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的应用

2023-01-07 01:28魏自清
居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水灰比施工单位建筑物

魏自清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由于混凝土施工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深刻影响,这导致了利用混凝土建造的相关工程,很容易出现各类裂缝,这对于整体工程进度和建筑质量具有不良影响。强化建筑物的质量是维护建筑企业长期发展核心利益的有效举措,也是建筑企业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环节。因此,施工单位深刻分析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的具体问题,采取符合混凝土施工特征的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1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及其成因

由于混凝土施工程序相对复杂,需要不同部门进行协作开展,会面临不同因素的干扰,各种外界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都将成为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关键因素,在裂缝的具体成因上也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不同类型。而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产生裂缝,都会基于建筑物自身的整体性,而对建筑物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从类型上来看,由于造成裂缝的具体原因及间接原因错综复杂,无法一概而论,这为裂缝防治工作提出了较大难题。为开展混凝土建筑的裂缝整治工作,施工人员应当根据裂缝产生的不同类型,深入分析造成该种裂缝的内在原因,从根本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这样才可以起到有效整治裂缝问题的作用。产生混凝土建筑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而从发生裂缝的基础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建筑自身结构设计存在突出问题

这是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最基础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如果建筑物结构在设计时并不科学合理,例如断面发生突然变化,会导致建筑物某一特定部位的受力过于集中,并超过了混凝土自身可以承受的力度范围,这就会导致建筑物结构和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同时,如果建筑物预应力施加不合理,建筑物自身各部位也将受到影响,这也会导致裂缝现象发生。部分设计人员对钢筋的选取没有严格按照标准选择,也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将施工材料自身的变形因素作为重点考量因素,混凝土的等级与施工的实际需求并不匹配,都将造成后期混凝土的较大收缩,会导致大量裂缝的出现。而另一方面,混凝土后期硬化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考虑不充分,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分层分段施工或分层分段不合理,也会导致开裂的现象。

1.2 施工工艺不够优良,后期维护不够充分

对于混凝土建筑而言,施工工艺的选择是影响建筑物整体建筑效果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混凝土由于其生产加工原因,导致运输时间往往会耗时过长,这对于混凝土自身的性能发挥影响较为严重。而另一方面,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搅拌浇筑过程也是深刻影响混凝土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这些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如果相关施工人员个人水平不足,就会导致混凝土自身性能降低,为建筑后期出现裂缝形成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会采用振捣工作,或者责任心不强,导致混凝土振捣均匀度、密实性不足,这也是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而在浇筑完成之后,施工单位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及时养护工作,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水化反应受到较差影响,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建筑物实际需求,也是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材料配备不合理

由于混凝土需要不同材料通过相关比例配置而成,在制作过程中,相关材料的比例需要与标准严格相符合,如果出现比较大的差异,会导致混凝土性能不足的问题,这对混凝土后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十分巨大。建筑裂缝大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自身配置不合理所导致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起混凝土的材料配备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取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根据设计要求开展混凝土配合比工作。

1.4 温差较大导致建筑物裂缝

由于一些建筑物位于温差较大的地区,在高温天气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将更容易蒸发,导致混凝土失水过快而引起开裂,另外由于温差过大,混凝土的膨胀收缩过于频繁,且在变形过程中受 到基础及内部构件的约束,产生温度应变,这就很容易导致建筑物后期出现裂缝。而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内部水分发生冻结现象将更加突出,混凝土也容易出现各类裂缝。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介绍

2.1 控制水灰比,做好混凝土配置

混凝土水灰比对于混凝土自身性能的形成十分重要,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有必要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建筑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指导工作。在混凝土制作之前,要根据实际需要深入调查工程建设需求,合理设计混凝土水灰比例,使水灰比例合理,能够达到建筑实际需求。而在混凝土制作完成之后,施工单位要指派专门人员,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检测,从水灰比和强度两方面入手,检查混凝土的质量是否与施工标准达到高度统一,以此提高建筑整体质量性能。

2.2 控制施工温差

由于温度因素将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应对不同天气状况时,施工人员应当利用各种措施控制施工温差。一方面,施工人员应当避免过高温天气或过低温天气情况下施工;而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应当采取必要方法应对特殊天气。例如在高温天气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对混凝土浇筑区域内进行洒水作业,以此来降低施工表面的温度。而在较低温环境下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各种保暖措施,对施工场地进行预热,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性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施工人员有必要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规范开展施工。在混凝土建设后期,施工人员要做好防冻工作,避免混凝土在充分凝固之前受冻,以此来减少建筑物后期出现裂缝的情况。

2.3 强化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同样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且影响深远的工程技术,因此,施工单位有必要严格落实混凝土浇筑技术。一方面,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始之前,施工人员应当对模板和钢筋工程进行细致深入的检查,查看是否具备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充分条件,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分析,寻找解决的办法。而另一方面,在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督,以此来促进整体施工过程顺利开展。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浇筑工作的连续性,防止浇筑中断现象的发生。施工人员还应当严格控制落管位置,使之与浇筑面距离不应超过2m,以此来避免离析情况发生。在以上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要做好振捣工作,安排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利用采用合适的震动棒开展振捣,使振捣时间与移动距离符合相关规定,振捣人员要时刻注意混凝土表面,直至无气泡出现,尽量避免漏振和过振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在开展振捣工作时,要安排补振人员,在第一次振捣完成后及时进行第二次振捣,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

2.4 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技术是保证混凝土在建筑后期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采取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措施,对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对此施工单位必须将凝土养护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常态化工作,指派专门人员定期开展养护工作,利用薄膜铺设于混凝土表面,或者定期进行洒水养护,冬季施工做好混凝土防冻措施,以此来保证混凝土能够充分凝结,避免后期由于强度不足出现裂缝。

2.5 模板拆除技术措施

模板是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重要支撑,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充分凝固后成型,模板在这一环节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模板进行拆除,拆除时应注意先拆结构侧边模板,对底板承重部位应等拆模试压块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避免混凝土因强度不足在承载自重条件下开裂。当受其它条件影响混凝土需要提前拆模时,应优先采用模板早拆体系,模板拆除后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支承。

3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具体运用

3.1 干缩裂缝防治

为了尽量避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各类干缩裂缝,施工人员应当提高重视程度,在混凝土配置的工作过程中就做好防治措施,为做好这类缝隙防治工作,施工人员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探索解决缝隙的办法。一方面,要做好水泥选材,要优先选择质量较稳定的大厂水泥,从工作经验来看,这类材料应该从普通硅酸盐水泥中选取,对这种水泥的合理利用,将会有效减少裂缝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在混凝土制作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将水灰比调节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环节,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强度深刻受到水灰比的影响,当按照最大水灰比制作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掺加适量粉煤灰代替水泥的方式使混凝土符合要求,同时在搅拌过程中,搅拌站应当严格要求按照设计的配合比拌合混凝土,使之达到较好的混凝土配置效果。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应当把控好混凝土浇筑工作,控制好塌落度,当塌落度过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掺加适量减水剂调节塌落度,严禁擅自向混凝土中加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当深入结合外部环境的现实情况,以季节为区分,将混凝土养护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根据季节变化不断改变养护措施,同时配合使用各类混凝土养护剂。施工人员应当将热胀冷缩现象作为混凝土养护的重要考虑因素,做好预留缝的施工工作,有效避免混凝土在过度挤压情况下出现各类裂缝。

3.2 塑性收缩裂缝防治

塑性收缩裂缝也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类型之一,对于塑性收缩裂缝的防治,施工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水泥选择过程中,选择干缩量较小的硅酸盐材质水泥。二是要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严格把控水灰比,必要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碱水剂调整水灰比。三是要保证混凝土拆模流程正确,以此来确保混凝土沉降均匀可靠。四是要时刻把握混凝土表层湿度,利用一些保湿装置如塑料薄膜或涂刷养护剂等措施,做好养护工作,防止混凝土裂缝现象。

3.3 沉陷裂缝防治

沉陷裂缝十分常见,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在沉降过程沉降速度不合理,导致了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为避免后期出现沉陷裂缝,施工人员应当严格规范地基土质勘测工作,在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附近环境开展调查,针对施工重点关注的特征进行分析处理。在必要情况下,施工单位可以指派施工人员进行增修工作。而对于混凝土的模板选取,施工人员应当选择具有一定刚度的模板,从而防止混凝土在沉降过程中出现缓速沉降,保证混凝土整体受力均匀,从而大大避免沉陷裂缝发生。施工人员还应当时刻注意施工现场环境,尤其是混凝土模板体系的支承结构的基础,当基础为泥土时,需要加垫有足够强度的木板增加支撑面积,同时应注意不得受水淹,这是由于地面的沉陷也会导致混凝土的沉陷裂缝出现。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在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使模板保持原状,在混凝土没有达到拆模强度时不得扰动,进行模板拆除时,施工人员应当细化各项流程,确保拆除模板不影响整体工程,从而防止在这一工序阶段出现沉陷裂痕。

3.4 温度裂缝防治

温度裂缝是基于正常天气情况下温度变化造成的伸缩裂缝,相对其他裂缝要更为困难处理,由于天气因素不能通过人为进行改变,而为了尽量减少温度裂缝的出现,设计施工人员应当采取一些技术手段,以减少此类危害发生。一方面,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合理设置温度变形缝,减少结构物因温度应变对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对于水泥原料的选取,设计人员应当选择热值相对较低的水泥。另一方面,对于水泥的使用量上应当正确把握,不过量使用水泥,以此来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反应。施工人员还应当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使其控制在0.6以下,当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优先采用掺加外加剂的方式进行调整。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当指派专业人员对施工环境进行检查,对施工场地周边的温度温湿度重点关注,防止因温差造成的热胀冷缩现象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做好预留收缩空间的设置。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当充分考虑极端恶劣环境下的混凝土应急养护措施,结合具体的气候特征,利用覆膜或草帘布等其他物料进行保温和保湿,保护好混凝土。

4 结 语

混凝土裂缝是深刻影响混凝土自身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类型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解决混凝土裂缝的相关技术,并就一些具体的混凝土裂缝类型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手段。施工单位应当充分协调各施工部门,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把控,包括在运输、浇筑及养护环节的控制,另外在正式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开展具体操作,特别是在下料及振捣阶段,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概率。

猜你喜欢
水灰比施工单位建筑物
水灰比对锚固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论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 of sport training and gener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火柴游戏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凝结时间对PK板生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