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座谈会

2023-01-06 02:05张达明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8期
关键词:俄罗斯科学院文学馆座谈会

张达明

只管努力前行,自有大道诞生

高莽曾任《世界文学》主编。在担任主编之前,有许多人认为高莽只是一个画画的,所以有人给主管部门写信责问:“偌大的一个中国,居然找不出一个搞文学翻译的人来当主编,为什么要找一个画画的来滥竽充数呢?”高莽得知此事后,微微一笑道:“不能怪他们,有时候我也以为自己就是一个画画的,谁让我平时喜欢涂抹几笔呢。”

其实,无论在译作上,还是在写作上,抑或是在画作上,高莽都成就斐然。在《历史之翼——品读文化名人》这部著作的封面上,就有专门关于他的简介:一位成绩卓著的俄罗斯文学研究者与翻译家,他的译文曾经感动过无数的中国读者;一位出版多部随笔的作家,他的文章具有高度的纪实性和艺术价值;一位画作等身的画家,他的人文肖像画被世界多所文学馆收藏。他第一个把剧本《保尔·柯察金》搬上中国舞台。1997年他成为俄罗斯作协名誉会员。此外他还获得“友谊勋章”和被授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名誉博士。2006年俄罗斯美术研究所授予他外籍院士荣誉称号。

高莽的译著从来不署他的本名,而是署乌兰汗、何焉、雪客、肖儿、竹马、野婴之类的笔名。为此还闹出过一个大笑话。1949年,著名翻译家戈宝权赴苏途径哈尔滨,想找当地几位俄文翻译家开个座谈会,于是便列了五六個翻译家的名单,然后一一发出邀请,结果到会的只有高莽一个人。这让戈宝权感到很奇怪,对高莽道:“其他几个人怎么迟迟不到呢?”高莽说:“您名单上列的几个人,其实都是我。”戈宝权很惊讶,弄清原委后,不由得笑弯了腰。虽然如此,他还是与高莽开了一个很成功的座谈会。

戈宝权后来说:“高莽的这种大幽默,其实是一种大谦虚,这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

猜你喜欢
俄罗斯科学院文学馆座谈会
程耿东: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里的中国科学家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上海天文馆:全球最大规模天文学馆复刻天体运行轨道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王炜丽设计作品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脚手架楼(大家拍世界)
新时期以来文学馆的创生与发展
永冻层排水处理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