央直属高校的差异,既联系自身发展实际,又密切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寻求错位发展新路;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不可盲目比拼追赶、贪大求全,要注重校本特色的挖掘、传承和积淀,始终坚守发展底色,持续厚植深耕,力求在某一方面树立品牌、打造特色,进一步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做优做强学科专业,加大资源投送特别是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引育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建设一批在区域乃至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团队和优势特色专业,打造具有高识别度的学科专业名片。

2.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决定了高校的办学地位和社会影响。要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优先位置。一是要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建设一批高质量精品课程,用“优质课”培养“优秀人”。二是坚持需求导向,瞄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三是要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编写一批优质教材,形成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多出高水平教学成果,为社会培育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3.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水平

地方高校要将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把学科优势、专业特色、智力支持等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要主动加强与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司企业等的联系,找准服务对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是与地方共建人才智库,将地方高校打造成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飞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二是依托学校各级各类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地方共建产学研基地和产教融合中心,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二)健全社会捐赠工作机制

健全工作机制是争取社会捐赠的保障。要破除校内外各种资源信息壁垒,打通社会捐赠“最后一公里”,让捐赠人和地方高校实现无缝对接,了解彼此诉求,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要建立信息补偿机制、协同推进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把各方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共同推进社会捐赠的健康发展。

1.建立信息补偿机制

当今社会,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主动权。过去,地方高校获取社会捐赠的方式大多是“等、靠、要”,如今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地方高校必须积极依托信息资源获取社会捐赠。就地方高校而言,首先要放低姿态主动走出校门,多渠道收集资源信息,建立社会捐赠信息资源库,进行系统甄别,分类管理,明晰潜在捐赠者的诉求。其次,要摸清学校可供给的资源情况,与社会捐赠信息资源库进行有效衔接,通过信息交换或配对的方式,打通潜在捐赠信息与校内资源信息的互联互通,有针对性地推进社会捐赠工作。

2.健全协同推进机制

地方高校要提高认识,达成共识,把争取社会捐赠工作纳入学校党委行政议事日程,形成学校党委和行政抓总、专门机构抓管理、二级单位抓落实的三级工作体系。建立由党委或行政一把手挂帅的社会捐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社会捐赠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争取社会捐赠的专门工作机构,研究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负责社会捐赠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二级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抓好落实。要激发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社会捐赠工作的热情,形成全校统一领导、部门单位协同、全员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地方高校在争取社会捐赠的过程中,捐赠人是最为关键的要素。要着眼长远,建立针对捐赠人的反馈跟踪服务机制,始终保持与捐赠人的友好关系。要规范校内接受社会捐赠的流程,无论捐赠规模大小,要合理运用举办捐赠仪式,冠名楼堂馆所、景观、相关奖助学金项目、奖教金,颁发捐赠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方式,增强捐赠人的荣誉感和获得感。要保持与捐赠人的常态化联系,定期向捐赠人反馈捐赠款物的使用、管理、审计等情况。有明确受助对象的捐赠,要引导受助对象主动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向捐赠人报告情况,让捐赠人感受到捐赠所产生的积极现实意义。要给捐赠人提供服务,比如向捐赠人寄送学校书报刊物,制作捐赠项目成果手册,邀请捐赠人参加学校重大活动等,把为捐赠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落实在行动上。

3.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考核激励机制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障。推进地方高校社会捐赠工作,一方面,要将社会捐赠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目标考核体系,明确学校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根据部门单位实际情况层层分解指标,落实主体责任;另一方面,要强化对部门单位的考核评价,对工作执行到位、成绩突出的部门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执行不到位的部门单位要责令整改提高。探索建立“精神+物质”相结合的社会捐赠评奖评优制度,评选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激发教职员工参与社会捐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校外人士提供捐赠信息,协助落实捐赠工作,建立对应的引导激励机制,广泛引导社会人士参与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工作。

(三)提高地方高校募捐能力

提升募捐能力是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关键。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做法,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社会捐赠专业化团队。要推进捐赠平台建设,保障基金会规范运行,提升社会公信力。要加强对师生的教育引导,提高师生参与社会捐赠的主人翁意识,打造校本捐赠文化,把争取社会捐赠内化为师生支持学校发展的行动自觉。

1.建立专业募捐团队

做好社会捐赠工作,关键在人。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都建立了规模庞大的专业募捐团队,展现出超强的募捐能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也建立了数量不等的专业化工作队伍,实现了社会捐赠工作的专业化、体系化、规模化发展。地方高校要有长远谋划,树立专业化发展理念,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选拔热爱募捐事业,具有开拓精神,又具备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广博专业知识的干部职工,组建专业募捐团队。要通过邀请社会捐赠领域专家学者和业务精英授课、外派教职工进行业务学习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社会募捐的能力。

2.完善社会捐赠平台

推进地方高校社会捐赠工作,关键要加强基金会建设[4]87-91。尚未建立基金会的地方高校,要创造条件尽快设立基金会,搭建面向社会筹资的平台。已经建成基金会的地方高校,要加强学习借鉴,通过对目前运行良好的同类基金会的考察调研,准确把握基金会运行规律,在制度建设、捐赠项目设计和执行、捐赠人关系维护、捐赠资金使用及监管、信息公开等方面全面发力,提高基金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发挥基金会在地方高校筹资方面的主阵地作用。

3.厚植校本捐赠文化

捐赠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获得社会捐赠的重要依托,对高校开展社会捐赠工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地方高校获取的社会捐赠,有的是楼宇场馆和校园景观的冠名,有的是认筹的树木植物,有的是捐助的各类人才项目和奖助学金项目,这些都是宣传捐赠文化的生动素材。学校要梳理本校的社会捐赠文化,提炼内涵,用好素材,并利用新生开学、校友返校、毕业生离校等契机,进行嵌入式教育,通过校友捐助、毕业捐赠等形式,培养师生的大爱情怀。要探索捐赠文化融入大学生第二、第三课堂的机制和路径,通过日常的循循善诱和捐赠事件的熏陶,引导大学生熟知并传承捐赠文化,使其走向社会后自觉成为捐赠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5]87-91[6]15-18。另外,地方高校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在谋划和设计捐赠项目时,深入调研潜在捐赠人的需求,坚持“互利共赢”原则,精准设计一批社会欢迎、公众参与的捐赠项目。要依托校内外线上线下媒介,抓好重点捐赠项目的宣传推广,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逐渐将重点捐赠项目打造成公众熟知的品牌项目。

(四)拓宽募捐渠道

募捐渠道不多是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要系统梳理地方高校现有募捐渠道,深度挖掘校友资源,扩大校友捐赠在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中的比重。要主动面向社会,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强与当地异地商会和异地本土商会的联络,加强与在外乡贤的互动,开辟新的筹资渠道。

1.深度挖掘校友资源

深度挖掘校友资源,将有助于实现地方高校社会捐赠工作的新发展。一是地方高校要摸清校友情况,全方位搜集校友信息,建成实时更新的校友信息库。常态化了解校友动向,重点掌握各行业领域的优秀校友信息。二是要建立重点校友联络机制,落实学校领导、部门单位点对点联系重点校友制度,使学校与重点校友的联系“在线不断线”,增进友谊互信,争取重点校友自愿捐赠。三是以情感为纽带,以校友会为基础,搭建校友间更加广泛直接的交流互动平台,促进校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依托小额众筹、专项筹资等形式,引导校友捐赠。四是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帮助校友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依托服务争取校友对学校发展的反哺[7]158-160。

2.开发商会企业资源

开发商会企业资源是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一个新渠道。地方高校要更加理性地认识商会及企业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主动加强与商会企业的联系。一方面,要通过当地工商联、民政部门,了解异地的本土商会和当地的异地商会数量、规模及发展情况,有计划地开展走访联络,与各个商会建立友好关系;另一方面,要有“欲取之先予之”的态度,发挥高校高端人才、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方面优势,依托“项目化”合作,帮助商会及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建立互信基础上,争取商会及企业对学校的捐助。要立标杆、树旗帜,对商会、企业捐助学校的情况进行大力宣传,扩大商会企业捐赠的辐射效应,引导更多的商会企业加入捐赠行列。

3.发挥地方乡贤优势

地方高校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地方的乡贤资源就是高校可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要在与地方联络互动的过程中,掌握在国内外旅居、创业、发展的乡贤情况,通过各种渠道与乡贤建立联系。一方面,要建立乡贤信息库,掌握乡贤动态,并根据乡贤实际情况制订联络方案,借助乡贤亲朋挚友的力量,与乡贤建立联系;另一方面,要以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电话、微信、邮件或实地拜访等方式,给乡贤送上节日的问候与祝福,寄送乡贤熟知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小礼物,唤起乡贤的思乡情愫。在持久的跟踪联络服务过程中,赢得乡贤的情感认同和信任,争取乡贤对学校的捐赠。

(五)优化外部环境

优化外部环境对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互动,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出台支持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配套政策。要引导师生主动走进社会,配合宣传、民政、慈善总会等部门和团体,通过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等形式,提高公众慈善捐赠意识,为高校争取社会捐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争取政府政策支持

取得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地方高校争取社会捐赠具有重要作用。地方高校要厘清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社会捐赠的政策制度,明晰地方政府与上级政策制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争取社会捐赠的现状,梳理出学校希望地方政府给予的支持政策。高校要主动加强和地方政府,尤其是当地财税、民政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地方政府出台有利于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税收减免和抵扣政策,在高校基金会年检、评级以及免税资格认定方面开辟绿色通道[8]111-115。同时,积极争取地方财税、教育部门出台有关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财政配比支持。

2.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公众参与社会捐赠的意识越强,地方高校面临的外部形势就越好,就越容易获得社会捐赠。地方政府、慈善团体在培养公众参与意识方面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要挖掘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疫情中涌现出的先进捐赠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树立典范;另一方面,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社会捐赠行为,宣传先进事迹、先进单位和个人,弘扬捐赠文化,培养公众主动参与社会捐赠的意识。地方高校要发挥教育引导功能,选派骨干教师和学生团队深入社区、公司企业、学校,宣传慈善理念和捐赠文化,引导公众摈弃传统保守思想,正确认知社会捐赠的现实意义,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关注社会捐赠,使公众成为社会捐赠的宣传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猜你喜欢
捐赠人校友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慈善捐赠人撤销权的制度选择及合理性追问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诺而不捐”怎么办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