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工程中监理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2023-01-07 02:54蒋向兵
散装水泥 2022年1期
关键词:监理市政工程人员

蒋向兵

(瑞信国际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庆阳分公司,甘肃 庆阳 745000)

1 市政工程中监理控制的重要性

我国现阶段基建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市政施工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部分工程施工质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和伤害。

如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取决于工程质量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工程环境能否得到改善。影响工程环境和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材料质量批次变化差异、施工工艺细节的改变、设备设施的磨损和重复利用、天气和气候环境变化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成为事故发生的隐患。因此,掌握这些影响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和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排除隐患,是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2 市政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人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就是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实践中发现,目前,市政工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影响城市建设发展进程。

2.1 施工组织设计不严谨

建筑现场施工不规范是我国工程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市政施工单位从一开始就忽视施工组织设计,降低它对整个施工的指导价值,而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力对整个项目顺利进行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传统观念认为,项目的质量主要由现场施工人员决定,这样一来,很多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没有依据工程实际情况与之匹配,而是直接照搬照抄。这种设计与实际不匹配,会给后续施工带来很大影响。建筑设备没有指定的场所存放、设备的检查和保养不到位、施工组织设计与实际严重偏离,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2.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与其他的组织设计不同,建筑工程组织设计人员的工作往往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他们需要具备工程的规划能力、专业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常常出现实践经验不足或专业知识缺乏的情况,导致组织设计偏离实际施工。其设计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甚至因为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初期图纸深化未能结合实际情况,施工现场材料与施工要求不符,为施工带来很多麻烦。部分设计人员忽视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3 没有完善的监理机制

在市政建立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受到业主委托后,对工程进行监督与管理。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市场竞争导致很多单位因为压低价格,影响工程质量,部分企业为满足自身利益,存在在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的问题,损害国家利益,然而部分监理单位不作为,放任这一行为。因此,完善监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增加监理人员的施工经验很重要。

2.4 部分监理人员素质不高

监理工作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监理人员的素质程度、专业水平、技能高低也相应制约施工进程。市政工程涉及行业包括电力、通信、给排水工程等,涵盖范围较多,涉及领域很广,需要多方面知识的融合。监理单位应着重培养监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减少职能缺失的问题,使他们尽职尽责完成监理工作。根据以往市政工程案例,因职能严重缺失达不到相应标准、施工不规范、质量不合格的案例很多。此外,人才激励政策不健全、高水平人员流动较大、人才缺失严重也是监理群体整体水平不高、导致工程质量没有保障的原因之一。

2.5 缺乏有效的材料管理机制

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模式方面与建筑项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多种建设材料,并且数量较大,施工人员通过施工工艺将施工材料整合形成市政工程。由此可知,施工材料在市政工程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所用的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市政工程项目的最终交付质量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监理工作必须重视材料的管理工作,以此促进市政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就现阶段监理工作而言,部分监理工作人员没有重视对材料的管理与检查,并且缺乏有效的材料管理机制。

部分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并没有正确认识到材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存在材料管理责任意识的缺失,对于进入施工场地的施工材料检查并不完善,这不仅不利于市政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还会因材料样本选择偏差而对材料性能检测的结果造成影响。此外,施工材料在存放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材料随意堆放在施工现场,不仅没有按照存放要求摆放,也没有按相关标准进行防护。施工材料在入场与存放流程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材料受损,不利于后续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因此,监理人员必须重视材料管理工作,利用有效的材料管理机制督促施工方改进目前的不足,避免因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而影响市政工程项目质量。

3 解决市政监理问题的对策

3.1 全面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项目工程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依赖于监理人员的把控,监理人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便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应定期开展监理人员交流研讨会,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培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1)要严格筛选人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是审查的重点,坚决不能放宽选拔标准与政策,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在职人员的培训。

(2)从基础工作着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培训计划,使员工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在员工激励方面也要给予政策。

(3)有考核才会有提升,在工作中定期组织专业考试,工作人员可以在考试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和提升,从而提高整个监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3.2 规范监理委托流程和市场

所有工作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从招标、竞标到后续施工必须保证项目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随时可以接受人民的监督。招标要选择能力强、报价合理的单位来做监理工作,施工监理必须由两家公司完成,明确合同内容、责任划分,保证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解决。合同中的相应责权要明确规定,避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延误工期。严厉打击挂靠、转包的情况,一经发现,严肃处理。逐步规范监理委托流程和市场,提升市政工程整体水平。

3.3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控制分为两个层面进行。

(1)物料运送的管理。物料的运输、存放、检验要严格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已变形或不具备功能的无用材料应及时撤出场地,远离施工现场。

(2)材料控制。建筑材料种类繁多,纷繁复杂,用量又很大。采购时,要依据设计方案、图纸深化对材料的型号和规格严格选购,数量把控也同样重要,避免因物料短缺而影响工程进度。组织设计人员尽可能详尽地论述图纸,确定好最优的选材时间和材料储备时间,留出耗材需求量。

3.4 优化机械设备

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是市政工程效率提升的关键。建筑产业是我国基础产业,推进机械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目前,采用建筑企业总部直接管理的模式,会由于工程项目分布导致管理脱节;若由施工项目部接管,也会产生因加快施工进度忽视机械维护的状况。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工作职责划分,提升机械管理水平。 面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在开展工作前,应制定先进的施工理念,制定科学的设备管理计划,从而有效管理施工机械,保证基础设备设施安全、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问题。此外,施工设备要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统一,充分发挥机械化的效能、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施工经济效益,全方位提升优化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要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防不良机械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5 做好管理和技术的交底工作

要严格按照建立的规范制度对现场工作做出监理。项目之初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进一步了解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安全等方面内容。科学有效地组织施工,避免产生相应的问题和安全事故。监理人员要秉持高度自觉的态度,遵守法律法规,及时提出隐患问题,施工人员必须依照监理提出的整改意见整改。监理工作人员也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保障施工安全有序展开。

3.6 重视材料管理工作,完善相关管理计划

在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监理人员要重视材料的基本作用,通过重视材料管理工作,实现强有力的质量控制,减少市政工程质量问题,为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在材料正式入场前,监理人员需与采购工作人员共同检查材料的外观,并且检查、核实材料的合格证书与说明认证。若材料在入场前未出具合格证书,需当场进行退换处理,避免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入场影响市政工程质量。

(2)在材料入场后,监理人员要以批次为根据选取一定材料样本进行质量检测。在选择样本的过程中,监理人员需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将材料质量检测结果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数据支撑,以确保该批次的整体材料质量。

(3)在材料应用过程中,监理人员要与相关人员就材料的管理计划进行探讨完善。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材料的不同特性合理堆放并加以防护。在存放水泥等特殊材料时必须根据特殊情况采取特殊的存放措施,如要在水泥的存放过程中应用防潮措施与防晒措施,避免材料受损。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某些材料因存放不当或者保管不当而出现变质、受损等情况,监理人员必须督促并监督施工方将不能使用的材料清场处理,不能应用于施工作业中。

4 结语

市政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对监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完善监理工作流程,提升监理能力,寻求问题最佳处理方案和措施,提升市政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监理市政工程人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市政工程供水管网运行管理
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