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川牛羊产业 振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李春华在川牛羊产业发展专题研究会上的发言(节选)

2023-01-06 08:00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饲草牛羊母牛

1 四川牛羊产业发展概况

四川是全国牛羊生产大省,牛存栏长期保持全国第1 位,羊存、出栏居全国第5 和第6 位。四川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原面积3.13亿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3%。全省人工种草面积1 238 万亩,各类饲草干草产量约778.0 亿千克,可载畜8 436.1 万个羊单位。

四川畜禽遗传资源丰富,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拥有国家认定的四川畜禽品种64 个,地方遗传资源54个,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地方品种有38个。

2 推动牛羊产业发展的措施

2.1 强化规划引领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后,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川牛羊(畜禽饲草)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2020年在阿坝州召开全省草原生态保护和现代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尧斯丹副省长出席并讲话,安排部署了草原管理利用职能调整后草原生态保护与现代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进一步明确草原生态保护和现代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2021年,专门制定了川牛羊(畜禽饲草)产业振兴年度工作要点,在邓小刚副书记主持的专题会上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在《川牛羊(畜禽饲草)振兴工作推进方案》的基础上,编制了《四川省“十四五”牛羊禽兔蜂饲草饲料业发展推进方案》(送审稿),规划了肉牛基地县43个,牦牛基地县27个,奶牛基地县15 个,羊基地县55 个,草业基地县136 个,“以秸秆换肉奶”工程基地县42个。

2.2 加大项目资金支持 2020 年以来累计推动落实中央和省级资金2.74亿元,支持川牛羊畜禽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安排中央财政资金906万元在重点县实施牧区良种补贴项目,对肉牛人工授精、牦牛种公牛、种公羊实施补贴。督促48 个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项目县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今年已完成昭化、旺苍、罗江等13 个县的省级评估,截止目前共完成29个县的省级绩效评估。多次召开督办会,推动85个县实施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2.3 强化牧区草牧业发展 自2019 年起,安排农业公共安全与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工程资金4 910万元在全省牧区推动牧区草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截止目前在川西北牧区完成优良人工饲草基地建设78个,牦牛(羊)养殖标准化建设个104 个,转变牛(羊)生产方式,提高养殖效益,减轻草地压力。此外,每年安排资金88 003万元用于三州地区开展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奖励任务工作,奖励资金通过采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方式发放到牧户,有效促进了三州牧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每户934.5元,实现减畜增收、提质增效,助推脱贫攻坚。

2.4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召开了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完成了全年强制免疫用疫苗招标采购工作,组织各地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全省落实动物防疫特聘专员1 000 名。组织全省开展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90%以上。经对21个市(州)免疫抗体检测,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强化布病、包虫病、狂犬病等优先病种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治。

2.5 加强技术指导 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20 年以来建成牛、羊、禽、兔、蜂部省级标准化养殖场95 个。举行农牧民补奖政策实施培训会,确保政策及时准确落实到位。召开全省草牧业技术培训会,切实提高草牧业技术人员草牧业相关标准与草牧业技术水平。出台《四川主要优质饲草种植生产指南》,为省内草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农牧民种植饲草,发展种草养畜提供借鉴模式与技术支持。

2.6 抓好奶业发展 一是持续狠抓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每年实施“四川省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监测计划”,对全省30 余个奶站和70 余辆奶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二是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全省参测奶牛平均305 天产奶量已达9 000 千克。三是积极推荐全省奶牛场创建国家休闲观光牧场,目前全省已创建1 家,申报2 家。四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学生饮用奶”的推广,加大生鲜乳价格协商,维护市场稳定。

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1 良种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 四川省饲养的肉牛尤其是母牛品种仍以本地牛及地方杂牛品种为主,个体偏小、生长速度慢、产肉能力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差。全省牛羊改良工作虽已持续推进30 余年,但改良面仍有待提高,自主培育的肉牛肉羊专用品种少,选育不足、性能退化严重。种公牛站建设滞后,优良牛冻精供应不足。种羊场数量虽然较多,但选培能力薄弱,强势品种不多。与此同时,地方遗传资源保护任务也很迫切,一些地方品种资源纯种存量已不足千头,处于易危边缘,急需强化保护。

3.2 草产业发展受限,饲草缺口大 人工种草基地建设不足,草山草坡改造利用不够,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低,目前全省青贮饲草产量仅约64 万吨。优质粗饲料缺乏,肉牛养殖粗饲料主要来源于农作物秸秆和酒糟,高品质牧草种植意识欠缺,种养结合不紧密,全年均衡供给能力很弱。草牧业发展所需的饲草种、收、加和绿色防控一体化专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乏,饲草种子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全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51家,涉及草业的仅有1家,垂穗披碱草等多年生草种仅能满足3%左右的需求。饲草不足已经是全省农区草牧业发展最大的短板,也是制约草食牲畜发展的重要因素。

3.3 产业化水平低,发展基础薄弱 全省肉牛、肉羊规模化生产比重仅30%和17%,仍然以分散农户小规模饲养为主,大部分畜禽养殖场生产设施差、饲养管理粗放、养殖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新业态新主体发展滞后。尽管有30多家肉牛屠宰、牛肉加工企业,但企业实力弱,产值上亿元的企业仅6 家,带动能力不强。四川牛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不足10%,比全国低5个百分点,与农业现代化国家长期保持在30%~40%的比重差距明显。畜产品加工能力弱,特别是牧区牛羊肉加工以小作坊为主,实际加工仅占牛羊肉产量的6.7%,形不成规模,畜产品品牌打造不足。

3.4 母牛存栏连年降低,产业壮大困难 一方面,随着农业种植和运输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耕牛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农村散养户耕牛养殖大量减少,加之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传统的千家万户养母牛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型经营主体与养殖企业发展慢,且因市场效益因素多以收购犊牛短期育肥为主,还没有大量养殖母牛,以至肉用母牛存栏量持续下降。

3.5 技术服务体系弱,保障能力不足 技术服务体系长期薄弱,适合各地实际的牛羊养殖技术标准、规范体系还不完备,技术集成推广不够,尤其是县乡两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招不进、留不住,业务素质相对较低,严重制约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全省牛人工授精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人工授精站(点)配备不能满足牛的品种改良。羊品种改良手段不多,饲草种源不足问题突出,适生优良饲草品种和草种不足,现有品种不能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种植模式的需要。

3.6 政策支撑不足,产业发展整体滞后 近年来国家和省级畜牧业有关投资主要集中在生猪上,草原保护的投入也有所增加,但对牛、羊及草原畜牧业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难以保障生产发展。牛羊产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产出远落后于其它畜禽。牛羊规模养殖场用地选址受禁养区、基本农田、防疫条件、草场资源配套等多种因素制约,找地难问题依然突出。牛羊金融保险支持相对于生猪也明显薄弱。

4 下一步工作打算

4.1 加快推进牛羊良种培育推广和地方遗传资源保护 抓好川牛羊(畜禽饲草)产业振兴工作方案和现代种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明确的各项措施落实,加强牛羊(畜禽饲草)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省内各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新组建的省种业集团,加大种业园区建设力度,增强自主育种水平和供种能力,全面推进牛羊品种改良,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建设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和中长期牧草种质资源库,完善良种推广体系,压实地方政府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主体责任,加大保种支持力度,推进地方品种开发利用。

4.2 加快推进牛羊饲料饲草产业发展 大力推广人工种草,支持牛羊养殖场就近配套人工饲草基地,推广青贮饲料机械设备和技术,支持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种植青贮玉米、燕麦等全株饲料作物,不作为非粮化,采取人工播种等方式推进草山草坡改良和利用,扩大并充分利用牛羊产业发展草地资源。推进“秸秆换肉奶”,推广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和模式,提高利用率。研发和推广牛羊精料补充料、TMR全混合日粮、牛羊舔砖、草颗粒饲料等新型饲料产品,提高牛羊饲料科技含量。切实加强饲料质量安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确保生产安全。

4.3 着力稳固和壮大基础母牛存量 以43个肉牛产业基地县、55 个羊产业基地县为重点,积极争取中央及省财政支持,研究适当方式开展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相关工作,支持规模场增加母牛养殖量,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的专门化母牛养殖场,鼓励农户养殖母牛,支持母牛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技术指导和宣传引导,千方百计扩大基础母牛群体。

4.4 着力培育新型主体健全发展模式 加快发展一批专业化、适度规模的牛羊养殖家庭牧场、合作社,打牢牛羊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石。培育壮大牛羊行业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发展,增强带动能力,做大规模、提升效益。支持牛羊生产基地县开展牛羊养殖技术和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探索符合现代农情现状、产业发展趋势和四川本地条件的牛羊养殖新模式,加快成熟经验推广,提升牛羊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快牧区牦牛出栏,培育商品化牦牛养殖模式体系,促进草畜平衡。

4.5 加大技术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省内研究推广机构、大专院校技术资源,系统梳理并加快完善种草、养畜、防病、配种技术标准体系,加大培训推广力度,做深做细牛羊养殖技术服务,让广大养殖户通过发展牛羊实现增收致富。

4.6 逐步完善屠宰加工 贯彻国务院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结合四川实际,开展《四川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立法工作,优化牛羊屠宰企业布局,推动实施牛羊定点屠宰集中检疫,规范管理。鼓励企业加大牛羊肉加工,不断丰富牛羊肉制品。

4.7 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将积极与财政、金融、保险等部门加强协调,力争在肉牛、牦牛、奶牛及肉羊产业加大支持力度。

4.8 继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继续实施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包虫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推进牛、羊规模场布病、结核病无疫小区创建。加强炭疽、牛结节性皮肤病等疫病监测防控,为肉牛羊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饲草牛羊母牛
牛羊各几头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不同饲草饲喂西门塔尔牛效果分析
生日
草原的牛羊
牛羊市场近期行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