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市场主体纾解困难,留住经济发展的“青山”

2023-01-06 20:33张乐周文迪
中国经济评论 2022年12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青山制造业

张乐 周文迪

疫情政策优化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外部环境上,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加息周期下的全球经济颓势显现。内部环境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压力仍有待解决,消费、就业低迷等问题仍然存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给市场主体带来哪些影响?市场主体面临哪些有待解决的困难?政策层面如何发力,效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志刚。

中国经济评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与内部环境给市场主体带来哪些影响?哪些市场主体受到的影响更大?

王志刚:亿万市场主体是创造就业和财富的主体,市场主体的行为会受到很多内外因素影响,有的是正常的市场规律所致,有的是国内外政策变化所致,疫情也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冲击因素,保住亿万市场主体,就能稳定就业,进而稳定居民收入和消费,当然也就稳定了经济大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11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指数继续运行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全球经济呈现继续下行走势,这反映了外部需求会有所降低,这也会导致中国出口的边际走弱。在出口结构中工业是重点行业,如果看2022年11月工业品各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中,为负增长的行业共有22个,占工业全部41个行业中的53.7%,包括如下行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70.1%),医药制造业(-34.6%),家具制造业(- 2 7 . 1 %),金属制品业(-20.9%),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8.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2%),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6.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4.3%),纺织业(-13%),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2.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0.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9.5%),纺织服装、服饰业(-7.9%),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6.1%),其他制造业(-5.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9%),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1.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7%),通用设备制造业(-1.2%),食品制造业(-0.5%),农副食品加工业(-0.4%),这些行业的出口收缩不利于这些行业的市场主体发展。此外,国内疫情因素对接触型、聚集型服务类企业影响较大,例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物流、客运、文化旅游业,一些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疫情冲击对它们尤其是那些以线下经营活动为主的中小微企业影响较大。

中国经济评论:5月份国务院决定实施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措施,9月份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各地稳经济政策不断落地,其成效如何?

王志刚:6方面33条稳经济政策从供给、需求两侧协同发力,量质并重,对经济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从需求侧看,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在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撑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连续六个月回升,基建投资对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从1—11月份来看,市场销售略有下降,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增势较好,网上零售占比持续提升。

从供给侧看,受到疫情影响,11月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从累计看,保持总体平稳,工业结构升级趋势不变,新动能继续成长。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较1—10月份回落了0.2个百分点;1-11月份,制造业增长3.3%,较1-10月回落了0.1个百分点。1-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智能绿色产品增长较快,1—11月份,充电桩、风力发电机组、民用无人机、光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2.7%、39.0%、30.4%、21.0%。

中国经济评论:市场主体还面临哪些有待解决的困难?政策上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发力的地方?

王志刚: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突出问题是总需求尤其内需不足,体现在一些方面:一是消费恢复还面临不少挑战。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服务类消费受到疫情因素不利影响较大。二是民间投资增速不高,1-11月份,仅增长1.1%,表明市场主体预期不稳,市场活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三是对外贸易出现收缩态势。进出口10月、11月连续两个月均为负增长,进口降幅超过出口降幅。内需和外需叠加导致的社会总需求不足,会对供给侧复苏形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外需受多重因素影响不容易控制,因此,扩大内需成为未来经济政策的重点。其中,促进居民消费并保持合理规模的有效投资是关键,对当前陷入困境的市场主体和群体给予精准有效的纾困帮扶政策是必要的。此外,对一些重点行业,例如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应给予重点的支持,制造业关联众多行业,要发挥好制造业的网络带动效应,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承载了大量的就业,尤其是青年群体就业,要支持服务业恢复以实现对就业的支撑作用。

中国经济评论:在11月11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20条的基础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7日发布“新十条”,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您认为这将如何影响市场主体?

王志刚:这些优化防控的政策出台,体现了中央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有利于稳定市场主体的经营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相信未来随着国内人员、货物等的流动得以恢复,国民经济循环也会更加顺畅,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规模效应会得到进一步显现,这些对市场主体都是利好。

中国经济评论:您如何看待明年的经济发展前景?市场主体应当如何应对?

王志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三個“坚持”,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些有利于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同时,会议指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这三类政策目标排序突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针对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首先,从三个维度上来看宏观经济政策。一是从总量上看,有力度的政策有助于保持经济增长位于合理区间。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二是从结构上看,政策有助于改善结构性问题。财政政策要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为公共投资提供有效的财力保障;同时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货币政策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三是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看,政策兼顾两个方面。财政政策要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货币政策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这些政策的优化组合,充分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将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其次,从中观层面看产业政策。会议指出“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这里面体现了对创新发展的要求,无论是产业升级或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抑或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的产业竞争力提升,这些都离不开创新。同时,如何让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进行融合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关键。

再次,从科技政策看创新。会议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这里面体现了政府、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分工与合作,企业是主体,政府需要为其营造更加宽松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在科技创新中人才队伍建设是重点,从长期看需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从短期看则需要加快引进高端人才以解决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短板问题,培养和引进并重,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的人力资本。

最后,从社会政策看民生发展。会议指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这里面的重点是就业优先,就业影响广大民众福祉,如何促进就业?既然市场主体是就业的承载器,那么稳定市场主体对稳定就业就显得至关重要,需要给予市场主体相应的经济、社会、金融等政策支持,尤其那些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的市场主体。此外,为了应对老龄少子化的不利影响,要加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在一揽子宏观政策、疫情防控优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明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内需会持续改善,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会加快,国民经济循环会更加顺畅,实体经济复苏会加快,明年经济将会实现一个值得期待的合理增速,市场主体应该把握好发展机遇,用好政策红利,稳定发展预期并提振信心,在市场的公平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青山制造业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青山揽胜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以我青山磊落,为梅画地为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