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言论

2023-01-08 20:29
中国司法 2022年4期
关键词:依法行政全过程宪法

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主任委员 李飞: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全面推动宪法实施

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来,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

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新的丰富实践充分证明了我国宪法的坚实基础、实践成果和显著优势。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更要坚定宪法自信,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尊崇宪法,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坚定宪法自信首先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我国宪法的显著特色和最大优势。坚定宪法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二是坚定宪法自信本质是坚持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宪法充分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最坚实最深厚的民意基础。坚定宪法自信,就是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三是坚定宪法自信关键是坚持宪法确定的国体、政体和国家各项制度。我国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高法律表现形式。坚定宪法自信,就是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不断完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3月29日第11版,《坚定维护宪法权威 全面推动宪法实施》)

山东大学(威海)副校长 肖金明:加快新发展阶段法治政府建设

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科学定位依法行政工作,合理布局法治政府建设,必须以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准确理解和把握《纲要》精神和工作部署,坚持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引领,坚持党对依法行政的全面领导,与“十四五”规划、《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有机结合。

遵循“一个目标”。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紧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法治总抓手,着眼于“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个法治总布局,着力于日益健全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这一法治突破点,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着重于推进与市场和社会关系相对应的政府职能深刻转变,进一步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结合“三个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纲要》,应当与实施“十四五”规划、《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相结合。嵌入“四个全面”。在协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新发展阶段法治政府建设。融进“五位一体”。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新发展阶段法治政府建设。应对“六新挑战”。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矛盾、新经济、新科技和新发展阶段的新体制、新机制、新制度的各种挑战。重塑“七大品性”。《纲要》重述法治政府“七大品性”,构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进一步突出了人民之于法治政府的根本价值和科技对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支撑意义。健全“八大体系”。即由八大体系完善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工作布局,着重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行政决策制度体系、行政执法工作体系、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体系、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等,着力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全面建设数字政府、智能政府。

(摘自《法治日报》,2022年3月4日第5版,《加快新发展阶段法治政府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支振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体现鲜明中国特色,在中华大地上彰显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植根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突然搬来的一座“飞来峰”,而是深深扎根我国社会土壤,是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实现了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和发展于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奋斗中,扎根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吸收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具有深厚现实基础和广阔发展前景。不断丰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时代前沿,不断与时俱进,已经结出累累硕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的民主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实现了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有效保障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是、凝心聚力;建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证了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等等。实践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贯通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环节,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的高质量促进了国家治理的高效能,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团结干事的强大合力。在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这一民主形式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充分彰显了我国制度优势,提升了国家治理效能,在实践中展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3月15日第9版,《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

猜你喜欢
依法行政全过程宪法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宪法伴我们成长》
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
依法行政 推进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